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48例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8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李改珍;庞贵凤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03(012)010
【摘要】@@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易反复发作且多次住院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是重要手段,现将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观察情况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总页数】1页(P780)
【作者】李改珍;庞贵凤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48例的护理 [J], 石斌娅;樊建娟
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J], 米丹;王敏
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J], 代丽
4.ACBT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5.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J], 王艳华; 李志飞; 许晓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2胆结石手术后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朱莉娟今年48岁的王女士是一名胆结石患者,而对于胆结石这种病症,相信大家对它的名字都不陌生,因为这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的病情特点,所以王女士决定接受医生手术治疗的建议,王女士的丈夫不知道胆结石手术之后需要怎么照顾王女士,想咨询一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需要进行哪些护理措施呢?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何为胆结石,手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意义何在等相关性的问题,然后再对术后护理展开探讨。
一、胆结石的成因具体指的什么实际上,胆结石属于成因比较复杂的疾病,可以将它说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体内胆盐或胆素处于分泌不平衡的状态、胆汁长期滞留、胆囊壁出现内膜缺血、细菌侵袭、先天异常或肿瘤等胆囊壁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引起胆结石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胆结石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时,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措施,让结石和人体之间保持“和平共处”的关系就好。
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胆结石症状出现,当前临床采取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将胆囊切除,以免此病反反复复的出现。
因为一旦胆结石反复发作,就会导致胆囊黏膜损伤、充血水肿等一系列问题,增加胆囊炎发生率,甚至病情严重的病例还会因为胆囊穿孔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性质严重的并发症。
除了可以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外,还可选择服溶石药物、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药在胆结石治疗方法也具有良好的成效,其可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降低胆囊炎发生率,但采用中药治疗有没有排石功效,到目前为止,临床方面还没有相关研究或文献报道。
二、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意义手术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胆结石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可以对患者的结石情况进行直接观察,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去除结石。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可知,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结石清除率。
其中胆宁片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常用药,其具有清热通下、疏肝利胆的治疗效果。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术后予以胆宁片口服,可使临床症状、疼痛程度得到进一步缓解和改善,可对患者的不良症状进行很好的改善。
山莨菪碱联合硫酸镁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实施【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山莨菪碱与硫酸镁的效果。
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选择研究病例,共纳入76例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研究开始后秉持客观原则排除主观因素干扰后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共38例患者采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确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共38例患者采用山莨菪碱与硫酸镁进行治疗确定为研究组,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CRP、STB水平更低(p<0.05),且发热症状及胆囊肿大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短(p<0.05)。
结论:联合应用山莨菪碱与硫酸镁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山莨菪碱;硫酸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临床上通过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缺乏良好耐受性的老年患者并不适用,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与患者身体康复。
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仍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实用性。
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药物较多,由于不同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因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基于此,本文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山莨菪碱与硫酸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交替分组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共纳入38例为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1:17例;年龄61-82岁,平均(71.36±3.09)岁;发病时间最长5天,最短4小时,平均(2.28±0.69)天。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时间为(75.5±18.7)min,术中出血量为(92±20.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6.5)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8±8.4)h,住院总天数为(9.2±1.2)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性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手术治疗;胆结石;急性胆囊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7-02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由于结石的阻塞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者疼痛难忍。
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62-81岁,平均73.5岁,表现为右上腹痛18例,恶心、呕吐12例,发热15例,体温:37.6-38.6℃,平均体温38.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8-21.2)×109/l,平均14.6×109/l。
