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三、重点、难点重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反战歌曲视频《Tell me why》,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及字幕,思考歌曲反映了什么主题?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Tell me why》这首歌曲诘问战争、贫穷、饥饿,祈求人类和平、友爱、富足,扣人心弦。
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带着兴趣与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认识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掌握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4)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
2.能力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2.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2)如何使学生理性看待中东地区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听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2.以小组活动和班级讨论为主要形式;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前置任务)1.请学生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对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预习内容:(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认识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掌握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4)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
二、教师引导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及特点,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帮助他们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古代的东方世界、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中东地区现代化过程。
3.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并使他们能够理性看待中东地区的问题。
三、作业1.要求学生对中东地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写出一篇200字的小论文,表达个人对中东地区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2.要求学生能够在小组或班级之间就中东地区的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2.作业评价:小论文和辩论3.考查方式:笔试和口试结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组同学介绍巴勒斯坦的地形、宗教、资源、民族等情况。
第二组同学介绍巴勒斯坦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找学生读导入框内容,导入本课。
(生:读导入框内容。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战火频仍的中东1.地理位置展示地图,明确“中东”的地理位置。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
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巴勒斯坦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巴勒斯坦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地区曾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公元1世纪,在外族侵入和迫害下,犹太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7世纪,阿拉伯帝国占领巴勒斯坦,逐渐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
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规模兴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从此形成了阿犹两族长达百年的土地争夺大战。
二战后,在英、美、苏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结束了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并撤出军队,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犹太国。
巴勒斯坦问题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焦点之一。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这一关键问题。
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三、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介绍巴勒斯坦的地形、宗教、资源、民族等情况和巴勒斯坦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先来猜一条迷语,迷底是猜一个地区横跨地球三大洲,战略要冲扼咽喉;地下宝藏世无双,乌金滚滚似海流。
答案是中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13课(二)出示预习目标了解中东战争,探寻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导入: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合作交流展示1请结合《世界地理》知识说一说中东的地理位置?学生:“中东”的概念: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国家。
补充:该名称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在该地区生活过,主要是在巴勒斯坦地区。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希伯来人)曾建立以色列国,但纪被灭,犹太人开始流离失所。
此后一直处在周边大国的争夺和占领。
探究: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争相回答后,教师总结:(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第三幕 中东和平进程教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正是中东和平步履维艰的原因,中东和平进程再艰难,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努力。
请同学们看书列举出为中东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
学生: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克林顿 展示: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 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 然只有1.60米。
他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 军便装,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 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出生于埃及开罗, 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的望族。
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 “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
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
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
”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2.教师顺势导入: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诞生地点都属于“中东”地区。
这里为什么叫做“中东”?它们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二、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据书归纳)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
种因素造成
诞
(教师直接指出:动荡
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益冲突焦点的原因。
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
斯坦难民。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
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及图片,体会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哪些灾难?
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情感目标: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能力目标:概括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知识目标: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一、初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中东的地理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火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频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仍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战后: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二战后:联合国大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中东战火频仍的具体表现:四次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至________年)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最严重的后果:________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动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 中东问题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二、思考探究,深化理解课本。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东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并能熟悉其范围及国家。
(3)了解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石油的输出路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分析判断能力。
学会合作性自主探究学习,能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坚持正义、热爱和平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东是世界热点地区,以及构建“中东成为热点地区”原因。
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读图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读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多媒体设备、地理地图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
今天我们又踏入东半球其它国家。
这一站,我们来到中东……
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教材中出现过的与中东地区相关的战争图片,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长期的热点地区
(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地区。
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中东的报道。
(小播报员播报):“长期的热点地区”。
学生活动1:提起中东,你会想到那些词语?同学们谈谈印象中的“中东”。
请大家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二、三洲五海之地
(过渡)那么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回答。
答案要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的差异)。
1、中东的名称由来和位置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东,共同来了解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
(地跨三大洲)
2、中东和西亚的区别
巧制中东与西亚比较图课件,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找不同,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非洲部分
3、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问题引领:你怎样来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
(答案:波斯湾;大西洋、印度洋;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多媒体展示:观看中东地区图,请学生读图。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着重介绍苏伊士运河及土耳其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教师讲解:同为两大洲分界线;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开通大大缩减,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追问: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黑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
)
学生活动2:“扬帆起航”,如果你位于阿拉伯海的一艘旅行船上,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以及运河、海峡)你是否可以航行到达“五海”?
(答案:不能)
追问:里海是海吗?
(答案:里海,是最大的湖泊)
教师解释:除了内部相通之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
教师转承:看来,中东地区地跨三大洲,又通过“五海一湾”连接了两大洋,它的地理位置的确很重要。
其实,它在历史上就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都与这儿有关。
)
练习:对号入座(即时考察学生掌握各水域的情况)
(过渡)中东的热点具体体现在各个国家之中。
下面我们在地图上指出中东的主要国家。
学生活动3:最佳拍档同桌合作找出主要国家,比赛看哪一小组回答人数最多。
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漫画过渡):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石油问题)
教师解释:石油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原料和能源,特别在现代化工业发展中,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1.中东的石油地位
展示课件: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中东石油的分布
展示课件: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地和主要产油国的位置。
学生读图回答:中东地区的石油,都集中分布在哪里?主要产油国家有哪些?
(答案: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伊朗等。
)
3.石油外运航线
(过渡)中东出产这么多石油,都是自己国家用吗?当然不是。
大部分石油都供出口。
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石油公司的老板,你会把石油卖到哪些地方?选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效益最好?
学生活动4:小组讨论后写下自己认为最理想的贸易国家和地区,并设计石油运输路线,边指图边阐述观点:如为什么选择这些国家和地区做贸易,自己设计的运输路线有什么好处等。
讨论发言后完成53页活动3,填出三条主要石油输出路线。
结束语:
今天我们分析了中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这里的石油资源丰富,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给中东带来更加财富,同时也使得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为一个长期“热点地区”。
战争并没有结束,他们还因石油而战、水而战、因宗教文化的差异而战。
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