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的超声诊断.ppt
- 格式:pptx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40
多囊卵巢综合症超声诊断进展发布时间:2021-09-23T08:19:56.14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9期作者:陈光艳[导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性改变便是卵巢多囊形态,而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式陈光艳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人民医院云南水富 657800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性改变便是卵巢多囊形态,而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诊断中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2003年的PCOS鹿特丹诊断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超声PCOS诊断标准,但是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诊断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特有且多发的生殖内分泌性疾病,在育龄期女性中占比7%~12%,对机体的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亦可增加代谢失调性疾病的发生机率,甚至引起子宫内膜癌或者乳腺癌等严重病症,但是因这一疾病的发生原因具有多样化,且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1]。
20世纪80年代,超声对多囊卵巢的研究发现超声形态特征与机体多囊卵巢的组织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详细阐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诊断进展。
1 PCOM与PCOS定义区别 PCOM是多囊卵巢样形态的简称。
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在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中所提出的疾病概念,只需满足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生化表现、多囊卵巢样形态三项条件中的任意两条,并且排除可能导致高雄的内分泌疾病,便可确诊。
由此可明确,PCOM是PCOS诊断中的一项条件,仅仅出现PCOM症状,临床并不能有效判断PCOS疾病。
1二维超声通常,正常女性的卵巢处于宫体旁和宫底外上方,分左右两个,椭圆形,且边界清晰,微见凹凸,大小在4cm×3cm×1cm左右,被膜出现强回声区,被膜下皮质可见直径0.3~2.0cm的卵泡。
机体皮质内的卵泡在垂体激素的作用下,可逐渐发育成主卵泡,待成熟后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