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二中初二历史上册单元复习主备张鹏飞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7
88神州教育分层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朱丽丽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分层教学,做好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工作。
本文中,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生合理分层;备课的分层;分层授课历史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有所变革。
在新课改下进行历史教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通过课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实现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呢?由于班级上的每位同学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统一制定教学目标,必然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不能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因此,在新课改下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合理分层。
对学生进行合理层次的划分是成功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
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接受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然后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划分。
通常情况之下,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1:2:1的比例把学生分层三层,A层次的学生为历史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上存在惰性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为历史基础一般,但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具有进取精神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为历史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
在进行层次划分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所处的层次,尤其是对于后两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做好指导,不要让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认识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有所改变。
教师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不要在班级中进行公布,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二单元)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内容:。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
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
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
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名称时间地点创建人纲领性质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过程(收获)内容:①经济上②政治上③军事上④外交上(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意义: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禁烟斗争的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②1862年,在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3、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俄英对新疆虎视眈眈,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2)经过: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4、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识记四次侵华战争,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学习重点:分析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一、外国列强的侵略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导火线(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结果: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罪行①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②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XX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我国近代化探究历程探究主要方面重要事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先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每课知识点梳理1. 洋务运动的主张和目的是什么?(P28)答: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挣脱困境目的:保护清代统治。
2.洋务运动的内容有什么?分别举例说明。
( P28-30 )答: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藩的安庆内军器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②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筹建海军,如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3.洋务运动的性质( P30)答: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自救运动4.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幻灭原由( P28-30 )答: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代内外交困。
幻灭原由:北洋舰队三军淹没5.议论洋务运动( P30)答:它没有使中国兴盛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公司。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公司累积了生产经验,培育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使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拓了道路。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来源因( P30)答: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保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6. 洋务运动的口号分别是什么?(P28)答:先期:自强;后期:求富7.纵观李鸿章一世,议论李鸿章。
剖析:本题需要联合李鸿章一世的经向来剖析答:他在近代化探究方面做出贡献,可是他签署了《马关合约》,是一个羞耻!8.我们应怎样议论历史人物(议论历史人物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客观、全面,我们要以史实为依照注:本题经常被作为期末考试的开放题9.公车上书的背景?( P32)答:《马关合约》签署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恳求变法图强10:戊戌变法的内容(P33)答:①改革政府机构②裁撤冗官③任用维新人士④鼓舞个人创办工矿公司⑤创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材⑥翻译西方书本⑦流传新思想⑧创办报刊⑨开放言论⑩训练新式军队11: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答:固执派权力大,维新派权力小,不发动民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12:戊戌变法的作用与性质?答:作用:思想启发性质 ; 财产阶级改进运动13:联盟会革命大纲(P36,37 )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办民国,均分地权(颠覆清朝统治,取销君主专制,成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14:三民主义是哪三民?(P37)答:民族、民权、民生15:武昌起义的影响(P38)答:全国有十几个省份宣告离开清政府独立,清政府陷入孤立的境地,有名无实16: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为什么?( P38,39)答:成功的一面:颠覆清代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点人心所向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盗取革命果实,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变,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达成1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四倡导四反对)(P41)答:倡导民主,反对专制专制;倡导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8:是什么让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看到了曙光?(P41)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后李大钊在《新青年》发布《庶民的成功》《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19: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性质(P40-42 )答:背景:新旧思潮矛盾性质:思想大解放20:议论新文化运动(P42)答:它启迪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究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创建条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框架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呗。
这一单元啊,可是超级精彩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们国家就陷入了一段不平静的时期。
鸦片战争那叫一个惨,英国人用鸦片来坑咱们,把咱老百姓害惨啦。
然后呢,林则徐站出来虎门销烟,那叫一个帅气!接着就是《南京条约》,这可是个不平等条约哟,咱们国家失去了好多东西。
不过,咱们中国人可不会轻易认输!太平天国运动也来啦,洪秀全带着大家想要推翻清朝,虽然失败了,但是那种反抗精神可值得咱们佩服。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可是咱们国家的宝贝啊,就这么被糟蹋了,想起来就心疼。
这一单元里的故事,有悲伤,有愤怒,但也让咱们看到了中国人的不屈和抗争。
咱们得记住这些历史,不能让悲剧重演,要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这一单元有点感觉啦?稿子二哈喽呀,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捋一捋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你看啊,一开始的鸦片战争,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英国人把鸦片运到咱们国家,好多人吸上了瘾,身体都垮了。
这能忍?绝对不能!林则徐大人出马,销烟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可这之后,英国不干了,就打起来了,咱们被迫签了《南京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心里那个憋屈哟!再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农民兄弟们团结起来,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天下。
虽然没有成功,但勇气可嘉!然后呢,可恶的英法联军又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圆明园那么美的地方被他们烧成了废墟,太让人气愤啦!这一单元的历史告诉咱们,落后就要挨打。
但咱们不能一直落后,要努力学习,让咱们的国家变得强大无比,谁也不敢欺负!同学们,记住这些历史,一起为祖国的未来加油吧!。
灵石二中初二历史上册单元复习主备张鹏飞
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的意义)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地点:青浦;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5、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
6、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所阶级革命派)。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五四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拼搏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抗战精神: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
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
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