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文化选讲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8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摘要:妖怪是日本文化中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异类。
日本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妖魅传说,身处与孤岛的日本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和恐惧,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便在脑海中塑造了异度空间的超现实异类,日本民众心目中的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幽灵与妖怪。
幽灵是人们死后灵魂出窍四处游走,前身是人类,肉体死去灵魂没有归依,便四处飘荡;妖怪则是民众自然崇拜和自然信仰的结果,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修炼千百年便成了妖精。
女鬼、娃娃和妖怪这些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文化特色通过日本民众的想象表达出了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关键词:女鬼妖精;日本娃娃;妖怪物语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
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
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幽灵妖魅(一)死后幽灵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就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
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
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
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妖怪的原型70%来自中国。
“妖怪”一词,在江户时代才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此之前,日语里皆以“化物”或“物怪”称之。
日本是号称有八百万津国神团的国度,妖怪数量多到令人汗毛直竖。
話すことができて、妖怪カルチャは日本文化の1個の重要な組成物です。
それでこれらの妖怪の原型の70%は中国から来る。
“妖怪”1の語、江戸時代の才由中国に日本に流入させる、これ以前にいて、日本語内のみんなは“変わる物”或“物の怪”によってこれと称する。
日本は8の百万の津國不思議な団の国家がある名で有名なことで、妖怪数量の多い到令の人のうぶ毛はしきりに縦になる。
河童かっぱ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个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现,由于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
在《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常见的民俗书籍中都有记载。
在日の稲の河の宮付近には全部1カ所の小さい湖があって、名は体の湖を救って、湖中に常に河童が出現して、河童によって在日であることはだれもがよく知って、たくさん話法がだからあって、比較的に常に見かけるものはそうです:鳥頭人身は亀の殻があることを着て、頭頂の有一椀状の凹面鏡、内有満水、その生命のよう、水の無はすると死んで、両手は互いに通じ合って伸縮可能に、屁の力量飛天。
いる《100の鬼の夜の行》《100の物の志》《10000の鬼は記録する》《妖怪の物の語》……常に見かけた民俗書籍中には全部記載がある。
座敷童子ざしきわらし在座敷童子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日本东北地区,人们甚至还为童子们修建了很多“住所”(现在可成了当地名胜啦!)。
