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36.55 KB
- 文档页数:2
血液净化技术血液净化是指通过对流、扩散、吸附、渗透、超滤的原理去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清除体内蓄积过多的水分,补充机体需要物质的现代治疗方法。
现代血液净化学己发展成为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等一系列全新技术的方法,是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某些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第一节血管通路的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出来进入体外循环后再回到体内的出入途径。
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可应用于除腹膜透析以外的各种血液净化治疗。
一、临时性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并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
(一)建立方法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通常有下列4种:即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经皮股静脉插管和直接动脉、静脉穿刺,可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应用。
二、永久性血管通路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有动一静脉内屡和移植血管内屡。
(一)建立方法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建立须在手术室内进行。
1.血管使用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左侧后右侧,先肢体远端,后肢体近端。
2.动、静脉选择常用的上肢血管有:槎动脉-头静脉、槎动脉-肘前静脉、肱动脉・头静脉、肱动脉-肘前静脉、尺动脉一肘前静脉、尺动脉-贵要静脉等。
其中首选梯动脉-头静脉。
下肢血管较少应用。
3.手术方法主要有丝线缝合、钛轮钉吻合及移植血管内疹等3种方法。
第二节血液透析一、基本原理血液透析(HD)疗法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在透析膜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渗透和超滤清除体内潴留水分,同时补充机体需要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溶质清除原理1扩散利用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梯度使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作跨膜移动,逐渐达到膜两侧溶质浓度平衡。
请简述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血液净化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人工方法清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毒素和废物,以及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或恢复血液的正常功能。
血液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肾脏功能不全、严重中毒和多种炎症性疾病等的治疗。
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血液净化的目的是什么?血液净化的目的是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毒素和废物,维持和恢复正常的血液成分和生理功能。
当肾脏或肝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时,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血液净化技术可以代替这些器官的功能,实现血液净化,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2. 血液净化的原理是什么?血液净化的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如滤过、渗透、离子交换和超滤等。
另一种是通过生物体内的特殊反应,如免疫吸附、血浆置换等。
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透析和血浆置换。
透析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至透析膜过滤器,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废物、毒素和过多的电解质从血液中除去的过程。
根据透析液与血液间的浓度差别,废物和毒素自血液中扩散进入透析液,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血浆分离器,分离器内置有特殊的滤膜,可选择性地清除血浆中病理性物质,然后再将经过置换的血浆返回患者体内。
血浆置换通过清除循环系统内的有害物质,改善微环境,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3. 血液净化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血液净化技术适用于肾脏功能不全、严重中毒和多种炎症性疾病等病情,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然而,血液净化技术并不是所有病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禁忌症主要包括血流量不稳定、血液在循环内凝固或溶解能力下降、高阶凝血功能异常、无法建立适当的血道通路或血管通路困难、严重中度高血压、极度虚弱的患者等。
4. 血液净化的常见技术和设备有哪些?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肾脏替代治疗、间断血液透析、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间透析、血浆置换等。
血液净化血透、血滤、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是所有连续或间接清除水分或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包括超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腹膜透析、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
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方式.转过肾内科或者ICU的小伙伴们可能常常会遇到.但是.这三个相近的名词又有什么区别呢?血透就是血液透析,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血滤就是模仿肾单位iede这种滤过原理设计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液体来代替肾小球的功能.血滤与血透主要区别在于血滤是通过对流的方式清除溶质,而血透是通过弥散作用清除溶质,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好的清除率,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较差.血滤的方法是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入到具有良好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相当的半膜滤器中,当血液流过滤过器时,血浆除蛋白及细胞等有形成分外,水分和大部分中分子物质均被滤出,以达到清除潴留于血中过多的水分和溶质的治疗目的.血灌就是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中.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的血液净化方法。
目前多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原理不同血液净化技术的理论基础不同.血液透析之所以被称为血「透」.是因为其原理是依靠半透膜进行弥散和渗透。
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就是驱动溶质移动的原动力.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平衡膜向浓度低的一侧(弥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渗透浓度高的一侧(渗透作用)。
不过.不是所有溶质都能通过半透膜的「考验」.半透膜有着「铁面无私」的筛选原则:膜上孔径平均3nm.仅有小于这个孔径的分子.也就是分子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可以通过.而蛋白质、血细胞、细菌等均会被拒之膜外。
《重症血液净化》阅读笔记一、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
它通过对患者体内的血液进行分离、净化,去除其中的致病物质和代谢废物,以达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改善病情的目的。
血液净化不仅仅局限于肾脏疾病的治疗,还广泛应用于多系统重症疾病的辅助治疗。
血液净化的定义:血液净化是一种体外循环过程,通过特殊的医疗设备和操作来去除血液中的毒素、有害物质以及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这一过程模仿了人体肾脏的自然排毒功能,并在必要时提供额外的支持。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血液净化基于多种原理进行,包括扩散、对流和吸附等。
这些原理通过特定的装置(如透析器或滤过器)来实现,使得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得以清除。
这一过程也涉及到电解质平衡的调整和酸碱平衡的维持。
适应症与目的:血液净化的适应症广泛,主要适用于因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高危代谢物蓄积的患者。
在急性重症如脓毒症、药物中毒、中毒性肝衰竭等情况下也广泛应用。
其目的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指征,促进机体康复。
对于一些需要暂时替代器官功能的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替代治疗,也有应用血液净化的可能。
技术分类:根据不同的治疗原理和目的,血液净化技术可分为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等多种方式。
这些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有特点,但都旨在达到净化血液、改善病情的目的。
1. 血液净化的定义及作用血液净化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素、异常生物活性物质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治疗方法。
它涵盖了多种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
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特别是那些因肾功能受损或其他疾病导致体内毒素积累的患者。
清除毒素和代谢产物: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定的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
这些物质在患者体内积累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和其他并发症。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血液净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净化液成分和渗透压等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水盐代谢,纠正因病情引发的水电解质紊乱。
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
血液净化是指通过特定的治疗手段,将体内积聚的有害物质、废物以及异常物质从血液中清除或降低其浓度,促进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恢复血液的正常功能和净化身体环境。
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分离,使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溶质从血液中通过渗透、对流等方式转移到透析液中,达到清除体内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2. 血液滤过:利用人工滤器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滤膜,利用滤膜的筛选作用将体内过多的毒素、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从血液中过滤出来,实现血液的净化。
3. 血液灌流:将清洗完毕的血液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原有的不洁血液。
4. 血液吸附:利用吸附剂等物质吸附体内多余的有害物质,使其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5. 血浆置换:通过分离血浆,并用新鲜的血浆替换掉原有的血浆,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血液净化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中毒、免疫性疾病等,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