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32.05 KB
- 文档页数:12
2甘肃省的客运模式 2.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从事各项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纽带。
同时,公共交通作为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主体,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收益的根本出发点,把我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可为公共系统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农村客运系统农村客运系统是城乡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乡交通运输系统亦是对农村客运作用关系最为直接的环境影响系统,它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图1硬件系统包括交通载运工具(如客货运车辆、轮船等)、交通运输载体(道路、航道等)、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如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软件系统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规章与制度、城市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硬件组织和软件组织等内容。
硬件系统要求农村客运线路运力配置规模和结构必须与相关道路的道路状况、客车安全通行条件、设计行车速度、道路容量及线路客流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交通运输载体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在运工具硬软件组织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运输系行特性等在较大程度上相匹配。
软件系统一方面要求城乡交通系统投资(如政府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燃油补贴等)对农村客运在财政上进行倾斜,在交通管理(如减免农村客运的税费)和交通控制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还要求农村客运车辆在合适的运力规模和最优化的运力结构下进行运力组织与运营,以完成农村客运服务,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3客运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3.1抢抓机遇,积极探索运邮发展新途径武威市率先响应,积极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与邮政部门沟通协调,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在凉州区率先开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和运邮合作试点工作。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李铁柱电话:83790839E-Mail:litiezhu@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后学习的课程。
主要学习城市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客运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并通过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要求: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3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系统规划与设计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5.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设计66.常规公交总体规划与设计7.其他城市客运系统发展规划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了解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史、城市客运系统发展影响因素和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特征。
了解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及类型、公共交通及个体交通发展战略。
了解客运交通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了解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
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分类、系统构成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了解快速公交发展背景、构成及功能定位。
了解地面常规公交系统主要要素:包括车辆、运行车道和公交场站等。
了解城市出租车、自行车和小汽车等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及发展趋势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客运枢纽的定义及基本内涵,熟悉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
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了解客运枢纽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及需求预测方法。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般原则及方法,熟悉枢纽布局评价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典型枢纽设计案例。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体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合理规模研究及线网综合评价体系。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与服务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在基本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从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线定站服务车辆(渡轮)按固定线路运行(航行),沿线设有固定的站点。
行车班次(或航行时刻)按调度计划执行。
在线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站站停靠的慢车、跨站停靠的大站快车等。
(2)定线不定站服务点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营服务但不设固定站点或仅设临时性站点,乘客可以在沿线任意地点要求上下车,乘用比铰方便。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很快的小型公共汽车多数属于这一类。
(3)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出租汽车服务,其运行线路与乘客上下车地点均不固定,除电话叫车、营业站点要车外,还可在街道上扬手招车。
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1)公共汽车(2)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4)地下铁道(5)出租汽车(6)快速有轨电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由于小汽车泛滥成灾,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于是从技术上寻求对有轨电车的改造,并使之与火车嫁接,从而出现了具有地铁优点而又比地铁投资少、工程量小、施工期短、运行经济的快速有轨电车。
这种新型的快速有轨电车可以在地面专用轨道上行驶,因通行无阻使它的运行准点程度极高。
它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又称“轻轨交通”。
(7)城市轮渡与索道轮渡与索道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起着联结两岸过渡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被分割区域得以沟通,在没有现代化桥梁和水底隧道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点】车辆运行方式及调度形式的确定(一)车辆运行形式①定线定站的运行方式:最常规的一种运行方式,它的特点是行车的规律性强、线路固定,服务面广,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运行方式。
②不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不定路线、不定站点,完全按照乘客的意愿进行,如出租汽车就是这种运行方式。
③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只定行驶路线,不定站点的一种运行方式,如现在比较多的小公共汽车“招手停”等。
(二)车辆调度形式的确定车辆调度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车辆工作时间长短,分为正班车、加班车和夜班车。
(1)正班车:主要指车辆在日间营业时间内连续工作相当于两个工作班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双班车、大班车。
(2)加班车。
