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膜面生物 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独缩虫、累枝虫属; 游泳型纤毛虫:豆形虫、尖毛虫等。它们是动物中的主要类 群,其优势种随生物膜营养物质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而更替 ,可作为水处理的指示生物。能促进滤池净化速度,提高滤 池整体的处理效率。 (3)滤池扫除生物 体形较大的无脊椎动物如轮虫、线虫,环节动物门的瓢
(二)好氧生物膜的培养——挂膜 1、自然挂膜法 将带有自然菌种的工业废水用泵慢速打入空的生物滤池
中,循环3-7天后改为慢速连续进水。在这过程中,废水中
一、好氧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依据水的自净作用原理发展而来的, 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悬浮的微生物群体呈泥花状态(floc) 。一般指需氧活性污
泥过程。
在曝气池中废水与积累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 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上,微生物以污染物为养料并从水中 取得氧气生长繁殖(biomass),某些代谢产物(如二氧化 碳、氨)则进入水中。随后,混合液流过沉淀池,泥水分离, 出水得到处理,污泥则回流到曝气池入口,再次进入过程。
等肉足类。
(3)指示水质变化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形态变化:环境条件恶劣时——形成孢囊;pH超过正常范 围——钟虫纤毛停止摆动,虫体收缩成团。 生殖方式:出现有性生殖时往往预示环境条件变差或种群处 于衰老期。
优势种变化: 高负荷,曝气不足——小鞭毛虫; 水停留时间过短——小的游泳型纤毛虫; 很高负荷及难降解物——小裸变形虫和鞭毛虫; 溶氧不足——阿托氏菌属、扭头虫属和新态虫属 过分曝气——肉足类及轮虫类。
生物转盘:
由水槽和部分浸没于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生物处理 构筑物。盘体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反复地接触槽中污水和 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