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昝林森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58
秦川牛、南阳牛双肌基因的PCR-SSCP检测Ξ昝林森1,史明艳1,王勇强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实验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8)摘 要:通过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秦川牛、南阳牛my ostatin基因的第三外显子进行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鉴定上述两种牛是否携带双肌基因,发现南阳牛中存在有双肌个体,同时提出了牛双肌基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黄牛;双肌性状;肌肉生长抑制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Myostatin Detection of China C attle by PCR-SSCPZ an LinSen1,Shi MingY an1,Wang Y ongQiang2(1College o 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 sity o fAgriculture and Forestry,Y ang Ling Shaan X i712100;2Zheng Zhou College o 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Zheng Zhou Henan450008)Abstract:Using a pair of special primers to am plify the ex on3of my ostatin gene of Qinchuan and Nanyang Beef to detect if there was double muscled beef.A double muscled beef was find in Nan yang beef.A sim ple PCR-SSCP based my ostation detec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K ey w ords:Cattle;double-muscular characteristics;my ostati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l polym orphism 瘦肉率和优质肉块比例是牛育种性状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性状与骨骼肌的量密切相关。
国外奶牛肉生产技术现状及对我国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启示孙芳1,陈遇英2,吴民3(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5;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杜尔伯特:166200;3.大庆市粮食局,大庆:163453)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利用奶牛生产牛肉的现状和配套技术体系,分析了我国奶公牛犊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在奶公牛犊利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利用的举措,完善了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生产犊牛肉和嫩牛肉的技术体系,为解决我国肉牛牛源少、高档牛肉缺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犊牛肉;嫩牛肉;高档牛肉;追溯系统;奶牛是利用植物性饲料转化成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奶油)效率最高的家畜,因此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奶牛饲养水平也很高,并且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养牛大国,充分认识到利用奶牛的副产品——淘汰母牛、奶公牛犊、淘汰奶母犊育肥肉用是合理利用这一生物资源的最佳途径,这些国家商品牛肉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乳用牛。
在生产上,已经把奶牛肉纳入肉牛体系,在饲养、屠宰、分割、销售环节制定了饲养标准、屠宰分割标准、胴体分级标准、牛肉分级标准、烹饪指导手册,食品安全方面通过建立并实施全程可追溯系统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无论牛奶还是牛肉都是世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牛肉消费量逐渐增加,人们对牛肉认知程度也在逐渐加强。
这与我国肉牛产业基础母牛数量和架子牛供应数量急剧减少形成强烈的反差和矛盾。
牛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我国每年出生奶公牛约220万头左右,相当于荷兰育肥奶公犊牛一年的出栏数量,但是用来生产牛肉的数量不足20%。
由于科技含量不高,每头奶公牛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国外。
如何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我国利用奶牛副产品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技术体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我国畜牧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秦川牛效果研究昝林森;朱晋生;辛亚平【摘要】[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回归模型【作者】昝林森;朱晋生;辛亚平【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2灵台县位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与渭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总流域面积2038km2。
海拔在890~1520m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
