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_3
- 格式:docx
- 大小:15.67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反思第【1】篇〗《麻雀》这篇精读课文表达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喜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刚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文章新奇的.构思和美丽的文字所吸引,更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动着。
但要让同学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博大的母爱,同学可能有点儿困难。
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先设计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宏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同学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
同学门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特别完好,尤其让我惊异的是,同学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
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
最终我延长到课外,让同学说一些母亲平常对自己关爱的事,同学们说到:妈妈每天煮饭给我们吃,很辛苦;我们生病了,妈妈总是日日夜夜守护着我们……同学们最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应当孝敬父母。
整课得到了升华,也呈现出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当然,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缺乏之处,如无视了那些学困生,这种做法确实要改了。
今后应力求让同学全面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同学都开快乐心地学习。
盼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让自己语文的课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荣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理清事物发展顺序的基础上,重点深挖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致的。
课前,我布置了预学单,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形象,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它写清楚的。
并引导学生制作相关形象的头饰,孩子们兴趣盎然。
课堂上,孩子们戴着自己制作的头饰,选择和自己探讨形象一样的同学,自由组合。
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家在一起交流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形象写清楚的。
之后,每个形象选一个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从中提炼写作方法。
这节课,我还注重了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提炼写作方法之后,进行小练笔。
四年级上语文第十六课《麻雀》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代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等。
二、多音字荫yīn(树荫)yìn(荫凉)煞shā(煞笔)shà(煞费苦心)三、重点词语嗅觉发呆奈何鸟巢牙齿身躯掩饰保护幼崽搏斗庞大力量发愣四、词语解释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扎煞:本文指老麻雀的羽毛散乱地竖起。
绝望: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掩护:采取某种方式暗中保护。
嘶哑:声音沙哑。
五、阅读点拨:首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我”发现可怜的小麻雀、麻雀拯救小麻雀、猎狗走开的层次逐步展开理解。
然后找出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感悟母爱的伟大。
六、阅读指导1.朗读课文,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舍身救护小麻雀。
事情的起因:一只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引起了猎狗的注意。
事情的经过: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
事情的结果:猎狗被吓退。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可以看出什么?“嫩黄,长绒毛”外形看出,小麻雀稚嫩幼小,“刚出生不久”表明小麻雀无力自救。
3.小麻雀的处境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生死攸关4.怎样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的力量,老麻雀所表现的正是这种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5.“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为什么会后退呢?对比,猎狗之所以退缩,是因为它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侧面衬托出母爱的伟大。
6.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老麻雀你爱孩子胜过爱自己,你的行为使我懂得了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通过讲述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勇敢。
课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本文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教材中,本文起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但是,对于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寓意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母爱的伟大,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行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主要人物和情节。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行为,体会母爱的伟大。
4.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5.朗读训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麻雀》知识点(3)做课后练习三,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担心。
(5)出示课件: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
指导分角色朗读。
2、第四五自然段(老麻雀):(1)过渡:这么凶猛的猎狗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却又退回去了。
出示课件。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老麻雀的保护)演示课件。
(仅是猎狗与老麻雀的画面,无动画)过渡:老麻雀是怎么做的?使得猎狗退回去了呢?(出示课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2)仔细默读这两段话。
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下画上记号,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
(3)比较句子(打在纸上)引导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演示动画)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
B、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以上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4)理解“强大的力量”句子。
(5)教师激情点拨:母爱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
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
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情感吗?(生自由读、指名读,熟读成诵)三、读议课文六、七自然段1、母爱的强大力量使来势汹汹的猎狗怎样了?(指名读六自然段,评议朗读。
)2、师:猎狗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3、师述: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
(出示课件:母爱)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
《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打在纸上)是的,请不要见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议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感受爱的力量。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并有感情地朗读,歌颂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欣赏、体会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提前板书:猎狗、老麻雀、小麻雀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课件出示(猎狗与麻雀对峙的场面)1、在两只小小的麻雀面前,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凶恶、强大、威猛)2、在凶猛庞大的猎狗面前,两只麻雀显得怎么样?(弱小、无助、害怕)3、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一场搏斗,你猜结果将会怎样?(麻雀必死无疑)4、可是在一条林荫路上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一幕。
(课件出示猎狗后退的动作:猎狗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感知1、是啊,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可这却是真的。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带给我们的故事,出示课题——麻雀(齐读两遍)2、出示自学要求:A、轻声自由读故事,读准字词、读通故事,特别注意“煞(sh ā)、嗅(xiù)、撼、拯”这些字词的读音;B、思考:猎狗为什么后退?(快速把书翻到168面,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汇报:请小老师教读词语。
三、细读感悟1、让我们再去看那惊险的一幕,书上是怎么写这是这只小麻雀的?这么可爱又可怜的小麻雀,女同学来读一读。
现在你就是这只小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你觉得怎么样?2、猎狗可不管这个。
(演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2只牙齿。
”)3、此时,老麻雀还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吗?为什么不能?(它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猎狗撕碎。
)4、说时迟那时快,老麻雀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齐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抓住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2.通过对四、五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具体叙述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写事的文章要按一定顺序叙述。
