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二年级数学用坐标来确定位置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1
芹池中学“导学、合作、展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学案九年级数学科主备:陈海宇备课时间:2012年月日总第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课题:用坐标来确定位置个性备课及反思组长签字:学习目标:(知道学什么?)1.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2.经历探索用坐标确定位置的过程,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3.让学生感受直角坐标系的应用,认识直角坐标系的应用价值.课后反思三、达标检测1、图24.6.2是某乡镇的示意图.试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地的位置: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红旗乡的位置是:3.爱心中学的位置是:4.李家村小学的位置是:5.王马村的位置是:6.映月湖的位置是:7.大山镇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某校的平面示意图,在8×10的正方形网格中,如果分别用(•1,2)和(1,6)表示图中校门口和图书馆的位置,请你求出花坛的位置的坐标.3.如图,是某植物园的平面示意图。
A.B.C.D.E.F分别表示梅.兰.竹.菊.月季.荷花六个花圃,请解决以下问题:(1)说出A.B.C.D.E.F在图上的坐标;(2)位于原点偏东45度的是哪个花圃。
学后记:(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重点、难点:(知道怎样学!)掌握直角坐标系确定地理位置.怎样应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也就是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一、自主学习利用课本P63导言初步体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1、利用课本24.6.2图建立合理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置。
(组内交流围绕课本中的问题探究,并以小组为单位将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来)教师点拨:这是用直角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学生明确: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置必须合适的位置为原点,建立合理平面直角坐标系,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为标尺。
2、利用方位角加距离确定位置。
以组为单位围绕课本P64小明去某地考察环境污染问题,尝试利用方位角+距离确定位置。
初中数学:《位置与坐标》测试题一、选择题1.点M在x轴的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M点的坐标为()A.(5,3)B.(﹣5,3)或(5,3)C.(3,5)D.(﹣3,5)或(3,5)2.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若,则点P(x,y)的位置是()A.在数轴上B.在去掉原点的横轴上C.在纵轴上D.在去掉原点的纵轴上4.如果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P点坐标为()A.(0,2)B.(2,0)C.(4,0)D.(0,﹣4)5.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6.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D.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7.A(﹣3,2)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C,则点C的坐标是()A.(﹣2,3)B.(﹣3,2)C.(3,﹣2)D.(3,2)8.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为()A.(﹣4,0)B.(6,0)C.(﹣4,0)或(6,0)D.无法确定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若AD=5,点A的坐标为(﹣2,7),则点D的坐标为()A.(﹣2,2)B.(﹣2,12) C.(3,7)D.(﹣7,7)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 ﹣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B.(﹣1,1)C.(﹣1,﹣2)D.(1,﹣2)二、填空题11.在电影票上,如果将“8排4号”记作(8,4),那么(10,15)表示.12.如图,用(0,0)表示点O的位置,用(3,2)表示点M的位置,则点N的位置可表示为.13.点P(a,b)与点Q(1,2)关于x轴对称,则a+b= .14.已知A在灯塔B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灯塔B在小岛A的的方向上.15.已知点A(x,2),B(﹣3,y),若AB∥y轴,则x= ,y= .16.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17.已知点P的坐标(3+x,﹣2x+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18.如图,△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9.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并回答:(1)点B、E的位置有什么特点;(2)从点B与点E,点C与点D的位置看,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20.如图所示,是聊城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画出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出下列景点的位置.光岳楼、湖心岛、金凤广场、动物园.21.一缉私船队B在A的南偏东30°方向,A、B两处相距1km.接通知后,缉私队立刻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测得走私地点C在B的北偏东60°方向,A的南偏东75°方向,如果你是一名光荣的缉私队员,根据上述信息,你能判断出走私地点C离B处多远吗?22.如图所示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点A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C,D,E,F的坐标;(2)说明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比较有什么变化?(3)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23.如图所示,△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24.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6,4),B(3,7),C(0,4),D(3,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如果四边形ABCD绕点C旋转180°,试确定旋转后四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3)请你重新设计适当的坐标系,使得四个顶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1后,所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25.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面积通常有三种方法:方法一:直接法.计算三角形一边的长,并求出该边上的高.方法二:补形法.将三角形面积转化成若干个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与差.方法三:分割法.