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慢性咳嗽病因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44 KB
- 文档页数:1
健康域护理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指因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异常免疫应答或炎症反应,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
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喘息、咳嗽等,部分患儿伴有皮肤过敏、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哮喘、湿疹等。
过敏性疾病包括急性过敏和慢性过敏。
引起儿童慢性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有:1.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真菌等;2.食入性过敏原,常见于牛奶、鸡蛋、鱼等;3.注射性过敏原,如青霉素等。
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由于感染的种类繁多,许多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并不会引起咳嗽。
部分感染性咳嗽者的咳嗽属于典型的“干咳型”,即干咳无痰或少量痰,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咳个不停,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呛咳,注意这类患儿可能存在肺部基础病变,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心脏病等。
在感染后2周内出现的咳嗽称为“急性咳嗽”,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所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其中部分患者可在感染后3~4周内出现“节段性”或“反复性”咳嗽。
非感染性疾病1.气道高反应性:包括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其特点为:(1)慢性咳嗽以夜间咳嗽为主,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③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时,胸部影像学检查肺纹理增粗,支气管扩张征等。
2.气道内异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患儿因食管炎或食管憩室导致胃食管反流物进入气道所致。
另一种患儿由于鼻腔异物(如:鼻息肉、鼻甲肥大)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至气管或支气管而引起慢性咳嗽。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儿童慢性咳嗽防治措施咳嗽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症状,它是呼吸道炎症的表现,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反应,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咳嗽。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慢性咳嗽患病率为5%~20%,其中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为30%~40%,1~4岁儿童患病率为5%~10%。
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但长期反复的咳嗽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小儿咳嗽原因与预防措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动作,也是一种保护机制,是呼吸道黏膜的自我保护,通过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排出体外,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咳嗽可以帮助孩子清理气道、排出异物和分泌物,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但是如果孩子患上了咳嗽,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要找出导致孩子咳嗽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小儿咳嗽呢?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预防孩子咳嗽呢?一、感冒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部不适、咳嗽等。
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要考虑是感冒了。
除了咳嗽之外,还会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如果孩子感冒了,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凉,不要接触有感冒症状的人,以免传染给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积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地咳嗽,没有发烧、呕吐等其他症状时,可以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上也要清淡一些,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如果咳嗽很严重,且有发热情况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二、支气管炎1、病因: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很多,感染是重要的原因。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得很多,对呼吸道造成了一定的刺激,再加上孩子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就容易患上支气管炎。
还有一些原因如过敏、大气污染也会导致儿童患上支气管炎。
2、症状:急性支气管炎的表现有干咳、发热和头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胸痛、喘息、气急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如果孩子患上了支气管炎,家长不要着急,只要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3、预防:从上述原因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染是引起儿童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预防感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及时增减衣服等。
婴幼儿慢性咳嗽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特点。
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2
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68例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
结果婴幼儿慢性咳嗽多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其次见于上气
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先天性发育异常。
结论对于婴幼儿慢性咳嗽,应
详尽地询问病史,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过度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婴幼儿慢性咳嗽病因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家长来就诊的主因之一。
有些孩子
因经常反复性咳嗽而住院治疗,既造成了家庭经济负担,也因为住院反复应用抗
生素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本文就近2年来我院住院的符合
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儿科医师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自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68例患儿,所有病例诊断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1],即咳嗽症状持续>4周。
其中男41例,女27例。
<1岁病例15例,1—2岁29例,>2岁24例,来院时院外咳嗽病史持续时间1~3个月。
1.2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常规化验血常规及拍摄胸片,血沉,C反应蛋白,PPD试验,诱导痰细菌培养及支原体抗体检查等。
根据年龄及病情
需要,6例鼻窦X线,4例纤支镜。
治疗包括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药及
胃动力药物试验性治疗、免疫调节等。
2 结果
68例慢性咳嗽病因分类:婴儿组反复呼吸道感染11例,气管软化2例,胃
食管反流2例;幼儿组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气管异物2例,结核1例,咳嗽
变异性哮喘6例,胃食管反流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例,感染后咳嗽5例。
3 讨论
小儿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是家长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慢性咳嗽病因
复杂,有时因咳嗽症状不重没有得到家长重视,或者家长过于紧张,自行服用药物,或者在医生诊治时,只重视就诊时的病情和对症治疗,如单一的止咳药物应用,而忽视了病因;或不加选择使用抗生素,从而使咳嗽迁延,不易治愈。
反复
呼吸道感染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2]。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也是婴幼儿慢
性咳嗽的主要因素。
分析原因与这一阶段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也可能
与感染治疗不彻底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使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有关。
胃食管
反流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生理现象,健康婴儿发生率在40%—65%,1~4月达高峰,1岁时自然缓解,所以对<1岁的婴儿慢性咳嗽应警惕GER,可采取诊断性治疗,有条件的做24小时食道pH测定。
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晨起、夜间咳嗽,
痰量不多,肺部体征不重,多数患儿有湿疹病史,抗生素治疗无效,在婴幼儿中
也占了一定比例。
充分认识引起婴幼儿慢性咳嗽的病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治
疗措施,避免过度治疗,正确应用抗生素及止咳药,适当的免疫调节,使儿童健
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2期: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