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如何确定基轴制还是基孔制?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基轴制还是基孔制?优先选用基孔制: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工艺上和宏观经济效益来考虑的。
选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孔用定值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目。
在下列情况下应选用基轴制:(1)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有不同配合要求。
例如,发动机的活塞轴与连杆铜套孔和活塞孔之间的配合。
根据工作需要及装配性,活塞销与活塞采用过渡配合,而与连杆铜套孔采用间隙配合。
所示,销轴将做成阶梯状。
(2)直接使用有一定精度(IT8~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做轴。
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
这种情况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3)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
3、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
例如,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而其内圈与轴径的配合则是基轴制。
4、允许采用非基准制配合。
非基准制配合是指相配合的孔和轴,孔不是基准孔H轴也不是基准轴h的配合。
最为典型的是轴承盖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在箱体孔中装配有滚动轴承和轴承盖,有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合,箱体孔的公差带已由此而确定为J7,这时如果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坚持用基轴制,则配合为J/h,属于过渡配合。
但轴承盖需要经常拆卸,显然应该采用间隙配合,同时考虑到轴承盖的性能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轴承盖配合尺寸采用9级精度,最后选择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为J7/f9。
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采用类比法,也就是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资料,进行比较选用。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同。
在常用尺寸段内,对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孔的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级时,轴比孔应高一级,如H8/g7,H7/n6。
内容摘要: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
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I8依次降低。
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7-6 极限与配合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的零件,装配时不需要经过选择或修配,就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便于装配和维修,有利于组织生产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极限与配合制度是保(GB/T1800、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优先配合选用说明
注:公差值是在基本尺寸40~50范围内查得。
配合制的选择
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1、基孔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由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基准孔的极限尺寸是一定的,不同的配合是由不同的极限尺寸的配合轴形成的。
若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采用基孔制配合。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孔的尺寸种类,随之减少了定尺寸刀具、量具的规格。
2、基轴制在下列情况采用基轴制则经济合理
(1)在农业和纺织机械中,经常使用具有一定精度的冷拔光轴,不必加工。
这时采用基轴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必须按标准件来选择基准制。
(3)一跟轴和多个孔相配时,考虑结构需要,宜采用基轴制。
对于孔的偏差,基本偏差的拉丁字母以H为中心,越靠前的字母偏离基本尺寸的下偏差(正偏差)越大,越靠后字母偏离基本尺寸的上偏差(负偏差)越大;对于轴的偏差,基本偏差的拉丁字母以h为中心,越靠前的字母偏离基本尺寸的上偏差(负偏差)越大,越靠后字母偏离基本尺寸的下偏差(正偏差)越大;判断其属于哪一种配合方式,有的直接可以从拉丁字母来判断,有的还要从公差等级的阿拉伯数字相结合来判断;1、对于孔出现H和轴出现h或h前面的小写拉丁字母的基孔制配合,全部属于间隙配合;2、对于孔出现H和轴出现h后面的小写拉丁字母的基孔制配合,部分属于过渡配合,部分属于过盈配合,具体还要根据公差等级来判断。
3、对于轴出现h和孔出现H或H前面的大写拉丁字母的基轴制配合,全部属于间隙配合;4、对于轴出现h和轴出现H后面的大写拉丁字母的基轴制配合,部分属于过渡配合,部分属于过盈配合,具体还要根据公差等级来判断。
1教下直径20,选用配合等级为H7/a6,孔和轴的公差各是多少?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7-15 22:23此配合是不是间隙配合?基轴制,轴公差是否为+0.052/-0 ?请讲的清楚点,以及怎么看公差配合表?谢谢提问者:不懂就发问- 高级魔法师五级最佳答案不懂就发问你好!回答你的问题:1、H7/a6是你随便写的吧?标准里面是不存在的,因为:在7级精度中是不可能有a级配合的,a级配合是最松的一种配合,也就是间隙最大的一种配合,试想;这样的一种配合怎么可能用高精度的加工等级去加工呢?2、a级配合中,常用的有:H11/a113、配合类型为英文字母A、B、C……X、Y、Z,a、b、c……x、y、z4、分子为孔公差,分母为轴公差5、带H(h)的为基准:分子带H为基孔制,分母带h为基轴制5、举例说明(常用的间隙配合):6、H11/c1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分子为孔公差,分母为轴公差)7、查《孔的极限偏差表》:孔Φ20H11的公差(查20和H11对应参数)为+0.13/08、查《轴的极限偏差表》:轴Φ20c11的公差(查20和c11对应参数)为-0.11/-0.249、基轴制的配合,如C11/h11(因为轴带h,所以为基轴制),其空公差C11,轴公差h11的查表方法如同上面介绍的一样希望以上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已解决在公差与配合中,如果分子和分母的基本偏差代号都是H,h,请问应该算基轴制,还是基孔制?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4 11:29在公差与配合中,如果分子和分母的基本偏差代号都是H,h,请问应该算基轴制,还是基孔制?提问者:cougar9 - 实习生一级最佳答案公差配合中的基孔与基轴制是先确定好后再选取公差带,例如,你实现选定好基孔制,然后根据孔径大小加工一根轴与之相配合,那么这一加工过程就是基孔制。
