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
- 格式:docx
- 大小:27.70 KB
- 文档页数:4
娘子关的古诗
嘿,你知道娘子关吗?那可是个充满故事和诗意的地方啊!
想想看,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站在娘子关前,看着那雄伟的关隘,心里会涌起怎样的感慨呢!就好像我们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大地,
心中那种震撼和豪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娘子关
不也是这样的一道雄关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古诗是为娘子关而写的呀!比如那首“楼
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描写得多形象啊!仿佛那关隘、
那山峦、那河流就在眼前,你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看到这一切时的惊叹。
这不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会忍不住“哇”地叫出来一样吗?
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将军们,在娘子关前指挥着千军万马,那场面,何等壮观!而诗人们用他们的笔,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百万貔貅
拥战旗,雄关何惧敌来欺”,这得多有气势呀!
还有那些关于娘子关的传说和故事,不也给古诗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吗?就像一个精彩的电影,有了好的剧情,才能让人沉浸其中。
比如
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在此驻守的故事,多让人敬佩啊!
娘子关的古诗,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它们让我们能穿越时空,去
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们能从这些古诗中,体会到古人的情感
和思想。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领略一下吗?
我觉得,娘子关的古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们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去珍惜和传承它们。
娘子关景区介绍历史
嘿,你说娘子关景区啊?那可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儿呢。
我跟你讲讲我去娘子关的事儿吧。
有一回,我和几个朋友商量着去哪儿玩,有人就提议去娘子关。
我们一听,觉得挺新鲜,就决定去那儿看看。
到了娘子关,那场面,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古老的城墙,雄伟的关隘,一下子就把我们给吸引住了。
我们沿着城墙走,一边走一边想象着当年这里发生的故事。
娘子关啊,那历史可悠久了。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平阳公主曾经率领娘子军在这里驻守。
那时候,这里可是军事要地呢。
平阳公主带着一群女将,在这里保家卫国,那得多威风啊。
想象一下,那些女将军们穿着铠甲,拿着兵器,站在城墙上,守护着一方百姓。
这画面,简直太酷了。
我们还去看了娘子关的瀑布。
那瀑布可壮观了,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我们站在瀑布旁边,感受着水花溅在脸上的清凉。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当年那些守关的将士们,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守岗位,真的是太
不容易了。
娘子关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比如关城、烽火台、古庙宇等等。
这些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
我们在这些建筑里穿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在娘子关,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有特色的面食,还有各种小吃。
味道那叫一个棒。
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谈论着娘子关的历史,感觉特别有意思。
总之啊,娘子关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它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去了那里,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嘿嘿。
娘子关的旅游景点
娘子关是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娘子关镇境内的一座古代关隘遗址,被誉为“东方第一关”。
以下是娘子关的旅游景点:
1. 娘子关风景区:包括娘子关城墙遗址、宝塔山、游客服务中心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关城风光,感受古代军事重镇的雄伟气势。
2. 娘子关古战场:位于风景区中部,是明朝与明军的战争遗址。
游客可以参观古战场,了解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战斗情况。
3. 娘子关纪念碑:位于风景区的中心,是为纪念明朝时期抵御侵略的壮烈女战士而建立的。
碑上刻有相关历史资料和英勇事迹,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娘子关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4. 望京楼: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是一座仿古建筑,传说明朝时期的娘子关就是在这里守关的。
游客可以登上楼顶,俯瞰整个风景区的美景。
5. 娘子关民俗村:位于风景区的东部,是一个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风貌的村落。
游客可以参观村落中的传统民居、农耕工具和手工艺品,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除了以上景点,娘子关周边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娘子关大峡谷、猴子山、南山寺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进行选择。
长城娘子关简介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那个让人一听就热血沸腾的地方——长城娘子关。
这地界儿,简直就是历史跟风景的完美结合体,美得让人心醉,壮得让人腿软。
你想象一下,站在那蜿蜒起伏的长城上,往远处一望,哎哟喂,那娘子关就像是个守护神,静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之中,温柔又坚韧。
这关隘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多少英雄豪杰在这儿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和传说。
