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胃管放置途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08.04 KB
- 文档页数:2
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C o m pa r i s o no ne f f e c t o f t w ok i n d s o f f i x e dm e t h o d s i no r o t r a c h e a l i n t ub a t i o n 胡 伟,何信鑫,张丽娜H u W e i ,H eX i n x i n ,Z h a n g Li n a (N o .98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Z h e j i a n g 313000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㊁有效㊁牢固㊁舒适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㊂[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9月经口气管插管的13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加牙垫固定,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气管插管移位㊁皮肤黏膜并发症㊁舒适度方面的情况㊂[结果]试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疗效确切,且优于传统固定法㊂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非计划性拔管中图分类号:R 472.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36.02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12C 453602 气管插管通过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不仅可为术中麻醉者提供呼吸支持,而且可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1]㊂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㊁创伤较小㊁管腔内径相对较大㊁吸气阻力小㊁不易被痰液堵塞等优势,是保持I C U 病人呼吸道开放的重要抢救方法[2]㊂有效的气管插管固定是抢救成功的前提[3],而I C U 病人病情较重,常规的胶布固定常因出汗㊁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污染致其粘性减弱,加之意识障碍等因素使非计划性拔管(U E X )发生率增加,进而引起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并发症增多甚至死亡㊂为探索更加有效的固定方法,提高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病人气管插管移位㊁皮肤黏膜并发症㊁舒适度方面对经口气管插管的两种固定方法进行对比㊂现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我院中心I C U 收治的气管插管病人130例,其中男68例,年龄18岁~82岁(56.2岁ʃ5.4岁);女62例,年龄20岁~93岁(57.3岁ʃ3.6岁);骨科术后46例,脑外伤39例,感染性休克18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呼吸衰竭9例,农药中毒5例;气管插管留置时间5h ~140h (53.3h ʃ17.6h )㊂所有病人无意识障碍,且均在咪达唑仑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镇静镇痛下附加约束带固定双手㊂1.2 方法1.2.1 分组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4]分组,根据预计样本量对病人进行编号,按从随机数据表中获取随机数据除以组数的余数分组,不合适时进行适当调整,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62例㊂两组病人在年龄㊁性别㊁疾病种类㊁插管时间㊁调查方法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2 固定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交叉蝶形固定,气管插管与牙垫位于口腔正中位置㊂取一长一短两根透气胶布,长胶布一端贴于一侧面颊部,另一端越过口角缠绕插管一圈,再绕牙垫和插管缠绕两圈后,粘贴于对侧面颊部位;短胶布交叉从对侧面颊将插管与牙垫缠绕两圈后,粘贴于近侧面颊部位[5]㊂试验组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该固定器设有管体,管体后端设有氧气接口,管体一侧设有充气管,管体前部设有气囊,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充气阀经充气管与气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设有咬垫,咬垫呈扁圆柱形,咬垫是由上牙垫和下牙垫组成,上牙垫与下牙垫一侧相连接,另一侧经卡条和凹槽相卡合,上牙垫外壁一端设有挡板,以防止咬垫进入口腔内,上牙垫和下牙垫中心分别对应设有与管体相配合的半圆通孔,咬垫经通孔与管体相套合㊂1.2.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舒适度㊁气管插管移位情况和皮肤黏膜并发症发生率㊂①舒适度:本组病人均无意识障碍,采用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6](v i s u a la n a l o gu e s c a l e ,V A S )对其进行舒适度评估,向病人详细介绍标尺的使用方法后,根据其主观感受分为舒适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㊁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141142.[6] 金焰.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9293.[7] 刘毓.正念框架下的自控力提升研究[D ].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2:2223.[8] 庞娇艳,柏涌海,唐晓晨,等.正念减压疗法在护士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5291536.[9] 唐海波,罗黄金,张现利,等.正念训练干预冗思的作用机制探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98900.[10] 陈语,赵鑫,黄俊红,等.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理论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021510.