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修复的基本方法纸本
- 格式:pdf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7
如何修复旧书画,旧书法名画无水脱酸保护我国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历史,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比较强盛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因此,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名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它们既是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价值难以估量,有的作品已经历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成为稀世珍品。
所以,加强对中国古书画文物的保护显得极其重要如何修复就书画想把各种各样的书画藏品置于最佳的保护状态,应当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使书画藏品发挥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合适的存放温度古书画存放的温度包括收藏馆内部的自然温度和人工用设备调度的温度。
存放古书画的馆内的温度在I5℃~I8℃之间最好。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库房温度也不能高于20℃,库房温度的差距不能太大。
温度过高的时节要降低温加促进空气流动,防止高温下书画藏品的纸张强度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二)适宜的存放湿度温度和湿度都对书画作品的存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相比而言,后者的影响更加明显。
湿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湿度的强弱,两者紧密联系。
书画作品的管理可以·229·参考联合国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规定的保管书画藏品湿度的条件,书画藏品库房要缩小室内的湿度差距,而且配备一定的设施,努力防止外界潮湿空气和热气流侵人书画藏品室内损坏书画品。
古旧书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残缺、破碎和污染的现象,只有对其进行相关的修复,才能保持原有作品的面貌,再现书画品记录的珍贵历史时刻,使后人在观看欣赏的时候得到一种历史的感染,同时获得艺术上的审美体验。
(三)防尘、防霉与除虫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数值内,可以抑制霉菌的的生长,防止灰尘的入侵。
对环境的要求是温度差和湿度差不能太大,空气保持洁净,灰尘和各种有害物质少,尽量避免产生霉菌的环境,霉菌没有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无法进行繁殖。
传统书画修复主要步骤:一、润揭画心即揭除原画背纸和托纸。
“揭”的水平如何将会给书画寿命带来决定性影响。
陆时化在《吴越所见书画录》中所述“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润画心将画件正面朝下平铺,润清水并以棕刷排平。
绢本及丝、棉质画心,需以水油纸进行封固,即“翻水油纸”:将润潮的画心,正面朝上平铺于裱台,以略大于画心规格裁配水油纸,在水油纸上刷稠浆糊,待浆糊渗透后,与画心排实,翻至洁净裱台上。
揭画通常先揭背纸,再揭托纸。
根据具体情况可用镊子揭或用手指摩、搓,每次所揭范围不宜过宽过长,在保证画心安全的前提下,揭除背纸和托纸。
需循序渐进,心平气和。
二、补画心周嘉胄在《装潢志》中以“女娲炼石补天”来比喻补缀时补料选配的关键性。
根据画心质地,选配粘补材料,关键是质(质地)、纹(帘纹、丝纹)、光(包浆)、色(颜色)四大要素。
但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以纸为例,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纸的原料、帘纹以及抄造工艺等都发生了变化,宫廷与民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差异。
还有一些“特种纸”的产生,如明清时期的泥金笺、粉笺、蜡笺等。
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补料时,要全面地考虑情况,“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
补料选配后,需根据画心的颜色染配托纸,其一般标准是略浅于画心最浅处调色染配。
有的人为了眼前利益,将画心空余处裁切下来当作补料,这种“挖肉补疮”的做法实则是对画心的严重破坏。
补残缺补料选配之后,就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粘补,主要有碎补、整补、镶补的方式。
碎补和整补需先“刮口子”,即用锋刀依残破边缘刮出0.1-0.2厘米的坡度,以利粘补的接口平坦无痕。