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冯兴龙;赵春平;焦锋;昝林森【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头14月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公牛(无阉割),按饲喂的粗饲料种类随机分为苜蓿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桑叶+青贮+精料)、麦草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青贮+精料),每组5头,饲喂相应的饲料,于育肥前期(14~15月龄)、中期(16~17月龄)、后期(18~19月龄)分别取样,测定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苜蓿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麦草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和对照组肉牛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组秦川肉牛血清葡萄糖、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试验组秦川肉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桑叶、苜蓿作为秦川肉牛肥育粗饲料的优质干草,育肥效果最好,其中桑叶处理组优于苜蓿处理组(P<0.05).桑叶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完全可以替代苜蓿,而在以“青贮+精料”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麦草,对改善肉牛肥育效果意义不大.【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9【总页数】7页(P10-16)【关键词】秦川肉牛;桑叶;苜蓿;麦草【作者】冯兴龙;赵春平;焦锋;昝林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5.8秦川牛作为我国著名的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因其肉役性能突出,遗传相对稳定,适应性很强,位居我国五大黄牛之首。
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昝林森;李林强;张富新;王迪【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探讨肌纤维间隙与嫩化效果的关系.[方法]以秦川牛肉(背最长肌)为原料,用不同质量浓度(3,5,7,9和11 g/L)的氯化钙注射及不同质量浓度(0.03,0.05,0.07,0.09和0.11 g/L)木瓜蛋白酶和不同质量浓度(2,4,6,8和10 g/L)的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进行浸渍,于4℃放置3 d,测定各处理肉样的剪切力,并对3种因素处理的最佳嫩化效果肉样作石蜡切片,测定肌纤维间隙.[结果]木瓜蛋白酶、氯化钙、焦磷酸钠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0.01),其中以0.09 g/L的木瓜蛋白酶、3g/L的氯化钙和8 g/L的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最为理想(P<0.01);与氯化钙和焦磷酸钠相比,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嫩化效果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氯化钙和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以肌纤维间隙作为嫩化指标时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木瓜蛋白酶、氯化钙和磷酸盐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 <0.01),但以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最佳;牛肉肌纤维间隙可以作为嫩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6)012【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秦川牛肉;嫩化效果;木瓜蛋白酶;磷酸盐;氯化钙【作者】昝林森;李林强;张富新;王迪【作者单位】两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两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72.125+1肉嫩度是肉品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1],也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2]。
中国牛业科学2011,37(1):3-5China Cattle Science论坛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我国肉牛种业建设昝林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在全面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肉牛种业面临的品种选育缺乏科学规划、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国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以及牛肉供应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设立育种专项,加强肉牛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育种资金投入、强化育种组织建设、推动产学研实质融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科技创新;肉牛种业;建设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11-(2011)01-0003-03发展/优质、高效、安全0畜牧业,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以奶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稳定猪禽生产0,已成为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略。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而养牛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养牛业正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以/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0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努力朝品种良种化、生产集约化、过程无害化和产品优质化方向迈进。
近1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肉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肉牛业成为继奶牛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肉牛存栏量约7400多万头,牛肉总产量达到636万t,比1980年的34万t高出18.7倍,比1990年的130万t高出4.9倍,较2000年的535万t提高18.9%,已成为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牛肉在全国肉类总产中的比例已接近10%,人均牛肉占有量已由1992年的1.6kg增加到了2009年的4.8 kg;同时,肉牛生产已由西北牧区向农业经济优势区域转移,现已形成东北、中原、西北、西南四个肉牛产业带。
据初步统计,这四个产业带肉牛存栏量占全国肉牛总存栏量的89.4%,出栏和屠宰量占全国的93.3%,牛肉产量占全国的93.7%。
