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大同话

经典大同话

经典大同话
经典大同话

1,有一个后生买衣服对服务员说:"给刚买个带到岔儿的白不(布)散子."服务员一想这是要衬衫,就顺手拿了一件,没看见有点皱.后生说:"这咋格出了."服务员说:"你扑拉扑拉就展了.""那给我拿个猴儿筋.""你要猴儿筋竹(做)啥?""鲁住好拿."nbsp;nbsp;

2,叶个儿上街,吃了个绝戈达,扑流扑流吃的就想起你来啦,哇哇的就给嚎开啦,贵见是想你想的扎不住,你多会还岗钱啊。

3,大同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谁啪的?谁啪的?谁咋走不正色?”导游告诉他泼你是祝福你,他说:“哎呀您不知道,那个枪嘣猴啪的是滚水。”

4,有人去北京,用大同话向别人打听厕所在哪儿?别人听不懂。于是兀自壮了壮胆:咱也说他句普通话---提高了嗓门---“请问,茅刺在那个朵儿呢”????别人更矢笑死了.我想搁揪会儿.

5,有个老大同到北京下饭馆:服务员,给岗拿个烟灰钵儿,这水太拔啦,倒点滚水,拿圪塔攒布服务员:·¥#%¥……%¥—

6,一次参加一个婚礼,一哥儿们,拿着跟火些问MM:"这是啥",MM说"洋火",哥们儿说:"不对,再想想",MM说"火柴",哥们儿说"不对",后来MM 表演了节目后,还是忍不住问"到底是啥",哥们儿说"回去问你奶奶",后来经不住MM缠,哥们儿说出答案,"这叫曲灯儿",众人喷饭.

7,再别康桥之山西方言版:

求迷各楚的我走了,

就象我求迷各楚的来,

活抖活抖衣袖袖,

不提溜走一片云彩,

水底的草草啊,

各揪在那儿轻轻的活颤

8,树上各就俩雀儿,一个对另一个说,你往那面儿各就各就,把我的毛衣压各出了。另一个说:“你真麻求烦,各出了扒拉扒拉不就展了。”

9,上高中时语文老师给讲了个笑话:一个学生上大学假期回家后,他老子问他:小兔崽子,啥时候回来的??儿子说:昨天黑夜。。老子过去就给了一个巴掌,说:啥时候回来的??儿子说:夜儿黑夜。。老子笑了。。

10,我曾经和同学说了一句“不带着”,同学居然给我一个塑料袋,当时我就懵了!

11,大同版大话西游:曾经有个女女,摆在岗面前,岗硬是没带的朝理她,等到岗知道没求了才想有她不赖,如果老天能再给岗一次机会,岗会跟女女说:你跟岗哇!

12,红楼梦里出现过而现在大同方言仍在使用的有:

强扎挣、尸灵...

哎呀,一时想不起来那么多了。

当时看书的时候还以为曹公在大同也住过十来八年呢。

13, 大同人挖苦别人卖关子是这样说的:你骑十骆驼逮耗子,悠的好套子!

大同人挖苦喜事大操大办的人是这样说的:吃了吃不了宁(硬)胳或,空盘子差差往起落,喝了喝不了到处洒,糖抓了一把又一把.喝完酒你黑(还)骂大街,临完黑拿走我两条烟.

大同人讽刺当权小人这样说:啥心儿人啥心儿部门儿当点儿啥,有点儿小权卡(可)会耍,不咋底呀!看不起呀!不象话呀!挺格咋呀! 小呢(鹅)下呢蛋--将努差

14,天不下雨下煤面儿,地十有井没井盖儿.

厕所的墙十画漫画儿,树十长的是刷料袋儿.

大同的姑娘最有派儿,好吃街十的羊肉串儿.

15,真喜人!真耐心!临哇哇的!

16,大同对骂

大同街头,二人对骂

甲:个抛,老子定死你!

乙:刷萨呢?小个丁,来四四!再个杂老子侧死你!

看那个球迷信眼的!那看求相!

17,大同话的“圪”音用的比较多,比如:

圪抽、圪闹、圪塌、圪押、圪劣、圪丁、圪泡、圪叨、圪拉、圪遛、圪撅、圪炸、圪窜、圪出、圪资、圪老、圪那、圪戳、圪翻、圪喘、圪纠、圪剩、圪嚼…………

有些字连新华字典也查不出来,没办法了!

18,普通话里找不到的大同话

圪蹴、个索、个休(三声)、个督、个蹙、个闹、个泡……

19,个顶个疤、白烟(眼)、拨切你、闹补给迷、夜儿应该是夜你个、人杰、新名词有料子鬼

20, 大同话中的儿话音:

树上各就了一只圈儿

衣服上烧了个愧儿

黄儿黄儿的(快点),革吉个他的!

21,我的东西行不着啦!不知道人拿啦

好好行行,饪哪气拉?