镶补则无需刮口子,以刀裁切,并按碰缝的方法粘补破洞。
托画心古旧书画,多选用平托或覆托两种方法,简单的理解平托为画心背面上浆,以托纸覆于画心;覆托为托纸上浆撤水后,以浆面覆于画心背面。
托合、排刷之后,将画心面朝上水平翻至高丽纸上,湿润表层,将表面水油纸等衬料揭除,整补的画心由于破损处只有一层托纸,还需进行隐补。
书画修复步骤书画修复,那可是一门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活儿呀!就好像给书画来了一场神奇的变身之旅。
先来说说清洁吧,这就像是给书画洗了个舒服的澡。
要小心翼翼地把书画上的灰尘、污渍清理掉,可不能太粗鲁哦,不然书画会“喊疼”的呢!就好像我们洗脸一样,得轻轻柔柔的。
接下来就是揭裱啦,这可是个技术活。
得像个细心的裁缝一样,把原来的裱纸慢慢地揭下来。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好的,要是不小心弄破了书画,那可就糟糕啦!想想看,要是把一件漂亮的衣服不小心扯破了,那得多心疼呀!补纸呢,就像是给书画打补丁。
得找到和原作材质、颜色相近的纸,把那些破损的地方补好。
这可得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到最合适的纸,不然补出来的地方就会很突兀,就像脸上贴了一块不合适的创可贴一样。
然后是全色,这可需要极高的绘画技巧和耐心。
要把修补的地方颜色调得和原作一模一样,让书画看起来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
这就好像给书画化了个精致的妆,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托裱就像是给书画穿上了一件新的外衣。
把书画重新装裱起来,让它能够更好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这就像是我们给自己挑选一件漂亮的衣服,要合身、要好看。
书画修复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儿,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对待,就像照顾一个宝贝一样。
要是马马虎虎,那可不行哦!你想想,如果一幅珍贵的书画因为修复不当而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那该多可惜呀!所以啊,那些从事书画修复的师傅们,真的是太了不起啦!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那些古老的书画重新绽放光芒。
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神奇和伟大的事情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修复后的书画,它们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呀!它们承载着过去的故事和情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让我们一起为书画修复这项神奇的技艺点赞吧!。
用早餐修复古代书画,你信吗?2009年我修复装裱了一幅清代画家禹之鼎的画画芯很大,画芯上到处都是断裂,残破不堪。
在修复之前我检查了画芯上的颜色是否有掉色,用棉花球沾一点水试一下,结果有一点掉色,我用毛笔在易掉的颜色上上一点胶固色。
找到了同样的纸张后,先用生豆浆水染纸,纸本的托纸一定要淡于画芯的颜色。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修复装裱了。
邱锦仙在全色因为该画为五尺中堂,尺幅很大,又是用熟纸绘制,年代既久,纸易脆裂,因此破敝不堪,很难揭裱。
我和学生马不停蹄地揭了3天。
揭干净之后在画芯后面上浆水,把颜色纸托上去,再用白色的宣纸补洞,补好后把保护纸和画芯一起从台子上翻过来,把吸在画芯上的保护纸轻轻地拿掉。
然后用小刀在每一个洞口边上挑刮干净,再加一层很薄的棉纸,干后在每一个洞口上豆浆水,再贴到板上,等画芯干后就可以全颜色了。
邱锦仙和同事、助手在大英博物馆的平山郁夫东方书画修复工作室有同学问到修复过程中豆浆水的使用。
在修复过程中使用豆浆水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方法。
我们看纸本画本身的质地,要找到与画芯同样粗细的纹理、质感的纸,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老纸。
用豆浆最主要是做光泽,因为豆浆有一种特别的光,我们现在的纸没有这个光。
但是全色纸一定要有一点熟才能全得上,所以用豆浆来代替胶矾水来把补洞打熟,没有矾的成分在里面,不会脆化。
豆浆本身是白色的,这里用的豆浆不能很厚,淡淡的就很好,豆浆上得厚的话以后染色也染不上,要比较恰当的程度。
一杯生豆浆用三杯的水,所以很淡,基本上虫不会蛀。
我们先用生豆浆水把纸染一下,染好等它干了以后再上颜色,根据画芯的本色,比它染得淡一点作为托纸,这是中国传统的方法。
用豆浆水进行修复装裱修复古书画这项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技艺,书画必须经过历代装裱才能便于收藏和欣赏。
古书画虽已糟朽破碎,但一经精心修复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光彩。
浅析明州古字画修复装裱中的纸本修复作者:姚爱娟王萌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8期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古代字画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修复和装帧。
