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评价方法(3)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15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建设项目经济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包括《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三个文件。
它已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于2006年7月3日以发改投资 [2006]1325号文批准发布,要求在开展投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中使用,这是我国投资建设、工程咨询和工程建设领域里的一件大事。
笔者结合从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践对《方法与参数》作如下解读。
一、《方法与参数》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配套文件,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评价工作已无必要”错误观点的矫正。
1、过去我国实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企业没有投资自主权,经济评价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致力于作表面文章以谋求项目的“可批性”,对于经济评价的主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反而不够深入,投资效果不好。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以贯彻“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投资决策权的下放,增强了企业投资决策的谨慎程度,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所适从,迫切需要相关指导性文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对1993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进行了修订。
它对于审批制项目经济评价起着规范的作用,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则起着参考文献的作用,“对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执行;对于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投资者的要求,选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参数”。
同时,十分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评价工作的影响,强调“项目评价人员应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进行定期测算、动态调整、适时发布”。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解读《建设项目经济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包括《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三个文件。
它已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于2006年7月3日以发改投资 [2006]1325号文批准发布,要求在开展投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中使用,这是我国投资建设、工程咨询和工程建设领域里的一件大事。
笔者结合从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践对《方法与参数》作如下解读。
一、《方法与参数》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配套文件,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评价工作已无必要”错误观点的矫正。
1、过去我国实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企业没有投资自主权,经济评价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致力于作表面文章以谋求项目的“可批性”,对于经济评价的主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反而不够深入,投资效果不好。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以贯彻“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投资决策权的下放,增强了企业投资决策的谨慎程度,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所适从,迫切需要相关指导性文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对1993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进行了修订。
它对于审批制项目经济评价起着规范的作用,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则起着参考文献的作用,“对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执行;对于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投资者的要求,选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参数”。
同时,十分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评价工作的影响,强调“项目评价人员应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进行定期测算、动态调整、适时发布”。
第3章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本章要点:(1)经济效果的概念;(2)经济效果的静态评价方法,各种指标的分析计算; (3)经济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各种指标的分析计算。
§3.1 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概念各种技术活动,都需要投入,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是各种技术活动的经济目标。
如何对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如何优选技术方案,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
3.1.1 经济效果的概念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有效成果和全部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占用和消耗)的比较,构成了经济效益的概念。
(1)有效成果:即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或劳务。
有效成果可用使用价值或价值表示,即该成果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够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否则,为无效成果。
有效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
能用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果,称为有形成果;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果,为无形成果。
如环境的改善,劳动条件及生产文明程度的提高等。
对无形的有效成果,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必须给于充分重视,可采用定性分析或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
与有效成果相伴的往往有无效成果或负效果,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时,不能忽视或回避无效成果或负效果。
例如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安全生产事故等。
在生产实践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防止负效果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负面效果,应采取科学方法定量化,使在经济效益评价中得以体现。
(2)劳动耗费:指为取得有效成果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无论物化劳动或是活劳动,都分别以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种相互密切联系的支付形式构成劳动耗费。
物化劳动消耗:是指进行劳动所具有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既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也包括厂房、机器设备、技术装备等,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磨损折旧等。