22, 知道为什么用大同话骂人特别爽么??你要是能把下面的话一口气说出来,那人估计就升天了!呵呵

谁让你大声叫呼?伺不伺想乃B斗啦?

你快以便呼哨去吧

都走大的人了,还个吱呢?

不那脸好好摸擦摸擦,你看能代糊了一脸能代!

做啥,没事洗碳切

真套吃栏柜的个抛! 小个丁

咯叽散踏地不嫌麻烦!

割裂铅丹的!各单刘求的!

老强本! 枪嘣猴!咋走不正色!看你那求迷各楚的样儿哇!

看那个球迷信眼的!那看求相!瞎憋叮!看那讨吃货!

各产啥呢

花鞋、润莲、二大头、二匪叶儿

晋外山西籍市厅级领导

市厅级: (按姓氏排名) 丁雪峰左云人 1956年2月出生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 丁怀民襄汾人 1963年11月出生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 马天荣夏县人 1957年5月出生山西省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马存根左云人 1959年2月出生山西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上官永清沁水人 1963年1月出生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马福山大同人 1951年8月出生大同市政协主席 马景龙平定人 1950年4月出生山西省省委巡视组组长 丰立祥山阴人 1957年8月出生大同市委书记 巨宪华左权人 1954年8月出生山西省省政府副秘书长 毛金明昔阳人 1954年7月出生山西省省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 王小东灵丘人 1962年1月出生中共广西自治区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水成新绛人 1953年4月出生山西省司法厅厅长 王义升河曲人 1956年4月出生山西省供销社监事会主任 王义业大同人 1964年5月出生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 王大高永济人 1949年10月出生山西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 王云亭长治人 1952年10月出生长治市政协主席 王宁清徐人 1960年12月出生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王正喜临县人 1951年2月出生山西省省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主任

王全春太原人 1968年出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院委委员、办公厅主任 王安庞长子人 1958年5月出生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亚汾阳人 1964年2月出生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党委书记 王守义长子人 1955年12月出生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 王守祯寿阳人 1951年11月出生山西省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王宇鸿临县人 1955年9月出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创民临猗人 1962年10月出生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宝生河津人 1956年6月出生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王国正万荣人 1952年1月出生山西省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副主任 王茂设安泽人 1957年8月出生朔州市委书记 王茂林五台人 1951年11月出生山西省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副主任 王杰敏沁水人 1956年1月出生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王虎胜昔阳人 1954年4月出生山西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山西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书记 王学军怀仁人 1964年6月出生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王尚义交口人 1955年3月出生太原市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王秋生原平人 1954年9月出生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王建武五台人 1956年10月出生山西省文物局局长 王建新浑源人 1956年7月出生山西省统战部副部长、山西省社会科学园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王铁选稷山人 1954年3月出生山西省省直工委书记 王晓勇定襄人 1953年4月出生山西省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大同方言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圪”字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一个字,恐怕要数发“圪”(疙)音的这个字了。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含义的、难以计数的词和词语。它几乎能用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中,堪称是一个“妙”趣横生、千变万化的多用字。下面就是由这个字打头组成的一些词。 圪闹、圪蔫、圪痂、圪疖、圪塄、圪巴、圪渣、圪针、圪生、圪丁、圪就、圪擦、圪蹭、圪拦、圪涮、圪搅、圪挪、圪弯、圪抖、圪划、圪窜、圪颤、圪摇、圪摆、圪索、圪威、圪夹、圪吵、圪缩、圪逗、圪溜、圪转、圪喘、圪钻、圪推、圪扒、圪挤、圪挡、圪滋、圪处、圪叨、圪摄、圪抠、圪哄、圪混、圪翻、圪塔、圪幌、圪嘟、圪显、圪列、圪撅、圪顶、圪戳、圪虚、圪吊、圪拐、圪蹦、圪卷、圪啧、圪缠、圪窝、圪舔、圪团、圪挨、圪阴、圪瘪、圪对、圪躺、圪驯、圪搓、圪料、圪握、圪戏、圪呆、圪朽、圪煨、圪吸、圪嚼、圪造、圪嚷、圪努、圪吉、圪哼、圪吱、圪腾、圪嘣、圪哇、圪碜、圪柳、圪怏、圪煎、圪装、圪精、圪燥、圪邦、圪皱、圪鬼、圪品、圪出、圪森、圪韧、圪耽、圪腻、圪白、圪角、圪堆、圪泡。 另外,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词组或句子,如圪叽圪嗯、圪留把弯儿的、圪出八代的、圪连牵旦的、圪列圪巴的及圪猴猴、圪滋滋、圪美美、圪楚楚、圪叉儿、圪丝儿、圪朵儿、圪弯儿等等。 大同歌谣谚语歇后语集锦 大同话在演变过程中,融汇了周围各地方言的精华,一些独特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流传下来,丰富了大同方言,现将最有大同特色的收集如下。 一谚语 冬至不吃肉,冻了脚趾头。 秋风凉,树叶黄,拉沙老婆着了忙(拉沙指又脏又懒) 蚧黑蟆叫唤水瓮出汗,大雨下得天昏地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九二九,不能擩手,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春攒粪一堆,秋收粮万担。 腰了没棉,冻死可怜。

