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学(第三章)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
- 格式:ppt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72
第三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 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牛体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品种用 途役牛 头较粗重 性 别公牛: 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鼻孔大,嘴宽肉牛 头短宽 奶牛头细长母牛: 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 头长/体斜长<26%→短头 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40%正常(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 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 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 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引言牛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是决定其品种类型、适应性能、生育能力和肉、奶产量等因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牛的体质外貌特征和其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体质外貌特征不同品种的牛在体质外貌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体型牛的体型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
大型牛体型高大,胸深背宽,骨骼粗壮;中型牛体型适中,比例匀称;小型牛体型较小,矮小结实。
体型的大小与牛的品种和用途相关,大型牛适合用于肉用,中型牛适合用于肉奶兼用,小型牛适合用于奶用。
身体结构牛的身体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和皮肤等方面的特征。
优良牛的骨骼结实,肌肉丰满发达,皮肤光滑有弹性。
骨骼和肌肉的发达程度与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有关。
毛色不同品种的牛在毛色上存在多样性。
常见的牛的毛色有黑色、白色、红色和花斑色等。
毛色的差异可能与牛的基因和环境因素相关。
角牛的角是其特有的特征之一,某些品种的牛具有角,而某些品种的牛没有角。
角的形状和大小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牛的基因和品种有关。
体质外貌与生产力的关系牛的体质外貌与其生产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以下是体质外貌和生产力之间的几个关系:体型与生产力研究表明,大型牛比小型牛具有更高的肉、奶产量。
这是因为大型牛的体型更大,骨骼和肌肉发达,能够承受更大的体重,从而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
身体结构与生产力优良牛的身体结构与其生产力直接相关。
骨骼发达的牛能够支撑更多的体重,肌肉丰满的牛具有更高的运动能力和产量,而皮肤的光滑有弹性则表明其健康状况良好。
毛色与生产力毛色对于牛的生产力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热带地区,具有黑色毛色的牛能更好地抵抗高温,而在寒冷地区,具有红色毛色的牛则更能适应低温环境。
角与生产力是否具有角对于牛的生产力可能有影响。
有研究显示,具有角的牛比无角的牛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这可能与角的存在增加了牛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有关。
结论牛的体质外貌与其生产力密切相关,体型、身体结构、毛色和角等特征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牛的品种类型、适应性能、生育能力和肉、奶产量等因素。
第三节奶牛的体型外貌一、牛的体表部分名称牛分:头颈部、前躯、中躯和后驱四大部分头颈部:躯体最前端,鳍甲和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
头和颈两部分。
前躯部:在颈部之后,包括鳍甲、前肢、胸等部分。
中躯部:腰角与大腿之前的中间躯段。
包括背、腰、胸(肋)、腹四部位后驱部:尻,臀,后肢,乳房,生殖器。
二、牛体各部位特征1、头颈部在躯体的最前端。
(1)头部鼻镜:鼻的最前端,包括鼻孔,上下唇,口。
鼻镜宜宽广,口要方正,表示有良好的采食和呼吸能力。
眼:明亮,灵活。
表示健康,温顺。
耳:以薄为佳,耳毛细、血管明显,分泌物丰富,内呈橘黄色更佳。
额:宽阔,表示脑部发育好。
(2)颈部7个颈椎,前连头部,后接体躯,有平衡牛体的作用。
注意头与颈、颈与肩的结合。
结合处没有明显凹陷。
2、躯干部与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关有关(1)鳍甲,是颈肩、前肢和体躯的连接点。
要长、平而教狭多于背线呈水平。
(2)胸部,鳍甲下方和两前肢之间,内有血液循环和呼吸器官,胸腔的大小关系到心脏与肺部发育。
胸要深,宽。
肋间宜宽、长而且开张。
胸深应占体高的2分之一以上。
(3)背部,可以鉴定牛的体质强弱和生产性能,要要长、宽、平直。
凹背,鲤鱼背不行。
(4)腰部,背腰和尻部必须结合良好,要平,直。
凹腰,长狭腰表示体弱。
(5)腹部,位于背腰的下方。
内有消化器官,与生产性能有关。
要宽,大,深,圆。
腹线与背线平直。
卷腹,垂腹是不良的表现。
(6)肷部,饱食,饮水后丰满。
多为凹陷。
(7)尻部(臀)下方有乳房和生殖器官。
尻的大小决定骨盆腔的容量。
与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有关。
要长,宽,平,方,有适量肌肉。
长度为体长三分之一。
(8)尻部,尾根,末端的长毛为尾帚。
3、乳房部乳房宜大,质地好,附着好,即乳房容积大,呈方形,乳腺发达,柔软有弹性。
4个乳区发育匀称,前伸后延,为浴盆圆形和球形。
乳头:呈圆柱形,大小适中,乳头距离均匀,乳头口松紧适度。
乳井:乳静脉进入胸腔的通道,应粗大而深。
乳静脉:由乳房内部向心脏输送大量血液的主要脉管。
能力单元一概论牛的品种及区域分布一、乳用牛中国荷斯坦牛外貌特征:毛色呈黑白花,体质细腻结实,体躯结构均匀,后躯发达。
乳房发育良好,多呈浴盆状,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
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肢势端正,蹄质坚实。
由于各地引用的何斯坦公牛和本地母牛类型不同,以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差异,体格不够一致,基本上可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
美国荷斯坦公牛与北方母牛杂交后代多为大型,日本、德国等中等体型的公牛杂交后代多为中型,荷兰等国欧洲类型公牛杂交后代多为小型。
生产力水平:12月龄性成熟;14-16月龄适配;一个泌乳期(305天)平均单产5000kg-7000kg;乳脂率3.4%;适应性能良好,遗传稳定,多数地区均可饲养,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
二、兼用牛西门塔尔牛产地:原产于瑞士,是兼用品种。
外貌特征:西门塔尔牛为大型牛种,骨骼粗壮结实,嘴宽,眼大,角细致。
前、后躯发育良好,体躯深,背腰长宽而平直,臀部宽平,四肢粗壮,蹄圆厚;乳房发育中等,泌乳能力强;被毛多为黄白花和红白花。
生产力水平:①肉乳兼用型:初生犊牛体重,公牛为45公斤,母牛为44公斤。
周岁体重达到454公斤。
成年体重,公牛为1000-1300公斤,母牛为650-700公斤。
胴体瘦肉多,肉质良好。
一般屠宰率为55-60%,经育肥的公牛可达65%。
500日龄的公牛平均日增重1.15公斤。
②乳肉兼用型:产乳性能好,平均产奶量可达4500千克以上,高产群体可达7000千克以上,乳脂率高达4%以上。
杂交效果: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体型改善,肉用性能明显提高,易管理,耐粗放。
杂交一代牛的初生重为33千克,本地牛仅为23千克;平均日增重,杂种牛6月龄为608.09克,18月龄为519.9克,本地牛相应为368.85克和343.24克。
三、肉牛1、安格斯牛产地:原产于英国,属于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种。
外貌特征: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也称其为无角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