选择一条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便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现给出三点坐标:A(2,﹣1),B(4,3),C(1,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计算△ABC的面积.《位置与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点M在x轴的上侧,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M点的坐标为()A.(5,3)B.(﹣5,3)或(5,3)C.(3,5)D.(﹣3,5)或(3,5)【考点】点的坐标.【分析】要根据两个条件解答:①M到y轴的距离为3,即横坐标为±3;②点M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x轴上侧,即M点纵坐标为5.【解答】解:∵点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点M的纵坐标是±5,又∵这点在x轴上侧,∴点M的纵坐标是5;∵点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是±3,∴M点的坐标为(﹣3,5)或(3,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轴的距离.2.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由点A(m,n)在第二象限,得m<0,n>0,所以﹣m>0,|n|>0,从而确定点B的位置.【解答】解:∵点A(m,n)在第二象限,∴m<0,n>0,∴﹣m>0,|n|>0,∴点B在第一象限.【点评】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第一、二、三、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3.若,则点P(x,y)的位置是()A.在数轴上B.在去掉原点的横轴上C.在纵轴上D.在去掉原点的纵轴上【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求出y=0,再根据点在x轴上坐标的特点解答.【解答】解:∵,x不能为0,∴y=0,∴点P(x,y)的位置是在去掉原点的横轴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在x轴上时坐标的特点,特别注意要保证条件中的式子有意义.4.如果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P点坐标为()A.(0,2)B.(2,0)C.(4,0)D.(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因为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那么其纵坐标是0,即m+1=0,m=﹣1,进而可求得点P的横纵坐标.【解答】解:∵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m+1=0,∴m=﹣1,把m=﹣1代入横坐标得:m+3=2.则P点坐标为(2,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在x轴上时纵坐标为0的特点,比较简单.5.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即向西走为x轴负方向,向南走为y轴负方向;则(10,20)表示的位置是向东10,北20;即点B所在位置.【解答】解:根据如图所建的坐标系,易知(10,20)表示的位置是点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类比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6.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D.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解答】解:∵直线AB平行于y轴,∴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相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即横坐标相等.7.A(﹣3,2)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C,则点C的坐标是()A.(﹣2,3)B.(﹣3,2)C.(3,﹣2)D.(3,2)【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关于y轴对称以及关于x轴对称的性质分别得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3,2)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3,2),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C(3,﹣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把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8.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为()A.(﹣4,0)B.(6,0)C.(﹣4,0)或(6,0)D.无法确定【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B点的坐标可知AP边上的高为2,而△PAB的面积为5,点P在x轴上,说明AP=5,已知点A的坐标,可求P点坐标.【解答】解:∵A(1,0),B(0,2),点P在x轴上,∴AP边上的高为2,又△PAB的面积为5,∴AP=5,而点P可能在点A(1,0)的左边或者右边,∴P(﹣4,0)或(6,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三角形的底和高及面积,表示点的坐标.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若AD=5,点A的坐标为(﹣2,7),则点D的坐标为()A.(﹣2,2)B.(﹣2,12) C.(3,7)D.(﹣7,7)【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设AD与y轴的交点为E,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OB、OE的长度,再根据AD的长度求出DE的长度,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设AD与y轴的交点为E,在直角梯形ABCD中,∵点A的坐标为(﹣2,7),∴OB=2,OE=7,∵AD=5,∴DE=5﹣2=3,∴点D的坐标为(3,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比较简单,求出点D到y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 ﹣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B.(﹣1,1)C.(﹣1,﹣2)D.(1,﹣2)【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1,1),B(﹣1,1),C(﹣1,﹣2),D(1,﹣2),∴AB=1﹣(﹣1)=2,BC=1﹣(﹣2)=3,CD=1﹣(﹣1)=2,DA=1﹣(﹣2)=3,∴绕四边形ABCD一周的细线长度为2+3+2+3=10,2012÷10=201…2,∴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2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点B的位置,点的坐标为(﹣1,1).故选B.【点评】本题利用点的坐标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一周的长度,从而确定2012个单位长度的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第几圈第几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在电影票上,如果将“8排4号”记作(8,4),那么(10,15)表示10排15号.【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数形结合.【分析】由于将“8排4号”记作(8,4),根据这个规定即可确定(10,15)表示的点.【解答】解:∵“8排4号”记作(8,4),∴(10,15)表示10排15号.故答案为:10排15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规定,知道坐标与位置的对应关系.12.如图,用(0,0)表示点O的位置,用(3,2)表示点M的位置,则点N的位置可表示为(6,3).