大同的风俗

大同风俗 风俗,即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它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的总和,也是一套由来已久的精神规范。 大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颇具有一定特色。大同的年节,是被人十分重视的,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样子像牛。大同人过春节时全家聚拢在一起以躲避“年”,这就是“守夜”由来。传说中的“年”有怕火光、怕红色、怕响声的“三怕”,于是大同人过大年的时候总是要点上“旺火”,帖上对联,并且燃放爆竹,敲锣打鼓以以此来镇“年”以后旺火、对联、爆竹的含意更大,还表示丰产、兴旺、发达等意思。所以一到初一,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以示一个新的开端。游八仙:这是大同的一项民俗活动,而这一项活动主要的就是正月的初八时候举行的。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就会偕老带幼,来到了寺庙或者是道观中,祈求一年的健康以及平安。因此在大同的当地,流传着“游八仙,治百病“的说法。除了这一天之外,人们也会时不时的到大同市内的寺庙里面,进行祭拜,因此寺庙的香火也是十分的鼎盛的。因此游客来到了大同,也可以到这里祭拜一下,祈求一下健康平安,也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了。 庙会:大同的庙会十分的热闹。在大同的庙会上,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卖东西的,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表演等,像是秧歌、川剧等表演,可谓是应有尽有。除此之外,在大同的庙会上,还展示了泥人、剪纸等民间的工艺品。如果游客可以幸运的遇到了大同的庙会的话,不妨逛一逛,感受一下大同的这种传统的庙会,并且购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元宵节闹红火,古代称游艺,始于唐,在宋代已十分兴盛。大同人的元宵节,称正月十五,这时人们除挂灯笼外,还要大搞街头文艺活动。大同游艺活动的特点,主要是花样多,地方色彩浓,除高跷、小车灯、船灯外,还有挠阁、抬阁等。抬阁近年来已不常见,被彩车代替,但是大同人的春节文艺活动,总是常常以新的代替旧的而不断变化着,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此外,在八月十五打月饼,是为喜庆丰收:腊月二十三吃麻糖,大同人传说是为糊住灶神爷的嘴,这当然是一种不实际的说法,但是这明显地反映出大同人的向善忌恶的习惯。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

大同方言中名词的特点

大同方言中名词的特点 本文主要系山西大同方言的单点性研究,系统地描述名词在大同方言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通过名词的构词特点、名词的重叠、名词的语缀、名词的兼类、结语五个部分描述分析大同方言名词系统中词汇的特点。 标签:大同方言名词构成特点重叠语缀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属于晋方言北部边陲,从而与普通话颇为接近。由于大同方言属于晋语的大包片,因此也有其自身独具的语言特点。本文主要描写分析的是大同方言中的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大同方言中的名词与普通话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构成特点: (一)大同方言的单音节名词重叠时,如果这个词是阳平调的字,重叠以后的那个字变成了去声。如果是亲属称谓词,后字不儿化,其他的词后字儿化。如果这个单音节名词是阴平、上声、去声、入声等声调,重叠的后字一律读成轻声。 (二)大同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式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可以表示“小”“杂乱、零碎”等语法意义。这是与普通话名词的语法特征的不同之处。 (三)大同方言中的名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前缀和后缀。如:前缀“圪”“不”;后缀“个”“货”“鬼”“猴”等构成大同方言中的特色名词。 (四)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否则就成了一对同音词。大同方言里的少数名词具有这种语法功能,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根据语法功能分可以作名词,也可作动词或者作形容词。 一、名词的构成特点 (一)名词的逆序 1.普通话组成双音节词中的两个语素,在大同方言中前后位置可颠倒构词,这种构词方式称为逆序构词。逆序后构成的词,意义不变。 2.有的逆序后的词,意义有所变化。这些词可以看作是大同方言词中的特色词。