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肉用性能研究朱光星;昝林森;张亚冉;辛亚平;王洪宝【摘要】Five healthy new breed of Qinchuan Bulls were slaughtered to analyze several meat production traits, including slaughtering rate, meat percentage, carcass meat percentage, meat-bone ratio. Ten parts of the carcasses,namely,Tenderloin, Strip loin, Rib eye, High Rib, Beef Rump, Brisket, Silverside, Beef Flank, Rib Cut and Beef Neck,were obtained to detect water percentage, crude ash, crude fat, crude protein, tenderness,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cooking lo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new breed of Qinchuan cattle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aily gain, meat production rate, carcass meat percentage, meat-bone ratio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Qinchuan cattle, suggesting after standard fattening, 24 months old new breed Qinchuan cattle have already been up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high-grade quality beef cattle. Moreover, the meat quality of the ten different carcass parts vari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study,the meat quality from ten different carcass sections were assessed, and Strip loin, High Rib, Tenderloin and Rib eye were identified to be high-grade meat,and Rib Cut, Beef Rump, Silverside, Beef Flank to be mid-range meat and Brisket, and Beef Neck to be low-grade meat.%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秦川牛;产肉性能;胴体部位;肉质【作者】朱光星;昝林森;张亚冉;辛亚平;王洪宝【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由于牛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情况、所承担的运动功能、运动量不同,导致肉品质有所差异[1]。
我国肉牛良繁体系现状与方略昝林森;田万强;刘永峰【摘要】@@ 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中,肉牛业是极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国内外实践表明,没有发达的种业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因此,建设现代肉牛产业,就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肉牛种业.【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0(000)014【总页数】3页(P22-24)【作者】昝林森;田万强;刘永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中,肉牛业是极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
国内外实践表明,没有发达的种业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
因此,建设现代肉牛产业,就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肉牛种业。
一、我国肉牛良种繁育体系现状1.我国牛种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我国拥有肉牛品种70个,其中,地方黄牛品种52个,培育品种6个,引入品种12个,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
根据产地、体型大小和品种特征,我国黄牛品种分为三大类,即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和南方黄牛。
中原黄牛主要有陕西的秦川牛、河南的南阳牛、山东的鲁西牛、山西的晋南牛、山东的渤海黑牛等9个品种;北方黄牛主要有吉林延边牛、内蒙古的蒙古牛、辽宁的复州牛、新疆的哈萨克牛以及新疆的褐牛等14个品种;南方黄牛主要有浙江的温岭高峰牛、安徽的皖南牛、湖北的大别山牛等31个品种。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肉牛产业已形成明显的区域特征,大体上分为东北、中原、西北、西南四个肉牛优势产区。
2.肉牛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仍然是当地黄牛品种。
目前,支撑我国肉牛业生产的主导品种仍然是肉用性能欠佳的地方黄牛品种,改良肉牛的覆盖率仅为30%~40%。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国内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晋南牛被公认为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是作为杂交母本生产优质牛肉的主要品种,我国牛肉总量的60%~70%都来自这些品种及其与国外品种的杂交后代。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不同品种的肉牛冻精经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本地牛,对本地母牛繁殖性能及犊牛初生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受胎率西本、安本、福本母牛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1%,89%,89%;本地黄牛受胎率为87%。
通过杂交可以明显提高本地黄牛的初生重(P<0.05),三种杂交F1代比本地牛初生重平均提高8.5kg;其中西本、安本、福本F1代犊牛初生重分别比本地犊牛提高9.7kg、7kg、8.7kg。
F1代3种杂交牛之间初生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关键词:肉牛冻精;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繁殖性能;初生重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牛的选择与分组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四家肉牛养殖场四家肉牛养殖场选取发育正常、发情规律、年龄相差不大、健康无病的本地母牛400头。
将400头本地母牛随机分为四组,即本地组100头、西本组100头、安本组100头、福本组100头,对每头牛进行编号,预试期15d,正试期360d。
1.2 不同品种肉牛冻精来源从内蒙古赛科星集团和通辽市京缘集团分别购买引进品种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福莱维赫肉牛细管冻精,用于试验场肉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
1.3 试验牛的日粮组成玉米60%,糠麸30%,豆粕5%,食盐1%,钙粉3%,微量元素1%。
1.4 试验牛只的饲养管理试验前对所有的试验牛进行驱虫、健胃,对牛舍、牛栏、食槽、水槽等均进行消毒。