指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一段或某几段营业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内累计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工作班的辅助调度形式,又称单班车。
(3)夜班车:指车辆在夜间上线工作的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在一个工作日内,如车辆夜班时间不足一个工作班时,常与日间加班车相兼组织。
2、按车辆运行及停靠站点,分为全程车、区间车、快车、定班车和跨线车(1)全程车:指车辆从线路起点到终点,必须按规定时间在沿线各固定停车站依次停靠,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慢车。
大部分正班车具有全程车的这个特征。
(2)区间车:指车辆仅在线路客流高区段间行驶,是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3)快车:指为适用沿线长乘距乘车需要和加快车辆周转,采取的一种越站快速运行的调度形式。
包括大站车与直达车两种,直达车是大站车的一种特殊形式。
(4)定班车:指为通勤通学而组织的一种专线调度形式。
车辆可按定时间、定路线、定班次和定站点的原则进行运输服务。
(5)跨线车:指为平衡相邻线路之间的客流负荷,减少乘客转乘而组织的一种车辆跨线运行的调度形式。
跨线车不受原来行驶路线的限制,根据当时客流集散点的具体情况确定起讫点。
(三)车辆调度形式的选择基本原则:凡是营运线路上的车辆均应以全程车、正班车作为基本的调度形式,它们应该具备全程、全站、双向的特点,同时根据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之以其他的辅助形式。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填空22分简答48分论述题,计算题30分第一章绪论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图1-1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首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漫衍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系统;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漫衍和发展。
四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③城市土天时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好处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天时用的性子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天时用影响客流漫衍和交通体式格局的挑选;4、土天时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客运的名词解释客运是指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运输乘客的活动和行业。
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一、客运的概念和发展客运是交通运输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它涵盖了各种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出租车等。
客运业的发展受到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对于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有序而高效的运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居民提供了快捷、安全和环保的交通选择。
三、火车客运火车客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交通方式,也是长途交通的主要选择之一。
火车的速度和运力相对较高,能够在城市之间和乡村地区之间进行快速、大规模的运输。
火车客运的发展与铁路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高铁和新技术的引入,火车客运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
四、航空客运航空客运是现代人们远距离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飞机的速度极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乘客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航空客运业的发展使得旅行更加方便快捷,推动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五、客运与经济发展客运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方式,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运输物资和人员。
同时,客运业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六、客运带来的挑战和改进虽然客运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是最为突出的。
为了改善客运业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七、未来客运的展望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客运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和绿色交通等将成为客运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一、名词解释1、TOD答: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2、公交出行时间构成3、定制公交答:定制公交,也称商务班车,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
市民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
定制公交班车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
4、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答:对全市或整个规划区而言,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共交通营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值。
5、换乘枢纽答:公交枢纽概念:公交始发线路在3 条以上、设置相对集中、呈辐射状的多方向布设、方便乘客换乘的客运交通集散场所。
PS供乘用各种交通方式或线路的乘客集中、转换交通工具或线路的地方。
6、公交车辆的全过程管理答:车辆的全过程管理,可简单分为一生(对公交车辆购置、保养维修、控制、技术跟踪、报废更新全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季节性、一天和重点管理。
7、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答:线路非直线系数是指公共交通线路首末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8、公交优先答:公共交通优先(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采取适当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工程措施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在道路上的优先通行。
9、快速公交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10、城乡客运一体化11、公交专用道12、智能公交系统二、填空题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
答: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社会需求是基本条件;经济因素是决定条件;布局形态是活动条件;土地资源是制约条件。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图形符号、安全标识、信息英文译法、无障碍设施符号(一)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图形符号、安全标识、信息英文译法、无障碍设施符号随着城市交通日益繁忙,客运交通枢纽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重中之重。
为了便于人们在枢纽内方便地出行,设计一个标识系统是必要的。
1. 设计图形符号为了使人们可以很快地理解标识信息,一些图形符号是不可或缺的。
如地铁入口、电梯、售票处、洗手间等。
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标识符号,可以方便人们对于标识信息的理解。
2. 安全标识为了保障人们在客运交通枢纽内的安全出行,一些安全标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紧急出口、疏散路线、灭火器、消防栓等,这些标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人们提供安全保障。
3. 信息英文译法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吸引了外籍人士,为了能提供完善的服务,一个清晰规范的英文译法也是必要的。
如安全标识或交通指南的指示都应该配备英文翻译,这也是城市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风貌。
4. 无障碍设施符号人们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有一些需要有些特殊帮助的人,如视力、听力、智力障碍,他们需要无障碍设施符号的帮助。
如盲道、轮椅坡道、无线电视、以及特殊触摸系统等。
在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施符号的涵盖对于各种残障人士的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涵盖将上述四种要素结合在一起,让充分体现人们日常需要的各种指示标识在客运交通枢纽内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做到科学、智能、人性化的标志设计。