【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点O和点M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N点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点N的位置可表示为(6,3).故答案为(6,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13.点P(a,b)与点Q(1,2)关于x轴对称,则a+b= ﹣1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因而可以得到:a=1 b=﹣2.【解答】解:∵点P(a,b)与点Q(1,2)关于x轴对称,∴a=1,b=﹣2,即a+b=﹣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14.已知A在灯塔B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灯塔B在小岛A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考点】方向角.【分析】此题观测点是相反的,所以观察到的方向角也是相反的,故为南偏西30°.【解答】解:由图可得,灯塔B在小岛A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点评】解答此类题需要从运动的角度,正确画出方位角,找准中心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已知点A(x,2),B(﹣3,y),若AB∥y轴,则x= ﹣3 ,y= 不等于2的任意实数.【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求出x的值,纵坐标可以为任意数求出y 的值.【解答】解:∵点A(x,2),B(﹣3,y),AB∥y轴,∴x=﹣3,y不等于2的是任意实数.故答案为:﹣3,不等于2的任意实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比较简单,熟练掌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4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求解,注意a取正负数都符合题意.【解答】解:由题意可得5×|OA|÷2=10,∴|OA|=,∴|OA|=4,∴点a的值是4或﹣4.故答案为:±4.【点评】需注意坐标轴上到一个点的距离为定值的点有2个.17.已知点P的坐标(3+x,﹣2x+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4,4)或(12,﹣1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x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x的值,可得点的坐标.【解答】解: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得3+x=﹣2x+6或3+x+(﹣2x+6)=0,解得x=1或x=9,点P的坐标(4,4)或(12,﹣12),故答案为:(4,4)或(12,﹣12).【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关键.18.如图,△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4,﹣1)或(﹣1,3)或(﹣1,﹣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因为△ABD与△ABC有一条公共边AB,故本题应从点D在AB的上边、点D在AB的下边两种情况入手进行讨论,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D与△ABC有一条公共边AB,当点D在AB的下边时,点D有两种情况:①坐标是(4,﹣1);②坐标为(﹣1,﹣1);当点D在AB的上边时,坐标为(﹣1,3);点D的坐标是(4,﹣1)或(﹣1,3)或(﹣1,﹣1).【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图形的性质和坐标的确定,是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分情况进行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并回答:(1)点B、E的位置有什么特点;(2)从点B与点E,点C与点D的位置看,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直观看出点B和点E在y轴上,且到x轴的距离都是2个单位长度所以它们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D也是关于x轴对称,所以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1)点B(0,﹣2)和点E(0,2)关于x轴对称;(2)点B(0,﹣2)与点E(0,2),点C(2,﹣1)与点D(2,1),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评】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20.如图所示,是聊城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画出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出下列景点的位置.光岳楼(0,0)、湖心岛(﹣1.5,1)、金凤广场(﹣2,﹣1.5)、动物园(7,3).【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以光月楼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坐标的表示方法易得光岳楼的坐标为(0,0)、湖心岛的坐标为(﹣1.5,1)、金凤广场的坐标为(﹣2,﹣1.5)、动物园的坐标为(7,3).【解答】解:以光月楼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以光岳楼的坐标为(0,0)、湖心岛的坐标为(﹣1.5,1)、金凤广场的坐标为(﹣2,﹣1.5)、动物园的坐标为(7,3).故答案为(0,0),(﹣1.5,1),(﹣2,﹣1.5),(7,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可由点的坐标确定,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21.一缉私船队B在A的南偏东30°方向,A、B两处相距1km.接通知后,缉私队立刻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测得走私地点C在B的北偏东60°方向,A的南偏东75°方向,如果你是一名光荣的缉私队员,根据上述信息,你能判断出走私地点C离B处多远吗?【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向角.【分析】根据图可求∠BAC=75°﹣30°=45°,∠ABC=30°+60°=90°,进而可求∠C=45°,那么∠BAC=∠C,从而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易求BC.【解答】解:如右图所示,∠BAC=75°﹣30°=45°,∠ABC=30°+60°=90°,∴∠C=90°﹣45°=45°,∴∠BAC=∠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AB=1km,答:走私地点C离B处是1km.【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位角,并能求出相关角的度数.22.如图所示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点A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C,D,E,F的坐标;(2)说明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比较有什么变化?(3)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从A(0,0)到B(1,1)可以看出,每一级台阶的横坐标、纵坐标都比前一个依次增加1,由此即可得解.【解答】解:(1)以A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C,D,E,F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2,2),D(3,3),E(4,4),F(5,5).