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为“寂寞”,但作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真的感到“寂寞”吗? 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提示:瓦尔登湖畔的寂寞并不是那种可怕的闭塞和孤独,而是一 种安闲、一种宁静、一种远离尘嚣的超然。作者在山林湖泊之间 独自思索着:“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 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快乐!对我们人类这 样地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会受到感动, 太阳黯淡了,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 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 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这样的寂寞,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寂寞。 对于整天在喧嚣和拥挤中忙忙碌碌的现代城市人来说,这样的寂寞 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点评:梭罗的审美态度,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认同与皈依,获得一种 超然的心境,而不必在意人际交往的“若干条规则”,少了许多“干扰” 和“牵绊”,与自然为伴,使我们“健全、宁静、满足”,全身心便始终 “浸润着喜悦”。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6.“我在我的房屋中有许多伴侣;特别在早上还没有人来访问我的 时候”至“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 孤独”。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安静 宁静 ①是什么药使我们健全、宁静、满足呢? ②许多家长昨晚通过本报发出呼吁,希望中高考前的夜晚能尽量 安静些。 提示二者都指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 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 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 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 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 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 围要比“宁静”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