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肉牛产肉性能测定(精)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8
DDGS对生长和育成牛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动物和日粮在生长期将72头杂交肉牛分成4个组别,日粮中的DDGS含量分别为0、30%、0、30%,进入育成期后,相对应肉牛日粮的DDGS含量分别为0、0、30%、30%,因此将这4组肉牛以DDGS含量不同划分成(0:0,30:0,0:30,30:30)4个组别。
DDGS的营养水平为:29.2% CP,34.7% NDF,9.5% ADF,9.7%粗脂肪,0.03% Ca和0.81% P。
肉牛在生长期试验持续57d,然后进入育成期,时间持续102±8d。
肉牛日粮以压片玉米、青贮玉米和苜蓿干草为主,具体如表1。
日粮中包含27.5mg/kg的莫能菌素和11mg/kg的泰乐菌素。
测定并计算各组肉牛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另外将牛肉的热胴体重(HCW)也作为考察的指标之一。
育成期结束后将所有的肉牛屠宰。
1.2 试验数据分析将试验日粮和肉牛的粪便置于55℃鼓风干燥机中48h,之后将其研磨成粉状用于DM、灰分和氮含量的分析。
肉牛屠宰30min后测定其热胴体重(HCW)。
其中背最长肌面积和第12肋骨脂肪厚度和大理石花纹评分等级以及KPH等数据应由专业人士测定。
将牛臀部的肉置于4℃处14d,用于牛肉感官的评定。
感官指标通过L*(亮度)、a*(红度)和 b*(黄度)来评定。
牛肉的剪切力通过Bratzler发明的Warner-Bratzler剪切力测定仪来测定,该法是以WBSF (Warner-Bratzler Stree Force)值表示牛肉嫩度的一种客观检测方法。
在大多数关于牛肉品质的研究中,WBSF值都被当作一个主要的评价指标,而在牛肉嫩度测定方法研究中,则多以WBSF值测定结果作为标准参考值。
因此,剪切力测定法仍是目前公认的牛肉嫩度定量测定方法。
表1 生长期和育成期肉牛日粮和营养水平(以干物质计) %生长期育成期0 DDGS30%DDGS0 DDGS30%DDGS压片玉米DDGS青贮玉米苜蓿干草糖蜜小麦麸皮豆粕石灰岩尿素磷酸氢钙盐矿物质 1维生素A、 D预混料维生素E预混料莫能菌素混合物2泰乐菌素混合物3营养水平CP粗脂肪NDFADF钙磷50.00-20.0020.005.002.18-1.400.750.300.250.050.020.020.020. 0112.802.0737.3020.301.230.3220.003020.0020.005.002.53-2.10 --0.250.050.020.020.020.0117.904.6739.5018.501.230.4480.00-5.005.005.001.001.001.580.750.300.250.050.020.020.020.0116. 103.1126.109.401.870.5450.00305.005.005.002.18-2.45--0.250. 050.020.020.020.0122.706.1633.2010.002.130.71注:1)包含:Co,250 mg/kg;Cu,25.6g/kg;I,1.05g/kg;Fe,6.50g/kg;Mn,40.0g/kg;Zn160g/kg;2)包含176.4 g/kg的莫能菌素;3)包含88.2 g/kg的泰乐菌素。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23•【文号】农办牧[2010]56号•【施行日期】2010.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10〕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各种公牛站:为进一步提高肉用种公牛质量,夯实肉牛遗传改良工作基础,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将组织开展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
现将《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方案》要求认真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各项工作。
附件: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附件: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意见》(农牧发[2010]2号)精神,有效开展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特制定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所称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对肉用种公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产肉等性状进行测定、数据收集和处理。
一、组织分工农业部畜牧业司主管全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测定工作的具体实施,成立专家组并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对测定数据进行复核、抽测和确认,对遗传评估结果进行审查、公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测定数据,建立数据库,计算肉用种公牛育种值。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工作。
畜牧技术支撑机构负责指导本地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羊的产肉力测定一、产肉性能测定指标肉羊产肉性能测定的主要指标有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胴体重和GR 值。
1。
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2。
净肉率指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
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净肉率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胴体净肉率,指净肉重占胴体重的百分率.胴体净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3。
骨肉比指胴体骨与胴体净肉比.骨肉比=骨重:净肉重4。
GR值指在第12~13肋骨直接,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
GR值(mm)大小与胴体膘分的关系:0~5mm时胴体膘分为1(很瘦);6~12mm胴体膘分为2(瘦);11~15mm胴体膘分为3(中等);16~20mm胴体膘分为4(肥);21mm胴体膘分为5(极肥).我国制定的羊肉质量分级标志(NY/T630-2002)中,将GR值称为肋骨肉。
二、羊肉的品质评定(一)肉色肉色是指肌肉的颜色,由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肌白蛋白的比例所决定,但同时与肉羊的性别、年龄、肥度、宰前状况和屠宰、冷藏的加工方法与水平有关。
成年绵羊的肉呈鲜红色或红色,老母羊肉呈暗红色,羔羊肉呈淡灰红色.在通常情况下,山羊肉的肉色较绵羊肉的肉色红。
评定肉色时,可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肉的总色度,也可按肌红蛋白含量来评定。
在现场多用目测法,即在评定时取最后一个胸椎处背最长肌(眼肌),新鲜肉样于宰后1~2h,冷却肉羊于宰后24h在4℃左右冰箱中存放,在室内自然光度下,用目测评分法评定肉羊的新鲜切面(避免在阳光直射下或在室内阴暗处评定)。
肉色为灰红色评1分,微红色评2分,鲜红色评3分,微暗红色评4分,暗红色评5分,两级之间允许评0。
5分。
具体评分时可用美式或日式肉色评分图对比,凡评为3分或4分者属正常颜色。
(二)大理石纹指肉眼可见的肌肉横切面红色中的白色脂肪纹状结构.红色为肌细胞,白色为肌束间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白色纹理多而显著,表示肉中蓄积较多的脂肪,肉的多汁性好。
湘西黄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湘西黄牛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产肉性能等相关指标的测定。
本文件适用于湘西黄牛生产与经营中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43 牛冷冻精液NY/T 1234 牛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43/T 224 湘西黄牛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测定项目包括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管围、腹围、睾丸围(公牛)、体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测定年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
测定环境要求测量场地要平坦,牛只站立姿势要端正。
测定方法4.4.1 体高用直尺或杖尺测量鬐甲中部沿前肢后缘垂直到地面的高度,以cm表示。
4.4.2 体斜长用直尺或杖尺测量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外缘的直线长度,以cm表示。
4.4.3 十字部高1用直尺或杖尺测量十字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以cm表示。
4.4.4 胸围用软尺测量鬐甲后缘垂直围绕通过胸基的围度,以cm表示。
4.4.5 管围用软尺测量左前肢管部上1/3处的最小围度,以cm表示。
4.4.6 腹围用软尺测量腹部至背部周长的最大围度,以cm表示。
4.4.7 睾丸围用软尺或专用工具在公牛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时分别测量睾丸最大围度,以cm表示。
4.4.8 体重用磅称在牛空腹前称重。
4.4.9 背膘厚测定方法按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4.4.10 眼肌面积测定方法按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5 繁殖性能测定测定项目主要测定母牛和公牛的繁殖性能,并计算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犊牛成活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