走进娘子关,你首先会被那古老的城墙给震撼到。
那墙,可不是一般的墙,它见证了无数的风霜雨雪,也见证了中华儿女的英勇无畏。
抚摸着那些斑驳的砖石,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再往里走,嘿,那景色就更绝了。
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
特别是那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甘露,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站在河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直往肺里钻,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当然啦,娘子关可不仅仅是个看风景的地方。
这里还有好多的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等着你去发现呢。
比如那些古老的庙宇、碑刻,还有那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手工艺和美食,都是你不能错过的精彩。
说到美食,我得提一嘴儿。
娘子关的美食,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美味。
无论是那香喷喷的烤羊肉串,还是那热腾腾的豆腐脑儿,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吃上一口,嘿,那叫一个过瘾!总之啊,长城娘子关这个地方,就是那么的有魅力,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宝库。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尝一尝,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受。
娘子关风景区简介
娘子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临太行,北依长城,距
县城40公里。
它是山西省通往中原和西北的咽喉要地,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这里山峦叠嶂,峡谷纵横,沟壑
纵深。
这里重岩叠嶂、古树参天、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风光旖旎。
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娘子关长城”和“娘子关风景名胜区”等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娘子关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和省级森林公园。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距县城40公里。
娘子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长城上最著名的关隘之一,被誉为“天下九塞之一”。
从这里往西走,就进入了太行山
深处的太岳山脉中。
这里山势巍峨峻峭、谷深林茂、景色秀丽,
在华北平原上是难得的一片林海。
娘子关历史悠久,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修建的阳关演变而
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赵国和燕国的分界线;西汉时这里
曾是平定七国之乱的重要军事重镇;晋代开始筑城驻军;唐代建
成了闻名全国的“娘子关”关城。
—— 1 —1 —。
娘子关的故事与传说娘子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与传说。
它发生在南宋末年,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金元两个强大的敌对势力的夹击。
故事中的娘子关位于今天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一带,是一座地势险要的关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宋玉的女子。
她婉约而美丽,智慧过人,被誉为娘子关的守护神。
当时的南宋正面临着金元两个强大的敌军,而娘子关则是南宋与西南方面的防线。
为了保卫国土,宋玉决定应征加入军队。
她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时时刻刻都展现着她的机智和勇气。
一次,金军围攻娘子关,宋玉作为关外巡逻的队长,意外发现了金军的伏兵。
她立即向关内发出紧急求救的信号,并带领手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虽然宋玉所率领的士兵们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凭借着奋勇的战斗,使得金军无法前进。
然而,在正面拼杀的同时,宋玉意识到只有守住娘子关是远远不够的。
她深知如果金军能够绕过关隘,那么南宋的领土就会面临更大的威胁。
于是,她带领一小队勇士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金军的后方,成功地破坏了他们的粮食和军火。
通过她的英勇行动,娘子关成功守住了关隘,为南宋朝廷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南宋朝廷能够以较好的条件与金军进行谈判,保住了国土的一部分。
娘子关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并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
娘子关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勇气与智慧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正如宋玉一样,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智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同时,娘子关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只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娘子关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在鼓舞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奋发图强。
当代的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我们怀揣着信念和勇气,用智慧对待问题,相信我们都能够获得胜利。
娘子关也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传承和发扬光大。
娘子关的典故娘子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典故,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娘子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
娘子关的名字源自一个传说,与一个勇士妻子不离不弃的故事有关。
据传说,唐朝时期,有一位叫做胡文才的将军,他威武勇猛,深受皇帝信任。
有一天,胡文才奉命率军守卫娘子关。
当时,外敌入侵,胡文才领兵抵御,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和军事才能。
