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促甲状腺激素和碘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概述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它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促甲状腺激素和碘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功能正常运作的两个关键因素。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腺体分泌的一种荷尔蒙,它通过调节甲状腺的功能来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而碘则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因为它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和碘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讨论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了解它在身体内是如何调节甲状腺功能的。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碘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了解碘在甲状腺激素合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总结促甲状腺激素和碘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键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甲状腺的功能机制,并且对于预防和治疗与甲状腺相关的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以及碘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以便读者对这些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促甲状腺激素和碘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促甲状腺激素和碘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概述一下这个话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正文部分将以两个小节展开讨论。
第一个小节将重点介绍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它在机体内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个小节将探讨碘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碘的摄入、甲状腺对碘的代谢、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促甲状腺激素和碘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促甲状腺激素和碘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在人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1.3 目的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和碘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它们在甲状腺功能中扮演的角色。
碘的作用与功效
碘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碘的作用与功效:
1. 促进甲状腺功能: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维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运作。
2. 促进代谢: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碘的摄入能够帮助调节代谢速率,促进能量的产生和利用,维持正常的体重和能量平衡。
3. 支持神经系统发育:在胎儿和婴儿期间,足够的碘摄入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碘缺乏可能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和认知功能障碍。
4. 维护皮肤健康:碘具有消毒和抗菌作用,可用于处理创伤和感染。
它还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的健康与光滑。
5. 预防甲状腺疾病:适量的碘摄入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亢和甲减等。
这是因为碘的充足摄入可以避免甲状腺失衡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6. 促进生殖健康:碘对生殖系统的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它对卵巢和子宫功能的维护至关重要,有助于正常的生殖周期和妊娠。
7. 支持心脏健康:碘能够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它参与调节心脏肌肉的收缩和心率的稳定,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请注意,虽然碘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摄入碘也可能引起甲状腺问题。
因此,在摄取碘的问题上,合理的摄入量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成人每日所需碘的摄入量为150微克到200微克。
具体的摄入量还需根据个人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孕期等因素而定。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足够的碘,如海产品、海藻类食品、牛奶、鸡蛋和禽肉等都是含碘丰富的食物来源。
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它主要负责分泌甲状腺素,调控机体新陈代谢。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谈论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
1. 平衡饮食,补充营养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碘,它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基础元素。
食物中含有的碘多寡与甲状腺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碘不足时,甲状腺会增大,但却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易患甲状腺肿和甲亢等疾病。
海产品是碘的良好来源,比如海带、紫菜等,还可以补充一些富含碘的膳食营养素,如牛奶、鸡蛋等。
此外,我们还需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甲状腺素的合成原料,维生素是甲状腺素代谢和运转的重要物质,可以帮助甲状腺提高能量代谢和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睡眠是人体代谢的重要时间,不良的睡眠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和代谢。
睡眠不足或不规律可能导致甲状腺素水平的波动,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从而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的产生。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以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降低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3. 积极避免应激和压力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激和压力往往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量和浓度,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的失调。