虽说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可现在的孩子有不少事要做,看起来比大人还要忙,这种时代的小孩子真的还能看到座敷童子么?如果他们已经看不见了,那么座敷童子要和谁玩儿好呢?婴儿时期,小孩子们总是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空无一物的地方呢喃或傻笑,说不定那里就有个座敷童子吧。
日本鬼神文化一、起源与发展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着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大厚本的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1.妖怪形象随时代而变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日本是个水域文化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同样,日本是多山的国家,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所以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了;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2.来源70%的妖怪来自中国据说在日本,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二、分类1.可爱的妖怪们在日本妖怪文化中,存在着很多性格可爱、善良的妖怪,他们类似于童话中的精灵,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喜欢善意的恶作剧,让人又爱又恨,哭笑不得;在动画中,他们往往成为主人公的伙伴或是保护者,同时也承担着制造笑料的任务;这种小妖怪早就没有了邪恶凶残之气,从而变得温馨、可爱,充满温情;特别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的神鬼形象往往是和蔼可亲,可爱善良的;最典型的要数平成狸合战百变狸猫中可爱的狸猫;故事的主角并非一两个特定的角色,而是一群狸猫,因为人类政府要毁掉狸猫的家园,建筑新的市区,于是森林里的狸猫们便开会商量对策,决定用易容术来对付人类;在宫崎骏动画中最受男女老少欢迎的妖怪当属龙猫了,故事中和爸爸一起搬家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龙猫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2、恐怖动漫中的恶灵在动画中恶灵、魔化的神鬼通常作为反派角色出现,例如少年阴阳师、奇幻贵公子、心灵侦探八云这类的作品;这些动画连续剧基本是每集一个案例,以驱鬼为职业的阴阳师或是有特异功能通常是通灵或是可以看见妖怪的人解决各种各样的灵异事件;这些灵异事件中作怪的妖怪们大多是对人类充满怨恨而成魔的神鬼或死去的人,或者单纯以吃人为生的妖怪;人肉雀,传说的一种鸟,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才飞出人体,这就是入内雀;另外有种说法是有人长成了雀,被以为是妖怪;在动画中最常见的是洛新妇,在百鬼夜行中被称为新妇罗,是蜘蛛变为人形诱惑男子,当男子被诱惑后三日的子时会取走其首级食用,是极其危险的妖怪;3、亦正亦邪的妖怪在日本动画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同时也是中国神鬼文化中共有的就是猫妖和狐妖;不论在日本神鬼传说还是中国的神鬼故事中都是极具人性的妖怪;不论是猫又还是狐妖都被形容成强大而美丽的妖怪,而且在现在的动画中往往是善良而受人误解的;并且在现在的动画中有一种趋势,将这些神秘的妖怪塑造成一种“美”的代表,使人们淡忘了其在传说中的邪恶而成为人们憧憬认识的对象;犬夜叉中捉妖人珊瑚的宠物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妖,平时就是一只爱撒娇的小猫,战斗时会化为巨大的猫妖,驮着珊瑚追踪、飞行并为主人而战斗;三、现代日本神鬼文化的动漫表现特点1、种类更为丰富日本对神鬼文化的重视表现在各个方面,他们把妖怪分门别类,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有百鬼夜行绘卷、日本妖怪物语等,各式各样的神鬼形象种类繁多;但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可以塑造各种各样想象中的形象,加上动作、语言、神情,因而动画中的神鬼形象较之于传统的民间流传的形象多出了不少;2、贴近现代生活这一点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体现的很明显,百变狸猫中狸猫们所变成的鬼怪基本上保留了鸟山石燕的造型风格,龙猫中龙猫变成的就是龙猫巴士而不是龙猫马车了,可是千与千寻中的妖怪却更为时尚