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山细毛羊舍饲育肥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57.97 KB
- 文档页数:2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5期摘要在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较多,本文从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现状出发,探究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管理的有效性,以期为大凉山地区今后发展高山细毛羊的舍饲养殖事业提供对策。
关键词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效果与建议吉阿么石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农牧局,四川布拖616350收稿日期:2018-03-01吉阿么石扎,女,1982年生,助理农艺师。
凉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环境条件优越,且土地较为广阔,进行高山细毛羊羊舍饲养条件十分便利,且在枯草季节进行羊舍饲养方式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损失,保证高山细毛羊的产量,使得牧民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方面的结构及需求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更加注重营养方面。
高山细毛羊的肉质营养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是人们喜食的肉品之一,因此,本文探究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的舍饲养殖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牧民生产经营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效果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为6.04万km 2,凉山地区的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由于地形地貌,加之气候的条件,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较为充分,也是我国高山细毛羊的高产区。
就目前来看,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的效果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条件十分便利,饲养管理技术的进步使得高山细毛羊的舍饲养殖更加安全,高山细毛羊疫病的防治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正变得更加及时。
1)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条件便利。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地区,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面积辽阔,气候条件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色是高山细毛羊育种生存的绝佳地点。
凉山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
试验研究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1,2021高寒牧区应用羔羊宝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增重试验徐菊梅(肃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肃南734400)摘 要:近年来,受市场因素影响,羊肉价格持续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养羊的积极性,羔羊育肥出栏成为养殖户增收的主要途径。
但传统的饲养方式导致羔羊生长速度慢、增重效果不明显,已不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试验采用羔羊宝与常规饲料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羔羊宝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能有效实现羊羔增重的目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寒牧区;羔羊宝;细毛羔羊;增重试验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1.008 引言2020年开始在康乐镇隆丰村开展羔羊宝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增重试验,解决了羔羊断奶后不适应饲料和环境造成体重下降、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问题,实现甘肃高山细毛羔羊正常生长、稳步增重、养殖效益增加的目标。
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材料张掖市绿色伟农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羔羊宝颗粒配合饲料,适用阶段15~30kg。
原料组成包括玉米、豆粕、葡萄糖、氯化钠、石粉、碳酸氢钙、维生素、硫酸亚铁、益生菌等。
1 2 试验时间2020年6月1日—7月20日。
1 3 试验地点隆丰村甘肃高山细毛羊养殖户。
1 4 试验分组选择该村综合素质好、养殖经济效益好的4户牧户养殖的120只2月龄断奶甘肃高山细毛羔羊,每户30只分为A、B2组,A组20只,B组10只。
饲养管理1)选择体格适中,生长发育良好的羔羊,在60d断奶后进行耳朵缝号标记、诱导采食、驱虫、健胃。
2)对试验羊只进行断奶重测定、并将称重结果对应耳号记录于表格中,对圈舍、运动场及饲槽等器具用强力消毒灵进行消毒。
3)A组为试验组,20只羔羊补喂羔羊宝代乳料,饲喂2次/d,补喂量为100~500g/d,由少到多依次增加,让羔羊逐渐适应,并添加青干草自由采食,每10d称重1次,做好记录。
甘肃高山细毛羊标准化养殖试验研究
朵玉明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为了提高肃南县细毛羊养殖的综合效益,在大河乡红湾村开展了以细毛羊集中上站开展人工授精、虫病程序化防治、羔羊早期补饲、细毛羊穿衣、羊只标准涂料打号、集中机械剪毛、分级整理、集中拍卖,为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村的细毛羊个体只均产毛量高出全县平均水平0.8kg,细羊毛售价高于全县水平5.36元,羔羊售价高于全县水平80~100元。
【总页数】1页(P63-63)
【作者】朵玉明
【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县兽医局,肃南 734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努力把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成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经济大区、强区、新区、特区——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雷郭堂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 [J],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推进雁门关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广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 [J],
3.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与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标准化养殖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J], 黄莉萍;李仲佰;李文举;张宥著
4.甘肃高山细毛羊两年三产频密繁殖试验研究 [J], 魏立明; 安玉锋; 杨杜录; 安晓东; 裴虎
5.甘肃高山细毛羊为受体的肉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 [J], 魏立明; 杨杜录; 崔瑞贤; 李海涛; 李雪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高山细毛羊标准化养殖试验研究朵玉明【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1页(P63-63)【作者】朵玉明【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县兽医局,肃南 734400【正文语种】中文为了提高肃南县细毛羊养殖的综合效益,在大河乡红湾村开展了以细毛羊集中上站开展人工授精、虫病程序化防治、羔羊早期补饲、细毛羊穿衣、羊只标准涂料打号、集中机械剪毛、分级整理、集中拍卖,为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村的细毛羊个体只均产毛量高出全县平均水平0.8 kg,细羊毛售价高于全县水平5.36元,羔羊售价高于全县水平80~100元。