然而,在防守期间,胡文才的妻子也来到娘子关,帮助胡文才管理军营和提供支持。
胡文才的妻子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女子,她和丈夫同甘共苦,经历了艰难的困境和战斗。
她总是在胡文才忙碌的时候,默默地为他准备饭菜,关心他的健康状况。
而胡文才也在忙碌之余,始终牵挂着妻子的安全。
他们之间的爱情和默契成为了一个典范,让人们称之为“娘子关”故事。
故事发展到最后,敌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胡文才带领军队奋勇抵抗。
然而,面对强敌的攻击,他的兵力逐渐不支,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
为了保护丈夫和军队,胡文才的妻子决定以身殉国,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线生机。
她穿着丈夫的盔甲,手持武器,在城墙上奋勇杀敌,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在身负重伤之际,她勉力守住了娘子关。
胡文才得知妻子的牺牲后,心如刀割,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亲自杀敌,声势惊天动地。
虽然受伤颇重,但他毅然坚守娘子关,不愿放弃。
他带领剩下的军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最终,在胡文才的坚守下,敌人被击退,胜利属于中国军队。
这个故事就是娘子关的典故,反映了妻子的忠诚与勇气,以及丈夫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个故事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夫妻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战胜困难的情感含义。
因此,娘子关成为了一个代表坚贞爱情和家庭和谐的象征。
总结起来,娘子关的典故讲述了胡文才和他妻子在娘子关上共同抵抗外敌入侵的故事。
胡文才的妻子不离不弃,为丈夫提供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娘子关,胡文才也坚守不退,最终击败了敌人。
娘子关的典故
娘子关指的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嵩山北麓的一座关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遗址之一。
娘子关之战发生在公元209年,当时刘备为了夺取曹操的西北角山头而与曹洪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刘备最终占领了这座关隘。
据传说,这座娘子关得名是因为当时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在关内守卫不留枪箭,所以被称为“娘子”。
此外,娘子关之战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情节,曹操派遣许褚前去夺关,但被关内的魏延所挫败。
娘子关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古迹。
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历史遗迹,如古城墙、箭垛、关楼、牌坊等等。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清流、瀑布、峡谷等等,是一个十分适合游玩和探究历史的旅游胜地。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767年—779年)修建“承天军城”。
宋代建“承天寨”。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娘子关娘子关于金朝的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诗句中“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
明代为“承天镇”。
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今为当时原貌。
清代增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
因关城处于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名称来历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
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
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
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首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
关于娘子关这名字的来源,有不少传说。
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
《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
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
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铁路(即石太铁路)建成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石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们眼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所筑。
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
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
娘子关纪念碑介绍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境内的娘子关历史悠久,是古代战争中的著名战场,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纪念历史的重要战役和英雄壮举,政府于1987年在娘子关修建了娘子关纪念碑。
一、娘子关历史娘子关是紧邻大同的一个要隘,历史上一直是横跨南北的交通要道,故而在战争时期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要塞。
当年,侵略中国的外敌与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多场战斗,其中以“娘子关大战”最为著名。
娘子关大战发生在1933年,是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抗日力量与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南部地区的一场战斗。
当时的日本侵略军雄兵連指挥官直接指挥约1.5万人进攻娘子关。
而当时中国军队虽然人数不及敌军,但抱着必死的决心填土修筑防线,坚决抗击敌军。
整个战斗历时20天,最后敌军裹挟伤亡2万余人溃败。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抗日战争烽火连天时期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对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娘子关纪念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娘子关纪念碑是国家验证的一座新型战争纪念建筑,以“拒敌为名,铭志世人”为设计原则。