1.2 手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切开皮肤约5cm,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分离腹直肌前鞘及肌肉,小心提取腹膜并打开进腹[3-4]。
进腹后常规查明胆囊、肝脏、胆总管、胰腺及胃、十二指肠情况,抬高胆囊桥,以纱布向内下推开大网膜等组织,以深细的腹部拉钩协助显露胆囊,如果囊内张力过高提取困难时,可使用7-9号针头抽除部分胆汁。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45例外科治疗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I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并发切口感染3例,带T管出院2例(4.4%),2例造瘘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全组治愈42例(93.3%),死亡1例。结论根据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时机,精心做好围术期处理,采取恰当的术式,是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由于老年人反应差、免疫力低、合并症多等特点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我院自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午陛胆石症45例,现就其诊治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60-89岁,平均72.5岁。病程24 h~20年。45例术前B超示均有胆囊炎声像,伴胆囊结石30例,伴有胆总管结石15例。术前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13例、慢性肝病2例、糖尿病6例。合并1种疾病者33例,2种疾病者10例,3种疾病者2例。 1.2 方法单纯胆囊切除26例,胆囊大部切除术2例,胆囊切开取石、造瘘4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2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其中行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40例。术中所见胆囊炎性水肿胀大者23例,萎缩性胆囊炎2例,化脓陛胆囊炎8例,胆囊部分坏疽6例,胆囊穿孔4例。术中发现胆囊癌2例,切除胆囊后电刀烧灼胆囊床并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及右侧脂肪淋巴组织。对合并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肝功能损害等,术前、术中、术后均作了相应处理,尽量达到最佳状态。 2 结果 本组治愈42例(93.3%),带T管出院2例(4.4%),死亡1例(2.2%),为急诊手术死亡病例,死亡原因系感染性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择期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2例造瘘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治愈。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1例,严重电解质紊乱2例,残余结石1例,术后行胆道镜取石痊愈,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胆囊切除手术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在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对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老年人发生急性感染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即病变程度常远超症状与体征,而且常伴有动脉硬化,急性炎症时发生胆囊内小动脉栓塞,易引起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囊坏疽、穿孔,一般抗感染效果不好。本组中9例非手术治疗24 h后,无好转而不得不手术时,胆囊已坏疽穿孔4例。故对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尽早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鉴于老年患者常并发其他疾病,尤以心脑疾病居多,因此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综合本组治疗经验,笔者认为:对有症状或已确诊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及早择期手术,对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有效控制并发症,创造条件尽陕手术。不能因为年龄大、危险陛高而放弃手术,找准手术时机,术前准备充分,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仍然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组治愈率为93.3%。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应视患者具体隋况而定,老年人各项器官功能减退,特别是有并存病者,其手术耐受力明显降低,不适宜的手术方式或操作均会增加手术风险。能解除主要问题,手术越简单越好。可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内引流等。对急重者未作术中胆道镜检查或造影,虽然有1例患者因此导致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但是均在术后微创取石成功,未留任何后患。 3.3 术后并发症术前正确估价,及时改善重要脏器的功能,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状态:(1)老年人反应差,免疫力低下,胆囊动脉硬化,病情进展快,易造成胆囊的坏死、穿孔;(2)老年人胆囊炎易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造成术后并发症增多及病死率增加;(3)易合并胆心综合征;(4)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及结石的慢性刺激易诱发胆囊癌。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老年人的胆道手术后较容易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3%~62%。本组为20.0%,其中以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多见,此外为术后发生切口裂开。这些并发症以急诊手术患者为多见。因此要高度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4 围术期的处理老年人胆道患者围术期的处理尤为重要,由于老年人并存疾病多,重要器官代偿能力低下及身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情发展快,术后机体恢复较慢,使术后病死率增加,故术前正确估价,及时改善其重要脏器的功能,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要使老年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年老本身不是手术禁忌,在现代外科及麻醉条件下一般都能耐受手术;并存疾病固然能增加手术风险,但只要充分掌握重要脏器功能,作好术前准备,如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左右;糖尿病应把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等,即使有并存疾病也不是禁忌证;相反,早期去除病灶对并存疾病也是利多弊少。手术操作简单有效,时间不宜过长。术后给予合理有效的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使用心电监护、常规面罩吸氧,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防止各类并发症发生。切口拆线应在8天以后酣情分次进行。 总之,对于老午性胆石症患者,应仔细观察病情,把握好手术机会,不要因为老年人体质差、合并症多等手术风险高而回避,只要充分重视术前准备,选择有效安全的麻醉与手术方式,高度重视术后观察与处理,可以把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从而提高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陈植贤.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5):448—448. [2]张巨合,徐皓.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4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5,9(5):367-368. [3]张美香,胡志平,池徐峰.高龄胆囊炎、胆石症临床特点与手术处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z006,15(13):1751—1754. [4]彭其芳.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87,29(7):463. [5]毛登峰,郭建虎,赵丹东材,老年急性胆囊炎的Y-hi治疗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2):170.