过度紧张、焦虑、疲劳等情况都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避免应激和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一些缓解压力的活动,如草地慢跑、瑜伽等。
4. 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避免吸烟、酗酒、过度使用咖啡、饮料以及含致癌物的食物等不良习惯,长期摄取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或饮料会导致皮肤癌、肺癌、甲状腺癌等疾病。
另外,长期过度饮食会导致肥胖,从而会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饮食量和热量,坚持适当的锻炼,保持优异的身体素质,降低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引发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引发甲状腺结节的原因1、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事实均可证明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
另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对性碘不足,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哺乳、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等,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物质:萝卜族食物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
土壤、饮水中钙、镁、锌等矿物质含量,对甲状腺肿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的流行地区除了碘以外,也缺少上述各种元素,也有些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和饮水的硬度成正比。
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激素合成障碍: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如缺乏过氧化酶、脱碘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或缺乏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入血发生困难,均可导致甲状腺肿。
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
4、高碘:少见,可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分布,其发病机制为过量摄入的碘导致TPO的功能基因过多占用,从而影响酪氨酸碘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5、基因突变:此类异常包括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10的点突变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患者基础代谢率正常;但当结节较大时,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所以专家提醒患者一旦确诊患有甲状腺结节,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中的饮食护理和日常保健。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一主要表现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甲状腺肿大是其主要症状,除此外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可通过自我触摸或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有结节,或因甲状腺肿大就诊,进行查体或B超等影像学检查获知。
二次要表现少数人出现较快速增大的甲状腺局部肿块,伴有疼痛感。
碘的重要性教案:了解人体中的碘元素作为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碘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能够帮助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对儿童的发育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碘的重要性和从哪些食物中摄入碘。
一、碘的重要性1、维护甲状腺健康: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重要元素。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体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甲状腺发育不良,进而出现各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亢、甲减等。
2、维持心脏健康:碘元素对心脏健康也非常重要。
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预防心脏疾病。
对于那些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摄入足够的碘元素能够帮助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3、支持大脑和神经系统:碘元素对人脑和神经系统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体缺少碘元素,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等。
4、促进骨骼健康:碘元素对人骨骼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人体缺少碘元素,就会导致骨骼发育和骨密度降低,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等疾病。
二、如何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碘元素1、海产品:海鱼、海虾、海带、紫菜、海藻等海产品都是很好的碘来源。
其中以海带和紫菜的含碘量最高,可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2、牛奶和奶制品:牛奶、酸奶等奶制品中含有一定的碘元素,尤其是有些商家在牛奶中添加了碘盐,使其含碘量更高。
3、水果和蔬菜:一些水果和蔬菜中也含有一定的碘元素,如柿子椒、紫甘蓝、菠菜、土豆等。
但是,这些食物中含碘量较低,不能完全满足人体对碘元素的需求。
海产品是人体摄入碘元素的最佳来源,而别的食物中的含碘量相比之下较低。
对于那些不喜欢吃海产品的人,可以考虑通过食用含有碘的食盐来满足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体过量摄入碘元素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摄入碘元素时需量力而行。
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保证摄入足够的碘元素,尤其是孕妇、儿童和老年人更需加倍注意,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碘在医药中的应用碘在医药中的应用碘是一种化学元素,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碘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防治甲状腺疾病、消毒和手术准备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碘在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中起到关键作用。
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腺体,它负责产生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疾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肿大等。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之一,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而过量的碘摄入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因此,适量的碘供应对于维持甲状腺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碘在外科手术准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手术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碘因其强大的消毒能力被广泛用于手术准备中。