牧民民户均经济效益高于全县1 860元。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在肃南县大河乡红湾村。
1.2 时间及方法试验时间为2009年7月~2010年7月,采取以细毛羊集中分类鉴定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羊只,集中上站开展人工授精、虫病程序化防治、羔羊早期补饲、细毛羊穿衣、羊只标准涂料打号、集中机械剪毛、分级整理、集中拍卖,为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措施。
1.2.1 细毛羊鉴定 2009年6~7月对该村细毛羊进行系统鉴定统计,该村细毛羊总数达6 850只,其中,适龄母羊4 247只占62 %,比2009年提高4.05%。
一类羊6 666只,占97.32%,提高2.12%。
二类羊84只,占1.22%。
三类羊90只、占1.31%。
四类羊10只、占0.15%。
成年母牛、幼年母羊平均产毛量分别达到4.65 kg和4.4 kg。
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2.2kg和39.82kg,群体只均产毛量达到4.5kg。
高于全县0.8 kg。
全村适龄母羊的比例达到62%,通过鉴定工作来指导现实的细毛羊标准化生产,把体格较小产毛量低于4.0 kg的细毛羊进行淘汰。
同时,提高适龄母羊的比例和一类羊的比例、大力压缩二类羊、三类羊和四类羊的比例,提高细毛羊的综合生产性能。
摘 要:肃南县皇城镇北峰村是我镇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住要育种基地之一,全村共有草场8533.33多hm2,聚居裕固,汉,土,藏等民族,从事以饲养甘肃高山细毛羊为主的畜牧业,兼有少量的牦牛和农饲生产。
该村所处海拔在2700~3500m间,气候寒冷,自然条件十分严酷,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北峰村村干部组织群众,坚持绵羊人工受精等技术措施,增加了品种数量,改进了羊毛品质,提高了生产性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本县的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从改良育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从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资推广借鉴,使细毛羊养殖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期望能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生产有所贡献。
关键词:细毛羊;发展;状况1 北峰村绵羊改良育种情况据2009年年报统计,本村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存栏达11386只,其中适龄母畜达6976只,占总数的61.2%。
在所有母畜当中,一类羊5329只,占76.3%。
二类1464只,占21%。
三,四类183只,占2.6%。
2009年的当年羔羊6136只。
据2009年的成年公母羊和周岁公母羊资料统计,216只和672只成年成年公母羊,153只和238只周岁公母羊资料统计,羊毛自然长度平均分别为8.5cm ,8.0cm,9.5cm,9.0cm.羊毛主体细度为64支。
在生产性能测定中,一级成年公母羊(21只和60只)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为58.2kg和42.7kg,平均剪毛量为6.5kg和4.1kg。
一级周岁公母羊(11只和30只),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为36.3kg和27kg。
平均剪毛量为3.6kg 和2.9kg。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绵改育种工作受上级部门的认识和羊毛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使当地部门和群众加大了对绵改的投入,使绵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16年羊毛经济产量达41.7t。
实现产值87万元,出栏羊3116只,向社会提供羊肉46.7t,产值达98万元。
2019.19·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饲,刚补饲饲料时要循序渐进,经过7 d达到试验要求的补饲量。
注意观察试验羊的健康状况,每天准确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每组参试羊的有关数据。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母羊体重、体尺测量在预试期结束、配种、产羔后、产后30、60 d早上空腹称重1次。
母羊在产羔后、产后30、60 d分别用测杖和皮尺测量体长、体高、胸宽、胸围、管围等指标。
1.3.2 羔羊体重测量羔羊测量初生重以及30、60日龄体重(断奶重),在早上羊只空腹用台秤称重。
1.3.3 繁殖力主要指标受胎率= 受胎母羊数/参配母羊数×100%产羔率=产活羔羊数/参加配种母羊数×100%双羔率=产双羔母羊数/产羔母羊数×100%羔羊成活率=断奶时成活羔羊数/产活羔羊数×100%繁殖成活率=断奶成活羔羊数/能繁母羊数×100%1.4 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果用Microsoft Excel、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标准为P<0.05;极显著标准为P<0.01。
2 结果与分析(1)母羊在配种前60 d开始补饲玉米、浓缩料和精料,到配种时分别增重3.32±0.62、3.56±0.45、5.21±0.48 kg,补饲精料组与补饲浓缩料组、补饲玉米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泌乳母羊分别补饲玉米、浓缩料和精料,产后30 d时体重分别为22.18、24.67、26.08 kg,补饲精料组与浓缩料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补饲玉米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60 d时体重分别为22.68、24.86、25.57 kg,补饲精料组、补饲浓缩料组与补饲玉米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2)补饲玉米、浓缩料和精料组母羊的受胎率均为100.00%;产羔率分别90.00%、110.00%、130.00%,补饲精料组与补饲浓缩料、补饲玉米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补浓缩料组与补饲玉米组之间差异显著(P <0.05)。
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赵进韬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10(006)011
【摘要】甘肃高山细毛羊是我国继新疆细毛羊育成之后的又一个细毛羊良种,属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其除具有可与澳美羊媲美的产毛性能外,也具有良好的肥育性能,是生产肥羔的优质品种.如何提高羔羊的成活率,使新生羔羊全活全壮,是提高养羊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工作阐述了相关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赵进韬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734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生长曲线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 [J], 张勇;郭武君;李晓梅;张昌吉;成述儒;田萍;张利平
2.补饲水平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指标及其羔羊体重的影响 [J], 张勇;郭武君;李晓梅;张昌吉;成述儒;宫旭胤;田萍;张利平
3.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规律及哺乳期羔羊体重生长规律研究 [J], 高康;王浩;王天翔;李范文;陈玉林;杨雨鑫
4.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J], 王喜军
5.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羔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J], 李锋红;马友记;常伟;张金菊;张锦蓉;李发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