,它们由现代都市人们所使用的器物变化而来,衣着光鲜,洗的是桑拿药浴,乘的是电梯火车,活脱脱的一群“现代妖怪”;就连河神身上洗下来的污垢从古代战车马车到现代的自行车都有;3、反映人性动画通常为了表现的需要将神鬼形象首先和人结合起来,比如奇幻贵公子和心灵侦探八云这一类动画中鬼怪实际就是人们内心邪恶的代表,制作者将鬼怪作为表现内心世界的一个媒介,它们也具有人类的喜怒哀乐,悔恨自卑,对情感的执着和追求等等;常常一个事件的解决是有和作怪的鬼神们沟通的,心结打开了心魔才消除,也代表着一个人性中的阴暗面的解决;当然也有表现人性美好的,反映在神鬼身上就如同夏目友人账中的妖怪们,它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它们也有友情,有爱情,有相守不离,有舍己为人妖……在宫崎骏动画中的妖怪们也是这样,它们的世界发生的故事也能给我们带来清新、温馨、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感动;4、其形象更丰满可感得益于动画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动画中的神鬼形象远远比民间传说来的丰满真实;就比如运用广泛的狐妖题材,在日本传说中是在古代印度有一只九尾妖狐迷惑国王,被人们追杀后逃到中国变为坦己,又毁了一代王朝;后被中原众神追杀,由水路逃到日本;一位从印度追杀而来的得道和尚,用自己的性命做法封印了九尾妖狐;四、百鬼夜行绘卷1.猫妖居住在日本极北的北海道死之森,黑色猫妖,有巨大黑天使翅膀,原为死神的宠物,后私自越过三界之门逃到人间界,以吸食死人灵魂为乐,当灵魂不够时就杀人然后取得死人怨灵,可以随意召唤死者的灵魂为自己战斗,并且从冥界召唤异界魔物;脑顶的第三只眼一旦张开死人的灵魂就会被其吞噬.2、发鬼:3、很深的夜里,常会有一个穿着很漂亮的女人站在冷清的街道上,若是路过的人问:“这么晚,你在干什么呢“毛女便会转过头来,整个脸都是黑漆漆的毛,五官完全看不清楚当人们发现那是可怕的毛女,正惊慌要逃跑的时候,毛女便伸长她的毛,缠绕在正要逃的人脖子上,将他勒死;4、座敷童子这是个好鬼,常和小孩子玩,如果你的小孩子一个人笑的呵呵的,还跑来跑去,仿佛有人和他玩,那么就是在和座敷童子玩呢;小孩玩的时候,你去数小孩个数,会不知不觉间就多出来一个,也是他;他在家能兴,不过他不在了,家也就快败了;5、白粉婆平时以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婆婆的面目出现,喜欢欺骗容貌姣好的美少女,骗她们用自己做的一种白粉类似与当时的胭脂的化装品涂脸,称此粉能让少女们更加白皙漂亮,但涂抹了这种白粉的少女整张面皮会脱落下来,而白粉婆就将少女的面皮收为自己用;5、入内雀:传说有一种鸟,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才飞出人体,这就是入内雀;另外有钟说法是又人长成了雀,被以为是妖怪;。
从日本的妖怪文化看日本人对待欲望的两极态度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日本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蕴含着日本人的信仰和思想。
如果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日本妖怪传说中传达出来的对待欲望的两种极端态度:表面上是对欲望的开明与放纵,内心深处却有着压抑不住的罪恶感和谴责态度,所以,因为欲望,人化为妖怪,从而给自己实现欲望寻找一个理由,或者给内心连自己都不认同的想法寻找一种释放的途径,将这种罪恶感释放出来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日本是一个很奇妙的国度,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多种多样的民俗。
在这些文化和民俗中可以体味到日本人的信仰和思想。
笔者在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妖怪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其中蕴含着的压抑的欲望、纠结的情绪引起了我的注意——表面上是对欲望的开明与放纵,内心深处却有着压抑不住的罪恶感和谴责态度。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妖怪的定义以及日本妖怪文化发展的简述要想探究日本妖怪文化相关,就必须首先对妖怪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妖怪定义是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各种超自然物体。