碘溶液可以杀灭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从而减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碘的消毒效果持久,不易挥发,使其成为外科手术中的理想消毒剂。
此外,碘也在其他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碘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突出的效果。
碘-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摄取进入甲状腺和其他甲状腺组织中,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和功能亢进症等疾病。
此外,碘还可以用于造影剂的制备,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X射线造影。
然而,碘在医药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碘过量摄入会对甲状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因此,在使用碘类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以避免过量摄入的风险。
其次,对于某些人群来说,碘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这些人可能对碘过敏,因此在使用碘药物时需要谨慎。
此外,碘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辐射安全。
综上所述,碘在医药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它不仅在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中起着关键作用,还在手术准备、肿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碘药物需要注意剂量和患者个体差异,并避免过敏反应和辐射安全问题。
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了解碘在医药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正确使用。
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关系。
方法从我区各街道分层抽取994例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居民均接受尿碘检查,并观察碘营养不同及不同群体甲状腺异常发生情况。
结果 994例居民中碘水平低于100μg/L占9.56%,100-199μg/L占38.43%,200-299μg/L占29.48%,高于或等于300μg/L占22.55%;72例儿童尿碘水平中位数为231.23μg/L,57例哺乳期妇女为175.85μg/L,58例妊娠期妇女为163.25μg/L,807例普通人群为265.37μg/L。
共检出甲状腺异常8.05%,其中低于100μg/L检出4.21%,100-199μg/L占6.54%,200-299μg/L占7.17%,不低于300μg/L占12.50%;72例儿童中检出0.00%,57例哺乳期妇女中检出1.75%,58妊娠期妇女中检出1.72%,807例普通人群中检出9.67%。
普通人群甲状腺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区居民甲状腺水平多处于正常及轻度过量水平,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存在碘缺乏情况,且碘营养水平过高会增加甲状腺疾病发生几率。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碘营养状况;不同群体碘是进行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故碘缺乏也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1]。
因过去数年在我国已全面实施食盐加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
但近年来因碘过量而发生甲状腺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多,故为探讨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本研究在我区不同人群中进行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区各街道分层抽取994例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居民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428例,女566例;年龄8-76岁,平均年龄(42.37±3.37)岁;8-10岁儿童72例,哺乳期妇女57例,妊娠期妇女58例,普通人群807例。
碘在医学中的应用碘在医学中的应用引言:碘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消毒、检测、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碘在医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一、碘的消毒作用:碘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
碘溶液可以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预防感染。
用碘溶液消毒切口、伤口和皮肤表面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外科手术中的手术场所的消毒。
碘的消毒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创伤处理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二、碘的作为造影剂的应用:碘化物是一种常用的造影剂。
它可以在医学检查中用于血管造影、CT扫描、X射线检查和其他各种影像学检查中。
在血管造影中,碘化物通过注射进入人体,使血管体积显露出来,从而检查血管的状况,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X射线和CT扫描中,碘化物作为对比剂可以增强器官和组织的显影度,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碘作为造影剂的应用在医学检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碘的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碘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通过口服碘制剂来缓解症状。
对于甲状腺肿瘤,碘可以用于甲状腺摄碘治疗,该治疗方法通过给患者服用具有放射性碘的胶囊来治疗或控制甲状腺肿瘤,尤其是甲状腺癌。
四、碘的应用于避免碘缺乏病: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碘缺乏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等碘缺乏病。
因此,在一些地方,碘被添加到食盐中,以确保人们摄取足够的碘,避免碘缺乏病的发生。
这种碘盐可以消除地区性碘缺乏病,对地方居民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结论:碘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消毒、检测、治疗与预防疾病等多个方面。
通过其消毒作用,可以预防感染;作为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碘在避免碘缺乏病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碘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碘是我们人体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我们都知道,身体一旦缺碘就会造成大脖子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甲亢。
现在出售的食盐中大多都是碘盐,就是通过把含有碘的食盐加入食物的方式来防止我们人体缺碘。
我们的身体少不了碘,但是碘过量也不好。
那么碘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碘过量最常见的危害是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高碘与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关系。