(2)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相比较,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加1,2,3,4,5;(3)每级台阶高为1,宽也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长度为11.【点评】本题也可以用坐标平移的观点来解,即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依此类推.23.如图所示,△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考点】坐标确定位置;点的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为(0,3),即可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观察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出答案;(3)分别作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B′,C′,连接A′B′,B′C′,C′A′则△A′B′C′即为所求.【解答】解:(1)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所示:(2)点B和点C的坐标分别为:B(﹣3,﹣1)C(1,1);(3)所作△A'B'C'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4.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6,4),B(3,7),C(0,4),D(3,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如果四边形ABCD绕点C旋转180°,试确定旋转后四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3)请你重新设计适当的坐标系,使得四个顶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1后,所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专题】数形结合.【分析】(1)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求出点A、B、C、D关于点C的对称点的坐标即为旋转后的对应点的坐标;(3)以原坐标轴的(3,0)点为原点,以原坐标轴x轴为横轴,以四边形垂直x轴对角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长都是6,所以面积=×6×6=18平方单位;(2)A′(﹣6,4),B′(﹣3,1),C(0,4),D′(﹣3,7);(3)以原坐标轴的(3,0)点为原点,以原坐标轴x轴为横轴,以四边形垂直x轴对角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关于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求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25.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面积通常有三种方法:方法一:直接法.计算三角形一边的长,并求出该边上的高.方法二:补形法.将三角形面积转化成若干个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与差.方法三:分割法.选择一条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便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现给出三点坐标:A(2,﹣1),B(4,3),C(1,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计算△ABC的面积.【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本题宜用补形法.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交于点E,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EC的延长线于点D,交EA的延长线于点F,然后根据S△ABC =S矩形BDEF﹣S△BDC﹣S△CEA﹣S△BFA即可求出△ABC的面积.【解答】解:本题宜用补形法.如图,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交于点E,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EC的延长线于点D,交EA的延长线于点F,∵A(2,﹣1),B(4,3),C(1,2),∴EF=BD=3,CD=1,CE=3,AE=1,AF=2,BF=4,∴S△ABC =S矩形BDEF﹣S△BDC﹣S△CEA﹣S△BFA=BD•DE﹣•DC•DB﹣•CE•AE﹣AF•BF,=12﹣1.5﹣1.5﹣4=5.(本题也可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别出△ABC为直角三角形,再求面积).【点评】此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如何利用简单方法求坐标系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题目告诉了三种方法,这也是一种解题能力的考查,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课件),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
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生:有点乱。
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生:横着是一排。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
(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生1:最左边的为第一列。
23.6 图形与坐标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来表示物体间的位置的意义;(重点)2.利用坐标表示物体间的位置;(重点)3.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以下图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是某公园景点的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0),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分别表示各建筑的位置.解析:根据“利于点的坐标表示〞的原那么,选广场为原点比拟适当,其他各地与广场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相对较小.解:如图,以广场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cm,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为150m,以1m为一个单位长度,图中各地的坐标为广场(0,0),打靶场(-150,75),钓鱼台(-75,225),碰碰车(0,150),动物馆(75,225).方法总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确定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在构建直角坐标系时,一般选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或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探究点二: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如以下图是小明家附近的简单地图. OA=2cm,OB,OP=4cm,C为OP的中点.答复以下问题(“O〞处表示小明家):(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等的是哪些地方?(2)图中商场、学校、公园、停车场分别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解析:首先根据图形确定方向,然后再在对应射线上确定距离.解:(1)学校和公园;(2)图中商场在小明家北偏西30°cm处,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或东北方向)2cm处,公园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2cm处,停车场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4cm处.