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46.00 KB
- 文档页数:25
5个时代:步行、舟车、马车,早期公共交通,汽车化,轨道交通,多模式交通。
出行调查内容:户信息、出行者特征、出行信息。
调查方法:随车调查、站点调查、乘客询问、票张调查、收费调查、换乘调查、居民出行调查法。
居民基本出行特征:出行发生、出行吸引、出行率、平均出行长度。
公交系统“三定”:既定时刻表、既定路线、既定站点运营。
运营过程:1、出行需求过程2、线路计划车辆调度方案生成3、安排后将结果传输给驾驶人4、服务策略调整。
公交优先:1、广义:指凡是有利于公交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2、狭义:指在交通控制管理范畴内,公交车辆在道路上优先通行的措施。
公共交通系统组成:车辆、线路、站点设施和管理系统,并包括专用停车场、维修厂、调度管理中心。
评价指标:平均换乘系数:公交总乘次与公交出行总人次之比,系数-1=次数。
线路非直线系数:线路长度与起讫点空间距离之比。
经营:指线路经营者通过招标、申请审批和委托的方式获得一定期限内的线路经营权。
专营:指线路经营者依照法定程序获得的、在一定期限内按规定独家经营一条线路的权利。
(区别:专营是在经营的基础上,授予企业独家经营权,保证其它线路不与其复线,通常采用招标的方式将专营权出让给经营者)公交管理法规:分为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
轨道交通的分类:1、按相对于地面位置:地下隧道、高架和地面轨道2、按运量与运行速度:大运量的快速铁路和地铁(3万人/h)中运量轻轨(1万-3万人/h)小运量独规和有轨电车(1万人/h以下)。
地铁系统基本特征:1、线路全封闭,信号控制自动化2、电力牵引,多节车厢3、车站沿线设置,站台与车厢地面高度相当4、车辆载客量大。
新型交通系统:独轨、磁悬浮、ALRT系统、AGT系统、自动轨道APM。
公交专用道进口道处理方式:设回授线、将路段上专用道延伸至进口道。
城市交通发展阶段特征:1、快速增长期2、交通矛盾显露期3、协调渐进期4、优化整合期。
城市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人口数(万人/km2),我国人均用地100m2,大城市40-50m2。
《城市交通系统》读书报告1城市交通系统概述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容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布局形态、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其中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1.1城市综合交通交通运输系统由各种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交通类型组合而成。
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系统,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形式的系统构成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及水上交通等;从地域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部分。
1.1.1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也包括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其主要交通形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1.1.2城市交通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即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这些流动都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并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
城市交通土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水运交通等通常所指的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1.2道路交通系统1.2.1道路交通网络所谓网络,即包含节点集合和连接结点的弧线集合。
网络规定了发点和收点,且每一条弧线都赋给一定非负整数权值。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有向连通性网络,车辆在网络上行驶。
其中结点表示交叉路口,弧线表示路段。
在不同的城市自然条件、建设发展状况、计会经济条件,道路交通系统有不向的发展形态。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填空22分简答48分论述题,计算题30分第一章绪论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图1-1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首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漫衍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系统;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漫衍和发展。
四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③城市土天时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好处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天时用的性子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天时用影响客流漫衍和交通体式格局的挑选;4、土天时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第七篇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第一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概述一、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定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道路系统、流量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1、道路系统:各种等级的街道、交叉路口和交通管理设施。
2、流量系统:包含行使在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人。
3、管理系统:指管理交通网络和流量的各种规章制度。
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以道路系统和流量系统为例,良好的道路系统会使车辆和行人流动速度加快,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更多的车流和出行人数,从而使原来的道路系统通行能力不足,迫使规划和建设部门投资改扩建道路系统。
二、城市交通系统的功能1、功能:是为城市居民的各种出行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城市交通设施把城市居民的各种出行活动联系在一起。
2、交通不同于其它设施的特点:⑴城市交通不只是为城市服务,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部分。
在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设施占市中心区域面积的30%——40%,占郊区面积的20%,居民平均每天花1h在路途交通上。
城市是由建筑与交通设施组成的。
⑵交通是为人们各种活动服务的,但交通和建筑物和建筑内的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各种活动必须依靠交通设施。
三、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1、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⑴交通方式综合性:是五种交通方式的转换与协调。
⑵研究对象复杂性:⑶研究目标多样性:①工程;②法规;③教育;④能源;⑤环境。
2、影响城市交通的活动区域特征的因素:⑴历史背景;⑵经济因素;⑶政策政治因素;⑷文化习俗;⑸地理区位。
四、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特点: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我国城市交通用地面积不到10%;交通路口信号灯不到50%,交通管理薄弱。
⑵道路交通流机非混行:我国为自行车大国。
⑶城市居民出行结构复杂:发达国家出行主要以步行、公交车、私人小车占99%;在我国出行主要是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占出行方式的90%——95%,但出租车、摩托车、单位用车、私家车也占有一定比例。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一、名词解释1、TOD答: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2、公交出行时间构成3、定制公交答:定制公交,也称商务班车,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
市民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
定制公交班车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
4、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答:对全市或整个规划区而言,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共交通营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值。
5、换乘枢纽答:公交枢纽概念:公交始发线路在 3 条以上、设置相对集中、呈辐射状的多方向布设、方便乘客换乘的客运交通集散场所。
PS 供乘用各种交通方式或线路的乘客集中、转换交通工具或线路的地方。
6、公交车辆的全过程管理答:车辆的全过程管理,可简单分为一生(对公交车辆购置、保养维修、控制、技术跟踪、报废更新全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季节性、一天和重点管理。