整个纪念碑由毛泽东同志书写的横幅、石碑、花坛、雕塑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以高大雄伟的石碑为最具代表性。
娘子关纪念碑的高度约33米,外表涂抹着灰白色的水泥,干净利落,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石碑背面镌刻了毛泽东同志的手书题词:“娘子关雄壮险固,抗日时期全中国军民的楷模”,正面则刻有“娘子关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七个大字。
石碑两侧则分别雕刻了保卫战中全军全民的英勇事迹。
这些雕刻古朴精美,强调纯朴、自然和生命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娘子关纪念碑的社会价值娘子关纪念碑是记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的一个载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它使人们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提醒后人勿忘历史、坚守信念。
此外,娘子关纪念碑还激励了全国人民将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具体行动和具体实践,使更多的年轻人在传承优秀传统的过程中,塑造强壮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
娘子关战役调查报告导语:我的家不在东北松花江上,她在太行山麓,而我则从小听着抗战英烈的事迹长大,和嘎子一样拿一把木头枪假想着鬼子的存在并杀了他。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的铁蹄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敌后战场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抗战也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之中,太行山的儿女们更是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山战场”,就是那个时代在太行上最真实的写照。
于是在这条山脉上,日寇前仆后继倒在了这条人民战线,倒在了这条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坚固的防线。
我的家在太行山东麓山西河北交接地带,且曾属山西平定县管辖,因此我调研的就是娘子关战役,包括前期国军失守和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夺回娘子关,这两次战役的主战场中心地带为娘子关,实际上却包含了井陉县大部地区,甚至于我的老家都曾在日军迂回娘子关时经过。
正文:娘子关地处晋冀咽喉,地形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是地域之称,抗战时期包括苇泽关村、东口村、娘子关关隘(即大口村)、娘子关火车站、磨河滩村、河北村、城西村、坡底村等。
从地理位置讲,娘子关关隘居东,往西200米就是磨河滩村,当地人习惯上又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片,磨河滩村西边就是桃河与温河的汇合处,河的西面是城西村和坡底村,娘子关火车站、日军兵营(日军占领后)坐落于(中)磨河滩村,南靠巍峨的绵山,北临桃河与温河汇合后的绵河,绵河的北边是河北村。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在抗日战争的太原会战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在山西省东部娘子关地区抵抗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日军第1军于10月10日占领河北省石家庄后,令第20师团沿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向山西进攻,以配合由晋北南下的日军会攻太原。
中国第2战区部队一部,在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指挥下,在娘子关南北地区布防阻击日军的进攻。
日军第20师团一部,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指挥下分两个纵队西进。
右纵队沿井陉、娘子关向石门口进攻,左纵队沿微水、测渔镇向石门口进攻。
11日,日军进到井陉与在此警戒的中国军队一部接触。
黄绍竑急令右翼第3军向娘子关靠拢,主力集结于大小梁江。
12日晚,日军突破井陉南刘家沟守军阵地,占领井陉。
十月十二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
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敌受挫于我阵地前。
唯我右翼刘家沟东端阵地,遭敌空炮猛烈轰击,守兵伤亡惨重,阵地失守,敌遂向旧关突进,同时,又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
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并牵制西进旧关之敌,遂抽调一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于十三日晚五时,分三路主动向井陉南关之右侧背出击。
我出击部队右翼在第九十八团陈际春团长的率领下,于晚十时歼灭了突入我刘家沟、长生口阵地之敌。
13日晨攻占旧关,当日夜,中国第17师所部向长生口方向日军反击,曾克复刘家沟、长生口和井陉南关车站,但因娘子关以东雪花山失守,第17师反攻未逞,退守乏驴岭。
14日拂晓,第26路军第27师两个团向占领旧关的日军反击,将该部日军压缩到核桃园东南高地。
同时,敌继续向雪花山增加兵力,我伤亡逾千,且火力弱,仰攻不易,而敌机亦不断向我前沿阵地扫射轰炸,我军遂向乏驴岭转进至此,第十七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浴血奋战了九昼夜,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时,全师旅以下指挥干部仅剩旅长一人、团长二人、营长以下干部不及三分之一,士兵仅剩三千多人。
已处于不补充难以再战的地步,赵师长曾五次迳电蒋介石请求补充,只答复"应听候阎、黄正副司令长官指示办理。
"阎锡山明知第十七师损失奇重,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借补充之名,要将第十七师之炮兵营归他所有。
后经赵师长据理力争,阎才放弃了扣留炮兵营的企图。
第十七师在指挥乏人,战斗兵员极少的情况下,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再次受命担负掩护其他部队后撤的任务。
当日,日军一部由娘子关以北洪子店西进,在六岭关附近被守军第4旅击退。
十四日晨,赵师长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一○二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
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一○二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弟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敌占领雪花山后,时时向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正面,与旧关之敌会合,继而进攻娘子关,激战数昼夜,敌不能越雷池一步。