而梳理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可以为我们研究妖怪形象的发展变化梳理出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从而了解到日本民众对妖怪形象态度的转变、妖怪形态的不断丰富和内涵的复杂化,也体现了日本民众对于欲望的态度变化。
二、日本神话和妖怪文化中体现出的日本人的欲望意识从日本的创世神话来看,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性意识。
日本人对性这一话题却持有者十分开明的态度,有时甚至还拿性来开玩笑,日本就有不少这样的妖怪故事,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日本人对待欲望的表面态度。
三、从神、人、妖怪之间的角色转换看日本人对欲望的两极态度日本一方面对性有着极为开明的态度,一方面却又认为欲望是罪恶的,使人化为妖魔。
著名的日本民俗研究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神衰落后的形象。
既然神都可以化为妖魔,那么人堕落成妖怪也就不足为奇:以日本妖怪文化丰富的蛇女形象为例——比如追求安珍和尚而不得的清姬;还有《源氏物语》中的六条妃子这一形象,她高贵美丽,却因为对源氏的爱而不得使她化为幽灵,将与源氏有关系的女子都折磨致死,却依然无法寻求到内心的平静,最后不得不投身宗教。
浅析中日妖怪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妖怪文化独树一帜,也不免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
日本的妖怪文化自古收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号称是“八百万”神国,即有众多的神。
事实上,日本的妖怪数量甚至更多,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日本有六百多中妖怪,自古被称为“妖怪列岛”。
日本的妖怪文化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练之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特有的学科——妖怪学。
本文拟从文学方面入手探析日本的妖怪文化,对中日两国的妖怪文化进行对比。
一、妖怪的起源和发展妖怪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先民幼稚思维方式的体现。
日本妖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
从聚落共同体的农业时代开始,妖怪就已经存在先民们的意识里,作为天候变异、灾祸预知、社会秩序以及超自然现象的合理化解释。
日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人们对这样的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解,加上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神秘主义共同作用,酝酿了日本众多的妖怪传说。
的日本人的祖先将一切自己不能了解、不能掌控、看不见、摸不着的怪异现象称为妖怪。
日本四面环海,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从古时起日本人就对水怀有敬畏之心。
许多民间故事传说都与水有关,如河童、豆子婆婆、桥女等。
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怪异传奇也从山中发源,如雪女等传说。
日本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加上日本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向往神秘主义民族特质,孕育了日本“妖怪列岛”的文化起源。
日本妖怪文化真正发展的催促力量来源于中国。
中国遣唐使来到日本带去了中国的文学文化,《山海经》、《淮南子》等传入日本后,收到了日本社会的强烈推崇。
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志怪话本也为妖怪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日后中国、印度等外来志怪文化、神话传说与本土文化结合后,形成了形形色色妖怪。
据统计,在日本的众多妖怪中,70%来源于中国,20%来源于印度,仅有10%是本土的妖怪。
如日本的犬神就脱胎于《山海经》中的天狗,蛇妖女真儿其实是日本版的白娘子。
日本的妖怪文化摘要: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心理上有种种不安全感与对大自然的未知感有关。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不少。