这些古旧字画在漫长的光阴中流转传承,而作为常见字画载体的纸,极易在天然环境中老化,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假如未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就会直接影响古旧字画的寿命及其文化艺术价值,甚至会因日渐朽烂而毁于一旦。
文章围绕明州(宁波古称)古字画修复装裱技艺中的关键步骤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且有利于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古字画;明州;修复装裱;非遗1 传承古字画修复装裱技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装裱是保护中国古代字画的一种特殊技艺,其中字画修复更是一门难度很高的专业技艺。
古代的字画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光流逝,有的磨损,有的被虫蛀鼠咬,有的发霉污损,甚至破败不堪,面目全非。
有的字画初看起来画面还很完整,但画心酥了,经不起提拉;有的字画看起来破损不堪,但骨子里还很好,这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揭裱。
在修复师精心揭裱、清洗、修补、全色、接画意后,这些旧字画得以恢复原貌,重焕青春。
在现存的传世古字画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少有字画是没有经过修复的,只有少数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存世时间较短加上保存状况良好而没有经过修复。
①从字画的角度来观察,存世的时间越久远,其修复的次数就越多。
由此可知,修复和装裱是促使中国字画能够在世间长久留存和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
纸作为中国古代字画的主要载体,其本身就属于一种比较容易损坏的材料,字画在赏玩、流转、收藏的过程中,如果保存不当,就很容易损坏,所以中国历来的文人雅士都清楚字画保护的重要性。
正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中国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所说:“图画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夫人不善宝玩者动见劳辱,卷舒失所者操揉便损,不解装褫者随手弃捐,遂使真迹渐少,不亦痛哉!”②2 明州古字画修复装裱技艺历史渊源及特色宁波,古称明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③,由于近海且水脉分布丰富,再加上降雨量大,平均日照时间短,所以空气比较湿润,对字画保存较为不利,正需要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一展所长。
民间古籍收藏修复方法
1.清洗:用软毛刷先把书的尘土轻轻刷掉,然后用棉花蘸酒精轻轻擦拭书页表面,去除污渍和霉斑。
2. 压平:把书页展开,用干净的纸张垫在上下两层,再用重物压平,使书页平整。
3. 补裂:如果书页有裂口,可以用鱼皮胶或纸张粘贴补上。
4. 补缺:如果书页有缺损,可以用纸张或鱼皮胶制成补片,把缺损处补上。
5. 装订:修复好的书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装订方法,如线装或胶装,来保护书页。
6. 保存:修复好的书要注意保存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潮湿或者过于干燥,以免损坏书页。
以上就是民间古籍收藏修复方法的基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修复过程中要尽量用到原材料,避免使用不可靠的化学药剂,以免对书页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 1 -。
传统书画修复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书画修复需要基于传统装裱⼯艺,主要步骤如下:1、去除旧裱 将待修复书画平铺于⼯作案台之上,⼩⼼细致的展开书画,需注意酸化变脆和纸张粘连,防⽌平铺过程中对书画造成损坏。
将画⼼周围的旧裱⼩⼼翼翼的裁剪下来,切不可伤及画⼼。
2、去除污渍 书画的污渍主要是⽔渍、霉变、⾍渍、油斑,针对不同的污渍,去除污渍的⽅法也是不同的,⼤体上分为物理去污法、化学去污法两种。
3、揭托纸 揭托纸是重裱书画的关键,需要揭去旧裱的托纸和背纸,其中托纸⼜与画⼼直接粘连来保护画⼼,⾏业中习惯将其称之为“命纸”。
显然,在揭托纸环节,稍有不慎将伤及画⼼,对书画造成直接损坏。
在揭下托纸后,也要注意⼯作案台上的画⼼,避免与案台粘连,进⾏造成⽆法复原的损失。
董诰⼭⽔贴落修复后效果(素材@故宫博物院)4、脱酸保护 凡年代久远的书画均可能出现酸化情况严重,稍带⼀⼒点,画⼼就有可能⽀离破碎,所以需要中和书画中的酸性物质含量,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的,这⼀环节被称为“脱酸”。
