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2.00 KB
- 文档页数:44
---------------------------------------------------------------最新资料推荐------------------------------------------------------伤寒病人的内科护理伤寒病人的内科护理樊佑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四团医院 836000)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穿孔、肠出血。
1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1 发病机制伤寒杆菌经胃进入小肠,通过肠黏膜侵入回肠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而引起短暂的第一次菌血症,此阶段患者无症状,临床上为潜伏期。
然后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后大量繁殖,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出现临床症状,病程第 2~3 周经胆管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使原已致敏的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坏死、溃疡,如果波及血管可引起肠出血,如果侵及肌层和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
1.2 病理变化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
病程第 1 周肠道淋巴组织高度肿胀呈纽扣样突起;第 2 周肿大的淋巴结坏死;第 3 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第 4 周溃疡愈合。
1 / 62 护理评估 2.1 健康史注意患者的发病急缓、热程、热型,是否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病后有无神志及听力的改变,以及病后的诊治情况;在夏、秋季当地流行情况,患者的生活卫生习惯特别是发病前有无不洁进食史;有无伤寒病史、预防接种史、与伤寒患者密切接触史。
2.2 临床表现潜伏期 7~23d。
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 48h,典型伤寒自然病程可分为 4 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 1 周,缓慢起病,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梯形上升,5~7d 内达 39~40℃,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