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恩教如何辨别一次性饭盒的质量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27.71 KB
- 文档页数:1
劣质一次性餐具=隐形杀手你以为,使用它们就安全了吗?事实上在他们洁白的皮肤下面含有大量碳酸钙、工业石蜡、荧光剂等有毒物质。
你以为,它们干净卫生、健康无毒了吗?事实上,在他们的身体里霉菌、细菌等严重超标。
这不是别人,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餐具。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具有便捷特点的一次性餐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近些年来,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呈几何数字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打工族、白领、学生习惯于在快餐店里解决就餐问题。
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几乎在快餐店就餐,你就不可避免地使用到这些餐具,也许你觉得用这些餐具方便,甚至觉得更“干净卫生”,可事实是:我们使用的大多数一次性餐具属于成本低廉的劣质产品,常常含有工业碳酸钙、重金属、石蜡、苯、荧光剂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虽然在今年6月,国家公布了一次性纸杯、纸碗、纸餐盒的推荐标准,该标准规定一次性纸杯、纸碗、纸餐盒中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剂,不应使用回收材料等。
不过,这些新标准并不要求餐饮行业强制实施。
所以,在市面上在售、在用的一次性餐具依旧存在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
这些由化学原料制成的一次性餐盒、盘、碟、筷子、吸管等,大多是“三无”包装,无厂址厂家,无生产日期。
专家称,如果长期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材料中的有毒物质,一旦遇到高温、高油、乙酸(醋)等,便会渗出,甚至直接转移到食物中。
宅控网众多专家研究指出,从原料上看,目前很多一次性餐具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碳酸钙、工业石蜡、回收废料,产品的蒸发残渣(正乙烷、乙酸)严重超标。
同时,在生产流程中,不符合卫生标准。
中央电视台近期曝光了几起生产一次性餐具的黑幕:一厂家先从各处低价收购甚至从垃圾堆上捡拾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加工首先在水池内随便涮一下氢氧化钠,通过熏蒸消除霉点后,再用工业双氧水浸泡漂白,然后捞出后晾晒烘干就打磨装袋,新的一次性筷子就这样“诞生”了。
另一厂家,为节省成本,回收车间边角料、饮料瓶、甚至有打吊瓶后的输液管……然后制成一次性塑料杯碗。
五招教你识别劣质餐盒
消费者吴先生在超市经常看到商家将食品装在餐盒里出售,由于不知道餐盒是否安全可靠不敢买盒装食品。
那么,如何辨别餐盒是否合乎质量标准呢?
就此问题相关人士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一次性非发泡餐盒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乙酸超标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家为降低产品成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
长期使用的人群,体内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或出现重金属中毒等。
他向消费者介绍了几种鉴别劣质餐盒的方法:闻,闻上去有刺鼻味道;撕,劣质餐盒摸上去软绵绵的,且轻轻一撕就会破;折,一折会出现白色蜡印;漏,遇热会变形,还存在渗油渗水现象;沉,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时,只要产品上有质量安全标识QS及编号,就可放心使用。
使用一次性饭盒须防范这些健康隐患
一次性餐具用起来方便,但安全隐患却很多。
有的家庭不愿自己炒菜,习惯去餐馆点菜,然后打包带回家食用。
将高温油炒菜肴、油炸食物直接放入餐盒中,是最危险的盒饭。
如果去餐馆买盒饭带走,建议你让服务员先将菜肴盛在瓷盘或碗里,过个5~10分钟之后,再装入餐盒,这样能大大减少有害成分从餐盒中溶出。
即使没有时间多等,经过盘、碗转换,也还能使菜肴温度下降,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溶出。
另外,在使用一次性餐盒还要注意下列问题:不要用一次性餐盒长时间存放食物,特别是油、水较多的;不能用一次性餐盒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除非是餐盒上有明确可用于微波炉标志的;少用一次性餐盒冲泡食物,如麦片粥、速溶汤等;不要将一次性餐盒盛装菜肴的菜汁用来泡饭、冲汤。
浅析无任何标识的一次性餐盒危害性
张帮伟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7(000)030
【摘要】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液和用于食品生产的工具、设备
及食品相关产品必须符合相关食品标准。
一次性餐盒属于食品相关产品,如果没有
任何标识,该餐盒不符合《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
【总页数】1页(P76)
【作者】张帮伟
【作者单位】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次性塑料快餐盒盖成型工艺分析及逆向设计
2.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在一次性聚丙烯餐盒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3.一次性塑料餐盒中塑化剂含量测定及迁移研究
4.财