锐⽴⽂保,提供世界级纸张脱酸技术,有效延长书画寿命3-5倍!5、修补书画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就进⼊到书画的修复环节,以修补书画中的缺失,使之还原成为⼀幅完整的作品。
⽽修补的⼿法,直接影响这些传统书画修复后的效果与价值。
6、过矾镇墙 将画⼼重新托好晾⼲后,必须进⾏过矾镇墙,也就是使⽤矾⽔将其刷⼀遍后才可全⾊。
由于新托的画⼼⼀般都是⽣纸,⽽托画⼼的命纸⼜是⽣熟不⼀,⽣纸容易将书画中的颜⾊晕染开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不管画⼼是什么纸,也要必须刷⼀次矾。
7、⽅裁镶嵌 主要说下镶,⼀⽅⾯是在画⼼四周镶好配料,如镶隔界、局条等;另⼀⽅⾯则是根据书画原品样式需要,来配⼀些必要的辅料,如卷边、贴定⾓等。
8、复画上背 这⼀环节通称为书画的“复活”,是由三个程序构成:上浆于复背纸、复画于背纸、挑刷平实上墙。
9、整体全⾊ 全⾊也是整个书画修复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要求修复⼈员不单有丰富的装裱经验,还需要具备坚实的美术功底。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
写字画的材料纸本比绢本要容易保存和修复,收藏旧字画宜选择纸本作品。
所谓纸本是指写或画在宣纸上。
纸的质地可分为生纸和熟纸,宣纸多为生纸类,熟纸类又有笺本、金笺、粉笺、腊笺等。
一般以生宣质地最好,既容易修复,而熟纸类质地易折断,修复后也看得出痕迹。
选择绢、绫本等材质的作品一定要注意品相的完整性,如芯子发黑或破损严重者,想要修复如初是十分困难的,除非是极稀少、极难得的作品,一般不宜收藏。
1.装裱
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丝绢或宣纸作成。
其材料质地纤雹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
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作为装裱,称之为"裱褙"尔后逐渐美化,四边镶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以为外缘装饰。
书画作品经过装裱,布置于大堂客厅,居室书斋,水阁回廊,与建筑物的空间和谐统一,组成多种美感实体,生色增辉。
2.修复
传统的修复手段为:揭、洗、补、接、全色。
揭,是指揭尽原裱的复褙纸和托纸。
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起着保护画心的作用,在整个修裱工作中,揭是最重要的一环,稍有不慎,或揭穿画芯,或揭伤画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洗,如果画面发霉、脏污、水渍斑斑,影响观赏,要根据不同情况洗烫干净,使其恢复原先的面貌。
接,字画补好破洞后,应根据原来缺损前的画意、字形,接好笔,使其如出一辙,看不出破绽。
全色,这是修复字画的最后一道关键程序。
接补后的笔致,要与画面的原先颜色、墨色统一协调,底子相合,看不出接补的痕迹。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
故宫书画的修复《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纵20.8cm,横139.8cm。
此画卷于1977年 1月28日送原文物修复厂(现文保科技部),由专家孙承枝主持修复。
经过对该画破损情况的研究,制订修复方案为:揭去旧裱,保留原补(因原补处画意接笔较好),把原补颜色变深处尽量洗淡,使之与整体统一。
仍用原签条,原玉别,另加尾纸二段,以宣和式装裱成卷。
修复过程:1、首先对该画进行淋洗,洗去脏污。
该画为纸本,纸本画心与绢本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等步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绢本画揭前要翻水油纸固定绢丝,而纸本画揭前要衬垫稀薄绢,目的是避免画心粘在案台上无法起台,起到保护画心和便于起台的作用。
2、经过细心揭取,原褙纸和托纸被揭去,露出原补,将无画意并且颜色变深处揭掉。
此图质地为麻料纸,纸面又用浆加过工,纸质较光滑,而补配材料的质、色、光合适与否,又都直接影响修复的质量,所以在故宫所存的旧纸中挑选出类似的纸作为破洞处的补纸。
3、为便于补全画心破洞处的颜色,使所补的颜色不渗透到托纸上,在已托好的画心背面刷胶矾水,胶矾水的比例以在补全色时着色不漏不浮为宜。
托纸的颜色染成比画心色浅一点为好,太深、太浅都不利于全色。
全色时使用的颜料为中国画颜料,常用颜料有藤黄、花青、赭石、墨等,使用时按全补时所用颜色加以调和使用。
经过全色、接笔,使该画恢复了原有的完整、统一的效果,最后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
该画于1977年 9月28日修复完成,经专家组验收,认为该画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观,达到了较高的装裱修复水平。
(撰稿人:杨泽华)《游春图卷》的修复《游春图卷》,隋,展子虔作,绢本,设色,纵43cm,横80.5cm。
此画卷于1977年 4月23日送交修复。
原裱破旧,折伤甚多,质地老化酥脆,又是青绿重彩,容易掉色,所以修复、装裱较为复杂。
为确保此画卷的安全修复,由修复专家杨文彬先生等人组成专家组对此画卷研究并制订修复方案,确定:揭去旧裱,保留原绢托,更换绫天头、旧锦包首,原隔水不动,保留原鉴条,另加尾纸一段,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