方法总结:(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时必须选定一个统一的参照物,同时也要一对数,这对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方位和距离;(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时要考虑方向在前、距离在后的顺序.三、板书设计利用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2.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时机,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第2课时比例线段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重点)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重点)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难点)一、情境导入请观察以下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比 【类型一】根据线段的比求长度如下列图,M 为线段AB 上一点,AM ∶MB =3∶5,且AB =16cm ,求线段AM 、BM 的长度.解:线段AM 与MB 的比反映了这两条线段在全线段AB 中所占的份数,由AM ∶MB =3∶5可知AM =38AB ,MB =58AB . ∵AB =16cm ,∴AM =38×16=6(cm),MB =58×16=10(cm). 方法总结:此题也可设AM =3k ,MB =5k ,利用3k +5k =16求解更简便,这也是解这类题常用的方法.【类型二】比例尺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 ,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m.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求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那么有1∶50 000=3∶x ,解得x =150 000cm =1500m.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 【类型一】判断线段成比例以下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 .3cm ,4cm ,5cm ,6cmB .4cm ,8cm ,3cm ,5cmC .5cm ,15cm ,2cm ,6cmD .8cm ,4cm ,1cm ,3cm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C 项排列后有25=615.应选C. 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类型二】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 ,2cm ,2cm ,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解:因为此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1,2,2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假设x ∶1=2∶2,那么x =22;假设1∶x =2∶2,那么x =2;假设1∶2=x ∶2,那么x =2;假设1∶2=2∶x ,那么x =2 2.所以所添加的数有三种可能,可以是22,2,或2 2. 方法总结:假设使四个数成比例,那么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比例线段⎩⎪⎪⎨⎪⎪⎧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 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 n 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 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坐标系初探——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案在小学数学中,从一、二年级开始教授确定位置的知识,例如教学找东西、寻找位置、追踪背景等。
这些知识都需要孩子们掌握如何在坐标系中定位。
因此,坐标系是小学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学生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学生对于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他们在坐标系应用技能上的成就。
在学习坐标系初探的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坐标系的理解和掌握。
(1)概念的认识:教师通过图形、画图、展板等多种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坐标系是由x轴和y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二维结构,x轴对应水平方向,y轴对应竖直方向。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将厨房中的冰箱和柜子的位置标注在坐标系中。
(2)坐标的认识:学生通过认识坐标轴的概念,通过绘制垂直线和水平线来确定坐标,并理解坐标是一个点的位置标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例如一个绘制出来的秋千,学生要找到秋千的中心位置以此确定不同位置坐标的方法。
(3)坐标系的特征:学生通过分析图形来了解坐标系有哪些特征、和怎么使用坐标系,例如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负数、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小数等。
二、学生的运用技能能力提升在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后,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基础解题:例如教师给出一些基本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水平的练习,例如“求出AB的长度”“计算以O为中心,以AB为半径的圆的面积”等。
(2)实战应用:教师通过实现不同的实际场景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例如在宿舍找同学位置,如果学生利用坐标系的概念准确定位同学的位置,就能快速地找到同学。
三、实践操作坐标系的概念和原理尤其适合以实践操作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1)绘制坐标系——学生了解如何绘制从-x到x和-y到y的正方形坐标系。
(2)实际应用——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场景进行操作,例如定位厨房中微波炉和水槽的位置,学生利用坐标系定位。
《确定位置》的说课稿《确定位置》的说课稿《确定位置》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确定位置;二是认识东南西北;三是认识平面图。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确定位置》的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确定位置》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
《确定位置》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坐位呈现方式,向学生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找座位、找好朋友、当小导游”等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纵横坐标等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生活性和探索性。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数学P83—85。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学会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数对的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小纸片,每活动小组一份制作旅游图材料。