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得不承认"井陉附近之敌顽强抵抗,战斗没进展"。
15日,日军一部突入旧关和关沟。
这时,阎锡山限令黄绍竑和第3军军长曾万钟于16日消灭旧关附近日军。
当日夜,第27师和第3军一部将关沟和旧关的日军包围。
日军一部增援。
双方展开激战,至20日,形成对峙。
十九日晨,敌增兵两联队在优势炮火及飞机掩护下向我攻击。
我官兵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奋勇抵抗,敌未得逞。
十时许,敌机二十余架,与炮兵配合,猛烈轰击我防御阵地,并掩护步兵再次攻击。
激战至下午一时,我守备乏驴岭之补充团翟济民团长身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二十七人之多,士兵前仆后继,伤亡过重,弹药殆尽,即以石击敌,终因寡不敌众,乏驴岭南侧阵地为敌突破。
我守备荆蒲关的黎子淦营,终日与敌殊死战斗,至下午五时,第八连连长阵亡,营长黎之淦负伤,全营除十余人外,其他均负伤力战壮烈捐躯。
其中九连排长刘惜棠(共产党员)全排壮烈牺牲。
此时,乏驴岭北侧阵地正处于敌三面包围之中,耿景惠旅长、李维民团长率部与敌苦战至黄昏时分,带领百余人向神灵台转移。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于20日令第20师团向阳泉地区进攻。
当日,第20师团以右纵队攻击井陉、新关、固驿镇方面及以北的守军防御阵线;以左纵队沿横口、测鱼镇、固驿镇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后方迂回。
当日拂晓,日军右纵队在飞机支援下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展开攻击,战至22日,守军伤亡极重,即缩短战线于当日夜间转移至神仙洞、绵山、苇泽关、785.3高地、宋家岩底一线阵地。
23日,日军左纵队由横口车站渡甘陶河,尔后向西南前进。
24日,该部日军由南障城、测鱼镇方面进攻,在七亘村与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发生战斗(这即时是七亘村伏击战)。
25日,守军第3军将其右翼过分突出的部队向娘子关靠拢,主力控制于固安驿。
新进入前线的川军第122师占领马山村东方高地,准备阻击西进迂回的日军。
日军乘第3军右翼部队移动,第122师尚未到达马山村之际,突入乱安村,攻击固驿镇右侧背。
这时,日军已迂回到娘子关正面守军的右后侧。
黄绍竑请示阎锡山后,将娘子关一线守军主力后撤。
除第26路军留一小部守娘子关外,其余部队退至巨城镇、移稂镇一线。
26日,日军占领娘子关,将右纵队改为右追击队,左纵队改为左追击队,以阳泉为目标发动追击。
阎锡山已无兵增援正太线,便电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着第115师和第129师速开往阳泉,归黄绍竑指挥。
八路军第129师已于10月18日进至平定地区,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等地打击日军,取得一定胜利。
接着八路军总部率第115师由五台地区南下,支援正太路作战。
第十七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北面的驴桥岭时,旧关阵地已被敌占领,正在扩大突破口。
第三十八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由河北转进到娘子关,奉黄绍竑命令,随即投入战斗。
教导团与敌短兵相接,以刺刀与敌展开拼杀肉搏,全团两千余人,仅剩下五六百人,顶住了敌人的进攻。
与此同时,第十七师在驴桥岭激战三昼夜,阻滞敌人前进。
二十六日晨,第十七师奉命向巨城附近转进,扼守要道,继续阻敌前进。
我与敌奋战一昼夜,突破我旧关以南第三军防线的日军向阳泉推进。
第十七师左右翼的友军均已撤退。
该师曾多次与上级联系,均得不到指示,为防敌包围,被迫撤出阵地,向西转移。
这就是第一个娘子关战役,虽然失败,但是以国军以自身重大伤亡牵制住了优势日军,为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障。
而在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娘子关后,在娘子关火车站东依据险峻的山谷加修了4个大堡垒,站前的东兵营驻有日军的警备队,娘子关关隘(大口村)驻有伪军和便衣队,娘子关成为正太路上重要的日军据点。
因此,娘子关就成为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的重要目标之一。
百团大战中担任主攻娘子关任务的是晋察冀边区部队第5团(俗称老五团),团长陈祖林,政委肖峰,团部设在绵河北岸河北村西的一个山头上。
1940年8月20日22时,第5团2营的两个连首先潜入娘子关关隘(大口村),歼灭了驻守村内的伪军及便衣队,接着攀登上陡峭的绵山,向日军堡垒发起攻击,我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经过3小时的冲锋,我军伤亡90余人,歼敌400余人,天近黎明的时候,摧毁了日军碉堡,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娘子关城头。
与此同时,5团1营在夜幕的掩护下,从河北村西的新家脑山下悄悄地渡过绵河,进入了(中)磨河滩村,对娘子关车站和日军兵营发起攻击。
正待1营扩大战果时,午夜零时,由西而来载有准备回国的800多名伤残退伍军人的列车到达娘子关车站,这些日军听到枪声后,仓皇躲进车站东的吕祖庙进行抵抗,战斗态势顿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1日拂晓,1营被迫退回了(上)磨河滩村,根据上级指示,除留下第1连继续牵制日军外,其余部队迅速展开破路。
21日,1营1连连长邓仕均(四川人老红军)带领全连145人,在(上)磨河滩村的民房墙壁上挖好射击孔,在房顶上搭好工事掩体,做好反击日军冲锋的准备。
22日上午11时,从阳泉方向来增援的酒井铁甲车队,连同武装了的回国退伍军人,以数倍的兵力向坚守在(上)磨河滩村的1营1连进行反扑,邓仕均连长临危不惧,指挥全连战士依据街道、民房英勇反击日军的冲锋,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第5团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命令重武器对1连进行火力支援,日军在来自绵河北岸猛烈炮火的袭击下,反击受阻。
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打退日军10余次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
下午4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温河洪水暴发,1营1连处于三面受敌一面临水的危险境地。
黄昏时,1连根据团部命令,分四批陆续撤出战斗,向北强渡绵河突围,由于水深浪大,一些战士被洪水冲走,1连返归主力部队时仅剩17人。
在娘子关的战斗中,八路军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虏10余人,缴获山炮2门,轻重机枪12挺,掷炮筒10多个,步枪100余支,无线电台1部,还有不少弹药及军需用品,并炸毁火车两列,烧毁车皮40节。
这一战斗之后,邓连长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5团1营1连被授予“磨河滩英雄连”称号。
结尾: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不仅是生者的胜利日,也是亡者的祭日,这个报告不仅是对娘子关两次战役的的调研总结,也是祭奠那些为了祖国而亡于巍巍太行的英灵,我泱泱中华亡兮?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