船闸工程施工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31
第5章船闸工程施工第3节第五章船闸工程施工第三节船闸混凝土施工一、混凝土的浇筑步骤船闸混凝土浇筑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先高后低,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安排。
“先深后浅”是先浇筑基础深的工程部位,否则,在浅的部位施工完成后,再浇筑深的部位时,便会扰动邻近表浅部位工程的基础,造成已浇部分的混凝土发生沉降、移位和裂缝。
“先高后低”是在高度较大的结构物浇筑时,不致由于下层混凝土未浇而影响到上层结构物的浇筑或安装,这有利于后续工程施工的安排。
另外,先浇高大建筑的底下一部分,再浇邻近低矮建筑物,最后完成高大建筑物的上部,这样的施工安排也有利于地基的稳定。
“先主后次”是次要施工项目应服从主要项目,将次要项目穿插于主要项目之间进行。
所以一般是闸首应先浇筑,但考虑到闸首的准备工作时间长,且闸室的工程量较大,为使基坑不至长时间地裸露,所以在不妨碍闸首浇筑的前提下.也可将闸室的浇筑穿插进行。
闸室底板或闸墙是混凝土结构,由于闸室一般较长,要分块,在底板施工时应间隔浇筑,尽量在船闸闸室长度范围内均匀全面铺开,不要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图5-17是悬臂式船闸闸室结构的分块示意图,这样有利于进度加快。
底板和闸室墙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以及闸墙的分层高度,应考虑防止因新老混凝土约束应力而产生的闸室墙垂直裂缝。
对护底、闸身上部结构及一些安装构件、导航建筑物的混凝土等,在关键部位浇筑允许的情况下,均可与闸身混凝土的浇筑和回填土同时穿插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墙后回填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夯实,控制施工速度等),并要使施工时的荷载图式与设计相符。
船闸工程由于其空间尺寸庞大,同时受基础、结构、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裂缝,所以必须进行分块浇筑,并采取一系列温控措施,以保证船闸工程的质量。
而各块之间的变形缝,是永久性接缝。
由于结构块高度和平面尺寸仍然较大,如果按一次整体浇筑,在混凝土的拌和、起重和运输等工序的力度上都难以满足要求,另外,受施工条件、施工机具等的限制一般还要分块浇筑,在结构上横向或竖向仍需要划分水平缝及垂直缝,这种临时性接缝称为施工缝。
水运船闸工程施工工艺1一般原则1.1船闸工程主要建筑物由闸首、闸室、导航墙、检修门库、隔流墙(堤)、靠船墩等组成。
主要施工工序包括:临时防渗,基坑及围堰(土石方)施工,主体建筑物施工,金结加工与安装,设备安装,引航道开挖,围堰拆除等。
1.2船闸工程施工执行标准JTS218的有关规定。
2基坑及围堰基坑及围堰施工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基础处理3.1基础换填处理施工要点3.1.1船闸基础换填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可参见下图。
基础换填施工作业流程图3.1.2换填材料和换填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1.3换填地基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
素填土宜采用平碾或羊角碾;砂石等宜采用振动碾和振动压实机。
当有效夯实深度内土的饱和度小于0.6时,可采用重锤夯实。
3.1.4换填地基应通过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确定分层填筑厚度、每层压实遍数、最优含水量等技术参数。
3.1.5换填体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型或斜坡搭接型,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分层施工,搭接处夯压密实。
换填完成后及时进入下道工序。
3.2复合地基处理施工要点3.2.1复合地基主要采用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等工艺流程,参见下列图示。
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CFG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图CFG螺旋钻孔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图3.2.2碎石桩桩体材料及施工要点符合标准JTS147和JTS206的有关规定。
3.2.3水泥搅拌桩体材料及施工要点符合标准JTS147、JGJ79和JTS206的有关规定。
3.2.4CFG桩体材料及施工要点符合标准JGJ79和JTS206的有关规定。
4船闸主体工程4.1船闸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船闸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可参见下图。
