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2专业名称: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设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两个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命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及生物信息处理能力,并兼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具有攻读生物技术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基本知识或从事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学、产品研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等主干课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重点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4.了解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动态;7.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专业文献;8.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设计,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生物学相关学科:化学、物理、数学四、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
五、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论文)、生命科学前沿教育、生物技术虚拟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学分分配七、学制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70(课内)+8(课外)。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1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生物技术基本技能和生物工程基本原理以及其产业化工程技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相结合。
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旳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旳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旳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具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方面旳基本知识,以及生化工程、微生物育种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现代工业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专业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旳基本技术;3、具有发酵工艺、生物物质分离纯化等方面旳基本知识和技能;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综合能力,并能纯熟运用于专业学习和业务工作中;5、具有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旳基本能力;6、理解与生物工程及其产业有关旳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旳基本措施,理解现代生物工程与产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8 、具有一定旳社会、人文科学及法律知识,良好旳思想品德,优良旳心理素质,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健康旳体魄。
三、专业方向:1.发酵工艺方向培养具有酿酒工艺学、现代食品发酵技术、发酵工艺调控、工厂设计理论知识和较强旳应用能力,能在发酵工艺生产从事生产操作、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改造、科研创新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牢固掌握必需旳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纯熟掌握常规旳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岗位需要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旳定位在大中型企业高级人员。
2.生物制药方向培养具有生物和制药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能在生化制药生产从事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科研开发、更新改造、市场开发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旳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旳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有关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生物制药企业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医药卫生、食品、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及对应生物制品等部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生物工程方面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旳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具有很好旳科学素养和一定旳教学、科研能力。
尤其是在生物工程应用领域,将使学生受到扎实旳专业技能训练,成为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旳合格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具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等方面旳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具有工程制图、电工电子以及生化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专业知识;.3.掌握动植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学科旳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4、具有生物制品和有关企业所需要旳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旳基本技能;.5、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纯熟运用于专业学习和业务工作中;.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旳计算机应用旳初步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旳基本措施,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8、熟悉与生物工业有关旳方针、政策和法规;.9、具有一定旳社会、人文科学及法律知识,良好旳思想品德,优良旳心理素质,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健康旳体魄。
三、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状况在3--6年内完毕学业。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六、重要课程.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酶工程、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学等。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及审美情趣,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农畜产品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各类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和食品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从事监督执法、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8.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四、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仪器分析。
五、实践环节(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工程训练、仿真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在理论上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为依托,实践应用上以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及生物信息技术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现代生物技术研发与管理基本素质,在生物制药、生物种业、生物工业、农林、食品、环保等领域或行业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或考研深造的综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森林生物(森林植物、森林动物、森林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子、细胞水平研究森林生物生命活动规律与机理,同时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发森林生物新品种和生物代谢产品,生物制药、生物种业、考研深造为本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方向。
实现途径:以生物技术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由生物技术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含第二课堂)组成的模块递进式的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必修与选修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做到厚基础、强技能、宽口径、高素质、勇创新,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具有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及生物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备从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初步能力;(7)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和翻译专业科技资料的英语应用能力;(8)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知学院)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较好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食品、环保、农业、生物制药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它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本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各方面的能力的总体要求: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接受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3、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2、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3、较好的掌握保健食品检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基本要求。
7、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板块。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理论上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为依托,实践应用上以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及生物信息技术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现代生物技术研发与管理基本素质,在生物制药、生物种业、生物工业、农林、食品、环保等领域或行业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科研、教案、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或考研深造的综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生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森林生物(森林植物、森林动物、森林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子、细胞水平研究森林生物生命活动规律与机理,同时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发森林生物新品种和生物代产品,生物制药、生物种业、考研深造为本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方向。
实现途径:以生物技术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由生物技术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案(含第二课堂)组成的模块递进式的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必修与选修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做到厚基础、强技能、宽口径、高素质、勇创新,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及生物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和翻译专业科技资料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保障措施:()通过引进人才、自身培养、继续教育、企业锻炼等方法,加强生物技术师资队伍力量,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教案水平;()以国家级森林植物教案实验中心和省生理生化基础课示实验室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实验项目建设,提高学生实验技能;()通过模块式课程体系设置,增加实践课程课时比例,优化生物技术课程体系;()改革教案体系,将第一课堂教案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创新型人才;()通过校、院二级教案督导、监控,同行教师相互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保障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
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与生物技术制药、生物信息学等。
六、学习年限
标准学习年限年,弹性学习年限~年。
七、毕业学分
总学分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学分。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九、主要集中实践教案环节
普通生物学实习、蛋白质与酶工程实习、细胞工程实习与设计、发酵工程实习与设计、生物产品生产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十、第二课堂活动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第二课堂中符合专业特点并能够认定学分的情形)完成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创新创业课堂分年度修学,每学年组织一次考察、审核。
十一、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下表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基本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表
十二、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
表一至表五
表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必修课)专业:生物技术
表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选修课)专业: 生物技术
专业:生物技术
表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期学分分配表专业: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