工信部首任掌门人:李毅中

工信部首任掌门人:李毅中 记者/李忠存李琦吴晓宇 传言果然不虚,“黑脸”李毅中在万众瞩目中接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大印。 多数人在频发的矿难中认识了李毅中,殊不知,这位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更是一名在多方压力下进退有度、游刃有余的整合高手:在中石化,他精兵简政,硬是把一家效率低下的巨型国企整饬得精干高效;在国资委,他俨然国有资产的大管家,把一干超级国企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安监总局,他不顾高龄,奔波于安全事故现场,让”黑脸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时而怒目圆睁,拍案而起,那是在不负责任的贪官和奸商面前;时而又温情尽显,双眼含泪,那是在面对遇难矿工家属之时。 今天,远离了那片近距离接触死亡和伤痛的“是非之地”,李毅中是否依然嫉恶如仇?在面对信息产业内部的官僚作风时,他是否还会雷霆震怒,还会将他的雷厉风行、亲力亲为进行到底? 李毅中,山西大同人,1945年3月生,目前任工信部部长。 1966年7月于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7年8月至1998年4月,任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任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4月起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00年2月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后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2003年任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局长。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2008年3月17日下午4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公布新的人事任命: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部长。这意味着,3年来在全国各地矿难中“救火”不止的他,将承担起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领军人角色。 其实,坊间早已认定几近退休的李毅中将出任该职,所以,任命案正式通过后,各方波澜不惊。 相比其他4个新部委,工信部所涉部门和机构最多,覆盖面最广,组建压力也最大。今年63岁的李毅中,只差2年就到了省部级领导退休的年龄。工信部大印为什么会被交到他的手里? 第一章整合高手 衣着朴素、戴金丝大框眼镜、两鬓花白、眉宇上翘,外表温文尔雅的李毅中看起来更像个大学教授。但,他表现出来的职业面貌却是,不苟言笑,有着洞察秋毫的目光和天生刚正不阿的威严。这让曾在山西交城煤矿事故现场远远望见过他的矿工王秦源至今印象深刻。他对《IT时代周刊》说:“这个老头儿精干矍铄,面相严厉,不怒自威,一看就是个难应付的干部。” 了解李毅中的人给出的一致评价是: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做事果断,统筹能力强,信心十足,认准了绝不回头。 把中石化带出困境 李毅中,1945年3月出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 1966年7月,21岁的李毅中从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山东胜利炼油场当车间工人。在石油系统,他一干就是37年。

大同方言

大同人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的家乡话: 口语类: 稳啦----搞定你抓尼----干啥去瓜答-------聊天个出的------皱啦 斩布----摸布十笑--------搞笑没拾收----没出息吸人的----漂亮的 乃心----可爱亲各蛋----乃心火不尿它----不理它不白眼----不喜欢 个闹----垃圾个惨--------撒娇不吧切------不管乃逼兜----扇耳光 夜你----昨天后也--------下午瘦字-------委屈克量--------束缚 个塔----唠叨球篮花----屁不定捉恰------不自在拿心----不好意思 读蛋----屁股乃刀--------讨厌穷像----没出息样滴流------用手提 耐见----喜欢铜顶心------愣子一个儿------自己胡嚼--------瞎说 能带----鼻涕玩鞋----------痰这伙儿---目前现在花花儿的----快点 那心----恶心各刀--------打扰呢粑粑------拉屎个揪--------蹲下 周尬----收拾强会儿------终于扎火--------生火各拔儿------坑儿 哭儿----窟窿胡住--------粘住个几个生---末末儿水瓮------- 水缸 转去----逛街个甚--------害怕不代腰-----懒的去后生----未婚男子 不炸----没事防主货----没出息花花儿的-----快的发灰------干坏事 答造----照看不直伦----不值得难活-------不舒服节北淋浴----邻居 个都----拳头 称呼类: 老日【爸爸】,老爹【大伯】,二收【二叔】,大兄岗【老婆的哥】,小舅日【老婆的弟】,喂母娘【老婆的妈】,喂夫【老婆的爸】,小姨儿【老婆的妹】。喂生【女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吱儿【男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老板【老婆】。 大同人喜欢在话前,中,后加语气词,比如说----------------卡好,卡新鲜,卡不赖,卡能片----上七啦,下七啦,灰七哇,灰侯,吃哇,喝哇,走哇,去哇,起开挖,走好尼,走快尼,走不好看尼。 为绿色环保,有些话是不便说的请理解,就想起这么多,以后还会增加的,谢谢觉得好玩就转你空间吧。 大同方言集粹(精华版) 那圪塔搌布 我的东西行不着啦!不知道人拿啦 好好行行,饪哪气拉? 瞎憋叮!看那讨吃货!

大同市工业情况

大同市工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战线以科学业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集聚为关键,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兴装备、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同时,力足煤炭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传统产业。全力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优势企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大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极,把大同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全省新兴产业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目前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调整顺利。 一、经济运行及节能降耗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 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 1、现价工业总产值:517.39亿元,同比增长28.1%,完成年度目标的60.95%,超计划进度2.61个百分点; 2、工业增加值:191.81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年度目标的58%,欠计划进度0.34个百分点; 3、销售收入:556.01亿元,同比增长33.6%,完成年度目标的58.61%,超计划进度0.27个百分点; 4、实现利税:66.39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年度目标的59.36%,超计划进度1.02个百分点; 5、实现利润:25.85亿元,同比增长38.2%,完成年度目标的67.32%,超计划进度9.98个百分点。 (二)节能降耗主要指标预计完成 1、万元GDP综合能耗降幅:预计同比下降2%,距离完成省下年度目标仍欠1.5个百分点。 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预计同比下降1.8%。 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11年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我市计划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36项,总投资