政部拟对电池、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塑料袋征收5%的消费税5.三类典型一次性外卖餐盒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餐具送检注意事项餐具送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确保餐具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关于餐具送检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餐具送检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确保餐具的质量和卫生。
2. 选择可靠的实验室:选择一家可靠的实验室进行餐具检测非常重要,确保实验室具备相关的认证和资质。
应该选择有经验的实验室,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3. 检查项目:餐具送检的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餐具的强度、耐磨性等,化学成分检测涉及餐具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例如铅、镉等,微生物指标检测涉及餐具表面是否有细菌、霉菌等。
4. 打样测试:在大规模进行餐具送检之前,可以先进行打样测试,以确保样品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样品未通过测试,应及时发起纠正措施,确保出厂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 检测标准:餐具的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餐具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和相关标准,如GB4806.1-2016《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等。
确保餐具的使用安全和卫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6. 记录检测结果:对于每次送检的餐具,应及时记录检测结果。
记录包括送检时间、样品批次、检测项目和结果等,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7. 处理不合格产品:如果餐具送检不合格,应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
可以选择返厂处理、更换供应商或者其他合适的纠正措施。
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进入市场。
8.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送检只是餐具质量控制的一个环节,平时还需定期对餐具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洗、消毒餐具,确保餐具的安全和卫生。
9. 维护检测设备:对于常规使用的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有需要,及时更新和修理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加强培训:为了保证餐具送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加强员工的相关培训。
员工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检测设备,并理解相关标准和规定。
总之,餐具送检是确保餐具质量和卫生的重要环节。
使用一次性餐盒的注意事项关于《使用一次性餐盒的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如今许多餐馆里边,也有便是校园内里边,我经常见到很多人都会用一次性餐盒,也有便是许多一次性筷子。
我觉得起來之前在杂志期刊上见到一次性餐具给自然环境产生了毁坏,并且归还自然环境产生了毁坏,我也想要知道,我们应当如何留意这一东西呢?1.平常要少用、谨慎使用一次性餐盒,最好自身带上便当盒既环境卫生又经济发展。
2.不在确立是不是纯PP生产的便当盒,最好是不必放微波炉。
3.针对商人常用的聚氨酯发泡塑料餐具应回绝应用。
4.部分欠佳生产生产商添加塑化剂便于於生产加工,一般这类塑化剂溶解油,如果是滚油,融解多一些,因而食材中含油量的,会有小量塑化剂溶到油中,随后迁移到食品中,假如长期性或是过多触碰塑化剂,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用一次性餐盒需鉴别好坏,达标快餐盒能够安心使用。
应负量防止应用一次性餐盒盛装高溫食品、煎炸食品、醋与米酒混和食品。
5.如何选择达标的一次性餐盒:说白了的塑胶,它是一个一个的小分子水,构成一个化合物,如同穿珠子一样,穿得越大、越长,就越牢固,因此塑化剂就少一些。
如果是全透明或沉的,如同哪个夹层玻璃,它很整平得话就晶莹剔透,假如凸凹不平,它也不晶莹剔透了。
全透明只意味着它的整平水平。
而沉,仅仅它压合的相对密度,它的相对密度与它加的塑化剂的是多少是不相干的。
因此一次性餐盒要挑选牢固点的。
纯PP的便当盒是浮在河面的!由于PP的相对密度低于1,轻强电解质!6.塑料餐盒对男士的影响是,会导致精子密度降低,男士长期性触碰塑化剂会造成精子密度降低。
因此适龄男士最好是无需。
7.常常应用一次性餐盒的人,应当多吃水果和杂粮:身体全部的有害成份,能够根据三种方式清除。
第一,降低消化吸收,第二提升清除,第三降低损害。
,高纤维食物能够协助身体吸咐有害物,使其伴随着排泄物排出去。
那样内毒素进入体内后就不容易进到到血液里。
一次性餐具国家安全标准
一次性餐具国家安全标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保证消费者摄取的食物温度和安全,而制定出的国家安全标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保护。
首先,为了确保一次性餐具的质量和安全,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消费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确保所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符合国家的质量检测标准和行业标准。
