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行障碍
- 格式:ppt
- 大小:591.50 KB
- 文档页数:19
品行障碍孩子的教育方法
品行障碍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在行为上偏离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表现为侵犯他人权益、无视规则、易怒、好斗、欺骗等。
对于品行障碍孩子的教育,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信任关系: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尝试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关心他们,愿意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行为和情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为孩子设定清晰的规则和限制,并确保他们知道这些规则的原因和必要性。
在设定规则时,要与孩子协商并让他们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和遵守规则。
3. 培养同理心: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通过引导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4. 给予正面激励: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给予他们正面的激励和奖励。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5. 增强社交技能:品行障碍孩子往往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
帮助他们学习有效的社交技能,如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解决冲突等。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品行障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你无法有效地应对他们的行为问题,那么寻求专业帮助是必要的。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其他专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应对品行障碍问题。
总之,对于品行障碍孩子的教育需要耐心、理解和支持。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设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培养同理心、给予正面激励、增强社交技能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品行障碍问题,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1、品行障碍(1)定义: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这些异常的行为在国外国内通常称为所谓的反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儿童期的说谎、逃学、打架、破坏行为攻击他人、偷窃、欺诈等品行问题。
品行障碍具有以下特征:①反复持续出现;②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儿童所允许的变化范围;③适应社会环境困难;④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⑤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分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两个亚型。
(2)临床表现:主要是反社会性行为,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上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
①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虐待小动物或比他(她)小的儿童或残疾儿童;使用刀、枪棍棒、石块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躯体的伤害,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如咒骂、侮辱等;抢劫钱财年少时表现为抢劫、敲诈同学,年龄大些后或几个人一伙共同抢劫路人、武装抢劫等;男性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可向女性发生性攻击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女性可因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而获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走上卖淫的道路。
②对立违抗性行为指对成人,特别是家长所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表现为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易暴怒好发脾气,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常违反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
孩子有品行障碍怎么办一、概述某同事的孩子今年9岁,但却有品行障碍症,但现在已经好了。
或许很多人对这种病没什么概念,那么下面某同事就以某同事孩子为例,跟大家说说某同事的孩子从患有品行障碍症到治疗康复的整个过程。
也希望可以引起很多家长的警戒。
二、步骤/方法:1、某同事的孩子今年年初就受到很多家长的投诉,说在学校的时候会偷他们孩子的东西和殴打、恐吓小朋友,邻居也说某同事孩子品行太恶劣,经常毁坏他们的东西,某同事原本还不相信,当某同事有一天亲眼看见某同事孩子从某同事兜里偷百元大钞的时候,某同事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也就是从那天某同事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所以某同事把孩子带去看心理意识,医生经常某同事的描述和对孩子的交流,确定某同事孩子有品行障碍症。
2、医生说这是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方法的根源是调整环境,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某同事也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不足,所以把孩子带回家后,某同事开始对孩子进行认真的沟通,了解到孩子在学校成绩、人际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好,所以接下来的每一天某同事都抽出时间陪孩子做作业,陪孩子谈心事,在周末尽量陪孩子想玩的地方,给他更多的母爱。
3、当孩子跟人打架,偷东西的时候,某同事变得比较理性了,不是呵斥,而是耐心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多大,每当孩子的不良行为被良好行为取代时,某同事会给予他物质、精神上的奖励,比如买他喜欢的玩具,衣服等。
4、刚开始孩子是反感的,但某同事想说的是,这是一个过程,需要妈妈来,孩子越是抵触你就越要有耐心。
半年下来,某同事的孩子乖了很多,连老师都说某同事孩子转变很大,某同事感到很欣慰。
现在某同事的孩子已经转变很多,所以某同事想告诉每个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成长,多关爱他们,无论他们有什么错,都是大家家长做的不够好,所以,给他们更多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