字画修复的方法及步骤①去污。
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
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
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
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
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
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臵案上待揭。
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
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
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臵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
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
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
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
使接缝处厚度适宜。
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 30 合。
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
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
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
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
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
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
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
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浅谈中国古旧字画的修复方法中国装裱艺术历史悠久和特色鲜明,古代字画得以保存、流传和收藏,离不开装裱。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旧字画会出现自然老化、破损等现象,为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需修复揭裱。
古旧字画的修复保护,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每道工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书画的寿命。
一、清洗古旧纸质书画装裱或者重裱一般需用清水清洗或浸泡。
对于纸本画芯损坏严重的,可先将一张稍大于画心的塑料膜闷湿平置于案上,画心正面平置于塑料膜上,用喷壶将清水轻轻喷洒画心。
如霉迹较重,可先局部点涂药品,后用排笔整体涂刷药品的方法进行洗涤。
洗涤过程中高锰酸钾溶液由红色变成棕色后,再用2%的草酸溶液涂刷在高锰酸钾处中和,后用排笔蘸清水加以淋洗,直至洗净。
二、揭心揭画芯是一道关键工序。
《装璜志》中强调“书画性命,全在于揭”,揭心过程中,尽量不揭掉原托心纸,只揭去复褙纸即可。
但若画心与命纸之间出现空壳现象,就不得不揭掉原托心纸。
如有零碎纸片可用小毛笔蘸水逐步清洗,切不可操之过急,务必做到揭净。
如遇画芯原补丁色彩接近,纸纹正确,接笔尚好,可以保留原补不动。
不佳者应揭去重补。
三、修补画心揭完命纸后显露出来的大小破洞、缺损之处要精心修补。
修补洞口,古旧书画的用纸应当与画心纸相匹配,用纸主要来源于平时揭裱古旧书画时的画心纸和复褙纸,也有部分流传下来的各朝代纸张,这需要我们平时对各种旧纸进行收藏,以备使用。
亦可先染出一些与所修补画心的颜色相似的宣纸。
隐补和细补对于局部缺失的画心来说都是补救的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位置:隐补是补于命纸后面的相应位置,细补是先把破损处补起来后托上命纸。
如果是隐补,再次揭裱书画时,命纸的去除将会面临再次的修补,而这个时候要再次处理洞口边缘,这对于纸本文物的书画作品是不可避免的损失。
但如果是细补过的作品,当再次修补时,只需要将命纸去除,原补处材料是可以保留不动的,在脱浆处增加糨糊即可,这样更有利于纸本类书画文物的保护。
四、托心托是集洗、揭、补三者工序之大成者,是很重要的工序,能起到恢复书画气韵的作用。
修复古籍的几种巧妙方法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2021年第16期
揭、补、压平、衬纸、钉线,古籍修复听起来步骤简单,操作起来全都是学问。
一般而言,古籍修复有这样几种方法:补书法、去污法、托裱法。
像常见的虫蛀,则用补书法。
将书页轻轻打开放在板上,在蛀洞附近抹上糨糊,用同色纸对着纸张纹路,按在破损的洞上,然后依糨糊湿印把纸撕下即可。
而当泥水等污渍滴在古籍上时,可采用去污法:以毛质软排笔慢慢刷去污斑上的浮土和泥迹。