狸是日本关于妖怪传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
本文以日本传说中妖怪——“狸”为例,对日本特有的妖怪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狸传说妖怪文化一、狸的由来1.日本汉字“狸”的由来最初“狸”这个汉字是描述野猫等中型哺乳动物的。
据说在日本,在极其有限的区域才有野猫类动物的存在,进入中世以后,日本人就把“狸”这个汉字读作“たぬき”(实际上就是指貉或浣熊之类的动物)。
在《本草和名》中描述为“家猫或猫”,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标记方式,这种混乱的记述方式还没有结束,在《和汉三才图会》当中,又把“狸”这种动物描述为“野猫”。
2.日本字典中对“狸”的描述(1)①犬科,哺乳类。
体长50~60厘米,尾长15厘米。
常在山地或草原以洞为穴,群居。
毛色一般为茶褐色,四肢为黑色。
毛皮一般为防寒之用或用作风箱。
毛可做毛笔。
杂食性动物。
容易和獾混淆,两者被称为貉或貒。
传说它们会变化欺骗人类,而且有敲打自己肚皮的习惯。
②长着一副滑稽的脸,实际却非常狡猾,也暗喻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人。
③“狸假寐(装睡)”的简略说法。
[1](2)藏身于山野之中,属“犬类”动物。
白昼藏在巢穴之中,夜晚出来觅食。
主要以野鼠、鱼类、昆虫、植物果实为食。
古人相信狸会骗人,敲打腹鼓。
[2](3)①狸。
②猫。
野猫。
[3]二、日本词汇和谚语中出现的“狸”1.日语里有很多和狸有关的词汇及俗语。
(1)狸饂飩:放入炒蛋和葱的面条。
(2)狸親父(狸爺):狡猾的老头子。
(3)狸顔:滑稽的表情。
(4)狸汁:①在狸肉中放入萝卜、牛蒡等加入调味料煮出的汤水。
②把魔芋和蔬菜,以及芝麻油一起炒,再放入调料煮出的汤汁。
在佛教中,代替①做出的精致料理。
(5)狸蕎麦:在关东地区,放入炒蛋和葱制成的荞麦面。
在关西地区,放入油炸豆腐的荞麦面。
2021年第09期34文学研究浅谈日本妖怪文化沈诣成1. 何谓日本妖怪日本社会文化中,“妖怪”到底是什么呢?确实很难对妖怪进行严密的定义,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异常的现象或异常的事物与存在。
倘若尝试一言以蔽之,幽灵和妖怪的界线往往变得模糊。
日语中有“怪物”(おばけ)一词。
它蕴含了幽灵和妖怪两种意思。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没有区别幽灵和妖怪。
幽灵会以人类生前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世上。
人类、死者、生前的姿态是幽灵所必需的三个条件,而脱离了这三个条件的灵性的存在就是“妖怪”。
从平安时代到中世和近世,幽灵和妖怪出现在了众多画卷和草子里。
比如《松崎天神缘起》、《平家物语绘卷》、《隅田川草子》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想象中的幽灵形象。
如果将这些幽灵与《百鬼夜行绘卷》中描绘的妖怪形象进行比较,就会一目了然,这些作者是将妖怪与幽灵进行了区分的。
日本人在万物中都发现了灵性的存在。
无论是自然之物还是人工之物,但凡存在的东西里都寄宿着灵魂。
而此灵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也开始强化,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变化成妖怪的能力。
据说人类制作的器物是“九十九岁”或者是“百岁”会变身。
到了一定年岁,就连器物也可以化身为“妖怪”。
2. 河童——日本妖怪历史中的典型代表在河流和池塘等水界居住的妖怪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河童了。
河童大多都以童子的姿态出现,在头上顶着总是有积水的器皿。
他们喜欢挑战相扑,把人马引入水中一较胜负,甚至从屁股抽出对方的肝脏等,这些可怕的行为常常让人恐惧。
但是相反,也有他们被人类捕捉到然后被迫写下道歉证文的失败经历,亦或是授予人类秘传妙药这样的传说,还留下过帮助人类插秧,给田引水的种种恩德。
河童是建立在想象之上传承而来的妖怪,可以说在日本人人皆知,其存在超越了世代,活在日本人的心中。
不过,也有人毫不怀疑河童的真实存在,认为它并不只是生活在空想和传说的世界里。
也就是说存在不少实际目击了河童由此而相信传说的人。
一般来说,妖怪总会伴随着自古以来的信仰衰退与神灵败落而产生。
浅谈日本独特的妖怪文化作者:魏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摘要: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