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栖 摘要:方言是晋语的代表,晋语是新划分出的汉语方言区域,研究方言有利于晋语的发展。而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本文侧重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音系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得知,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对比 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方言属于片(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就境的晋语来说,方言属于以为中心的云中片。方言主要包括市区、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晋语区是近十几年,学者从汉语方言划分出的新的方言区域(晋语包括北方方言中部分地区极其临近、、、蒙部分有入声的地区虽然现在仍对“晋语”的开始“独立”争议颇多,但可以窥见“晋语”极有特色)。而方言就是晋语的代表,因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声字。本文侧重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方面的异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得知,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一、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马文忠先生认为,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t??][?][?]包含在声母系统中。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t??][?]归入[ts][ts?][s],[?]用[z]代替。此外,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话的19个辅音声母。我们用下表将二者的声母系统进行直观对比: 普通话与话辅音声母对照表

大同的历史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 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

大同方言笑话

1一次参加一个婚礼,一哥儿们,拿着跟火柴问MM:“这是啥?” MM说:“洋火”。 哥们儿说:“不对,再想想”。 MM说:“火柴”? 哥们儿说:“不对”。 后来MM表演了节目后,还是忍不住问:“到底是啥”? 哥们儿说:“回去问你奶奶”。 后来经不住MM缠,哥们儿说出答案“这叫曲灯儿”,众人喷饭。 2一个学生上大学假期回家后,他老子问他:"小兔崽子,啥时候回来的??” 儿子说:“昨天黑夜。” 老子过去就给了一个巴掌,说:“啥时候回来的?” 儿子说:“夜儿黑夜。” 老子笑了。 3树上个就了两鸟,公鸟跟母鸟说:“乃求呀你,往那面个就个就,把岗毛衣压革出了。”母鸟说:“革出了怕啥?扑拉扑拉就展了。” 最近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一官员来大同调研。谈起地方语,就问接待的人员大同话的方言说法:问“短”怎么“说?答:球长长!问:”小“呢?答:球大点儿!又问:“不好呢?”答:寡球气!再问:“看不起人”答:球相!那要讲“不满意呢?”答:蛋球是!又问:“不管用呢?”答:球也不顶!那要说小气呢?答:球毛鬼胎!此官员感到不爽:难道就没有不带“球”的大同话吗?答曰:有呢,少寡逼! 1.圪襂害伙 2.甚么老过 3.坷墚瓦梢 4.圪促打蛋 5.展油攉水 6.夹疯愣赠 7.小家瓦器 8.孤独流戏 9.心猫呼烂10.毛反带烂 11.失溜二眼12.稀肥大胖13.油渍抹耐 14.吓人捣怪15.团家伙伴 16.瞎眉触眼17.陈里格瑟18.愣七砍赠19.窝几各囊20.精说白道 21.点毛颤眼22.打架隔厌23.黑能圪痂24.失咸巴塌25.圪丁圪巴 26.跌东舀西27.扎愣散骗28.讨吃烂鬼29.没倌辣撒30.咯唧散塌 31.圪埒锲蛋32.软腰裂胯33.十龇赖害34.假眉三道35.阴七阳八 36.烟喷雾罩37.成色懒气38.失咸邋遢39.甜忽腻腻40.鬼狐零丁 41.八大不挨42.秃嘴笨舌43.死求一记44.迷糊打蛋45.喧天驾雾 46.张八盖九47.软机圪嫩48.球毛鬼胎49.翻鼻麻叶50.求迷性眼 51.瓷眉杏眼52.囊眉粪眼53.光眉俊眼54.超眉架眼55.酸眉醋眼 56.灰眉触眼57.砍眉惺眼58.胖眉肿眼59.张风喝冷60.三八两下 61.游出摆进62.撩猫戏狗63.白皮泛脸64.平不呀叉65.毛连涩带 66.虚棱凳架67.龇牙打调68.五马长枪69.打牙讪嘴70.冷阴坎晴 71.嘴尖毛长72.死松破肚73.撒骨扬尘74.闪深踏浅75.乱朝王世 76.黑潮污烂77.豁沟打牙78.忽松咬沓79.圪折摆受80.把家守业 81.五哭六笑82.猴眉洼眼83.横搅顺说84成里八色85.汪心火燎 86.日脏八代87.的零兰蛋88.滴溜牵挂89.秃叽淡舌90.不叽不腊 91.变眉色脸92.四撒五偃93.二夹克梁94.立眉霸眼95.圪瘾八自 96.戳鬼不悟97.悉底尽明98.圪丝圪韧99.灰塌二虎100.东老西刮

