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整合高频突破专题十一电磁感应及综合应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36
【高频考点解读】1.对电磁感应中电源的理解 2.解决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基本步骤 【热点题型】题型一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例1、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 、质量为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 置于圆导轨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 ,装置的俯视图如图9-3-1所示。
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
在内圆导轨的C 点和外圆导轨的D 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图中未画出)。
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图9-3-1(1)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答案】 (1)方向为C →D 大小为3Bωr 22R (2)9B 2ω2r 44R +3μmgωr 2【方法规律】电磁感应中电路问题的题型特点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或有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从而考题中常涉及电流、电压、电功等的计算,也可能涉及电磁感应与力学、电磁感应与能量的综合分析。
【提分秘籍】1.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关系图2.电磁感应中的两类电路问题(1)以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为中心,包括六个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三条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和焦耳定律),以及若干基本规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
(2)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中心,讨论电动势概念,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路端电压以及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3.解决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三步曲【举一反三】(多选)(2015·焦作一模)如图9-3-2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l=1 m,cd间、de间、cf间分别接着阻值R=10 Ω的电阻。
一阻值R=10 Ω 的导体棒ab以速度v=4 m/s匀速向左运动,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5 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重庆专用)第二轮练习(梳理整合+探究突破+巩固提升)专项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含解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 ,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由R =ρl S ,所以金属丝的电阻率ρ=πd24l R 。
三、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依照电路图(如图)用导线将器材连好,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求出金属丝电阻R 的平均值。
5.将测得的R 、l 、d 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S l =πd2R 4l ,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1.在求Rx 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1)用Rx =U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 -I 图线的斜率求出。
[来源:ZXXK]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x 、l 、d 的值代入电阻率的计算式ρ=Rx S l =πd2U 4lI 。
[来源:学.科.网Z.X.X.K]六、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来源:ZXXK]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高考综合复习——电磁感应专题复习一电磁感应基础知识、自感和互感编稿:郁章富审稿:李井军责编:郭金娟总体感知知识网络考纲要求内容要求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I I II II I命题规律1.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专题内容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及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图象问题,在高考中时常出现。
2.本专题在高考试卷中涉及的试题题型全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多为较简单的题目,计算题试题难度大,区分度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今后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可能有如下倾向:①判断感应电流的有无、方向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仍是高考的重点,但题目可能会变得更加灵活。
②力学和电学知识相结合且涉及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电磁感应类考题将继续扮演具有选拔性功能的压轴题。
复习策略1.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在使用时易相混,可采用“字形记忆法”:(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作用,“力”字的最后一撇向左,用左手定则;(2)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字最后一钩向右,用右手定则;总之,可简记为力“左”电“右”。
2.矩形线框穿越有界匀强磁场问题,涉及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对电路的作用力、含电源电路的计算等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这也是命题热点。
3.电磁感应图象问题也是高考常见的题型之一;滑轨类问题是电磁感应中的典型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多,与力学、静电场、电路、磁场及能量等知识综合,能很好的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章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如日光灯原理、磁悬浮原理、电磁阻尼、超导技术应用等,有些问题涉及多学科知识,不可轻视。
第一部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磁通量▲知识梳理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