7、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答:线路非直线系数是指公共交通线路首末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8、公交优先答:公共交通优先(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采取适当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工程措施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在道路上的优先通行。
9、快速公交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10、城乡客运一体化11、公交专用道12、智能公交系统二、填空题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
答: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社会需求是基本条件;经济因素是决定条件;布局形态是活动条件;土地资源是制约条件。
城市客运系统重点城市客运系统重点一、第一章1、城市客运系统交通构成(P1图1-1)2、解决城市客运系统的三个层次(1)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的过度集中,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人、车、路、环境等综合考虑,对设施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2)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关系,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网络。
(3)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促使城市网络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历程包括以马车为主、以自行车为主、以公共汽车为主、以小汽车为主、以轨道交通为主(前面的都加上主要运输交通工具)、多模式交通时代4、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p6(1)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人口数量、空间布局和密度影响客运交通设施规模和结构)(2)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低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客运交通(交通设施建设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同时影响土地利用性质和开发强度、土地利用影响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土地利用状况促进城市交通发展)(4)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水平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5、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p13答:一体化交通(城市客运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可持续交通(资源、土地占用少、环境污染小)、智能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6、城市客运交通功能定位(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看一下p15四点) 答:P17图1-7,其中A可以是多人自行车、公共自行车;B可以是电动车;7、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及其类型答: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即研究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在客运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及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
包括以私人交通为主、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并重三种模式。
(慕容珊子)选*10 填空名词看图问答案例*2第一章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公共交通(道路公交、轨道交通、辅助公交、其他形式公交)、私人交通。
2. 城市客运系统模式:以小汽车为主的模式(美国)、以城市轨道为主的模式(日本)、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并重的模式(香港以及欧洲部分城市)、以非机动交通方式为主、多种交通并存的模式(中国的小城市)。
3. 制定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注重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优势互补。
4•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功能:①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②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空间的分布③带动房地产的升温④促进商贸业的繁荣⑤其他功能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乘客上下车、换乘的场所,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临时停车的地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1. 按空间位置: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
注:浅埋车站(天津2-3m )深埋车站(朝鲜平壤达100m )2. 按运营功能:端点站(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域站(折返站)3. 按站台形式: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4. 按车站规模:大型车站(甲级站)、中型车站(乙型站)、小型车站(丙型站)5. 按是否具有站控功能:设备集中站(有道岔,具有站控)、非集中站(无道岔)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基本构成:车站主体(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仅地下车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1. 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2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者广场附近应尽量扩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3. 通风道及风亭是为了满足地下车站通风要求而设置的。
4. 地面通风亭的大小主要根据通风量及风口的数量决定。
三.城市轨道车站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车站的平面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客流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部分是与运营管理相关的非公共区域。
单元: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引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是城市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着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便捷、快速与舒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类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更好地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和发展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基本概念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是指城市中用于人员、物品和信息的流动的所有交通手段和设施。
它包括市内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各种交通方式。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不仅与城市居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类型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如交通方式、行驶方式等。
按交通方式分类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市内公交:主要指城市内的公共汽车、大巴等。
它们通常沿着固定的路线行驶,在城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地铁:地铁通常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一种主要交通方式。
它具有速度快、安全稳定的特点,建设成本高,但对于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
•出租车:出租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
它能够提供出租车拼车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便携、灵活、环保,深受年轻人喜爱。
按行驶方式分类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行驶方式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路面交通: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等路面交通设施•地下交通:主要指地铁、地下通道等地下交通设施•空中交通:主要指城市中的空中连接设施,如高架桥、天桥等。
现状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交通拥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需要加强管理和规划,以更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