高碘与智力发育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另外,高碘对脂代谢异常等内分泌疾病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国内外专家一直认同高碘能导致甲状腺肿,高碘甲状腺肿多呈弥漫型,硬度高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
专家提出尿碘水平与甲状腺肿患病率的U型函数关系,即尿碘水平对甲状腺肿患病率影响下限与上限的范围是50μg/g.Cr ~800μg/g.Cr,当尿碘低
于50μg/g.Cr时,碘越少甲肿患病率越高,而尿碘高于800μg/g.Cr时,尿碘越高则甲肿患病率越高。
根据碘阻断效应学说,当碘的摄入(抑制作用)与TSH的分泌增多(促进作用)一定水平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甲状腺肿,但血清T3、T4处于正常范围,此时对整个机体无明显影响。
随着碘进一步摄入,平衡失调,碘对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的抑制作用大于TSH的促进作用,就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从而影响智力发育。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碘过量之后对我们身体造成的危害最主要的就是表现在甲状腺上面。
像是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衰退、以及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等等都是由于碘过量而造成的,因此我们务必要控制好碘的摄入量。
甲状腺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引发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因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虽然甲状腺疾病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一旦发展成为严重的问题,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引发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已有人患有甲状腺疾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罹患这类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次,营养不良与甲状腺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元素,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发生。
特别是孕妇和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和代谢需要,对碘的需求量更高。
因此,合理膳食规划和碘的补充非常重要,以维持甲状腺健康。
此外,某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化学物质、辐射和药物等的暴露被认为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相关。
例如,某些农药和工业废料中存在的有机卤化物可以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引发甲状腺问题。
此外,长期接触放射线也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因此,注意避免接触以上危险物质,保护甲状腺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成为甲状腺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长期的压力和情绪不稳定可能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到甲状腺的调节机制。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减少甲状腺问题的发生。
总之,了解引发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甲状腺问题至关重要。
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环境因素和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并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以保护自己的甲状腺健康。
同时,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体检,以及及时就医治疗,也是预防和控制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措施。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享受良好的生活质量。
甲状腺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甲状腺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物质。
通俗一点讲就是,甲状腺是工厂,作用是生产和销售甲状腺激素;碘是生产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
没有原材料或者原材料不足,工厂无法生产或仅生产少量的甲状腺激素,无法满足市场(身体)的需求量,从而导致甲减;原材料过多,生产过量的甲状腺激素,销售到市场,超过市场的需求量,从而导致甲亢。
未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碘缺乏状态,很多人出现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同时,一些新生儿在胚胎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缺碘,出现智力障碍(“瓜娃子”)和生长发育障碍(“呆小症”)。
因此,国家在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这项措施在预防“大脖子病”和提高儿童智力及身高方面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是毫无争议的。
全民食盐加碘,造成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处于碘过量或碘充足的状态。
因此,2000年颁布的新国标下调了食盐加碘的含量,但是仍未阻止全国居民的高碘水平。
长期高碘饮食可能导致亚临床甲减、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增加。
因为制盐企业并不了解各个地区的碘水平,也就无法确定哪个地区应当增加碘含量,哪个地区应当减少碘含量。
目前,国家正在测定不同地区的碘水平,从而合理制定该地区加碘或减碘政策。
碘与甲状腺疾病呈“U”型关系,即碘少了、碘多了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科学合理的碘摄入量有利于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1、如果有甲减,需要多吃碘还是少吃碘?可以吃无碘盐吗?首先需要搞清楚引起甲减的原因:有继发于下丘脑垂体疾病的,如席汉氏综合征,垂体瘤及其术后改变,也有原发于甲状腺本身的,如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桥本甲状腺炎,甲亢131I 治疗后或手术治疗后等。
与碘有关的甲减,主要是“大脖子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前者是缺碘引起,截止2017,我国已基本实现消除“大脖子病”的目标,目前其发生率仅为1.8%,为历史最低。
而后者是自身免疫紊乱引起,高碘可诱发或加重桥本甲状腺炎。
碘与甲状腺北京协和医院戴为信碘为人体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世界五大洲因地质因素,存在一些缺碘地区,居住于该地区的人群广泛发生碘缺乏症,严重地影响了人口质量,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某个地区人群的尿碘少于每升50微克时,则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当少于每升20微克时,几乎肯定会出现地方性克汀病。
我国也是缺碘大国,针对缺碘情况,我国已采取食盐加碘的方法进行了干预。
一、碘的代谢1、碘的分布1.1在自然界的分布碘广泛分布在岩石、土壤、空气和水中,主要分布在海洋。
离海洋越远,空气中含碘量越低;海拔越高,空气中含碘量越低。
海水中碘含量则大大高于河水,河下游水中的碘含量高于上游。