闸首与闸室施工作业流程图4.2船闸闸首及闸室施工要点4.2.1闸首底板侧模宜采用定型钢模板,也可采用胶木模版,依附基坑开挖面浇筑时可不再设置侧模,但开挖面应尽可能平整。
第五章船闸工程施工第一节施工导流与基坑排水在水运工程中,必须为施工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使建筑物能处在不受水流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为此采取工程措施在建筑区域外将原河水引向下游,使工程施工与河水渲泄互不干扰,这就叫做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的实施,首先需要解决选择导流方式、确定导流流量、设计导流建筑物、制定截流措施以及解决基坑排水等。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施工全过程的施工与导流及基坑排水之间的矛盾,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均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对施工导流和基坑排水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导流方式的选择常用的导流方式有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两大类。
其中全段围堰法又分为明渠、隧洞、涵洞、倒虹吸、渡槽导流等。
(一)全段围堰法1.明渠导流明渠导流可有多种方式,例如在河岸或河滩上开挖渠道(图5-1),用于渲泄河水,并在施工河段的上下游筑两道围堰以拦断河流,使河水经渠道流向下游。
上下游围堰内的水抽干后,即成为基坑,可进行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和工程施工。
在建筑物施工结束后或在建筑物的水下部分完工后,即可拆除围堰,堵塞明渠使河水由建筑物的输水孔道流向下游。
明渠导流适用于河流两岸地势平坦或有可利用滩地的河道,以便开挖明渠。
此外,若河道有弯道,则可以裁弯取直,在裁弯的直线段上修建船闸,将原河流用作导流(图5-2)。
在船闸的上下游,以人工运河与河道相接。
施工结束后,将弯道堵塞。
2.隧洞导流这种导流方式(图5-3)一般用于山区河道。
在河道的凸岸山坡内开凿隧洞,用于渲泄河水,在河流上筑两道围堰截断河流,使河水经隧洞流向下游。
然后在围堰的基坑内进行排水、清基和建筑物的施工。
隧洞导流适用于河谷狭窄、岸坡陡、岩石坚固、有适合于布置隧洞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河道。
3.渡槽导流这种导流方式(图5-4)是在河流上筑两道围堰将河水拦断,然后在围堰上顺水流架设渡槽,使河水经渡槽流向下游。
渡槽导流适用于流量较小的山区河道,且河床并不太窄。
船闸工程施工总说明书指导老师姓名学号专业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工程地理位置 (3)1.2 船闸工程概况 (3)1.3 本标段工作内容 (3)1.4 自然条件 (3)1.4.1气象 (3)1.4.2地形地貌 (4)第二章施工条件分析 (4)第三章施工方案设计 (5)3.1变电站布置方案 (5)3.2混凝土拌和站布置方案 (5)3.3 仓库布置方案 (7)第四章施工方法设计 (7)4.1 土方开挖 (7)4.1.1确定开挖方法,划分开挖区 (7)4.1.2堆土弃土区布置 (9)4.1.3土方开挖主要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机械工人数量 (9)4.1.4挖土机械开行路线及运输工具运行路线 (10)4.1.5粘土铺盖主要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机械工人数量 (10)4.1.6浆砌石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机械工人数量10 4.2 混凝土工程 (11)4.2.2生熟料运输方式安排运输设备 (11)4.2.3机械设备配置 (11)4.2.4混凝土分层分块安排及混凝土浇注程序 (12)4.3 土方回填工程 (12)4.4 闸门、公路桥安装 (14)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4)第一章概述1·1 工程地理位置该船闸位于苏北某县城以北20公里的平湖东面,将平湖与运河相沟通(参见图1)。
平湖常年淹没面积为407平方公里.每当洪水季节,常淹没下游大片土地和房屋,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及运河的通航造成巨大损失.图1 苏北某水利枢纽平面布置图1·2 船闸工程概况为解决防洪灌溉及通航问题,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拟建设包括节制闸、船闸、水坝等三个单项工程在内的水利枢纽工程.计划安排整个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考虑整个工程的导流及保证正常通航,拟定船闸为第一期工程,其它单位工程为第二期工程。
船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闸首及调整过渡段与下闸首及调整过渡段基本对称,均采用短涵洞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