二、说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更好的落实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所以有效情境的创设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这节课我首先从孩子们熟悉的“神舟六号”导入,引出问题:为什么搜救人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返回舱,学生自然想到了确定位置,再引入课题。
《用坐标确定位置》教案教学内容本节主要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通过本节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用坐标确定位置的过程,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直角坐标系的应用,认识直角坐标系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关键1.重点:掌握直角坐标系确定地理位置.2.难点:怎样应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也就是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3.关键: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一般来讲,•应选择明显的或大家熟悉的点为原点,这样能够清楚地表明其它地点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1.投影展示.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一个电影院的座位图片,然后提出问题.问题牵引1.某电影院大厅设有42排,每排32个座位.(1)你将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5排2号”和“2排5号”中的“5”的含义有什么不同?(3)如果将“5排2号”记作(5,2),那么“2排5号”如何表示?(8,3)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1)要找出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先要找到排,•然后再在这一排找到号;(2)“5排2号”中的5是指排,而“2排5号”中的5是指号;(3)“2排5号”应记作(2,5),(8,3)表示8排3号.师生回顾:我们把上述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数对,叫做有序数对.教师延伸: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很多,比如,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等等.2.导入新知.教师活动:引入课题──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图形位置.投影显示:屏幕上出现福州市地图的一部分.教师口述:不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大家总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请同学们观看屏幕,这是一幅福州市地图,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3.问题牵引2.(投影显示)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李家、小明家、小芳家的位置.小李家:出校门向东走150m,再向北走200m.小明家:出校门向西走200m,再向北走350m,最后向东走50m.小芳家:出校门向南走100m,再向东走300m,•最后向南走75m•.•(比例尺1:10000)思路点拨:应选学校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为1:10000(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 0m),依题目所给条件,点(150,200)就是小明家的位置,•类似地可以标出小明家、小芳家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分别为(-150,350)和(300,-175).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问题牵引2,启发学生完成上述问题的探究.学生活动:先独立地完成“问题牵引”,再与同伴交流.评析: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原点位置.3.继续探究.学生活动:阅读引例,并动手标出目的地的位置,如图:评析:引例是已确定了四座农舍的坐标,只要正确标出这四座农舍的坐标,然后,依题意画直线,两直线交点就是所需的目的地.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1.课本P74试一试.思路点拨: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本题确定原点的位置有多种,因此,写出的坐标也有不同.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学生活动:依自己的分析,确定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标出坐标,再与同伴交流.2.知识梳理.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 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坐标.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堂演练1.(投影显示)如图,是一个景区示意图,建立适当坐标系,写出景点A、B、C、D的坐标.北比例尺1:10000思路点拨:本题所确定的原点各不相同,因此建立坐标系的位置也不同.标出的坐标同样出现不同的现象.但是,由于比例尺是1:10000,因此每一格是50m,这一点不要出现错误,标出的坐标应该是实际坐标.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演练题1”,让学生做在练习提纲内.学生活动:完成演练题后,踊跃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可用投影仪显示学生习作)四、阅读理解,操作感知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5,并完成P75所提出的问题,•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的问题,分四人小组,讨论,并动手画出简明图.(可以在课本P75图24.6.3中画出)思路点拨:利用方位角确定物体的位置,应明确东、西、南、北,通常以y•轴正半轴方向为正北,x轴正半轴方向为正东,通常以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为方向角,测量距离时应注意比例尺.2.课堂演练2.指出景点A、C、D与景点B的位置关系.思路点拨:本题是以B点为出发点,进行测量,先确定方位角,再量出距离.学生活动:完成课堂演练题2,并与课堂演练题1进行比较、归纳、小结.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组织学生交流.五、课堂练习,巩固深化1.课本P76练习.2.探究时空.如图,这是一个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某动物园的示意图,如果猴山和狮虎山的坐标分别为(2,1)和(8,2),大灰熊馆的地点是(6,6),你能在此图上标出大灰熊馆的位置吗?六、课堂总结,提高认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是通过观察、活动入手,引出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的内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适当的坐标系.我们习惯选取向东、向北分别为x轴、y轴正方向,因此,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本节课还学习了怎样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