若是已霉烂的书,则常用托裱法:先用同色纸将破损处补齐,然后在书背后刷上糨糊,再裱上一层纸,全部裱好后再截齐装订成册。
《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便可综合利用上述方式修补。
除此而外,还有种名为“金镶玉”的古籍鑲衬方法,在古籍修复中广为应用。
所谓“金镶玉”,就是指通过在书页里面衬上白纸,使书页的三边都镶衬出白色的衬纸,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重新装订,因为原书页是黄色的,衬上的新纸是洁白的,如同黄金镶了白玉,所以称作“金镶玉”。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文字顶到天头地脚的古籍修复,因为修复以后“玉”的部分能更好地对“金”的部分形成保护,从而使古籍的寿命更加长久。
用挖补的办法修复宣纸字画可以用挖补的办法修复,通常对某个局部不甚满意时,也可用此方法修补或重新绘制。
具体方法是:1、将需要裁切部分润湿,然后轻轻撕下;2、将画心翻过来背面朝上,撕去部分的边缘用小刀稍微刮去少许,使之由内向外逐渐变薄;3、在边缘处修薄的部分薄薄的涂上一圈稀释胶水或糨糊;4、准备一块同等质地、稍微大点的宣纸作补丁,将其平整地贴在画心后面,并确保敦实无气泡;5、凉置平整处待其自然干燥。
干燥后首先检查是否粘贴可靠。
6、如确实粘贴可靠,则可将补丁纸与画心粘贴处的外缘稍微沾上点清水,润湿后将多余部分撕下即可字画装裱好的可以流传上千年而真正不坏,但是一点都不破损的也是千幅字画中的一幅而已。
因为天气,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字画不同程度的受损是非常常见,机会各位藏友都会遇见的事情,如果当您手中有一件您珍爱的字画藏品发生内部损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主要要通过什么方法补救字画的破损呢,下面教您字画画心件的修补方法。
1整托隐补法,当破损比较严重或质地糟朽的画心,宜采用整托隐补,具体操作就是把画心破洞的边缘刮成斜坡形,把断裂处拼齐上浆,用预备好的大幅补料托画心,不另行单补破洞。
托毕画心并晾干后,再在托纸的后面用宣纸在破洞或残损处补纸垫干,这种整托画心的修补方法,在装裱术语种称之为“隐补”,这种修补过的部位坚实牢固,修补面大,节省时间。
2细补法,适用于破洞较少,破裂范围较小的画心,其具体操作是顺着破损的原有洞大小,用锋利的小马碲刀在四固刮出斜坡,用毛笔蘸薄浆涂在刮好的洞口中,然后用相似的补料,对准心子的经纬接贴,上面再涂一层薄浆加固,等干燥后,用刀刮去补足洞口以外的涂料,要注意不能刮得太净,以免破口再现,因此必须以刮到眼看手摸到平复为此。
在破洞完全补好后,还要仔细检查一遍,以防遗漏,这样补后,不但能收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又可以画心精神健好,舒展柔顺平挺,不易断裂,利于保存,可以达到“仿真”程度,使古字画益寿延年那么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就学习到了遇见破损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修复,应该怎么争取的完整自己手中藏品。
书法作品修复技巧
书法作品修复技巧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在修复书法作品时,需要遵循以下技巧:
第一,对书法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对书法作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发现错误、裂纹或者其他的损伤。
因此,在开始修复之前,必须仔细地检查书法作品的每一寸空间。
第二,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
在修复时,需要选择适合书法作品的修复材料。
例如,修补纸张时,需要选择与原纸相同或相似的纸张;修复字迹时,需要选择颜色准确、稳定性好的墨汁或染料。
第三,进行细致的修复。
在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非常细致,以避免对书法作品造成更大的损伤。
例如,在修复裂缝时,需要使用最细的胶水,并且要避免使用过多的力量。
第四,保护书法作品。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都需要保护书法作品的安全。
当修复完成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材料进行封存,以保持书法作品的完整性和美感。
总之,修复书法作品需要细致的操作,以保护书法作品的价值和美感。
选择适合的修复材料,进行细致的修复,最终保护好书法作品,这才是最好的修复技巧。
古画修复全过程一、凝洗(洗画芯,淋洗作品,将污渍用特殊手法洗掉)1.拿毛笔沾上热水,用有些湿润的笔尖,一点点地涂抹着画面上有霉点的地方。
然后用羊肚毛巾吸出旧画里的脏水。
2.通过长时间浸泡或开水烫,使得画芯与陈浆、拓纸分开。
二、揭裱(将作品正反面的残留物和命纸等揭掉)1.揭去原作画芯正反面的残留物。
这就如同外科手术中的清创。
操作时,左手掐一个镊子,右手握一根毛笔,小心翼翼地将画芯背面的残留物揭去。
2.揭命纸和腹背纸。
将原本和古画裱在一起的命纸(裱画里挨着原画最近的纸张)和覆背纸一点点揭下来。
(一般装裱过的作品都分为四层,第一层是画芯,第二层是命纸,命纸是画芯的托纸,托纸直接和原画接触,能延长作品的寿命,也能够使作品更加出色。
故而称之为“命纸”。