同时遵循标识的统一性,美观性和可读性,完整展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和特色性。
标识系统对于公众来说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标志系统在日常公共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慕容珊子)选*10 填空名词看图问答案例*2第一章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公共交通(道路公交、轨道交通、辅助公交、其他形式公交)、私人交通。
2. 城市客运系统模式:以小汽车为主的模式(美国)、以城市轨道为主的模式(日本)、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并重的模式(香港以及欧洲部分城市)、以非机动交通方式为主、多种交通并存的模式(中国的小城市)。
3. 制定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注重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优势互补。
4•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功能:①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②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空间的分布③带动房地产的升温④促进商贸业的繁荣⑤其他功能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乘客上下车、换乘的场所,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临时停车的地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1. 按空间位置: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
注:浅埋车站(天津2-3m )深埋车站(朝鲜平壤达100m )2. 按运营功能:端点站(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域站(折返站)3. 按站台形式: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4. 按车站规模:大型车站(甲级站)、中型车站(乙型站)、小型车站(丙型站)5. 按是否具有站控功能:设备集中站(有道岔,具有站控)、非集中站(无道岔)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基本构成:车站主体(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仅地下车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1. 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2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者广场附近应尽量扩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3. 通风道及风亭是为了满足地下车站通风要求而设置的。
4. 地面通风亭的大小主要根据通风量及风口的数量决定。
三.城市轨道车站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车站的平面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客流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部分是与运营管理相关的非公共区域。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填空22分
简答48分
论述题,计算题30分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 图 1-1
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
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
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
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主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分布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体系;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分布和发展。
四个阶段:低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
③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利益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地利用影响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4、土地利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
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
一体化、可持续化、智能化。
(城市客运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资源、土地占用少、环境污染小)(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
5、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1)社会需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基本条件;(2)经济因素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决定条件;(3)布局形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活动条件;(4)土地资源是客运交通发展制约条件
6、城市客运交通功能定位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适用服务范围(P17 图1-7其中 A 可以是多人自行车、公共自行车;B 可以是电动车;)
(1)公共客运交通功能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出租车的功能定位
(2)私人交通的功能定位
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的功能定位
7、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
以私人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美国的部分城市为代表;
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东京)
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
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首尔)
8、我国客运交通发展模式有哪几种?每种的特点是什么?(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国情决定了不适合采取“以私人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
应该加强一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①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步伐;②加强快速干道的建设;③建设好公交专用线和公交专
用道;④倡导共享程度较高的小汽车。
补充: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历程包括以马车为主、以自行车为主、以公共汽车为主、以小汽车为主、以轨道交通为主(前面的都加上主要运输交通工具)、多模式交通时代
第二章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弄清楚特性、构成)
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
私人交通、公共交通。
2、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对比(P25-P28)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的比较因素包括运输量、环保性、方便性、运输效率、能源消耗、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
公共交通:
3、城市轨道交通:
指在城市及附近地区以列车形式沿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按班次运行的各种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的统称。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的比较因素包括运输量、环保性、方便性、运输效率、能源消耗、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
4、城市轨道交通构成:
线路、车站、车辆与车辆段、机电通信设备(包括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环境控制与车站设备)、控制中心。
5
6、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综合换乘枢纽、主城: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间型、交通接驳型、新区:轨道终点型、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间型
快速公交:
7、快速公交:
快速公交是大容量高性能的公共汽电车沿专用车道按班次运行,由智能调度系统和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