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多雨气候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3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
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
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逊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
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
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
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
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
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
分旱雨两季。
天气单调。
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
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的太阳辐射量一般在10至180千卡平方厘米)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聚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样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能够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盛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要紧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要紧特点,第一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阻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操纵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阻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显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样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洪涝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操纵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因此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要紧特点;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且变率专门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
热带半洪涝气候,分布于热带洪涝气候区的外缘,其要紧特点: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气候类型分布图纬度分布1、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降水图)(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2)热带(又称热带季雨淋)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热带草原气候。
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降水更少。
(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5)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6)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7)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8)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9)亚热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5)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大陆的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的大陆中东部地区。
(11)极地气候(又称冰原苔原候)。
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
冰原气候与苔原其后的区别是:冰原气候区的夏季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而苔原气候区温度高于0°.(12)高山高原气候区。
是高山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随地势的升上而出现的垂直温度变化。
2、世界地理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1、马来西亚的气候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建议带些衬衫即可。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
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潮湿和多雨的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其影响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植被以高大茂盛的雨林为主。
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
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
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2、马来西亚常年气候温度是怎样?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半岛上共11州属。
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北部。
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其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将半岛分成了东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克罗克山脉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过沙巴将沙巴分成东西海岸。
(一)低纬度气候1. 赤道多雨气候②特征:Ⅰ.全年长夏无冬,无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
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8℃,绝对最低气温也极少在18℃以下。
Ⅱ.气温年较差(一般小于3℃) <日较差(6℃—12℃).Ⅲ.全年多雨无干季,全年多雨,降水年际变化大。
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最少月在60mm以上。
Ⅳ.天气变化单调2.热带海洋性气候②特征:Ⅰ.全年气温变化小,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上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25℃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皆小。
Ⅱ.全年降水均多,无明显干季3.热带干湿季气候②特征:Ⅰ.全年高温Ⅱ.一年中干湿季分明,分为干、热、雨三季。
热季出现在干季之末雨季之前(3月左右),雨季的降水量可达年降水量的70%。
降水变率大。
4.热带季风气候:②特征:Ⅰ.热带季风发达,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
热带气旋盛行。
Ⅱ.年降水量大(1500~2000mm)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Ⅲ.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较差在3℃—10℃左右),春秋极短。
5.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
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约在纬度15°—25°间。
因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不同,可分三个亚型:二)中纬度气候1.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③形成原因: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冬半年有温带气旋的影响2.副热带季风气候:③形成原因: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交替控制。
夏:亚洲大陆有印度低压、盛行偏南风(夏季风),暖洋流,夏季风带来热带海洋气团,所以高温多雨。
(多锋面雨、气旋雨、台风雨、地形雨)冬:受蒙古高压偏北气流(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冬温较热带季风气候低。
④与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Ⅰ.冬温较热季低,年较差大。
Ⅱ.四季分明,热季是长夏无冬。
Ⅲ.有霜期,热季全年无霜。
3.副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形成原因:东亚大陆因海陆热力对比显著,所以季风发达,形成特殊的副热带季风气候,海陆对比不如东亚强烈。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希望有所帮助!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气候特征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
平均降水量每年2032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地形地貌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
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
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热带雨林气候怎么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
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
使得全年高温。
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
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温带季风气候世界分布规律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2)热带(又称热带季雨淋)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 )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热带草原气候。
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降水更少。
(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5)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卬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6)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7)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8)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9)亚热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5)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大陆的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的大陆中东部地区。
(11)极地气候(又称冰原苔原候)。
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
冰原气候与苔原其后的区别是:冰原气候区的夏季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 而苔原气候区温度高于0。
.(12)高山高原气候区。
是高山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随地势的升上而出现的垂直温度变化。
2、世界上各种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根据你要简单明了的要求,我将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归类和简化,现列举12种世界气候类型及1种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如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赤道的知识点总结一、赤道的概念赤道是地球表面上连接南北两极且和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大圆线,如同一个环绕地球的腰带,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因为赤道是地球旋转的轴线,所以赤道上的地方不会有任何季节变化。
二、赤道地区的气候1. 高温多雨赤道地区气温高,一年四季气温基本维持在26-28摄氏度之间。
降水丰富,特别是两次日夜交替的暴雨,每天都会出现。
这种气候类型被称为热带雨林气候。
2. 气候季节稳定由于位置特殊,赤道地区的气候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年四季气温相对稳定,因此也没有明显的温差变化。
3. 气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赤道地区的气候对植被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让赤道地区成为了植被茂盛的地方,各种乔木、热带水果树、草本植物、蕨类植物和藤本植物在此处茂盛生长,形成了热带雨林。
三、赤道地区的植物和动物1. 植物赤道地区因为气候湿热,植被特别茂盛。
在这里分布有各种热带雨林植物,如大型乔木、热带水果树、草本植物、蕨类植物和藤本植物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热带雨林中的雨林大树,有些高达30-50米,树冠形成了茂密的树冠层,下面是森林底层的各种蕨类植物和多肉植物。
2. 动物赤道地区的动物种类非常丰富,拥有世界上大量的物种。
在热带雨林中,长着很多特有的植物和动物。
猴类、大象、虎豹等大型的猛兽在这里生息。
当然也有一些特有的动物,如豹纹石龙子、鸊鹈、长臂猿等。
四、赤道地区的人文地理1. 地理位置赤道带是地球上的热带地区,包括南北两半球的赤道附近地区,跨越南美洲、非洲和亚洲。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共有15个国家位于赤道带。
2. 文化多样性赤道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有丰富的土著文化。
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还有一些具有千年历史的印加和撒拉瓦库文明的遗址,吸引了大量的考古学爱好者和旅行者。
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拥有着非洲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3. 经济特点赤道地区因气候潮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特别是水稻、糯米、菠萝、可可、咖啡、香蕉等热带作物的种植。
气候类型(包括范围、分布、特征和成因)第一类陆地低纬度气候1.1赤道多雨气候(亦称热带雨林气候)范围: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50~100的范围内。
分布: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
成因:这里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同时位于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特点: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 mm。
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1.2.热带干湿季气候范围:亦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0左右,也可伸至250左右。
分布: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
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
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
成因: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分布范围内,同时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1.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范围: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0~300之间。
分布: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摸、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摸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等。
成因:这里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
特点: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或荒漠草原)荒漠土。
常年气候炎热干燥。
1.4.热带季风气候范围和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
成因: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向北伸展到北纬300左右,加上海陆热力因子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热低压,此时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即夏季风,因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南移,再加上海陆热力的差异,次大陆的西北部有弱高压发育,此时就盛行东北季风,即冬季风,因降水量少,形成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