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32.05 KB
- 文档页数:12
2甘肃省的客运模式 2.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从事各项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纽带。
同时,公共交通作为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主体,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收益的根本出发点,把我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可为公共系统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农村客运系统农村客运系统是城乡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乡交通运输系统亦是对农村客运作用关系最为直接的环境影响系统,它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图1硬件系统包括交通载运工具(如客货运车辆、轮船等)、交通运输载体(道路、航道等)、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如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软件系统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规章与制度、城市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硬件组织和软件组织等内容。
硬件系统要求农村客运线路运力配置规模和结构必须与相关道路的道路状况、客车安全通行条件、设计行车速度、道路容量及线路客流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交通运输载体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在运工具硬软件组织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运输系行特性等在较大程度上相匹配。
软件系统一方面要求城乡交通系统投资(如政府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燃油补贴等)对农村客运在财政上进行倾斜,在交通管理(如减免农村客运的税费)和交通控制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还要求农村客运车辆在合适的运力规模和最优化的运力结构下进行运力组织与运营,以完成农村客运服务,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3客运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3.1抢抓机遇,积极探索运邮发展新途径武威市率先响应,积极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与邮政部门沟通协调,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在凉州区率先开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和运邮合作试点工作。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李铁柱电话:83790839E-Mail:litiezhu@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后学习的课程。
主要学习城市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客运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并通过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要求: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3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系统规划与设计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5.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设计66.常规公交总体规划与设计7.其他城市客运系统发展规划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了解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史、城市客运系统发展影响因素和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特征。
了解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及类型、公共交通及个体交通发展战略。
了解客运交通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了解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
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分类、系统构成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了解快速公交发展背景、构成及功能定位。
了解地面常规公交系统主要要素:包括车辆、运行车道和公交场站等。
了解城市出租车、自行车和小汽车等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及发展趋势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客运枢纽的定义及基本内涵,熟悉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
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了解客运枢纽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及需求预测方法。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般原则及方法,熟悉枢纽布局评价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典型枢纽设计案例。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体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合理规模研究及线网综合评价体系。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与服务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在基本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从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线定站服务车辆(渡轮)按固定线路运行(航行),沿线设有固定的站点。
行车班次(或航行时刻)按调度计划执行。
在线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站站停靠的慢车、跨站停靠的大站快车等。
(2)定线不定站服务点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营服务但不设固定站点或仅设临时性站点,乘客可以在沿线任意地点要求上下车,乘用比铰方便。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很快的小型公共汽车多数属于这一类。
(3)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出租汽车服务,其运行线路与乘客上下车地点均不固定,除电话叫车、营业站点要车外,还可在街道上扬手招车。
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1)公共汽车(2)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4)地下铁道(5)出租汽车(6)快速有轨电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由于小汽车泛滥成灾,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于是从技术上寻求对有轨电车的改造,并使之与火车嫁接,从而出现了具有地铁优点而又比地铁投资少、工程量小、施工期短、运行经济的快速有轨电车。
这种新型的快速有轨电车可以在地面专用轨道上行驶,因通行无阻使它的运行准点程度极高。
它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又称“轻轨交通”。
(7)城市轮渡与索道轮渡与索道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起着联结两岸过渡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被分割区域得以沟通,在没有现代化桥梁和水底隧道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点】车辆运行方式及调度形式的确定(一)车辆运行形式①定线定站的运行方式:最常规的一种运行方式,它的特点是行车的规律性强、线路固定,服务面广,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运行方式。
②不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不定路线、不定站点,完全按照乘客的意愿进行,如出租汽车就是这种运行方式。
③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只定行驶路线,不定站点的一种运行方式,如现在比较多的小公共汽车“招手停”等。
(二)车辆调度形式的确定车辆调度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车辆工作时间长短,分为正班车、加班车和夜班车。
(1)正班车:主要指车辆在日间营业时间内连续工作相当于两个工作班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双班车、大班车。
(2)加班车。
指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一段或某几段营业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内累计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工作班的辅助调度形式,又称单班车。
(3)夜班车:指车辆在夜间上线工作的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在一个工作日内,如车辆夜班时间不足一个工作班时,常与日间加班车相兼组织。
2、按车辆运行及停靠站点,分为全程车、区间车、快车、定班车和跨线车(1)全程车:指车辆从线路起点到终点,必须按规定时间在沿线各固定停车站依次停靠,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慢车。
大部分正班车具有全程车的这个特征。
(2)区间车:指车辆仅在线路客流高区段间行驶,是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3)快车:指为适用沿线长乘距乘车需要和加快车辆周转,采取的一种越站快速运行的调度形式。
包括大站车与直达车两种,直达车是大站车的一种特殊形式。
(4)定班车:指为通勤通学而组织的一种专线调度形式。
车辆可按定时间、定路线、定班次和定站点的原则进行运输服务。
(5)跨线车:指为平衡相邻线路之间的客流负荷,减少乘客转乘而组织的一种车辆跨线运行的调度形式。
跨线车不受原来行驶路线的限制,根据当时客流集散点的具体情况确定起讫点。
(三)车辆调度形式的选择基本原则:凡是营运线路上的车辆均应以全程车、正班车作为基本的调度形式,它们应该具备全程、全站、双向的特点,同时根据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之以其他的辅助形式。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填空22分简答48分论述题,计算题30分第一章绪论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图1-1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首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漫衍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系统;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漫衍和发展。
四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③城市土天时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好处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天时用的性子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天时用影响客流漫衍和交通体式格局的挑选;4、土天时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填空22分
简答48分
论述题,计算题30分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 图 1-1
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
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
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
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主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分布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体系;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分布和发展。
四个阶段:低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
③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利益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地利用影响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4、土地利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
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
一体化、可持续化、智能化。
(城市客运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资源、土地占用少、环境污染小)(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
5、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1)社会需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基本条件;(2)经济因素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决定条件;(3)布局形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活动条件;(4)土地资源是客运交通发展制约条件
6、城市客运交通功能定位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适用服务范围(P17 图1-7其中 A 可以是多人自行车、公共自行车;B 可以是电动车;)
(1)公共客运交通功能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出租车的功能定位
(2)私人交通的功能定位
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的功能定位
7、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
以私人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美国的部分城市为代表;
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东京)
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
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首尔)
8、我国客运交通发展模式有哪几种?每种的特点是什么?(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国情决定了不适合采取“以私人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
应该加强一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①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步伐;②加强快速干道的建设;③建设好公交专用线和公交专
用道;④倡导共享程度较高的小汽车。
补充: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历程包括以马车为主、以自行车为主、以公共汽车为主、以小汽车为主、以轨道交通为主(前面的都加上主要运输交通工具)、多模式交通时代
第二章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弄清楚特性、构成)
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
私人交通、公共交通。
2、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对比(P25-P28)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的比较因素包括运输量、环保性、方便性、运输效率、能源消耗、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
公共交通:
3、城市轨道交通:
指在城市及附近地区以列车形式沿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按班次运行的各种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的统称。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特性的比较因素包括运输量、环保性、方便性、运输效率、能源消耗、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
4、城市轨道交通构成:
线路、车站、车辆与车辆段、机电通信设备(包括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环境控制与车站设备)、控制中心。
5
6、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综合换乘枢纽、主城: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间型、交通接驳型、新区:轨道终点型、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间型
快速公交:
7、快速公交:
快速公交是大容量高性能的公共汽电车沿专用车道按班次运行,由智能调度系统和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