活劳动消耗:指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一定的技能,有目的的付出脑力和体力劳动所花费的劳动量。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1、 答:表1 该投资方案的投资及净现金收入所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在3年与4年之间。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4-1+=3.4 (年)表2 该投资方案的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4-1+=4.0(年)2、(1)i =5% 时NPV=9000*(P/F,5%,2)-5000=9000*0.9070-5000=3163NPV=4000*(P/A,5%,2)-5000=4000*1.859-5000=2436NPV=7000*(P/F,5%,1)-5000=7000*0.9524-5000=1667i=10% 时NPV=9000*(P/F,10%,2)-5000=9000*0.8264-5000=2438NPV=4000*(P/A,10%,2)-5000=4000*1.736-5000=1942NPV=7000*(P/F,10%,1)-5000=7000*0.9091-5000=1364i=15% 时NPV=9000*(P/F,15%,2)-5000=9000*0.7561-5000=18045NPV=4000*(P/A,15%,2)-5000=4000*1.626-5000=1502NPV=7000*(P/F,15%,1)-5000=7000*0.8696-5000=1087(2)运用试算内插法,计算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5000=9000*IRR=34.25000=4000*(P/A,i,2) IRR=38%5000=7000*IRR=40%(3)使用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则投资C比较有利。
而使用净现值法比较,在利率为10%时,投资A比较有利。
3、答:NPV=2000*+3000*+4000*+4000*-8000 =2034NAV=2034.83(A/P,10%,4)=2034.83*0.31547=642NPVR==25.422000*+3000*+4000*+4000*=8000 IRR=20.0%表该投资方案的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4-1+ =3.26(年)4、答:费用现值法:PC=10000+5000*(P/A,15%,3)+ 6000*(P/A,15%,3)*(P/F,15%,3)-4000*(P/F,15%,6)=28692.PC=8000+5500*(P/A,15%,3)+ 6500*(P/A,15%,3)*(P/F,15%,3)-3000*(P/F,15%,6)=29017费用年值法:AC=28692*(A/P,15%,6)=7581AC=29017(A/P,15%,6)=76675、答:分期付款偿还表NPV=2500+4963.67+4254.31+3633.29+3089.89+2615.23=21056.39(美元)而一次支付需要支付22000美元。
第3章电力系统规划经济评价方法电力系统规划是指根据需求和资源条件,确定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并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布局和运行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电力系统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价方法是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选取经济性最佳的方案。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力系统规划经济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比较不同规划方案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各方案的经济性。
通常将投资成本包括电站建设和电力线路改造等方面的费用,运行成本包括燃料费用、维护费用等。
通过计算各方案的总成本和总效益,计算出成本效益比,选择效益最大的方案。
2.外部效益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将电力系统规划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外部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外部效益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效益。
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外部效益的评估,选择外部效益最大的方案。
3.能源-环境-成本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将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该方法综合了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外部效益分析法的优点,能够综合评价各方案的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
4.风险分析法:由于电力系统规划决策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风险分析在电力系统规划经济评价中也显得十分重要。
风险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测和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风险评估,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
总之,电力系统规划经济评价方法是一种帮助决策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的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手段,来评价不同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以帮助电力系统规划的合理决策。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1.介绍经济评价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经济评价方法是指对一个项目、政策或决策做出经济性评价的方法。
它是帮助决策者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从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工具。
在经济评价方法的应用中,需要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因素,并进行科学的计量和分析,以实现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贴现现值法贴现现值法是经济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未来收益和成本折现至现在,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来评估其经济性。
净现值是指项目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表示项目具有经济效益,可以予以实施。
3.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
它是指使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所使用的折现率,也被称为项目的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越高,表示项目的经济效益越高。
4.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用于评估在不同条件下项目经济效果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关键因素进行变异,观察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项目的风险和稳定性。
5.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评价方法。
它将项目的运营成本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评估项目的成本效益比。
成本效益比越大,表示项目的经济效益越高。
6.期权评价法期权评价法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
它基于期权合约的价值和风险特征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期权评价法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决策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7.效应评价法效应评价法是一种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通过对项目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因素。
效应评价法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更具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总结:经济评价方法是评估项目经济性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
贴现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敏感性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期权评价法和效应评价法是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方法经济性评价方法是指对一些项目或决策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以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1.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法是最常用的经济性评价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时间价值的观念,将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今天,得到净现值(NPV)。
