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急性胆衰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胆是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如因精神情绪不佳、饮食失调等,引起肝胆气滞,疏泄失常,通降失调,即产生“不通则痛”的症状。
如湿热熏蒸,浸淫肌表,则可发为黄疸。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见急腹症之一。
大部分轻症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病例都能通过中医治疗获得缓解,症状较重的亦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而缓解。
如反复多次发作则在静止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以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腹痛、高热、黄疸、腹膜刺激症状日见加剧的患者,均应及时采取急症手术治疗。
【诊断】1本病常有既往类似发作史,应注意其发作诱因、情况、次数以及发作时有无黄疸出现等。
2.发作时右上腹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轻。
如出现高热、黄疸,则提示炎症加重并有胆道梗阻情况。
3.右上腹局限性腹痛,多为单纯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剑突下疼痛为主,向背部放射,多为胆管炎及胆总管结石;右肋缘下疼痛,并向右胸或右背放射,多为肝内胆管结石;阵发性腹痛,为总胆管口括约肌痉挛、结石嵌顿的特点。
4.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内或胆管内有结石声影。
5.寒战、高热、黄疽、右上腹疼痛为总胆管梗阻及炎症的表现。
如患者神志淡漠、脉细、血压逐渐降低,则为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伴有中毒性休克的趋向,应引起高度警惕。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辨证分型(1)气滞型:常因饮食或情绪诱发或加重,疼痛尚能忍,多为胀痛、阵发性。
常诉口苦、咽干,不思饮食,或伴恶心呕吐,发热不重,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紧或细。
此型多见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初期,或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2)实火型: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剧而拒按,上腹痞闷,高热气粗,口苦心烦,或有呕恶,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多弦数。
此型多见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等。
(3)湿热型:右上腹胀痛持续,偶有阵发,寒热往来;或热势不扬,头昏目眩,身倦无力,心烦呕恶,口渴不欲饮。
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外科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外科治疗的临床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0例非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预后。
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4例(70%),好转5例(25%),死亡1例(5%)。
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90%),好转1例(5%),死亡1例(5%)。
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胆囊包块和胆囊穿孔及休克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结论: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外科治疗总体而言预后良好,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对于生命体征较为平稳的患者可以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41-02近年来,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减退和免疫力功能的下降,使外科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外科治疗的临床情况,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0例非老年人胆结石胆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
年龄61岁-80岁,平均年龄71±6.5岁。
其中黄疸患者5例,胆囊肿大患者8例,胆囊穿孔患者4例,休克患者3例。
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
年龄62岁-81岁,平均年龄70±5.5岁。
其中黄疸患者9例,胆囊肿大患者6例,胆囊穿孔患者3例,休克患者2例。
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外科保守治疗进行体会分析,改善其治疗。
方法:选自我院自2004年3月-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禁食,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失衡同时选用广谱抗生素等进行对症治疗,监测其生命体征,测量血糖,做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心电图、b超、胸片等检查。
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患者77例,占96.3%,死亡患者3例,占3.7%,其中有10例患者病情好转的10-30d后再行择期手术,现均痊愈出院,另外15例患者行急诊手术,出现3例死亡患者,有1例患者死于心室纤颤,2例由于严重肺部感染以及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另外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5例,肺部感染患者5例,经积极后疗痊愈出院。
结论:老年急性胆结石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速.患者临床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保守治疗即使消除了炎症但并不能控制病情或病症的反复发作。
绝大多数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但同时也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良机,择期胆囊切除术应做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6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74-01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即acc,是由于胆石阻塞胆囊管造成的胆囊内出现胆汁的滞留,导致细菌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目前老年人发病趋势呈上升,据有关报道,此类患者六十岁以上约占半数,其中以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居多[1]体质差,合并多种疾病,手术耐受性差等,因此治疗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对于老年人而言治疗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针对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进行体会,总结其劣势,改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自2004年3月-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0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70.2岁,80岁以上患者4例,以上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到10天,皮肤出现轻度黄染31例,右上腹反跳痛或是肌紧张29例,均mushy症测试阳性。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究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方式选择提供有效依据,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自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20例,根据病情需要采取急症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方式与时机。
结果本组患者中,14例行急症手术,出现8例并发症;106例行择期手术,出现18例并发症,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急症手术。
治愈118例,死亡2例,且发生于急症手术病例中。
结论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患胆囊炎胆石症实施手术治疗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式,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胆囊炎胆石症;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探究分析胆囊炎胆石症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其身体机能与免疫功能减退,发病率相对较高。
同时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手术风险增大,是肝胆外科应为重视的问题之一[1]。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76例,年龄60-84岁,均经术前b超检查及手术证实患有胆囊结石,入院时急性胆囊炎41例,占34.2%,慢性胆囊炎79例,占65.8%。
统计术前并存疾患,高血压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各类心脏疾病26例,前列腺增生23例,糖尿病19例,肾脏疾病11例,胆总管结石4例。
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4例,胆囊穿孔2例,胆囊癌1例,其余均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2方法根据患者病情,14例采取急症手术,106例采取择期手术,分别选择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其中11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造瘘术,3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疗效观察摘要】老年性胆囊炎在急性发作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积极施行手术治疗。