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妖怪文化作为日本民俗的一部分,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日本的国民性和日本人的特殊心理特性。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日本妖怪文化也对现代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的妖怪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谓的“妖怪”,其妖怪文化也具有独特的日本特性。
关键词:妖怪文化;独特;两面性;发展[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330-002一、日本妖怪的定义所谓妖怪,在日语字典上解释为人类智慧不能解释的奇怪的现象或者异样的物体。
日本传统的民间信仰认为,超出人类理解奇怪、异常的现象或因此引起的,具有非日常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事物,都被称之为妖怪或者魔物、怪物。
根据日本学者诹访春雄的研究, 日本人心目中的“异类”大致有两种: 一是生前曾是人类的“幽灵”; 一是本身就属于“非人”的“妖怪”。
前者源于对死去祖先的敬畏, 也就是“祖灵信仰”; 后者则来自各民族较为普遍的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 诹访春雄称之为“自然神信仰”。
在西方文化圈的民间传说中,所谓“妖怪”大致指的是妖精。
而文化人类学上的万物有灵论中的“妖怪”则包含了妖怪和妖精。
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妖怪一般包括了妖鬼、妖精、妖魔、妖魅、妖灵。
关于幽灵,是指死者的灵魂,这一点虽然与日本相同,但是中国的“幽灵”指鬼与鬼神的意味更强,类似于日本的“夜叉”。
可以看出,虽然日本使用的起源于中国的汉字——“妖怪”,但意思并不相同。
对日本文化颇有体验与感触的周作人也曾提到: “日本的所谓鬼’, 与中国所说的很有些不同, 仿佛他们的鬼大抵是妖怪, 人死为鬼则称为幽灵, 古时候还相信人如活着, 灵魂也可以出现, 去找有怨恨的, 有时本人还不觉得, 这就叫做生灵, 与死灵相对”, 对于“幽灵”与“妖怪”的差别, 周作人也有简明扼要的论断: “怪物必定蹲在一定的地方, 你如若走到哪里去, 就得碰上它, 不管你和它有没有恩怨。
一介绍1 动植物物品化妖:由于日本本土的宗教神道教的缘故, 日本人信奉万物皆有灵, 动物植物乃至无机物经过岁月洗礼会变成妖。
只要是生活中的道具, 用品经过一两百年都能变成妖怪。
这其实暗含一种要珍惜身边器物, 不要弃之不顾的意味。
帚神扫帚在日本,不仅是一种扫除工具,也被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是神圣的器物,因此帚神也被视为吉祥的神。
最初叫“母木”,人们将它和生产联系在一起,认为它可以保佑孕妇顺利生产。
在日本有这样的习俗,他们会把扫帚倒立在产妇身边,或者通过扫帚拂过产妇的肚子以求平安。
灯笼骨伞用久了的油纸伞化成的妖怪,可以呼风唤雨,在雨中显出原形,只在人们的梦里出现。
鼬鼬其实黄鼠狼,以老鼠等小动物为食。
有时也会偷穿到人的家里偷剩饭。
他和狐、狸一样喜欢骗人,不过据说他在骗人,说会注视人的眉毛,所以如果遇上鼬,只要把自己的眉毛用唾液弄湿就没事儿了。
鼬聚集时可以从口中吐火引起火灾,逃跑时会放出臭屁来掩护。
在日本传说见到它,或者听到它的声音,会有厄运降临。
动漫《火影忍者》中主角的哥哥名字就叫鼬,可以查一查命名和有这种妖怪有没有关系。
狸狸猫是日本妇孺皆知的传统怪物,而日本传说中的狸猫其实是日本貉,山猫,穴熊等多种动物。
传说中喜欢恶作剧,喜欢变身,但变身的手法很蹩脚。
还能用幻术,将树叶变成钱币。
不过狸也并非只干些捣蛋的事儿,有的受到人类的帮助后还会报恩。
不过不管是报恩也好,捣蛋也好,最后都会被人类识破,这就是狸有趣的地方。
“文福茶釜” 传说山中学住着一家狸猫,生活非常清苦。
有一天家里没有任何吃的了,父亲狸就想个办法将自己变为茶壶后,让妻子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再买些吃的回来,而自己,找机会再变回原身逃回来。
他们按计划成功地卖掉了丈夫变成的茶壶,买主是寺院的住持。
到了晚上,茶壶打算变回真身,逃回家里时,却发现怎么也逃不回去了,费了半天假,却只变成了半壶半狸,就在这时被住持发现了。
经过对其欺骗行为的一番唐僧式的教育后,住持也试着帮他变回真身,但不管怎样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建议他不如就作为茶壶留在师院,中不仅可以受人供奉,还有贡品,可以拿回家去给家人吃。