净现值大于零则表明项目对投资者是有盈利的,可以接受;净现值小于零则表明项目不具备投资价值,不推荐投资。
折现现金流量法的优点是能够同时考虑项目的投资和回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即使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内部收益率高于预定贴现率,则项目可行;内部收益率低于预定贴现率,则项目不可行。
内部收益率法的优点是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了综合考虑,且不受投资规模的限制。
3.回收期法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项目的回收期来评价项目的经济性。
回收期指的是从投资开始到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通常,回收期越短越好,因为投资可以尽快回收。
回收期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易于计算,但忽略了项目的长期效益。
4.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用于评估社会公共项目的经济性。
该方法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计算出效益-成本比(BCR)。
BCR大于1则项目具有经济优势,可以进行;BCR小于1则项目经济效果不佳,不宜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优点是考虑了项目对社会效益的贡献,能够综合评价项目的经济性。
5.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在假设条件下,对关键因素进行变动,观察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对关键因素的敏感程度,为决策提供参考。
敏感性分析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项目对不同变动因素的敏感程度,降低项目风险。
综上所述,经济性评价方法是对项目或决策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方法。
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1篇摘要: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是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的概述、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提供参考。
一、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概述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对多个经济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以确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它旨在确保建设项目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优化。
二、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评价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综合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应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 可持续发展原则:评价应关注项目对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长远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投资少、效益高的方案。
三、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内容1. 投资估算:对建设项目所需资金进行估算,包括建设投资、运营投资、维护投资等。
2. 收益预测: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
3. 成本分析: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4. 风险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
5.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
6. 社会效益评价:评价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就业、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建设工程经济方案评价方法1. 比较法:对多个经济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2.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价。
3. 投资回收期法: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选择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
4. 内部收益率法:计算项目内部收益率,选择内部收益率高的方案。
旅游产品四象限评价法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满足了广大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然而,如何在众多旅游产品中进行选择,如何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此,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旅游产品的四象限评价法,以期为旅游产品的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二、四象限评价法概述1.定义及特点四象限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评价方法。
它将旅游产品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性四个方面作为评价维度,通过构建四象限图,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四个象限,从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分类与评价。
四象限评价法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全面考虑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突出评价的综合性。
(2)客观性: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强调评价的客观性。
(3)动态性:随市场需求和旅游环境的变化,评价结果具有动态调整性。
2.评价维度与指标(1)功能性:包括旅游产品的娱乐性、教育性、文化内涵等方面。
(2)经济性:包括旅游产品的价格、性价比、消费水平等方面。
(3)社会性:包括旅游产品的社会责任、游客满意度、旅游安全等方面。
(4)生态环境性:包括旅游产品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三、四象限评价法的应用1.旅游产品分类根据四象限评价法,可以将旅游产品分为以下四类:(1)高功能、高经济性:优质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2)高功能、低经济性: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但价格偏高的旅游产品。
(3)低功能、高经济性:满足大众需求的旅游产品,市场前景较好。
(4)低功能、低经济性:市场需求较小,需加强优化和改进。
2.旅游产品优化策略(1)提高功能性: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娱乐性和教育性,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提高经济性:合理定价,提高性价比,降低游客消费负担。
(3)提高社会性:关注社会责任,提升游客满意度,确保旅游安全。
(4)提高生态环境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电网的经济性评价方法电网的经济性评价是指对电网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是否具备经济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项目能够实现预期效益,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本文将介绍电网经济性评价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电网经济性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电网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确定项目的经济性。
具体步骤包括:(1)项目成本估算:包括项目建设成本、运维成本等。
(2)效益评估:包括项目所能提供的电力供应能力、电网可靠性、电网安全性等方面的效益。
(3)成本效益比较:将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以确定项目的经济性。
2.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是电网经济性评价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基于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价值原理,评估项目的经济性。
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现金流量:包括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报废期的现金流量。