其次,一次性餐具必须由抗菌剂和消毒剂组成,能够有效预防食物中潜在的病原体,确保食品安全。
一次性餐具必须完全遵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确保制作出的一次性餐具经过严格的检测,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细菌等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因素。
此外,一次性餐具因生产过程不可掌控,因而对其使用前的消毒,应当由监护人在专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安全的洗涤,以确保其无污染。
同时,一次性餐具的印刷和制作也应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不会污染食物或影响消费者健康,比如印刷上使用的油墨应当为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环保型油墨,以确保安全。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的安全,制定出的一次性餐具国家安全标准应当严格执行,确保生产出的一次性餐具可以达到严格的质量要求,完全符合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中国塑料网鉴别劣质塑料用品的方法
来源:塑料论坛()
目前,实施市场准入的39种食品用塑料制品中,质量抽查合格率不是很高的主要是快餐盒、塑料袋等几类产品。
中国塑料协会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认为,由于现在很多食品用塑料产品上并没有QS标志,市场上难免存在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
为了使人们尽量避免使用不合格产品,专家给出了一些鉴别劣质产品的小窍门:
快餐盒:一般来说,合格的产品光洁度、亮度比较好,捏起来有一定的强度,手撕撕不破,闻上去也没什么味道。
而劣质的餐盒,摸上去软绵绵,没有弹性,轻轻一撕就破裂,闻上去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除了用以上方法鉴别外,还可以用沉水实验来验证快餐盒的优劣:劣质产品一般加入便宜的矿物质如碳酸钙、滑石粉,比重比水大,把快餐盒弄碎后放到水里搅拌,沉下去的就是不合格的,而合格的快餐盒比重小,会浮在水面上。
保鲜膜:用PE材料制成的保鲜膜,可以安全使用,而用PVC材料制成的保鲜膜不应该接触油脂,也不可以加热,需谨慎使用。
通过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这两种保鲜膜:在燃烧的过程中,如果滴油、烟雾比较小的是PE保鲜膜,烟雾比较大、不滴油的是PVC保鲜膜。
塑料袋:一般劣质的塑料袋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杂质比较多,对着光线看,里边有好多的黑点或者杂质点,一般都是用废塑料生产的;二是闻味道,劣质的塑料袋闻上去有很大的刺鼻气味。
另外,消费者在家里也可以用棉球沾一些食用油,在有色塑料袋上擦拭,容易脱色的就是劣质塑料袋。
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盛装酸性食物溶出实验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4月17日发布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 18006.1-2009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中明确要求,用于生产适用该标准的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应为食品级,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
但是部分生产企业在巨额利益驱使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中使用来源不明的废塑料并加入大量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
为了进一步研究劣质快餐盒对人体的危害,2010年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曾委托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参考国家标准要求,实验模拟不同时间及温度条件下,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打包酸性食物(实验中用4%乙酸代替)时,一次性餐盒的可溶出物占所使用餐盒的比重,从而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出:使用劣质餐盒盛装酸性食物时,到底有多少餐盒被溶出并随着食物吃进肚里。
试验溶出物质让参与的学生和老师吃惊不小,时过一年,市场上销售的塑料餐盒质量如何,2011年3.15前,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再次委托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对塑料餐盒进行乙酸蒸发残渣溶出的模拟实验。
实验选在北京化工大学的实验室,使用天平、恒温水浴锅、烘箱等实验器材,按照《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6-2003)和《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的要求,进行模拟实验。
因盒盖在打包食物时接触较少,为了便于操作,沿快餐盒的盖体折线将盒盖剪掉,保留快餐盒的底部。
实验过程为向一次性快餐盒中注满配置好的4%乙酸溶液,分别模拟(1)一次性快餐盒盛装80℃酸性食物且保温2小时;(2)盛装酸性食物室温下放置12小时(相当于打包回家放置一夜第二天进食的);(3)盛装酸性食物室温下放置24小时(相当于打包回家放置一天一夜后进食的;(4)盛装酸性食物室温下放置48小时(相当于打包回家放置两天两夜后进食的)。
如何判断餐盒是否有毒?