第三层和第四层则是覆背纸,用来承接作品的)卷轴的命纸能不揭就不揭。
命纸对画芯来说性命攸关。
经过多年沉积,命纸上承载着画面的灵魂。
轻易揭去命纸,画面的神将暗淡,是致命的硬伤。
如果命纸脱落而质地尚好,还要尽可能地把原命纸和画芯之间用软毛笔刷上浆糊,重新恢复原位。
这样可能揭裱后的厚度要厚些,但画面精气神却不会损伤。
如果遇到一些命纸严重糟朽不得不揭的时候,也要尽量制定详细方案,以减少对画面的影响。
三、补命纸(画面上出现破损的裂口,用相同材质或者相同颜色的纸补上)换命纸,要选择与原作颜色相似,但要浅于原作的纸张。
颜色太深,盖过画芯,那就是失败的修复作品。
以工具滴水,利用水力修补极小漏洞。
画芯处理好后,重新托上命纸。
需要托的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托命纸细节:画芯修复处理好后,给画芯上浆。
大幅画芯上浆后还要拣毛。
画芯托好命纸,慢慢阴干。
将阴干的画芯放在窗前,逆光检查画面由于年久导致的断纹。
给画面补洞:由于虫蛀等原因,古画会产生这种破洞。
帖断纹:以1—2毫米细的宣纸帖在断纹处。
破旧古画往往会贴满画芯背面。
此处需要极大耐心。
画芯阴潮上墙。
将潮润的画面上墙绷平,准备全色。
四、全色(画面上没有颜色的地方,添上颜色)全色。
书画修复知识点总结书画修复是一门综合性技术,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化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修复书画作品时,需要考虑到保护原作的原始性和价值,同时要尽可能修复作品的损坏部分,使其能够展示出完整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书画修复的基本原理、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常见的修复材料、工具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书画修复的基本原理1. 安全性原则:在进行书画修复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作品的安全。
使用的修复材料和设备都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保证修复的过程不会对作品造成二次伤害。
2. 材料的兼容性:修复时所使用的材料要与原作的材料兼容,以确保修复部分与原始部分的色彩、质地等方面的一致性。
3.稳定性原则:修复应该保护作品不受进一步破坏,要保证修复部位的稳定性,预防脱落、褪色和变形等问题。
4. 可逆性原则:修复应该是可逆的,以便将来需要撤销或更换修复部分时能够较为轻松地进行。
二、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 损坏部位的潜在风险:在进行修复时,要对损坏部位进行全面评估,排除可能导致作品继续损坏的因素。
2. 原始信息的保护:修复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保护原始信息,尽可能保证修复部分与原作一致,最大程度上还原原作的风貌。
3. 修复材料和技术的选择:修复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根据需修复的作品特点进行具体的操作。
4. 维护修复结果:修复完毕后,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修复作品的寿命。
三、常见的修复材料、工具1. 色料:在绘画修复中,使用各种颜色的颜料对原作进行精细的匹配,以达到真实还原的效果。
2. 胶粘剂:对于书画作品的撕裂、褪色等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胶粘剂进行修复。
3. 纸张:对于书画作品的撕裂部分,需要选择与原作相似的纸张进行修复,保证修复部位的一致性。
4. 画布:书画作品的修复需要用到绘画布料,以确保修复部位的质地和画面效果。
5. 刷子、筷子、剪刀等工具:在进行绘画修复时,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对原作进行精细的修复。
溼潤畫心
清水貼附第一層薄化纖紙(小張)
清水貼附第二層薄化纖紙(大張)
整平在燈光桌上桌面清水貼厚化纖紙
掲除舊折條
掲除舊托心紙
隱補透光描破洞裁下補紙
貼上補紙貼折條
補紙與折條修補完畢
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修理後
【作業工程】濕式掲心(間接潮濕法)
補絹對準原繪絹的經緯
刮除多餘的補絹嵌入破洞口
修理前
修理後
膠彩畫常見的損傷
修理後
修理後修理後
側面觀察合板變形的樣子解體後發現畫心只空繃在合板上修理前合板基底材
基底材改為杉木骨架
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修理後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修理後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修理後修理前修理後
修理前正面修理後正面修理前背面修理後背面
修理中整體洗淨
修理中掲除背紙背紙與掛軸分離
折條與破洞貼補完畢貼折條
美栖紙小托
複製裝裱綾原裝裱綾
修理前修理後
處理前處理後處理流程貼折條加壓
繪絹脫落補絹全色
折痕處理前折痕處理後
正面背面額裝結構分析圖正面與背面
修理後正面斜光
修理前正面斜光
層袋的効果明顯改善了段差與木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