精品
可编辑
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48
例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胆囊炎;抗生素治疗;护理
0引言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
病率在老年急腹症中仅次于阑尾炎居第二位[1],起病急、发展快,
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代偿
功能下降,对炎症的应急性、反应性降低,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难
度.我科对200401/200608收治的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
作患者应用头孢哌酮(先锋必)、甲硝唑静滴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48(男43,女5)
例,年龄55~83(平均68.5)岁,均选择头孢哌酮、甲硝唑联合治疗
7~14d,除1例感染未控制转至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
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老年人多
数对腹痛的反应迟钝,因此必须仔细观察,尤其注意腹痛性质和规律
以及局部体征的变化,如果应用抗生素后腹痛缓解,体温下降,黄疸
逐渐消退,说明药物有效.如果腹痛发作频繁,逐渐加重,黄疸更加显
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腹肌紧张,说明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精品
可编辑
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精品
可编辑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头孢哌酮引起的过敏反应易
发生于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因此,使用头孢哌酮前
应详细询问患者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反应
史.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应小心使用,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则选用
其他药物.对于老年患者,更应注重监测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
血象,发现异常时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本组用药时间7~14d,无严
重不良反应发生.用药时间不应超过14d,以防细菌产生耐药菌株或出
现菌群失调症.
2.2饮食及生活指导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好发于饱食油腻或夜间平卧时
(胆管阻塞)[2].故合理的膳食对本病的康复及预防有积极的指导意
义.本组病例中严重感染者入院后前3d均禁食.在应用抗生素的间隙
静脉补充机体每日所需热量及电解质等.3d后可给患者低脂饮食,每
日脂肪摄取量控制在45g以下,但要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以促进机体康复.使用头孢哌酮期间及停药后5d内饮酒会出现潮红、
出汗、头痛、心动过速等反应,所以指导患者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和含
乙醇饮料.
2.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特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
容,可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在用药的同时,我们注意关心体贴患
者,多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
疾病的保健知识,并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反应向患者交代清
精品
可编辑
楚.如甲硝唑的代谢产物有使尿液呈深红色,应向患者提前说明,以避
免不必要的惊慌,用同病区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解除患者
对治疗效果的怀疑态度,打消其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始终处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早日康复.
精品
可编辑
【参考文献】
0引言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
病率在老年急腹症中仅次于阑尾炎居第二位[1],起病急、发展快,
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代偿
功能下降,对炎症的应急性、反应性降低,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难
度.我科对200401/200608收治的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
作患者应用头孢哌酮(先锋必)、甲硝唑静滴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48(男43,女5)
例,年龄55~83(平均68.5)岁,均选择头孢哌酮、甲硝唑联合治疗
7~14d,除1例感染未控制转至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
精品
可编辑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
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老年人多
数对腹痛的反应迟钝,因此必须仔细观察,尤其注意腹痛性质和规律
以及局部体征的变化,如果应用抗生素后腹痛缓解,体温下降,黄疸
逐渐消退,说明药物有效.如果腹痛发作频繁,逐渐加重,黄疸更加显
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腹肌紧张,说明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头孢哌酮引起的过敏反应易
发生于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因此,使用头孢哌酮前
应详细询问患者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反应
史.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应小心使用,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则选用
其他药物.对于老年患者,更应注重监测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
血象,发现异常时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本组用药时间7~14d,无严
重不良反应发生.用药时间不应超过14d,以防细菌产生耐药菌株或出
现菌群失调症.
2.2饮食及生活指导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好发于饱食油腻或夜间平卧时
(胆管阻塞)[2].故合理的膳食对本病的康复及预防有积极的指导意
精品
可编辑
义.本组病例中严重感染者入院后前3d均禁食.在应用抗生素的间隙
静脉补充机体每日所需热量及电解质等.3d后可给患者低脂饮食,每
日脂肪摄取量控制在45g以下,但要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以促进机体康复.使用头孢哌酮期间及停药后5d内饮酒会出现潮红、
出汗、头痛、心动过速等反应,所以指导患者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和含
乙醇饮料.
精品
可编辑
2.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特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
容,可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在用药的同时,我们注意关心体贴患
者,多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
疾病的保健知识,并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反应向患者交代清
楚.如甲硝唑的代谢产物有使尿液呈深红色,应向患者提前说明,以避
免不必要的惊慌,用同病区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解除患者
对治疗效果的怀疑态度,打消其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始终处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早日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