在生活起居中,一次性塑料餐盒直接接触食品类,其品质事关身体健康。
这当然也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靠自己做小实验,另一种则是直接做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根据其质检报告来判定。
到底一次性塑料餐具该怎么辨别好坏?不过关的商品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根据下列恒祥检测教大伙儿选择的方法及其常见问题。
取一块桔子皮,在发泡餐盒上磨擦数下,不久餐盒上被擦洗过的一部分就融解了,時间越长,融解得较严重。
桔子皮测定法关键对于发泡餐盒,餐盒浸蚀速率越来越快的,其带有的有毒成份越多。
实验原理:青柠檬、柳橙含有的成份,对聚乙烯原材料的发泡餐盒有明显的腐蚀,当用发泡餐盒装带有青柠檬、柳橙成份的食材时,有害物很有可能就被一起服用了。
并且,发泡餐盒在高溫时,很有可能会释放出来有毒有害物。
若是想要更加精确的结果,则需要进行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了,聚丙烯测试、聚乙烯测试、特殊迁移(甲醛,初级芳香胺等)测试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发泡餐盒尽管已于二零零一年被严禁应用,但现阶段发泡餐盒在餐馆销售市场上仍司空见惯,提议顾客尽可能不必应用。
在选购时最好是挑选没有颜色全透明的塑料餐盒,那样的餐盒由纯聚丙烯(PP)生产制造,安全性能较高,颜色的餐盒很有可能加上了别的化学物质,色调越重越不安全。
应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前,可以用开水烫下,假如异味重最好是不能用。
54·FOOD INDUSTRY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餐盒开始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然而一次性餐盒在使用之前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经过调查统计,100名同学中有83位同学在使用一次性餐盒之前没有进行清洗,因此我们对邵阳学院周边餐馆一次性餐盒使用前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菌落总数的测定以及大肠埃希氏菌群的测定。
测定一次性餐盒的菌落总数是用来检测一次性餐盒在使用前的细菌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大肠埃希氏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一次性餐盒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它反映了一次性餐盒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材料一次性餐盒样品取自邵阳学院周边的小型餐馆、个体饮食摊点临使用前的样本30份,分两个批次采集。
每一份样品10个餐盒,取好样品后均放入未拆封的购物袋中,12h内检测。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20g、加入100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7.0±7.2,分装于锥形瓶中,121℃,高压灭菌20min。
乳糖单料管:按GB/T 4789.28-2013中4.9规定。
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
样液的制备:从每份样品中抽取三个待检样品,在超净工作台用无菌水浸湿的无菌棉签擦拭样本,擦拭面积为2×2.5cm,每个样本擦拭五个点,使每份试样的擦拭面积为75cm²,擦拭后将棉签置于75ml 无菌水中充分摇匀,制备1:1的原样。
采用十倍稀释法,用无菌吸量管吸取1ml 原样,放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
每一次稀释,吸量管都不能伸入试管中,并且每一次稀释都需要更换一支移液管。
根据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稀释梯度即原液、10-1、10-2三个稀释梯度。
每一个稀释梯度制备三个培养皿,即从三个稀释梯度中用无菌移液管吸取0.5ml样液,加入到制作好的无菌平皿中,用涂布器将样液涂匀,动作要轻以减少机械损伤。
一次性餐盒的质量保障措施一次性餐盒的质量保障措施摘要:一次性餐盒作为餐饮业的重要包装材料,其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一次性餐盒的质量保障措施,并分析了其在设计、生产、材料选取、检验、标识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相关法规法规的详细解读和案例分析,提出了加强质量监管、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提高材料质量、加强检验等建议,旨在提高一次性餐盒的质量水平,确保人们的用餐安全。
关键词:一次性餐盒;质量保障;生产标准;材料质量1. 引言一次性餐盒作为餐饮业的重要包装材料,其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餐盒的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餐健康,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来确保餐盒的质量。
本文将围绕一次性餐盒的设计、生产、材料选取、检验、标识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提高一次性餐盒的质量水平,保障人们的用餐安全。
2. 质量保障措施的意义一次性餐盒的质量保障措施的意义在于提高餐盒的质量水平,降低产品缺陷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规定的质量标准,保证人们的用餐安全。
质量保障措施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 质量保障措施的关键问题3.1 设计问题一次性餐盒的设计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强餐盒的抗压能力,防止餐盒变形和泄漏。
设计还涉及到产品的外观和尺寸,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2 生产问题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如原料选取、模具制造、注塑成型、热压等。