[11] 李英,席敏娜,申荷永.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2009,32(2):397398.作者简介 张静,主管护师,本科,单位: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冬梅㊁崔丽君㊁胡定伟㊁唐晓平单位: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910;修回日期:20141008)(本文编辑赵宏霞)㊃6354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D e c e m b e r ,2014V o l .28N o .12C一般㊁不舒适3个等级,仔细询问并进行准确记录㊂②气管插管移位情况:根据气管导管距门齿的距离进行评价㊂无移位,即插管距门齿或口角的距离上下完全无改变;轻度移位,即气管导管移位范围<0.5c m ;中度移位,即气管导管移位范围0.5c m~0.8c m ,未引起脱管或下滑至一侧气管;重度移位,即移动范围>0.8c m ,引起脱管或导管末端进入一侧支气管[7]㊂③皮肤黏膜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病人吞咽㊁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内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易导致黏膜干燥㊁唾液减少㊁细菌繁殖[8]等不良反应,而传统方法固定时,部分病人由于胶布过敏等原因易导致两侧面颊皮肤受损,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口腔护理及气管插管固定极其重要[9]㊂本研究通过有无口腔异味㊁溃疡㊁面颊皮肤红肿等指标[10]来反应两组病人皮肤黏膜的情况㊂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两组病人在气管插管移位情况㊁皮肤黏膜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㊂见表1㊂表1 两组病人气管插管期间各指标的比较例分组例数 气管插管移位情况 无轻度中度重度 皮肤黏膜并发症口腔异味口腔溃疡面颊皮肤红肿舒适度 舒适一般不舒适对照组684857855249153122试验组6258311513134208统计值Z =-3.502χ2=41.936χ2=7.392χ2=6.170Z =3.924P<0.01<0.01<0.01<0.01<0.013 讨论3.1 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牢固㊁安全 气管插管固定器能通过固定旋钮方便快速地将插管牢固固定于合适位置,不仅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避免了插管滑脱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而且解决了皮脂腺分泌旺盛㊁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污染等湿润环境下传统固定法无法实现的固定效果[11]㊂精心设计的咬合板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固定方法中牙垫进入口腔引起缺氧等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可防止病人用舌头将插管顶出,从而保证合适的插管位置,提高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㊂3.2 气管插管固定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皮肤黏膜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插管病人病情较重,机体抵抗力较弱,积极有效的口腔护理可抑制细菌繁殖,预防呼吸道感染[12]㊂而传统固定法由于胶布在口腔周围反复缠绕导致口周形成利于细菌生长的湿润环境,每次口腔护理时需更换新的胶带,耗费较多的时间[7]㊂与之相比,气管插管固定器采用干燥的捆扎带减少湿润环境形成的同时,也使口腔护理㊁吸痰㊁更换体位等护理操作更加方便,节省了护理人员的时间;同时彻底解决了胶带过紧压迫面颊或胶带过敏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㊂3.3 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舒适度 传统固定方法中病人口唇与牙龈常因直行双翼牙垫压迫而不适,交叉蝶形胶布的存在也加重了面部肌肉的紧张不适㊂气管插管固定器特制的咬合板代替了传统的牙垫,减轻了不适的压迫感;宽松的捆扎带代替了传统的胶带,使口腔得到相对自由的活动度,病人舒适度有所增加㊂综上所述,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可提高病人舒适度,有效降低插管移位情况及皮肤黏膜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㊂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全面地考虑问题,关注气管插管牢固固定的同时,更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提高气管插管的疗效,造福于广大病人㊂参考文献:[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58.[2] 袁艳,郑汉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除现况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2830.[3] 施春柳,王丽芳,钟志艳,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1(8):570571.[4] 刘建平.临床试验随机化的概念与方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244246.[5] 许开云,金花,张玲.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对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的效果评价[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7476.[6] W a t a n a b e S ,K o y a n aK.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p a i n s c a l ew i t h c o n v e n i e n t d i g i t i z e r [J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1989,71(3):481.[7] 宋志英,刘玉玲.老年无齿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比较[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8):1112.