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折算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46
作者:胡朝阳外币交易和报表折算一、外币交易和报表折算的区别是什么呢?假如你是一个国内企业的会计,遇到有些业务如:借入美元、进口货物赊账(将来要付美元)、出口货物未收款(将来要收美元)、购入/卖出美元,收到美元等业务,这些就是外币交易,你需要做凭证、记账。
假如你是一个国内企业的会计,你们公司在国外有子公司/合营/联营或分支机构,一年下来,人家要给你汇报,就会把报表给你,但人家平时的记账本位币是外币,因此账、报表都是外币,你该怎么转化为人民币呢?这就是报表折算,不需要做凭证、记账,只需要把人家提供的报表进行折算。
二、外币交易下面我们说说外币交易。
我们知道,我们的本位币是人民币,假设发生的外币业务的外币都是美元。
在发生外币交易业务时,我要你做一件事情,在“对汇率有感觉”的账户后面加上“—美元”。
例如,外商投入20000美元资本存入银行。
你会想做:借银行存款20000美元贷实收资本20000美元,可不对啊,因为我们需要转化为人民币。
因此你会再想想汇率是多少?用哪个呢?合同汇率,还是美元到账时银行标价的汇率?应该是美元到账时银行当天的标价的汇率,这样可靠啊,有银行证明。
假设银行当天的标价的汇率是6.88,你会做借银行存款20000X6.88 贷实收资本20000 X6.88,这样行吗?仍然不行。
因为银行里的是美元啊,只是“相当于20000X6.88人民币”。
因此,你应该做借银行存款—美元20000X6.88 贷实收资本20000 X6.88。
实收资本要不要加“—美元”呢?感觉不用。
我们再说外币借款。
借款10000美元,到期还本付息都是美元,当日汇率为6.78。
你会做借银行存款—美元10000X6.78 贷短期借款—美元10000 X6.78。
因为你手里的是美元,欠的也是美元,只不过需要用人民币标价。
例如你赊账进口原材料,应付账款账户后面会加上“—美元”,因为你欠的是美元,但原材料账户后面会加上“—美元”吗?感觉不用。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概念:外币业务是指企业在跨境交易过程中使用外币进行结算的一类业务。
外币报表折算则是将外币业务所涉及的资金进行换算,以便在本国财务报表中进行统一计算和分析。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中常见的一种情况,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报表折算以便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外币业务的特点:1. 外币业务使企业暴露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2. 外币业务的交易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在进行外币交易时,选择合适的汇率进行结算以减少风险。
3. 外币业务需要遵守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的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外币业务进行计量、披露以及报表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1. 实际汇率法:该方法是根据实际汇率来折算外币金额。
实际汇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汇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并计入财务报表中。
2. 平均汇率法:该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汇率取平均值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末期汇率法:该方法是将期末的汇率应用到外币金额上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外币业务交易较多,期末汇率与期初汇率差距较大的情况。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1. 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财务报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外币收入和费用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收入和费用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损益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业务损益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外币报表的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外币金额的折算方法和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对企业的影响:1. 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