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渐渐习惯称为茶壶而被供奉在寺院中,后来又索性变成茶锅,寺院的僧侣们也常常用其煮茶,于是就成为后来的文福茶釜。
现在日本的饮食店门口常摆着一只戴斗笠的狸,以祈求生意兴隆。
玉藻前日本历史悠久的妖怪传说之一,除日本之外,中国印度等地也都有玉藻前的传说。
玉藻前其实就是九尾狐妖幻化成的绝世美女。
这个狐妖最早在中国出现,山海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传说,但在最初阶段,九尾狐是祥瑞的象征,是天下太平的表现。
但其形象在后世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尤其在封神演义中,将九尾狐描述为妲己,这是九尾狐,这个妖怪形象的一次重大转变。
商灭后,传说九尾狐逃至印度。
化身为摩竭佗国斑太子的王妃华阳天,之后又回到中国,暂时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者吉备真备到中国来,妖狐便溜进了吉备真备的船里到日本来了。
百年后,化身为日本鸟羽天皇的嫔妃玉藻前。
玉藻前妖狐的魅惑赢得天王,整日无心朝政并吸食精气,使天皇日渐憔瘁,终于卧榻不起,也逐渐引起了群臣们的猜忌和愤慨。
于是他们邀请当时的阴阳师安倍泰成,查明真相,降妖除魔。
安倍泰成就是安倍晴明的孙子。
安倍泰成施法使玉藻前现出原形,事情败露后,他逃离京城,躲避到那须野,而这之后,此地是常有妇女儿童消失的奇怪现象。
鸟羽天皇派兵出征,而玉藻前强大的巫术令军队伤亡惨重。
最终,将军用剑贯穿了玉藻前并砍下头颅。
她死后尸体变为巨大的毒石,散发的毒气能杀死周围的动物。
后来被人称为,杀生石。
杀生石的毒气久未散去,多次请高僧超度也无济于事。
直到南北朝时高深玄翁和尚出面才将杀生石成功破坏。
日本富士山是暂时休眠的活火山,火山内部不断活动致使产生一些有孔的石头,而这些有孔的石头里又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所以成了人们所说的杀生石。
而至于接近石头而会放出毒气不如说是它无时无刻不放毒气而人们不知道而已致使人们妖魔化了它。
因此可以看出在印度,中国和日本,妖狐都被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妖怪。
而在后世妖狐的形象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化作绝代美女和男子通婚,但大多数都是由于真爱并温柔贤惠,不嫌贫爱富,这种变化,是从,聊斋志异开始并完成的,也逐渐影响到日本民间的看法。
但是在日本,作为地位崇高能通灵的顶级妖怪,被赋予仙气的狐类,也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传说早前,许多百姓一见到狐狸就会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很多人的家中还专门设有供奉狐狸的供桌。
2类人生物或自然现象酒颠童子也被称为酒吞童子,酒天童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其它名妖之一,曾是统领群妖的百鬼之王。
它的躯干及微晶锁,身长六米,红脸秃顶,头上长有五个犄角,据说有十五只眼见,穿着格子外衣。
而在人间为害是往往化作英俊的少年,因此也被认为是最帅气和俊俏的妖怪之一。
常常变成英俊少年,勾引女性,得手后就食肉饮血。
田中纳言的女儿曾被他掠走,大将军源赖光率领六大勇士去征讨他。
在途中就遇到了他的手下茨木童子的阻挠,后来又在山洞中遇到三位老人,老人赠予他们毒酒,这种酒对于普通人来说无毒,但鬼怪喝下后却是剧毒,会立即晕死过去。
说完后三位老人就化作青烟消失了,原来是三位神仙特此相助。
源赖光等人到达酒吞童子的华丽宫殿后,谎称自己在山间迷路,并借此住宿,主人献上神酒以表敬意。
酒吞童子和手下喝酒后便全部昏睡过去,并露出原形,源赖光等人见时机已到,将其捆锁在床上,分别斩下四肢及头颅,终于将酒吞童子一族成功歼灭并救出多名妇女儿童,大将军源赖光也因此威名远扬。
酒吞童子的形象至今仍活跃在各种戏剧文学动漫作品中。
动漫《百鬼夜行抄》、《夏日阳光》、《守护猫娘绯鞠》、《寻找前世之旅》、《滑头鬼之孙》、、《东方Project》、《收妖童子》、《阴阳师物语》、《十鬼之绊》、《平安京之阴阳师物语》、《平安京之千年物语》、《平安京之千年梦物语》、《平安京之双姝物语》、《晴夜舞樱》、《百鬼游纪•生如夏花》、《百鬼游纪•风花奇谭》、《平安京之红泪物语》《错逢落樱》《东方萃梦想》书籍《东方绯想天》《东方地灵殿》《东方非想天则》《东方文花帖D®《东方茨歌仙》《东方心绮楼》《阴阳代理人》《龙族3黑月之潮》,网易手游《阴阳师》等。
河童日本赫赫有名的传统妖怪,古时候是精灵的意思,所以也叫水的精灵,名字的由来是住在河川的孩子。
最开始在关东地区被称为河童,而在进畿地区,则被称为川太郎。