(2)计算现金流量净现值:将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价基准年份,计算净现值。
(3)计算内部收益率:通过求解净现值为零的内部收益率,评估项目的经济性。
3.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用于评估项目对关键因素变化的敏感性。
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关键因素:对于电网项目来说,关键因素可以包括电力需求增长率、燃料价格、政策支持等。
(2)假设关键因素的变化范围:对于每个关键因素,假设其变化的可能范围。
(3)计算影响指标的变化:根据关键因素的变化,重新计算影响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
(4)评估项目的敏感性:根据关键因素变化对影响指标的影响程度,评估项目的敏感性。
4.环境影响评估法电网的建设和运营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估法可以用于评估电网项目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1)确定环境影响因素:电网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噪音、空气质量、生态系统等。
(2)评估环境影响:通过对电网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其环境影响等级。
(3)评估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将环境影响与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电网项目的可持续性。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技术经济经济效果劳动消耗劳动成果二简答题1.技术经济学中,技术和经济的含义是什么?2.技术和经济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主要有哪几种观点?4.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5.技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7.经济效果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几种表示形式?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8.为什么要建立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9.建立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10.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哪几类?11.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有哪些?12.技术方案的比较原理有哪几个方面?研究比较原理的目的是什么?1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4.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15.技术经济学中,投资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分类?三论述题1.试论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试论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在实际中,试举一个以技术经济方法处理的事例。
4.拟新建一衬衫厂,在投资决策前,应考虑哪些问题?5.试论技术经济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益指标?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试举例说明之。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5.某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20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它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6.图2-10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
试利用各种资金等值计算系数,用已知项表示未知项。
(1)已知A1,A2,P1,i,求P2;(2)已知P1,P2,A1,i,求A2;(3)已知P1,P2,A2,i,求A1。
目录目录 ................................................................................................................................. 1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 ................................................................................... 2 习题答案 .......................................................................................................................... 2 第一章 导论 ............................................................................................................. 2 第二章 技术创新 ...................................................................................................... 2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 2 第四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 ..................................................................................... 7 第五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 15 第六章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 16 第七章 价值工程 ..................................................................................................... 19 第八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 24 第九章 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篇一、前言方案设计比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特制定以下评分标准,以供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参考。
二、评分标准1. 创新性(20分)(1)选题创新(10分):选题具有前瞻性、挑战性,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2)设计创新(10分):设计方案具有独特性,与现有方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实用性(20分)(1)技术可行性(10分):设计方案在技术层面具有可行性,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等领域。
(2)经济可行性(10分):设计方案在成本、效益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实际利益。
3. 可行性(20分)(1)实施可行性(10分):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问题。
(2)可持续发展(10分):设计方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 美观性(10分)(1)视觉效果(5分):设计方案在视觉效果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2)人性化设计(5分):设计方案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5. 团队协作(10分)(1)团队组织(5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顺畅,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2)沟通协调(5分):团队成员之间沟通良好,能够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6. 文献综述(10分)(1)文献引用(5分):在方案设计中,能够合理引用相关文献,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文献综述(5分):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设计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7. 报告撰写(10分)(1)结构合理(5分):报告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丰富。
(2)语言表达(5分):报告语言流畅,用词准确,表达清晰。
8. 附加分(10分)(1)创新点(5分):设计方案具有明显创新点,能够填补行业空白。