[8] H a l m MA ,A r m o l aR.E f f e c t o f o r a l c a r eo nb a c t e r i a l c o l o n i z a t i o na n dv e n t i l a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m o n i a [J ].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2009,18(3):275278.[9] 李兆梅,李明艳.经口腔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对比[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7928.[10] 胡英莉,孙鹏霞,孙红.经口气管插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3):12751277.[11] 侯平志,李慧丽,郑红梅.介绍一种专用有氧气管插管管芯[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5):23.[12] 江方正,杨洁,叶向红.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新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3336.作者简介 胡伟,护师,本科,单位:31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何信鑫㊁张丽娜单位:31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1220;修回日期:20141115)(本文编辑崔晓芳)㊃7354㊃护理研究2014年12月第28卷第12期下旬版(总第488期)。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经常遇到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昏迷或肺性脑病谵妄的病人,同时又需要鼻饲。
此时,由于病人谵妄或昏迷,不能配合放置胃管,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置入胃管更为困难。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用引导管(6.5~7.0号气管导管)导入的方法,先将引导管经鼻放入食道,再经引导管将胃管导入胃中。
平时使用的气管内插管,管形是自然弯曲成弧形,根据人的解剖位置,这种弧形角度极易经鼻腔进入气管。
在置入胃管时,可将引导管经鼻腔顺弧度置入到咽喉部,即将其旋转180°角,管的前端必然转向咽喉壁,继续向内推进则进入食道。
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置入胃管均获得成功。
1 临床资料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0岁。
病种有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性脑病及休克昏迷。
2 用物及方法2.1用物引导管1根,为6.5~7.0号气管导管(以能通过鼻腔,且胃管能顺利通过其中为准)[1],由于管的质地稍硬,自然弯曲成弧形,故不需要导丝。
表面麻醉用物为喉头喷雾器,药品为利多卡因及麻黄碱。
插胃管用物:12号(内径为3.5mm)硅橡胶胃管、石蜡油、棉签、纱布、听诊器、50ml注射器。
2.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棉签清洁鼻腔后,用利多卡因和麻黄碱喷雾数次,并滴入少许石蜡油,取表面涂有石蜡油的气管导管,沿鼻中隔向后上轻轻推行至鼻后孔,然后将患者的头部前屈,如遇阻力则稍微调整方向,将气管导管插入至食管,然后从气管导管内将石蜡油润滑后的胃管推至食管,插入45~55cm,用注射器抽吸胃管,发现有胃液被抽出后,左手缓慢将气管导管退出,同时右手向胃内推送胃管,以防随气管导管将胃管拔出,再固定胃管。
3 讨论3.1操作前护理上应注意,了解病人病史,如有鼻衄史的,检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请耳鼻喉科医师检查有无鼻中隔弯曲及鼻息肉,做好插入引导管前的准备。
双系带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效果观察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急救手段之一,可改善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1]。
经口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导管刺激口腔黏膜,分泌物较多,导管易移位而脱出。
意外脱管发生会延长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和监护室住院天数[2]。
妥善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
笔者对经口气管插管的传统固定方法进行改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13年7月至10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综合ICU的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94例,排除头面颈部皮肤疾患。
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型号适合的气管导管,并给予相同护理措施。
男56例,女38例。
其中呼吸衰竭24例,心肺复苏后4例,重症肺炎10例,胃肠手术后8例,肝胆手术后9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5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4例,癫痫2例,颅脑外伤4例,多发伤6例,脊髓损伤2例,急性中毒2例。
按住院号单双数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置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研究方法取1.6 cm宽粗棉质系带90 cm和110 cm各一根;防水透气胶布若干。
操作方法:试验组采用双系带固定法。
步骤:先用记号笔在气管插管对应门齿刻度处标上记号,先取20 cm×1 cm胶布绕两圈固定牙垫与气管插管,取110 cm×1.6 cm 系带在牙垫上用双环套结固定于气管插管外露部分,绕过患者的双耳廓上方及后枕,在系带短的一端打一活结固定,避免将活结打在后枕或耳廓上,以免患者感觉不适及损伤皮肤;取第2条系带90 cm×1.6 cm两端分别穿过患者左右耳廓上方,最后在头顶上方打一活结,系带的松紧度均以能容下半指为宜。
系带要求平整,防止系带对局部皮肤造成压力,如头皮直接裸露的患者在头顶打结处下垫 4 cm×4 cm纱布以缓解局部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