试验牛同组同槽饲养,舍内有食槽和水槽。
水槽不断水,自由饮水。
设有运动场,每天定时饲喂,分别在早上8 ∶00、中午1 ∶30 及下午7 ∶30 进行饲喂,每天注意观察牛群的健康状况。
1.5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利用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技术,使母牛怀孕。
测定受胎头数与受胎率、产犊数与产犊率、难产数与难产率、产犊成活数与活犊率、犊牛初生重。
表1 试验分组及试验设计表组别本地组西本组安本组福本组母牛数(头)100100100100与配公牛品种本地公牛西门塔尔安格斯福莱维赫配种方式本交人工授精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发情处理自然发情同期发情同期发情同期发情2 结果与分析2.1 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四组母牛相继产西本、安本、福本杂交F1代犊牛和本地犊牛,结果见表2:受胎率西本、安本、福本母牛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1%,89%,89%;本地黄牛受胎率为87%。
发酵对牛肉嫩度影响及机理分析(英文)
李林强;昝林森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12(033)023
【摘要】研究发酵对牛肉嫩度改善及机理。
半腱肌切成5cm×5cm×3cm肉块,添加3.0%NaCl、2.0%葡萄糖和0.020%乳酸菌粉(lg(14CFU/g)),搅拌均匀,10℃隔氧发酵。
0、2、4、6d分别对肉样进行理化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肉样pH值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原子力纤维镜观察肌原纤维碎片显
著增多;SDS-PAGE结果显示肌原纤维24kD蛋白降解。
发酵可降解牛肉肌原纤维
蛋白,改善牛肉嫩度。
【总页数】4页(P121-124)
【作者】李林强;昝林森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1.52
【相关文献】
1.电刺激影响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的信号通路分析 [J], 沈瑾
2.不同加热条件下牛肉嫩度和保水性的变化及机理 [J], 孙红霞;黄峰;丁振江;张春江;张良;张泓
3.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牛肉嫩度影响的主成分分析评价 [J], 万红兵;祁兴磊;李海鹏;王欢;雷元华;张松山;谢鹏;刘璇;孙宝忠
4.影响牛肉品质的因素及牛肉嫩度的改善方法 [J], 刘正柱;董辉
5.小热休克蛋白对牛肉嫩度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赵妍;罗欣;毛衍伟;杨啸吟;朱立贤;梁荣蓉;成海建;张一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对不同年龄秦川牛肉的嫩化效果张宝殉;昝林森;李林强;门江伟【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不同年龄秦川牛肉的嫩化效果,以筛选适宜的乳酸处理浓度.[方法]以剪切力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0(CK),0.1,0.2,0.3,0.4和0.5 mol/L)乳酸按质量分数10%用量注射入肉样并于4℃放置1 d后,对不同年龄段(2.0,3.5和5.0岁)秦川牛肉的嫩化效果;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探讨乳酸对牛肉纤维结构的影响及其与牛肉嫩化效果的关系.[结果]随着乳酸浓度上升,不同年龄段秦川牛肉样的剪切力和pH值均逐渐下降,其中0.3 mol/L乳酸溶液对2.0岁秦川牛肉的嫩化效果较好(P<0.05),0.4 mol/L乳酸溶液对3.5和5.0岁秦川牛肉的嫩化效果较好(P<0.05);与对照相比,用乳酸处理后,牛肉肌纤维直径无显著(P>0.05)变化,肌纤维间隙显著(P<0.05)增大,剪切力显著(P<0.05)降低.[结论]乳酸能显著改善各年龄段秦川牛肉的嫩度,肌原纤维间隙也可作为衡量牛肉嫩化效果的指标.【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7)003【总页数】6页(P30-34,42)【关键词】秦川牛肉;嫩化;乳酸;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间隙【作者】张宝殉;昝林森;李林强;门江伟【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5+2嫩度是肉的重要感官指标[1-2],主要受宰前因素(年龄、品种、性别和营养状况等)和宰后因素(宰后生物学变化、加工方法等)的影响。
安秦、和秦及和安秦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分析田军德;穆国鹏;蔺彦龙;昝林森;辛亚平;田万强【摘要】【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analyze the beef performance of the hybrids from Angus×Qinchuancattle,Wagyu×Qinchuan cattle and Wagyu×Angus×Qinchuan cattle.【Method】Each five from the three kinds of hybrids were chosen as test group,and Qinchuan cattle was as the control.The weight before slaughter,carcass weight,net meat weight,dressing percentage,net meat percentage,carcass net meat ratio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hybrid cattle.【Result】The result showed that each index of the three kinds of hybrid cattlewas higher than Qinchuan catt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1),All the indexes of Wagyu×Angus×Qinchuan cattle were higher than Angus×Qinchuan cattle,Wagyu × Qinchuan catt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except carcass net meat rate.Then was the Wagyu×Qinchuan cattle and Angus×Qinchuan cattle.The bee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castration cattle was better than cow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bee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grade beef rate of the three hybrid combination was better than Qinchuan cattle.%[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