(2)应用前景(5分):设计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评分细则1. 创新性(1)选题创新:选题具有前瞻性、挑战性,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具有较高分值。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第二版)第三章经济性评价方法1、指标的分类:(P41、P42)按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将常用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
项目经济性指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型指标;第二类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指标;第三类是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效率型指标。
2、各指标的特点及局限性(P42)静态指标的特点是计算简便、直观,因而被广泛用来对投资效果进行粗略估计。
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全面情况。
动态指标的特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科学、精确,适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3、净值法(掌握)(1)净现值(P48)①判别准则(选择题)NPV>0,表明该方案除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方案可行;NPV=0,表明该方案正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水平,该方案经济上合理,方案一般可行;NPV<0,表明该方案没有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水平,该方案经济上不合理,不可行。
②净现值率(P55)(4)净终值(第三版P87)净终值又称净将来值,是以项目计算期末为基准,把不同时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计算到项目计算期末的代数和,一般用NFV表示。
净终值等于净现值乘上一个常数。
由此可见,方案用净终值评价的结论一定和净现值评价的结论相同。
(5)净年值(P50)(6)费用年值(P46)4、内部收益率法(掌握)(计算题不考试算法,主要考内插法)(1)内部收益率的概念(P51)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2)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评价(了解)(第三版P93)5、其他效率型指标了解静态指标及特点(不考计算)(P42)静态指标的特点是计算简便、直观,因而被广泛用来对投资效果进行粗略估计。
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全面情况。
6、多方案经济评价方法(1)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P60)互斥型方案是指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彼此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具有互不相容性(相互排斥性)特点的备选方案。
关于数值的计算请参见:EXEL中财务函数的说明6.求下列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i=10%)解:T=3+2030+=3.4(年)TP*=3+34340.15+=3.99(年)7.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i=10%)(1)试用净现值指标判断项目的经济性(2)计算该项目方案的净现值率解:(1)NPV(10%)=-30-750(P/F,10%,1)-150(P/F,10%,2)+225(P/F,10%,3)+375(P/A,10%,7)(P/F,10,3)=704.9>0所以项目可行(2)计算投资现值有NPV(10%)=-30-750(P/F,10%,1)-150(P/F,10%,2)=-835.79于是有NPVR=704.9/835.79=0.8438.某项目初始投资80000,第一年末现金流入20000,第二年末现金流入30000,第三、四年末现金流入均为40000,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i=10%)。
解:NPV=20348.34NAV=20348.34(A/P,10%,4)=6419.3NPVR=20348.34/80000=0.254IRR=19.96% (计算内部收益率可以用线性插值的办法其中 NPV(15%)=9246.39, NPV(20%)=-61.73 。
但是推荐使用EXCEL 财务函数。
)TP*=3+6972.26972.2+20348.3=3.26(年)9.在某一项目中,有二种机器可以选用,都能满足生产需要。
机器A 买价为10000,第6年末残值4000,前三年的年运行费5000,后三年为6000。
机器B 买价8000,第6年末残值3000,运行费前三年每年5500元,后三年每年6500。
基准收益率15%。
试用费用现值法选择机器。
解:此二方案为纯费用类方案,不必进行绝对评价,直接比较选优。
以投资额较少的B 方案为基准方案,计算方案A-B 的净现值如下A B NPV =-2000+500×(P/A,15%,6)+1000×(P/F,15%,6)=324.5689>0增量投资可行,所以应该追加投资,选择机器A 。
关于数值的计算请参见:EXEL 中财务函数的说明 6.求下列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i=10%)解:T=3+2030+=(年)TP*=3+34340.15+=(年)7.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i=10%) (1)试用净现值指标判断项目的经济性 (2)计算该项目方案的净现值率解:(1)NPV(10%)=-30-750(P/F,10%,1)-150(P/F,10%,2)+225(P/F,10%,3) +375(P/A,10%,7)(P/F,10,3)=>0 所以项目可行 (2)计算投资现值有NPV(10%)=-30-750(P/F,10%,1)-150(P/F,10%,2)=于是有 NPVR==8.某项目初始投资80000,第一年末现金流入20000,第二年末现金流入30000,第三、四年末现金流入均为40000,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i=10%)。
解:NPV=NAV=(A/P,10%,4)=NPVR=80000=IRR=% (计算内部收益率可以用线性插值的办法其中NPV(15%)=, NPV(20%)= 。
但是推荐使用EXCEL财务函数。
)TP*=3+6972.26972.2+20348.3=(年)9.在某一项目中,有二种机器可以选用,都能满足生产需要。
机器A买价为10000,第6年末残值4000,前三年的年运行费5000,后三年为6000。
机器B买价8000,第6年末残值3000,运行费前三年每年5500元,后三年每年6500。
基准收益率15%。
试用费用现值法选择机器。
解:此二方案为纯费用类方案,不必进行绝对评价,直接比较选优。
以投资额较少的B 方案为基准方案,计算方案A-B 的净现值如下A B NPV =-2000+500×(P/A,15%,6)+1000×(P/F,15%,6)=>0增量投资可行,所以应该追加投资,选择机器A 。
工程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9)技术经济学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考虑收入和支出,是以项目投资的和作为评价标准。
2、企业在经营决策时需要应用经济成本的概念,经济成本是和隐性成本之和。
3、财务评价采用,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根据机会成本和供求关系确定的影子价格。
4、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为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5、现代设备的寿命,不仅要考虑自然寿命,而且要考虑设备的技术寿命和。
6、设备损耗有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两种形式,其中有形损耗又称,无形损耗又称精神损耗。
7、建设项目各种资金总体上看可以划分为和债务资金两类。
债务资金包括发行债券、借款、租赁融资等。
8、常用的不确定性评价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成本的概念,并举出投资决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的成本类型。
(举出4个)2、简述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3、假设基准收益率为i试回答用内部收益率指标IRR评价单个方案的判别准则。
并判断与0,净现值准则评价结论是否一致,4、投资决策前期从广义的角度看也就是可行性研究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技术经济的研究分析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5、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四、计算题(4小题,第1题5分,2—4题10分,共35分)1、某公司欲积累一笔设备更新资金,用于8年后设备更新。
该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银行利率10,,试问该公司每年末至少要存款多少,2、某企业使用A设备生产产品,每台设备购置费为30万元,年维修费为8千元,每天运营费为320元,每天营业收入为800元,如该设备使用10年后即报废,年折现率为10%,试求: (1) 每台设备每年运营多少天可以保本,(2)如果预计每台设备每天营业收入只有760元,又希望获得年利润5万元,则每年应运营多少天,3、某工厂生产一种化工原料,设计生产能力为月产6000吨,产品售价为1300元/吨,每月的固定成本为145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930元/吨,试求出以月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并说明在此设计生产能力下,该厂是否盈利,4、已知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净残值为3万元,折旧年限是5年,试按年数和折旧法求各年的折旧额及各年年末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