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3.17 MB
- 文档页数:15
一、基本信息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
任务2.5:认识洪涝的危害、时空分布
任务2.6:认识台风的来源、时空分布、应对措施【讲解】
1、洪涝的危害
【提问】
1、洪涝与地形、降水的分布关系
【提问】
1、台风的来源
2、发生的时间
3、影响的范围
4、带来的危害
5、如何应对
【思考】
利用“洪涝灾害分布图”
与“中国地形图”,说出我
国洪涝灾害分布与地形
地势的关系。
【思考】
利用“中国台风移动路径
图”,说出我国台风的来
源地、影响的范围和时
间。
【观看视频】回答台风的
危害。
【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应
对台风灾害。
运用不同特殊天气分
布图与气温降水图,引
导学生读图认识各种
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理解气象灾害发生与
我国气温降水的关系。
板块三:感悟提升学以致用
任务3.1:梳理总结,学以致用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但中华民
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多难,兴邦。
只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人们在面对灾害天
气时,就会更加从容。
感悟地理规律与生产生
活的关系
升华人地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四、学习流程学习内容学习环节学习资源与达成目标师生活动一、多特殊天气设疑—猜想【创设情境:时光机穿梭到2018年6月13日下午】图片、视频展示当时青岛发生的强对流天气,昏暗天光、强雨大风、倒伏的树木、大雨飘走的车牌、校园刮翻的乒乓球台——它是怎样发生的?危害?怎样应对?(引入青岛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学生经历了当天特殊天气的发生过程,印象深刻,对其分析也极具兴趣,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回忆当时在学校、回家路上发生的一切,引发思考和讨论,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提供图片、视频展示青岛6月13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引发学生回忆和思考。
探究—验证【案例探究1—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文字和图片参考资料。
对流雨、多发于赤道地区、我学生:自主学习图片、文字资料,找到问题答案,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后防灾减灾措施后明确合理做法。
教师:提供“强对流天气”的文字和图片参考资料,借学生兴趣高涨之机,引导学生探危害,使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
但是寒潮天气有没有有利之处?3.【寒潮大揭秘】出示寒潮入侵路线示意图,设疑:①受寒潮影响频次最高的省份?②青藏地区和海南岛受影响大吗?为什么?(在特殊天气的学习过程中着重分析了青岛当地经常发生的两种,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和冬如寒潮带来大风可刮走城市雾霾、带来雨雪天气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辨:寒潮发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使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
但是寒潮天气有没有有利之处?提示学生,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多面性,要尝试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
3.学生: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教师:自然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学习,引领学生总结特殊天气的分析方法。
一般可以从分布、成因、危害、对策等方面分析。
半年的寒潮,通过感知身边的发生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析自然灾害的一般方法。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和水旱灾害》教学设计(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
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原因和危害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