大同方言与婚俗文化

大同的方言与婚俗文化 摘要:文章依据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大同婚俗现象中特有的方言词语入手,系统地描述了方言与婚俗的关系,同时这些异彩纷呈的风俗习惯又折射出深刻的地方文化内涵,进一步说明了方言与民俗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大同婚俗;方言;文化内涵 引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种方言的产生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方言一旦脱离了某种特定的语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将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言与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婚俗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大同婚俗现象中所含的方言词语,来阐述婚俗与方言的关系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即从记载大同婚俗的方言词语入手,谈谈大同婚俗中的文化内涵。 一、方言与婚俗的关系 1.1 先有某种婚俗,才会产生记载该婚俗的方言词语 一种方言词语的出现必然建立在。。。。。。。。。。。北方大部分地方,举行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一块别致的大红绸子,被称为“红盖头”。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的盖头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只是妇女用以避风御寒的,而且是仅盖住头顶。到了唐初,才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当时就以“透额罗”罩头,即妇女在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后来为了喜庆就选盖红色的,于是出现了“红盖头”这一说法。 1.2 方言是婚俗得以传承的语言载体,婚俗是方言记载和表现的内容意义 古往今来,婚嫁就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婚嫁风俗也就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婚俗文化中含载了大量的方言词语,通过对方言词语的了解,便使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对新人在确定结婚典礼日后,新人的叔叔、大爷、姑姑、姨姨,已分门另过的哥嫂要将新人请到家吃饭,大同人称“洗头饭”。吃“洗头饭”就意味着已经长大成人。当然,更多的意思是对新人的祝福。在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派人到女方家把允诺给女方的所有东西都送过去,大同人叫“下茶”又名“催妆”。“茶为婚作合,酒是色媒人”下茶的本质是男方去女方家的最后一次定调。“翻身饼”是过去家

大同简单介绍

1.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话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 2.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大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为“三代京华”(北魏前期都城、辽、金两代陪都),“两朝重镇”(明、清)】,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3.大同古城墙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 北、东、南三关象卫星城一样环列在大同主城的三面,互成犄角之势,然而没有建西关,因此从大同城的外形看,便产生了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降落于大同一带,羽毛美丽,光华灿烂。一位勇士用弓箭射折了凤凰的右翅。凤凰受伤落地后就化作大同城。所以,大同又有“凤凰城”之称。南关像风头,北关似凤尾,东关类凤之左翅,唯独没有右翅——西关,人们形象地把大同说成是“凤凰单展翅”。 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墙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 4.在南城墙的东部,建有“雁塔”一座,俗称了望塔。这在我国城墙建设史上也是仅见的。该塔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高度约17米,为八角七级砖构宝塔。其形制端庄稳重、秀丽玲珑,底部每面石碣上还镌刻着全城历朝举子姓名及其功名,以激励后人奋进。塔内设踏垛砖梯,可攀登至顶层了望城郊原野,也是战时重要的观察点。 5.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6.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郊)。 北岳恒山十八景 磁峡烟雨:即金龙峡。龙泉甘苦:即苦甜井。云阁虹桥:即古栈道。虎口悬松:即虎风口与悬根松。果老仙迹:即果老岭。云路春晓:即步云路。断崖啼鸟:即姑嫂崖,。 危岩夕照:即夕阳岭。金鸡报晓:即金鸡石。茅窟烟火:即三茅窟。奕台鸣琴:即琴棋台。玉羊游云。脂图文锦:即石脂图。岳顶松风:即天峰岭。幽窟飞石:即飞石窟。仙府醉月:即会仙府。紫峪云花:即紫芝峪。石洞流云:即出云洞, 7.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8.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九龙壁有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和北海九龙壁,被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

山西的民俗文化

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五千年时光的浸淫,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时而厚重,时而婉约,时而悲怆,时而诙谐。各成一体,各具特色。在介绍民俗文化之前,先说说山西的文化根基。 只要是山西人,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山西特有的精神,如忠,如义,如礼,如信,如孝,而这些都离不开山西特有的文化的根基,即孝道,商道,佛道。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当然,很多人会以为这样说很落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是君臣父子家国这些维系了中国千年的历史。也正是忠孝之道,使中国人,或者山西人显得更有人情味。 其次,是晋商文化。 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5楼以上所写,只为垫话,未入正题。接下来详细介绍。 先介绍晋剧:说到某地特有的民俗文化,首先便想到地方戏剧,如北京京剧,河南豫剧,陕西秦腔,安徽黄梅戏等等。所以说到山西民俗文化,晋剧理应打头阵。 晋剧在全国的普及程度,虽远不及京剧、豫剧等,但他是山西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年龄稍长者的最爱。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另外三大梆子为北路、蒲州、上党,在这里不一一介绍。

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潘栖 摘要: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晋语是新划分出的汉语方言区域,研究大同方言有利于晋语的发展。而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本文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音系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关键词:大同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对比 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晋语区是近十几年,学者从汉语方言划分出的新的方言区域(晋语包括北方方言中山西部分地区极其临近陕西、河南、河北、内蒙部分有入声的地区虽然现在仍对“晋语”的开始“独立”争议颇多,但可以窥见“晋语”极有特色)。而大同方言就是晋语的代表,因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声字。本文侧重研究大同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方面的异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一、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而大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马文忠先生认为,大同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t??][?][?]包含在声母系统中。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大同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t??][?]归入[ts][ts?][s],[?]用[z]代替。此外,大同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大同话的19个辅音声母。我们用下表将二者的声母系统进行直观对比:

话说大同女人

大同女人大同女人在大同,闲聊的时候,不免要谈到大同女人。 大同男人也多以“大同女人漂亮”而颇感几分自豪。 说到大同女人漂亮的原因,大体无外乎“大同水土好”这类说法。 这种说法浑源人说起来更加理直气壮,在大同一带流淌千载的浑河就发源于浑源县的恒山。 不过,作为桑干水支流浑河似乎很多年前就没有多少水了,从悬空寺上下临滔滔的胜景,早已成为对历史的想象。 美女现在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大同又何妨不时递一递这张老名片呢。 大同女人漂亮应该说是有历史底蕴的,这一点与那些靠“硬广”“软广”之类手段包装起来的现代“美女”城市不同。 大同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处在一个文化缓冲带上,具有相对的开放性。 作为一个城市的兴起,少数民族所作的功绩某些方面,或者说侧重在政治方面,要远大于汉族人。 汉人一般视这一地区为边关,他们来这里无非是戍边、屯田,即便定居下来,也很难时当地为故土。 而其他民族则不同,这里是他们的故土、发祥地,他们会投入更大的精力来经营它。 鲜卑人兴起于东汉末,随着西晋的灭亡,大同地区直接落入北方诸族的控制之中,直至398年北魏迁都平城(即今大同),这座城市进入了一个最灿烂辉煌的时期。 隋唐的统一,并没有改变这一带“胡化”的性质。 唐亡,转入突厥的一支沙陀人的掌控下,不久又被契丹人取而代之。 其后,女真、蒙古相继成为这里的主人。 统治民族的更替还可以比较清晰的厘清,而被统治人民的民族成分更加复杂,比如,仅根据《魏书》记载,从太祖道武帝拓跋开始,大的迁徙就有这样几次: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正月,拓跋攻陷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北)以后,将太行山以东六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徒何(鲜卑段氏)、高丽等和能工巧匠十万余人迁于平城。 泰常三年(公元418年)将冀州、定州、幽州三州的徒何迁于平城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录 中国著名画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录及其简介: 注:以下顺序并非按作家实力大小排序。 一.王虎江 简介:王虎江,男,一九五二年生,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员、高级记者、“北京虎江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其书法特色不拘一格,善写楷书、行书、行楷、隶书、篆书、草书、狂草等多种书体。 成就:众多作品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及国内外朋友广为珍藏。二.林再成 简介:林再成,男,1970年生,黑龙江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毕业,大学本科,文学学士。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 风格:其篆刻以满白、细朱为主,工稳秀丽,流光溢彩。印风虽工稳但细微处 见变化机巧,蕴藏匠心。因为有大量临摹汉印的功底,其印虽多平直,亦见高古神韵。 三.马忠贤 简介:马忠贤(1955—)安徽省宿州人,著名画家。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导;现任苏州科技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绘画上以中国画为主,亦涉及版画等相关艺术。 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冯大彪 简介:冯大彪 1938年6月15日生于河北蠡县。曾用名冯焰。党员。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语文教师22

年。1980年调入中国新闻社,曾任高级编辑兼专稿部编辑室主编,现已退休。 五.方向军 字向珺,号一壶。1964年9月生于甘肃省民勤县。2004年移居苏州。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1990年至1993年永登水泥厂报社主编报刊主编,1993 年至2001年兰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系主任,1997-99年在中央美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学科带头人。 六.李成印 简介:李成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化振兴基金会书法委员会会长、中国梁楷书法院名誉院长、中国长城研究院名誉院士。 成就:李成印热爱书法艺术已有数十载,笔法、字法、行法、章法,皆深藏匠心。近年来,作品被各种报刊选载,被书法专业刊物推介,至今已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七. 殷宪 简介:殷宪,山西太原人,1943年1月28日生于太原市晋源区大园村,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学教师,公社副书记,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四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同市书协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主编。