知道麻雀这篇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重点:通过对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掌握具体叙述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写一叙述事件文章按一定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请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既然这是一件事,那么肯定会有起因经过结果,你能告诉我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吗?师板书起因经过结果(或者贴在鱼骨图中间)二、感悟方法1.读了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麻雀?,生自由说!2.同学们,那你知道在屠格涅夫心里这是个什么样的老麻雀呢?出示原文(英勇的鸟那句)3.在作者心中这是一只英勇的鸟,请同学默读四五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能体现出老麻雀的英勇。
完成任务单一。
要求:1.读四五自然段,勾画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2.找出能体现老麻雀英勇的词句。
4.生汇报随机板书动作外貌声音(或者贴)看到听到5.出示完整的概念图,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看到了一只英勇的老麻雀,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只老麻雀英勇无畏的飞下来的呢?课文中怎么说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板书:想到的!6.出示原文7.升华感情8.总结: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秘诀。
要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具体,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写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的,三、实践运用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猎狗和小麻雀的,请按照刚才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找出来,读一读。
四、作业布置:课下阅读《猎人笔记》板书设计:鱼骨图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第【1】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 4 — 5 )自然段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重点理解“扎煞、拯救、搏斗、落”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说教学重点:1、着重理解第 4、 5 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1、课件2、音乐磁带《荫中鸟》四、教学教程:㈠复习导入,激发情感:1、通过初读课文,饱含情感,结合自己对老麻雀的认识,完成填空(任选一题):⑴的.老麻雀⑵老麻雀,!(勇敢、令人尊敬;你真棒,我爱你……)2、师小结:同学们感情真丰富!真是出乎老师的想象!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观看老麻雀的英雄事迹的精彩片段呢?3、点击课件,学生看屏幕。
(画面内容: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
)㈡精读( 4 — 5 )段,体会情感:1、(师放音乐)带着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 — 5 )段,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①小组合作、交流: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②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3、探究质疑,师生互动:①“扎煞”是什么意思?(看课件的动画演示或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
)②“拯救”与“抢救”有什么不同?(通过造句释义、区分)③“……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能不能换成“飞”字?(引导学生从老麻雀树上飞下来的态度、心情等不同角度去比较,品味作者“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④“搏斗”是什么意思?(强调是“徒手”,手中没有任何武器……)⑤“庞大”是怎么理解?(点击课件,通过猎狗与老麻雀的形象比较而悟其意。
麻雀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绝望、拯救、安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麻雀,最好在课题旁贴一幅麻雀的图,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语:(教师边指板书边说)麻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鸟,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学生讲的符合实际,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导学,如:你的观察能力真强。
你的知识真丰富,我很欣赏你。
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麻雀》,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国杰出作家屠格涅夫,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
二、学习新知
1、自学字词,扫清障碍。
(1)初读课文,看书后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2、教师检查
(1)指读生字,并说说读字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
嗅、撼、奈、绒、躯、拯、幼、浑、哑、搏、庞、愣
(2)注意订正以下字的读音:(教师出示两种读音,学生进行选择)
桦hu4(√)拯ch6ng()
hu2()zh7ng(√)
(3)说说如何记住生字的字形。
拯:右边是丞,丞字的第五笔是“捺”,不是“点”;另外还要注意最后一笔“横”不要丢掉。
庞::“广字头”下面是“龙”字,切记不要丢掉撇,写成“尤”。
(4)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5)自读课文,记住字音字形,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词义。
野物——这里指野生动物。
分明——非常明白的意思。
蓬起——指散乱地竖起。
绝望——毫无希望。
拯救——救助、搭救的意思。
安然——安安稳稳的样子。
3、自学尝试,自悟自得。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中都出现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自读课文时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标示出来。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4、质疑疏疑,初步解疑。
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较容易的问题边提边由学生解答。
较难的问题疏理后放到下次课导读时解决。
5、简要总结。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牢固掌握。
(2)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与猎人之间发生了一件动人的事。
(边说边板书:同上节课板书),123
【
谁来简单地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描述的是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得它免受伤害的故事。
)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还有……问题不明白,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知
1、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地方的描写最感动你,就动笔画一画,并在边上加批注。
2、小组交流,互议互得。
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3、班级汇报,梳理脉络。
(1)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你们对文章的理解一定更深了,下面开始汇报。
汇报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把你感受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谈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①猎狗要吃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
谈谈你的感受。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学法:
A.如果学生自己谈到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如果学生没有找到这个点,老师可以随着课文的进行提出来。
学生先从老麻雀救小麻雀入手,待学生理解了这部分后,老师可以引导说:“老麻雀在凶猛而高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要保护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
谈谈你的感受。
”
B.重点理解括号中的词语(可以根据词义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尚无自救能力,使人产生同情之心。
板书:同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面对有着如此稚嫩生命的小麻雀,猎狗嗅过之后,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在这危急关头,老麻雀怎么做的?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学法:
A.句子的引入同上例。
分析时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也可根据思考•练习中括号中的问题来回答。
B.体会“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动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了它的勇敢。
体会“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可以做动作比一比,也可以结合实际说一说;“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对自己能否挡住猎狗没有把握,但仍尽力尖叫保护自己的幼子。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句话中的强大力量就是“爱”,此处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理解成“母爱”,可以理解成“亲情”,也可以理解成“爱”。
以上几句使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麻雀的敬佩。
板书:敬佩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③“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果怎么样呢?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板书:唤回
(2)总结课文,梳理脉络。
文章1、2、3自然段讲了猎狗发现掉在地上的小麻雀,4、5自然段讲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了老麻雀的爱子之心,也正是它的爱,保护了小麻雀。
6、7自然段讲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后退。
在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猎人”先是同情小麻雀,继而敬佩老麻雀,最后唤回猎狗,保住了小麻雀的生命。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一些描写人与动物的文章。
(老师可以视班级的实际情
况,推荐相关文章)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精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这篇教学设计示例共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生字学习为主,为后面进一步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接着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层层设疑,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全方位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适时适当抓住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