手术具有对内脏干扰少,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
【关键词】胆囊炎;手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3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35-0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基本相同。
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饱餐特点是进食高脂食物后,多是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乃系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
近年来笔者依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择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胆石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08年2月-2011年3月间我院住院部收治了54例老年急性胆石症患者,男21例,女33例,年龄63-78岁。
患者生命体征:右上腹剧痛或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饱餐特点是进食高脂食物后,多是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部分患者恶心、呕吐。
经超声查体确诊。
2手术方式所有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
采用经右腹直肌切口或肋缘下斜切口进入,胆囊颈部局麻封闭,12号针头连接橡皮管接吸引器刺入胆囊吸净胆汁后,切开胆囊底部,清除结石和脓絮状物,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小心推挤入胆囊腔取除,盐水加庆大霉素、甲硝唑冲洗液冲洗。
纵行剖开胆囊前壁至胆囊管处,胆道探子探查胆囊管及胆总管,确认位置关系后,在胆道探子引导下,纵行剖开胆囊管前侧壁,至距胆总管0.3-0.5cm处,术中见有清亮胆汁溢出,确认无胆管结石后,内荷包缝合结扎胆囊管。
胆石症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疗效观察分析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内结石形成,引起胆囊炎、胆囊痛等
症状。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胆石症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等,
且手术风险较大,因此老年人的胆石症手术治疗需要谨慎选择。
本文通过对8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观察分析,探讨老年人胆石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胆石症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在6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75.6岁。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
镜下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分别占50%。
观察手术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3个月内的疗效评估。
结果:本组8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平均为100分钟,手术失血平均为100ml。
2例患者在术中转换为开腹手术。
手术后24小时内,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胰腺炎,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出血,1例出现肠梗阻。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
术后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恢复良好。
随访观察期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胆绞痛,无黄疸、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结论:老年人胆石症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老年
胆石症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
手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重视术中、术后的监测和护理,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
治疗的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外科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结果:治疗组显效为22例占73.33%,有效为7例占23.33%,无效为1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显效为7例占23.33%,有效为6例占20%,无效为17例占56.66%,总有效率为43.33%。
结论:外科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93-02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发生率日渐增加[1]。
这类患者体内主要脏器多有退行病理变化或伴有其他疾病,病情大多比较严重和复杂,治疗也有其自身特点。
急性胆囊炎一般是由于长期吃饭过饱、长期食用油腻性事物、长期的劳累和长期精神状态差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患急性胆囊炎的病患一般回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出现。
胆石症是一种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并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一般由身体的代谢因素、胆系感染、胆汁的淤滞胆汁ph过低、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所引起的;
急性胆囊炎容易诱发胆石症,而胆石症常触发胆囊炎,两者是相关相连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的一中疾病;外科治疗是一种以手术的形式来治疗和修补病患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外科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胆石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57~81岁,平均年龄为68.5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外科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患者进院后立刻给予药物解痉止痛、再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有合并症的必须控制住,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当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后,再给予中药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5g、木香12g、玉金15g、木通15g、桅子12g、菌陈15g、大黄6g、金钱草30g、广木香9g、枳壳9g,并嘱咐少吃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水果。
1.2.2 治疗组(外科手术治疗)在患者进院后均停止进食再给予药物解痉止痛、再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有合并症的必须控制住,再根据各病患的病情行单纯
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术和胆道探查术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或者胆囊造瘘术,在手术完成后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有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使用甲硝唑,如果过敏者可使用青霉素;做好术后的抗感染手续,使患者得以康复。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病患的病症解决,体征恢复正常,身体无异常反应,能够正常的日常活动;有效:病患的病症解决,体征恢复正常,身体无异常反应,日常活动不能大幅度的剧烈运动;无效:病患的病症没有改变或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虽然急性胆囊炎大多数是由于胆结石所致,但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胆囊管阻塞一般引起胆囊粘液分泌增加,胆汁成分包括胆盐、磷脂、甚至胆固醇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黏膜炎症。
后期可出现动脉阻塞和缺血。
除少数病例外,急性胆囊炎并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对发病开始几天内手术取出的胆囊胆汁作培养,其阳性率不到33%,至少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囊结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胆囊炎及胆石症发生率日渐增加[2]。
急性胆囊炎胆石由于常见于老年人是以在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因老年人的身体比较虚弱,气血不足,身体的内脏器官衰弱,当我们在给予治疗时危险系数都比较高,所以我们应当选择安全系数高
的治疗手段,而本文的外科治疗的效果明显,这对于治疗老年人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有很高的疗效,对比以往的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系数高、存活率高的一种治疗方法[3]。
因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由于是常见于老年人所以伴发病比较多,是以我们应当认真确诊以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来治疗该病症,并认真对待防治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4]。
参考文献:
[1] 何学文.60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53-54.
[2] 王力,王云.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8):585-587.
[3] 殷伯琪,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11(31):850-852.
[4] 杨野,刘宇,郭仁宣等,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5(28):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