他们大多喜欢捉弄人,不过,每个合同的个性并不相同,有的比较暴力,有的只是贪玩,有的很讲义气,懂的知恩图报。
基本属于对人类无害的妖怪。
河童身高大约六十厘米到一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千克左右看起来像三岁到十岁的小孩。
像人和青蛙的杂交品种,全身皮肤绿色,毛发一般为红色,背上有刀枪不入的龟壳,头顶有圆盘,上面是一个不明物质的圆盘,装着维持它们生命的水,盛满水之后的和球童力大无比,而把水去掉,法力就会消失。
关于河童的起源有,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来自中国。
最早起源于黄河上游,叫做河伯。
在魏国邺县这个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泛滥成灾,据说是河伯在作乱。
他必须让当地的百姓每年准备大量的财宝祭品和一名年轻女子投入水中祭祀他,才能保佑一年风平浪静。
人们不堪其扰便向官府告状。
西门豹派人通告不准祭祀河童,并昭告天下猎人杀掉河童者赏黄金百两。
河童知道呆不下去,便大肆移居到日本,根据日本的民间传说在中国,秦代栖息于河上游的水虎大举渡海到了日本,到了日本之后就变成了有川太郎之称的河童。
妖怪可以变化可以干扰世俗,但是传说中的河童好像没什么用。
既不像座敷童子可以带来财富又不像猫又什么的带来凶恶。
可能古时候人们还很弱的时候会害怕河童是可怕的水妖怪或者敬畏它是水神。
但是现在好像听得最多的故事后就是河童喜欢恶作剧,欺负在水边玩的小朋友。
反正无大恶也无小德,大概就是个自由的小妖怪,丑丑的两栖小动物。
芥川龙之介大大写过名为《河童kappa》的短篇,大概讲的是一个神经病院的疯子讲述他在河童世界的生活。
疯子不小心进入了河童世界,从此学习了河童的语言河童的生活思维方式在河童国生活下来,认识了很多河童朋友,河童哲学家艺术家还有河童妹子。
但是最后但他回到现实向人们讲述河童国的生活时,人们反过来讥笑他是个疯子。
为什么?芥川大大笔下的河童世界是个觉悟与生活都高于现实生活的乌托邦世界,河童们嘲笑着现世人们的生活并且过着超越世俗的日子。
比如河童的婚姻并非但是日本的父母说媒三从四德,而是女河童疯狂的追赶男河童,激烈程度还导致男河童受伤而害怕女河童,在当时现世怎么会有女孩子如此主动强势甚至有些胁迫男孩子与其结婚的事情呢?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在妈妈河童生小河童的时候,爸爸河童会大声的对妈妈肚子喊:”你想不想来到这个世界?“得到小河童肯定的回答爸爸河童才会让小河童出生。
这让我想起太宰治大大的《人间失格》:生不如死,我本来就不想活着干嘛让我活?但人类的出生哪有像河童那样还有选择的权力?河童怪谈或者说日本怪谈乃至世界怪谈,大概也是来源于人们对自身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满吧大天狗通常是身材高大、穿着修验僧服和高齿木屐、长着双翼、红脸和大长鼻子、手持羽扇、宝槌的奇怪家伙。
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象怪力和超能力,是日本妖怪中相当强悍的一种。
天狗是日本最广为人知的妖怪之一。
天狗中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大天狗和天狗地位较高,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鸦天狗(力、5丁尢人<、、)的怪物,外形比较像乌鸦,是天狗和大天狗的部下。
而大天狗专指崇德天皇怨灵所化的邪神。
崇德天皇(1119-1164)是日本第75代天皇(在位1123-1141),鸟羽天皇长子。
经历宫廷政变后被流放,历时三年血书五部大乘佛经,希望借此赎罪,并恳求朝廷将佛经送往京都纳于寺中,可这个要求也遭到拒绝,天皇还说他"活着已没有意义"。
崇德终于在被流放八年之后精神彻底崩溃,从此不理发不剪指甲,"变成天狗的模样"。
崇德在自己血书的经文上写道:我抄写佛经是为了积累善业而赎罪,既然不被宽恕,就让那些业力投入三恶道,助我成为日本的大魔缘,"为君戮民,为民弑君"0写罢将经文沉入海底,咬舌自尽,享年四十六岁。
崇德死后日本灾祸不断,朝野上下无宁日,朝廷畏于其愿力而修庙宇供奉,但无济于事。
不管是在神道、鬼道还是世俗信仰中,崇德上皇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延续近千年的咒怨使他成为最令日本君臣和平民敬畏的邪神之一。
传说中崇德上皇的形象是金色的大鸢,酷似佛教中的护法神,手执钢杵,身插双翅,率众天狗镇守白峰。
每逢君王无道,崇德上皇的怨灵便出来令天下大乱,江山易主。
逢魔时日本阴阳道称为鬼神最容易出没的时候,也是人与鬼怪可以同时出现的时刻。
一般野外逢魔时在黄昏(17点-19点)黎明(3点-5点),而室内逢魔时在子夜(11点-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