1、光滑圆柱结合精度设计应从哪几方面开始?答: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包括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的选用。
1)配合制的选择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平行的配合制。
基孔制配合能满足要求的,用同一偏差代号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也能满足使用要求。
所以,配合制的选择与功能要求无关,主要是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从制造加工方面考虑,两种基准制适用的场合不同;从加工工艺的角度来看,对应用最广泛的中小直径尺寸的孔,通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加工和定尺寸量具(如塞规、心轴等)检验。
而一种规格的定尺寸刀具和量具,只能满足一种孔公差带的需要。
对于轴的加工和检验,一种通用的外尺寸量具,也能方便地对多种轴的公差带进行检验。
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尺寸的配合,应尽量采用基孔制配合。
当孔的尺寸增大到一定的程度,采用定尺寸的刀具和量具来制造,将逐渐变得不方便也不经济。
这时如都用通用工具制造孔和轴,则选择哪种基准制都一样。
标准规定: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下列特殊情况下,由于结构和工艺的影响,采用基轴制更为合理:(1)用冷拉光轴作轴时。
冷拉圆型材,其尺寸公差可达IT7~IT9,能够满足农业机械、纺织机械上的轴颈精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基轴制,可免去轴的加工。
(2)采用标准件时。
例: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它的内圈与轴颈配合无疑应是基孔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是基轴制。
(3)一轴与多孔相配合,且配合性质要求不同时。
2)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精度等级。
(1)应遵循工艺等价的原则,即相互结合的零件,其加工的难易程度应基本相当。
(2)相配合的零、部件的精度应相匹配。
如:与齿轮孔相配合的轴的精度就受齿轮精度的制约;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外壳孔和轴的精度应当与滚动轴承的精度相匹配。
(3)过盈、过渡和较紧的间隙配合,精度等级不能太低。
一般孔的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8级,轴的不低于IT7级。
常见的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的标准有哪些示例文章篇一:哎呀,这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的标准可真是个复杂又重要的东西呢!先来说说公差配合吧,就好像我们搭积木一样,每一块积木都有它合适的大小和形状,才能完美地拼在一起。
公差配合不也是这样吗?零件之间也得有合适的尺寸关系,才能组装成一个好用的机器。
比如说轴和孔的配合,太紧了装不进去,太松了又晃荡,这可不行!那常见的公差配合标准就有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就像是好朋友之间有一点点自由的空间,可以轻松地活动。
比如说,一个轴的直径比孔的直径小一些,它们之间就有间隙啦,能相对轻松地转动。
这在一些需要灵活运动的地方就很有用,就像我们的自行车轮子的轴和轴承之间。
过盈配合呢,就好像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很难分开。
比如一个轴的直径比孔的直径大一些,得用力压进去才能装配好。
这种配合在需要传递很大力量,不能有松动的地方很常见,像汽车的传动轴和齿轮的连接。
过渡配合呢,就是介于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之间,有时候有点间隙,有时候又有点过紧。
这在一些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又不能太松或者太紧的地方会用到。
再说说测量技术的标准,这就像是我们量身高要用尺子一样,得有个准确的标准才行。
常见的测量技术标准包括长度测量标准、角度测量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测量标准等等。
长度测量标准,那可太重要啦!比如说我们要测量一个零件的长度,就得用精确的尺子或者量具,而且这些量具本身也得符合标准,不然量出来的尺寸能准吗?角度测量标准也不能马虎呀!就像我们看东西要有正确的视角一样,测量角度也得有准确的方法和工具。
形状和位置公差测量标准就更复杂啦!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零件的形状歪歪扭扭,或者位置不准确,那装到机器里能正常工作吗?总之,这些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的标准可太重要啦!没有它们,我们怎么能制造出精密的机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美好呢?所以呀,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示例文章篇二:哎呀,这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的标准,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好奇的事儿!先来说说这公差配合吧,就好像我们玩拼图,每一块拼图都得大小合适才能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画面。
轴承的配合公差主要是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而定:
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与轴的配合与机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公差配合制度不同,轴承的内径公差多为负公差,因此,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条件下,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比通常的配合较为紧密。
轴承外径公差虽为负公差,但其公差取值与一般公差制度也不相同
2、一般地讲,对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不改变的情况,转动圈应比不动圈有更紧一些的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对于工作载荷的方向随转动件一起转动的情况,动圈就应配合得较松一些,不动圈就应配合得较紧一些。
3、如果轴承内圈随转子轴一块儿旋转,则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如果轴承外圈随转子一块儿旋转,则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渡配合。
4、选择轴承装配公差时,还要注意轴承与相配合零件的工作温度的差异,即考虑热膨胀现象。
如果轴承座的温度要高于轴承的温度,则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偏紧一些;如果轴的温度高于轴承的温度,则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就应偏松一些。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基轴制还是基孔制?
优先选用基孔制:
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工艺上和宏观经济效益来考虑的。
选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孔用定值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目。
在下列情况下应选用基轴制:
(1)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有不同配合要求。
例如,发动机的活塞轴与连杆铜套孔和活塞孔之间的配合。
根据工作需要及装配性,活塞销与活塞采用过渡配合,而与连杆铜套孔采用间隙配合。
所示,销轴将做成阶梯状。
(2)直接使用有一定精度(IT8~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做轴。
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
这种情况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3)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
3、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
例如,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而其内圈与轴径的配合则是基轴制。
4、允许采用非基准制配合。
非基准制配合是指相配合的孔和轴,孔不是基准孔H轴也不是基准轴h的配合。
最为典型的是轴承盖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在箱体孔中装配有滚动轴承和轴承盖,有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合,箱体孔的公差带已由此而确定为J7,这时如果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坚持用基轴制,则配合为J/h,属于过渡配合。
但轴承盖需要经常拆卸,显然应该采用间隙配合,同时考虑到轴承盖的性能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轴承盖配合尺寸采用9级精度,最后选择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为J7/f9。
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采用类比法,也就是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资料,进行比较选用。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
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同。
在常用尺寸段内,对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孔的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级时,轴比孔应高一级,如H8/g7,H7/n6。
当孔的精度低于IT8级时,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应取同一级,如H9/d9。
对过盈配合,孔的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7级时,轴应比孔高一级,如H7/p6,而孔的公差等级低于IT7级时,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应取同一级,如H8/s8。
这样可以保证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
实践中也允许任何等级的孔、轴组成配合。
2、相关件和配合件的精度
例如,齿轮孔与轴的配合,它们的公差等级取决于相关件齿轮的精度等级。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的精度等级取决与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
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
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
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 基准制的选择
1. 基孔制的选择。
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对于高精度的中小尺寸孔,采用基孔制可减少定值刀,量具的数量规格。
2. 基轴制的选择。
在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选择基轴制。
农机或纺机中,用不需切削加工的冷插棒材直接作轴;
结构上的特殊原因,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有不同的配合要求。
3. 与标准件配合的基准制选择。
基准制的选择依标准件而定。
键(基孔制)、圆柱销(基轴制)及滚动轴承(外圈与孔基轴制,内圈与轴基孔制)均为标准件。
4. 非基准制选择。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可用任意孔,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