当饮用水中碘含量5微克/每升时,则有可能有碘缺乏病的发生。
碘在自然界代谢的生物链有三级,一级浓集、二级浓集和三级浓集。
植物吸收土壤碘为一级,动物从植物吸收为二级;人类从动植物吸收为三级。
动物食品中含碘量高于植物食品;奶、蛋类食品含碘量高于肉类食品,海产品(动植物)的含碘量高于非海洋的食物。
1.2 碘在人体的分布人体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碘,其中80%~ 90%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只有5%来自空气。
食物中的碘包括无机碘、元素碘和有机碘三种。
在消化过程中,在肠道绝大部分被还原为无机碘,几乎全部被吸收,胃肠道内过多的钙、镁和氟离子会妨碍碘在肠道的吸收。
从肠道吸收的碘约有20%~50%被甲状腺摄取。
血浆含碘量低时,甲状腺摄取碘的比率就会下降。
所以各地区甲状腺摄碘率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碘缺乏区的摄碘率正常值是高的,而富碘地区的摄碘率的正常值是低的;甲亢病人摄碘率是升高的,甲减病人摄碘率降低。
甲状腺摄碘率受饮食碘量的影响,美国60年代平均碘摄入量为100~200μg/天,甲状腺摄碘率为40%~50%;90年代平均碘摄入量增为240~740μg/天,甲状腺摄碘率降为8%~30%。
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1.饮食中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有关吗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饮食中碘含量的高低与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的频度呈现U 型关系。
碘缺乏会引起碘缺乏病,碘过量也会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概率。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由贵阳、南京、武汉、西安4个处于碘超足量状态的城市与北京、成都、广州、济南、上海、沈阳6个处于碘充足状态的城市,各种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比较:临床甲亢患病率分别为1. 2%和1.O%;亚临床甲亢患病率分别为1.6%和3.2%;临床甲减患病率分别为2.1%和0.8%;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8. 2%和3.8%;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Ab)阳性率分别为12. 4%和11.0%;抗甲状腺球蟹白抗体( TGAb)阳性率分别为13. 4%和12.O%;甲状腺肿患病率分别为1. 3%和4. 5%;甲状腺单发结节患病率分别为9. 5%和13.3%;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患病率分别为3. 6%和9. 6%。
由此可见,碘超足量地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TPOAb和TGAb阳性率均高于碘充足地区;而甲状腺肿、甲状腺单发结节及多发结节、亚临床甲亢患病率在碘超足量地区均低于碘充足地区。
2.饮食中摄入多少碘合适
既然碘缺乏和碘过量对身体都有危害,那么人体摄人多少量的碘合适呢?甲状腺为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对碘的基础需要量是60微克/日。
要消除碘缺乏病的全部症状,每天补充碘100微克已经足够。
国际上对碘摄入量的推荐标准为:0~6岁的婴幼儿为每天90微克,6~12岁的儿童为每天100微克,大于12岁的人为每天150微克,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的摄入量为每天200微克。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有太多的日常食物已经在为我们“补碘”。
例如,我们平时用的加碘盐就含有充足的碘,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规定,每千克食用盐碘的含量必须在20~50毫克之间,也就是说,每克加碘食用盐中就已含有20~50微克的碘,只要一天的食盐量>5克,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那么,如何监测碘的营养状况是否合适呢?评价碘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尿碘中位数( MUI),可以到医院查尿碘水平以明确自己的碘营养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是:尿碘中位数(MUI) <100微克/升,意味着饮食中碘摄入量不足;100~199微克/升,意味着饮食中碘摄入量是适宜的(足量碘摄入);200~300微克/升,是超足量状态;>300微克/升,是饮食中碘过量。
对超足量碘摄入和碘过量者,应限制碘的摄入;尤其是甲状腺疾病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使尿碘在100~199微克/升之间。
3.哪些甲状腺疾病与碘缺乏有关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质,由于缺碘造成的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而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脖子病”。
(1)如果是由自然环境中缺碘引起,呈明显的地域分布倾向,表现为同一个地方很多人出现相同的病症,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2)如果因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或致甲状腺肿物质等所致,称为散发性甲状腺肿。
其中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胎儿期或儿童期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造成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结果。
妊娠妇女缺碘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会危及胎儿,从而导致
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造成碘缺乏地区下一代体格发育障碍和智能损害。
我国自从实行全民食用加碘盐后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显著改善。
4.哪些甲状腺疾病与碘过多有关
碘过多也不利于甲状腺的健康。
那么,碘过量会不会对所有人的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呢?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对饮食中碘的利用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长期食用加碘盐或含碘高的食物不至于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
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含活性碘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则会导致甲状腺合成过多的激素,出现甲亢。
近年研究发现,随着人体碘摄入量的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从低碘转为高碘饮食的开始几年。
目前,已明确碘摄入量的增加会导致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增加。
可以说,各种甲状腺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摄入过多的碘都会使本身存在的甲状腺疾病病情加重。
有上述甲状腺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控制碘的含量,尽量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
5.哪些食物含碘高
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应控制饮食中碘的摄入量,尽量不去食用含碘特别高的食物。
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是来自海藻类与贝壳类食物,如紫菜、海带、发菜、海蜇、海参、苔菜,各种贝壳、虾皮等。
一般水果和蔬菜中含碘量较少;碘盐里的碘加热后很容易被蒸发掉,如果因甲状腺疾病需要低碘饮食时,可以把盐先加热或者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就可以减少盐里的含碘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