合理选择原料,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合法合规,都是保证餐盒质量的重要环节。
3.3 材料问题一次性餐盒的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餐盒材料包括塑料、竹纤维、纸质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4 检验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餐盒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如何辨别不合格餐盒
一看
看餐盒上是否有QS标识及编号;其次看餐盒表面是否光洁,有无杂质或黑点。
一般来说,透明的塑料餐盒是用纯聚丙烯(PP)生产的,安全系数比较高。
颜色鲜艳的餐盒有可能使用了废旧塑料,因此,颜色越深越不安全。
出现的是QS两个字母,而不是上面大家常见的这种标志。
二闻
从味道上辨别,伪劣餐盒会有刺鼻的异味,真正的环保餐盒是无味的。
三摸
从手感上辨别,伪劣餐盒内壁粗糙,手感发涩,而且没有光滑感。
对光照射,盒面材质内还有明显不规则小黑点。
真正的环保餐盒手感光滑,没有涩感。
塑料餐盒检测标准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塑料餐盒已经成为人们经常接触的物品之一,其在餐饮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塑料餐盒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塑料餐盒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塑料餐盒作为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其在食品保鲜和便捷携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由于塑料餐盒的种类繁多,材质不一,加工工艺不同,因此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或不当加工工艺,导致塑料餐盒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塑料餐盒的生产和使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制定和实施塑料餐盒的检测标准势在必行。
塑料餐盒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成分检测、安全性能检测、卫生指标检测、环境标准检测等。
通过对塑料餐盒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可以有效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塑料餐盒的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首先,塑料餐盒的材料成分检测是保障其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塑料餐盒通常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遇热、遇油等条件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因此,对塑料餐盒所用原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防止有害物质的渗透,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其次,安全性能检测是确保塑料餐盒使用安全的关键。
塑料餐盒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高温或化学物质,如果其安全性能不达标,就会造成有害物质的溶出或食品的污染。
因此,对塑料餐盒进行耐热性、耐油性、抗拉强度等方面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另外,卫生指标检测也是塑料餐盒检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塑料餐盒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存在细菌、霉菌等污染物,就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对塑料餐盒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残留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排查潜在的卫生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科罗恩教如何辨别一次性饭盒的质量问题
作者:CNCrown科罗恩
以现代社会生活的高节奏需求为背景,以餐饮行业的高提速发展为基础,对于出门在外整日奔波的职场群体来说,一声外卖、一份盒饭、一次AA制的所谓打牙祭,其实都难以避免与最为基础的饭盒用品接触,然后无论是一次性饭盒还是逐渐流行的可微波饭盒,都在近年来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卫生隐患,令人忧心忡忡,而本篇文章取自CNCrown科罗恩环保饭盒的最新市场调研,意在指导大家如何正确辨别一次性饭盒产品的质量问题。
1、从触觉上辨别饭盒质量
质量欠缺的一次性饭盒产品用手捏捧时会显得十分绵软,轻轻用手去碾压时饭盒的凹面会很难恢复,而且尝试去撕扯时一般都可以轻松撕裂,这是最为劣质的饭盒产品,甚至连基本的食物盛放都难以确保,一般只被用在简单盛放的餐饮用途上,如烧烤的盛放上桌等,这种一次性餐盒在高温下更会发散出有毒物质。
2、从视觉上辨别饭盒质量
将一次性饭盒置于阳光处观察,劣质的产品会在内表隐约可见块状或条纹状杂质,整体光泽较为暗淡,如果将其弯折的话,劣质的一次性饭盒产品表面可以看到会出现一些石蜡印记。
CNCrown科罗恩对这一类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暗含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3、从嗅觉上辨别饭盒质量
质量不过关的一次性饭盒产品,仔细闻时会发现一股类似于腥味的味道,非常的刺鼻,热食盛放以后更为明显,这是塑化剂等各类化学成分添加的明显后遗症,一方面影响了消费者的进食欲望,而另一方面有毒成分的挥发及与食物的融合后,本身也会造成健康隐患。
目前,一次性饭盒市场的发展问题虽然经过了大力整治,但依旧不容乐观。
目前,一、二线城市大多数职场群体不用一次性饭盒,而选择自用性的环保饭盒如CNCrown科罗恩等知名品牌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