性控冻精配产犊牛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研究王晓平;魏立明;史天民;刘小莉;龚高全;昝林森;辛亚平【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5【摘要】[目的]掌握性控冻精产奶牛的后裔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情况.[方法]对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所产奶牛母犊体重、体尺进行测量,对其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进行观测记录.[结果]通过对性控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奶牛母犊进行体重体尺、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方面比较,发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性控冻精技术可以在奶牛生产上大量推广应用,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总页数】3页(P44-46)【作者】王晓平;魏立明;史天民;刘小莉;龚高全;昝林森;辛亚平【作者单位】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陕西汉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汉中723000;甘肃省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天水741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2【相关文献】1.性控冻精提高奶牛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的研究 [J], 曹学海;巩鑫鹏2.微生态制剂--犊牛康对犊牛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 [J], 叶锋;程九岷;孙素艳;张兴全;张俊昌;关鸣3.添加补充料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效应的研究 [J], 邓卫东; 刘万洪4.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J], 牛华锋; 白军; 石小平5.附加性状在牛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低产牛很重要的潜在差异。
这一结果包括生理学和遗传学两方面,说明某些内分泌因子在泌乳期中有很大影响,测定其含量,在经济上很重要。
例如,测定已经用公牛配过的霉牛所生产的胎盘催乳激素浓度,不仅可作为胎儿公犊牛将来对配偶生产性能影响的潜在 [J], 王清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规律、行为学特征及理化指标分析梅楚刚;王炜康;昝林森【摘要】为进一步丰富安格斯牛育种数据库,选取1、6、12、18、24、36、48月龄体况良好的安格斯公、母牛各五头分为7组,测定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安格斯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常规生理指标、行为学特征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各年龄阶段安格斯牛生长发育情况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2~18月龄的试验用牛在体尺、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增幅水平达到最大值,这一时期安格斯牛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1~48月龄安格斯牛随着月龄的增加,体温和呼吸频率逐渐下降,瘤胃的蠕动次数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卧息时间和反刍次数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TP、Glo、BUN含量逐渐增加,Glu、ALT、Alb、TG在12月龄时含量较高,之后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血清中Na、Ca含量变化与月龄无明显关系.【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6页(P38-43)【关键词】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规律;常规生理指标;行为学特征;血液生化指标【作者】梅楚刚;王炜康;昝林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安格斯牛原产自英国苏格兰地区,因其适应性广泛、肉用性能优秀,适宜作为专门化的肉牛品种。
安格斯牛早熟、胴体品质优异,牛肉产出量多,且肌肉具有清晰地大理石花纹状;另外,其耐寒性和抗病性也十分优良。
在粗放饲养条件下其屠宰率为60~65%,哺乳期日增重可达0.9~1.0 kg,育肥期(1.5岁以内)的平均日增重可达约0.9 kg,表现出对环境的极为广泛的适应性,受到各地肉牛饲养者的喜爱[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理化指标的检测已广泛用于估测和评价家畜的发育和营养情况以及畜禽的早期选种等方面[2-3]。
日粮精粗比对荷斯坦青年公牛生长和肉质的影响梁大勇;昝林森;张双奇;桂林生【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对荷斯坦青年公牛生长和肉质的影响,为荷斯坦公牛育肥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头6月龄体质量相近的倚斯坦公牛,随机分为I、Ⅱ、Ⅲ3组,分别饲喂m(精料):m(粗料)为4:6,5:5和6;4的日粮.粗料为首蓿十草+玉米青贮.试验期3个月.试验结束时试验牛只全部屠宰.每头奶公牛取新鲜背最长肌2 kg分装于冰盒带回.置于洁净保鲜袋中密封冷冻保存.对肉样肉质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Ⅱ组和Ⅲ组比I组牛的9月龄体质量分别提高了13.40和1 7.00 kg,总增体质量分别提高了7.20和11.00 kg,平均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了0.07和0.10 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Ⅲ组比I组的嫩度低0.34、失水率低1.68%、系水力高2.79%、粗脂肪含量高0.6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3)Ill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I 组和Ⅱ组(P<0.05),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I组和Ⅱ组(P(O.05).[结论]提高日粮精粗比可促进荷斯坦青年公牛的生长发育,改善牛肉的肉质性状.从营养学角度看.低精料处理组(I)和中精料处理组(Ⅱ)的牛肉品质优于高精料处理组(Ⅲ).【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7)012【总页数】6页(P63-67,72)【关键词】荷斯坦青年公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精粗比【作者】梁大勇;昝林森;张双奇;桂林生【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扬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9~+2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公犊越来越多,除少量用作培养种公牛外,淘汰的奶公犊主要用于生产免疫用血清,或者经简单喂养后宰杀,肉品不能作为高档商品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