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2
2022秋上学期初三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及进度表(2022第一学期)2022秋上学期初三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及进度表(2022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学方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根本概念和根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根底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根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具有新的体例和结构,力求在教材的编写上带来突破,力求在课改中发挥作用,力求在素质教育中有一定影响。
具体表达如下: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根底知识教育学生。
注重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表达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在内容上增加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
2.教材的根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方案地穿插安排局部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根本理论和根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单元一:常见物质与变化- 研究目标: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变化和化学方程式。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二:纯净的水- 研究目标:深入了解水的性质和净化方法。
- 教学内容:水的性质和分类、水的净化方法。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三:常见气体有害健康- 研究目标:认识常见气体对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 教学内容:常见有害气体、对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四:金属与非金属- 研究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应用和相关知识。
- 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应用。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五:酸碱与中性物质- 研究目标:认识酸碱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 教学内容:酸碱的性质、酸碱的应用、中性物质。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六:化学反应方程式- 研究目标: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七:常见溶液与溶解过程- 研究目标:了解溶液和溶解过程的基本知识。
- 教学内容:溶液的性质、溶解的条件、溶解过程。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八:空气中的氧与燃烧- 研究目标:理解空气中的氧对生命的意义和燃烧过程。
- 教学内容:空气中的氧、燃烧的条件、燃烧的过程。
- 教学时间:2周教学进度表以上为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表的使用。
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4. 掌握常见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推导。
5.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实验和观察。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以上为初步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还需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1. 采用讲授、示范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配备实验室设备,开展相关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期末以考试形式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教材和参考资料
1.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
2. 相关化学实验教材和指导书
3. 化学研究网站和应用程序
以上计划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进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进度表目标和范围本教学进度表旨在规划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和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该进度表,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研究任务和实验。
单元一:化学基础知识1.1 介绍化学科学- 研究化学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原子结构- 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研究各种子原子粒子的特性1.3 元素和周期表- 认识常见元素和其周期表位置- 探索元素的基本性质和重要用途单元二: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 研究怎样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2.2 化学反应类型- 分辨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探索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2.3 化学反应速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单元三:常见化合物和实验室技能3.1 离子和化合物- 研究离子的形成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探索不同离子和化合物的性质3.2 实验室技能- 培养实验室安全和仪器使用的技能-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和观察单元四:化学能和反应速率4.1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研究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探究热能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4.2 化学动力学- 理解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概念- 探索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方法总结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按照这个进度表的安排研究,学生们将在充足的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和实验室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注意:本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可能因教学实际情况而略有调整。
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一、教学工作方案1. 教学目标- 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技能;- 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把握元素周期表和各种元素的性质;-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原理;- 了解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关系。
2. 教学内容如下表所示:| 单元 | 内容 ||----------------|------------------------|| 第一单元 | 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 || 其次单元 | 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 || 第三单元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 || 第四单元 |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 第五单元 | 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 |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试验教学,培育同学的试验操作力量;- 前导教学引导同学主动学习,激发同学的爱好;- 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同学的合作力量和探究精神;第1页/共4页- 争辩和争辩问题,培育同学的思辨力量。
4. 教学评价- 组织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同学的学习状况;- 设置课堂争辩和试验考核,综合评价同学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反馈给同学和家长。
二、教学进度表1. 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1 | 化学的定义和争辩对象 | 2学时 || 2 | 试验操作规范和试验室平安 | 2学时 || 3 | 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4 |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5 | 化学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2. 其次单元: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6 |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 2学时 || 7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8 |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9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酸碱中和方程式 | 2学时 || 10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试验 | 2学时 |3. 第三单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11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和分子式 | 2学时 | | 12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 | 2学时 | | 13 | 钠、铜、铝的性质和试验 | 2学时 | | 14 | 卤素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试验 | 2学时 | | 15 |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试验 | 2学时 |4. 第四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16 |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17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试验 | 2学时 || 18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定律 | 2学时 || 19 | 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的试验 | 2学时 || 20 | 化学平衡的应用和试验 | 2学时 |5. 第五单元: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21 |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2 |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3 | 化学与工业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4 |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5 | 教学总结和复习 | 2学时 |第3页/共4页以上是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期望能对你有所挂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 --: --: --: --:1 - 2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r>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br>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br>2. 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br>3. 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br>难点:对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概念的理解。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3 - 4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r>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br>2.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br>3. 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室安全规则。
重点: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和常见仪器的使用。
<br>难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
5 - 6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br>课题1 空气1. 了解空气的组成。
<br>2.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br>3.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重点:空气的组成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r>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7 - 8周课题2 氧气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br>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
<br>3. 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现象。
<br>难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实验法、讲授法、对比法。
9 - 10周课题3 制取氧气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部编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 第一课:物质分类和性质
- 第二课:元素和化合物
- 第三课: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第四课:质量守恒定律
- 第五课:能量守恒定律
- 第六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第七课: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平衡
- 第八课: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热
- 第九课:理想气体的特性
- 第十课:气体的压力和压强
- 第十一课: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 第十二课:热与热能
- 第十三课:内能和焓的变化
- 第十四课:热机和热力学循环
第三单元:酸、碱和盐
- 第十五课: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第十六课:酸和碱的性质和反应
- 第十七课:盐的产生和性质
- 第十八课:酸、碱和盐的实际应用
第四单元:金属和非金属
- 第十九课: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对比
- 第二十课: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第二十一课: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 第二十二课: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 第二十三课:燃烧和火灾
- 第二十四课: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第二十五课:基本合成反应和催化剂
- 第二十六课:界面活性剂的应用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品
- 第二十七课:制药工业中的化学品
- 第二十八课:化妆品与个人护理用品
- 第二十九课:合成材料与塑料
- 第三十课:生活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教学进度表
注:具体的授课时间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为《部编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的概要内容,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
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表
(2010—2011第一学期)
周
次
时间节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备注
1 8.28—9.4 绪言1第一单
元课题(1)1
课题(2)1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
3
2 9.5—9.11 课题(3)3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
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
实验,怎样设计实验)、
3
3 9.12—9.18 小结第二单
元(1 ) 1 课题
(2)1单元测试
3
4 9.19—9.2
5 课题(2)1 课
题(3)2
空气、氧气。
3 中秋节
5 9.26—10.2 国庆节国庆节
6 10.5—10.9 小结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1
7 10.10—10.1
6 第三单元课题
(1) 1 课题(2)
2
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3
8 10.17—10.2
3 课题(3)1 课
题(4)1 小
结
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
体、单元测试。
3
9 10.24—12.3
0 第四单元课题
(1) 2 课题
(2)1
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3
10 10.31—11.6 期中复习考
试
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
分析
11 11.7—11.13 课题(2)1 课
题(3)1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
3
测试。
12 11.14—11.2
0 课题(4)3
3
13 11.21—11.2
7 小结第五单元
课题(1)1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3
14 11.28—12..
4 课题(1)1
课题(2)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
15 12.5—12.11 课题(3)3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算、单元测试 3
16 12.12—12.1
8
第六单元
课题(1)1
金刚石、石墨和C60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3
17 12.19—12.2
5 课题(1)1 课
题(2)2课题(3)
2 小结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单元测试。
3
18 12.26—元.1 第七单元课题
(1)1 课题(2)
2课题(3)2
小结 2 元旦
19 元.2—元.8第八单元课题
(1)课题(2)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
性质 3
20 元.9—元.15课题(3)小结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单元测试 3
21 元.16—
元.22期末复习考
试
复习期末考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