大同方言

磕达(”磕”读入声)虐待。“人老了,儿女们也磕达得可厉害呢。”哇命(”哇”读去声)害命。 踅摸(代用字踅读xue)寻找东西。 日粗说大话,吹牛。“你少在我面前日粗哇。” 捣腾 (1)清扫,搬挪。“你给我往出捣腾一间房。” (2)做小买卖。“他最近捣腾衣服呢。” 白烙毛无报酬给人干活。“我最近又白烙毛啦。” 不尿不理睬。“甭看他有钱,我才不尿他呢。”又称“不尿习”。 不拦涮不放在眼里。“就凭我现在的武功,三五个灰猴我不拦涮他们”。 不夺旦不娇惯。“我那几个孩子从小就不夺旦他们。” 不好家身体不舒服。“这两天我可不好家呢。” 不难为活该。“吸毒吸得家破人亡,不难为。” 不吕乎没注意。“他从这里过没过去,我真的不吕乎。” 不挨拐不吃亏。“一块钱买了个盆子不挨拐。” 不失闲始终忙着。“甭看他退休啦,每天还是不失闲。” 不觉意不知不觉,没留意。“不觉意半年又达过去啦。” 巴花儿绣花儿。”过去巴花儿绣芸儿是姑娘们的看家本事。 马奔子(“马”读“莫”音)奔跑。“他拉上马又到野外马奔子去啦。” 打眼儿(1)车轮下放障碍物。“车下坡时你给打眼儿” (2)诅咒人被汽车碾死。“你迟早会给汽车打眼儿” (3)对男子交媾行为的隐晦说法。“你除了会打眼儿还会干啥?”打麻烦婴幼儿哭闹。“孩子想他妈啦,就是打麻烦呢”

打整人整人。“他们单位头头儿可能打整人呢。” 打月饼做月饼。“八月十五家家都打月饼呢。” 打掩护掩护。玻璃就是他打烂的,你少给他打掩护。 打野鸡(1)打山鸡,“他上山打野鸡去啦。” (2)嫖娼。“老也老啦没正经,成天出去打野鸡。” 打板墙用混凝土筑围墙。“咱们村会打板墙的老年人不多啦。” 打下手当助手。“这营生我只能打下手。” 打鼾水打鼾。“我爷爷一睡着就打鼾水。” 刁空儿抽时间。“你刁空儿去我家一趟。” 耐宛儿本来,原来。“就是你不下请帖,耐宛儿我也要来。” 点灰皮说别人坏话。“好点灰皮的人总有一天被别人识破。” 抱大腿抱粗腿,找靠山。“这年月谁抱住大腿谁就沾光。” 朋窝儿搭伴儿生活。“他俩都老啦,没领结婚证儿,就顶个朋窝儿吃饭,相互照顾。”挪窝儿生孩子满月后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我嫂子挪窝儿去啦。” 另开啦分家了。“弟兄两个另开啦。” 罗茬儿借故敲诈人。“你少罗茬儿哇,这东西原来就烂啦。” 量黄米新时代创造的方言,意指嫖娼。“你敢量黄米我就敢告诉你老婆。” 悠套子说空话忽悠人。“他这几年也学会悠套子啦。” 虱点儿打交道。“那人是个滑头,不能跟他虱点儿。” 冒凉腔说外行话。“他兄弟可能冒凉腔呢。” 谝嘎嘎若干人在一起大声喧哗。“他们闲的没事儿,成天谝嘎嘎呢。” 白瞪眼儿不予理睬。“你跟他说正话,他也跟把你白瞪眼儿呢。”

大同概况

大同览胜 引言 大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处军事要冲、民族往来频繁,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优质动力煤的能源基地,大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煤都”;它还保留着许多极具价值的文物古迹,是一块潜力巨大的旅游胜地。 凤城的传说 一、大同概况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居于内外长城之间。东与河北省阳原、蔚县相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西南与朔州市、忻州市接壤,总面积为1.4155万平方公里。大同现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以及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共4区7县。总人口314万人。居民大多为汉族,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8个少数民族。大同市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0余处。其中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二三百万年以前,大同曾是一片浩瀚的湖水,考古工作者称之“大同湖”,它是个封闭的内陆湖。这里曾经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参天乔木遍布湖畔,野生动物繁多。但随着地壳的升降运

动和气候的干湿交替,再加上战争、以及人为对大自然的破坏,“大同湖”悄然发生着变化,以至于消逝。而曾经丰茂的草木,由于新陈代谢作用,在地面上形成厚厚的积淀,逐渐被冲积而来的泥沙所覆盖,炭化为煤层,这就是大同煤的来源。 大同素有“煤海”之称,煤田总储量达718亿吨,且发热量高、埋藏浅、易开采,是全世界著名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他供应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70多个大中型企业,远销欧、亚、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四分之一的机车,9%的火力发电站,21%的工业锅炉,燃烧的都是大同煤。据粗略统计,建国以来大同累计生产原煤14亿多吨,倘若全由铁路运出,列车连接长度相当于30多条万里长城,可绕地球5圈。同时大同又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担负着北京、天津的供电任务,每年输出电力70多亿千瓦小时,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3年底重组晋北省属主要煤炭生产和销售企业,成立了新的大同煤矿集团,主要以晋北大同、宁武、河东(北部)煤田为资源基地,地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39个县区。公司拥有员工20万,年产销能力1亿吨以上,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同煤集团下辖35个子公司和分公司,拥有38座煤矿、47对矿井,其中设计能力年产煤1500万吨的塔山煤矿,是目前世界上单井口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矿井。同煤集团现已形成以煤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