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届北京市第66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t v v t-,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0t v v s-,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02tv v +大 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比02tv v +大 D .若a>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小2、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为( ) A .地面 B .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C .公路边的树木D .公路边的房屋3、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两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两倍,则( ) A .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 B .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 C .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D .甲、乙两球各落下1s 时的速度不相等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B .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一定受摩擦力到作用C .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静摩擦力越大D .无论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力,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5、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为36km/h ,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m/s 2,机车行驶到下坡路末端,速度增加到54km/h ,则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秒.( ) A .10sB .15sC .25sD .20s6、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运动方向相反 B .0~4 s 内,A 、B 的位移相同C .t=4 s 时,A 、B 的速度相同D .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A .2L v v gμ+ B .2L vC .2Lgμ D .2L v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B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间里的速度变化率不同C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里速度变化量都相等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9、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0t =时刻开始,物体的xt 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 和1s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1m/s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10、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B.B质点的位移为πmC.A质点追上B质点时的速度为πm/sD.A质点的加速度为πm/s21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12、如图所示为Ⅰ、Ⅱ、Ⅲ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在时间t内()A.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C.Ⅱ和Ⅲ的平均速率相等D.Ⅰ的平均速率最大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设橡皮筋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k=YSL,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若下表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在图乙中作出F-x图象______.拉力F/N 5.0 10.0 15.0 20.0 25.0伸长量x/cm 1.60 3.20 4.80 6.40 8.00(2)若已知橡皮筋长度为10cm,横截面直径为1mm,不考虑拉伸过程中橡皮筋的横截面积变化,由以上实验可求出该橡皮筋的Y值为____________N/m2 (π取3.14,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在家中用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来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如图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橡皮筋始终处于弹性范围内).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图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只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不需要测出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长度与OA相等D.多次实验中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4、(10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6V以下”或220v")50Hz的交流电源;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D点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测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则C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m/s.(最后两空的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相距x0=100 m.t=0时甲车遇紧急情况,之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1)两车在0~9 s内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2)若要保证t=12 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 m,则图乙中a0应是多少?16、(12分)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少?17、(12分)小球A在离地20 m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若A、B能在空中相遇,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A、B在空中相遇时,B运动的时间;(2)A、B在空中相遇时,A下落的高度;(3)要使A、B在空中相遇,v0需满足的条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D 【解题分析】若A 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所以平均速度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由0t a tνν-=可知,a 越来越大;第二种情况A <0,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可知a 越来越小,故A 错误. 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2s,速度变化量为0t νν-,所以此位置的速度为02t νν+,故B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为2t νν+,C 错误,若a >0且保持不变,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减小,A 逐渐变小.故选D . 2、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乘客相对于公共汽车上的座位或身边的乘客均是静止的,故他选择的参考系是坐在他身边的乘客或座位; 而他相对于地面、树木房屋等都是运动的; 故选B . 3、A【解题分析】甲乙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g ,A 正确B 错误;根据22v gh =,知两球的高度不同,则落地的速度不等,C 错误;根据v gt =,知经过1s 时两球的速度相等,D 错误. 4、D 【解题分析】A 、运动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如加速运动的汽车中相对汽车静止的汽车上的物体;故A 错误;B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 错误.C 、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瓶子的静摩擦力不变;故C 错误.D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只要和运动的方向相同,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故D 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本题目考查了摩擦力的定义以及性质,重点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掌握扎实灵活应用.5、C 【解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11 试卷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青荇(x1 n g)刀俎(z u)浸渍(z1)长歌当哭(d a n g)B.百舸(ge)火钵(b o)桀骜(a o)浪遏飞舟(e)C.颓圮(p i)弄堂(n b n g)解剖(p o u)叱咤风云(zh a)D.漫溯(sh u)喋血(di e)嘈杂(c a o)忸怩不安(n 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包袱涟漪嗔目扭转乾坤B.尸骸绯红寥落肆无忌殚C.顿足庭院谄媚陨身不恤D.气概长篙凌辱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余秋雨先生博闻强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能够随时引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令人叹服。
B. 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 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 近些年来,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演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 _____________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 带水芙蕖点点雨 B .榆荚临窗片片雪C.柳絮池塘淡淡风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5•下面6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的最恰当的顺序是火车奔驰在松嫩大平原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只是这大海风平浪静,毫无波涛汹涌之状。
②这时,在我眼中,草原蓦地变成了大海,火车成了轮船。
③黄昏时分,一轮红日即将下落。
④这里不能讲太阳落山,因为根本没有山,只有草原。
⑤ 然而气势却依然宏伟非凡,不亚于真正的大海。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 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得复见将军于此。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2014.10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二道大题,共4页。
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两者的距离保持必定,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添为本来的3 倍,则两电荷的库仑力将增大到本来的A.3倍B.6倍C.9倍D.3倍2.将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 A 点,它遇到的电场力为F,产生该电场的场源电荷的电量为Q,则A 点的场强盛小为A.F/QB.F/qC.Q/ qD.Fq3.电场中有一点P,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若放在P 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B.若 P 点没有查验电荷,则P 点场强为零C. P 点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所受电场力越大D. P 点的场强为尝试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4.电场线如下图,电场中A、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为 E 、EAB和φ 、φ表示,则:A BA. E >E,,φ >φB B. E >E,,φ <φBA B A AB AC. E <E,,φ >φB D. E <E,,φ<φBA B A AB A5.在静电场中A.场强为零地区,电势必定为零B.场强到处相等的地区,电势也到处相等C.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D.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散布密的地方,场强必定较大6.电场中有A、 B 两点,在将某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正功,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B.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添C.该电荷电势能减少,但不可以判断是正电荷仍是负电荷D.该电荷电势能增添,但不可以判断是正电荷仍是负电荷7.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遇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随意一段时间内A.必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必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必定沿电场线运动,但必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必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必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8. 在点电荷 Q的电场中,距Q为 r 处放一查验电荷q,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r 处场强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B.q在 r 处的受力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C.r 处场强的大小由场强零点的选择决定D.r 处场强的大小由q受的电场力决定9.如下图,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 A 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 A 点加快度小C.粒子在 B 点动能大D. A、B 两点对比, A 点电势较低10.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 a点移到 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 a、b两点的场强必定相等B.作用在该电荷上的电场力与其挪动方向老是垂直的C. a、b两点间的电势差必定为零D.此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11.如下图,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AB,放在带负电导体邻近,(它们均与地绝缘)达到静电均衡后,则有A B A.导体 A端的电势高于 B端的电势B.导体 A端的电势等于 B端的电势C.A端带正电, B端带负电,内部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D.当导体 A端接地后断开,导体AB带负电12.如下图,三个齐心圆是同一个点电荷四周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圆的半径之差相等。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设集合{}1,2A =,{}1,2,3B =,{}2,3,4C =,则()A B C =( )A .{}1,2,3B .{}1,2,4C .{}2,3,4D .{}1,2,3,42.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2xy =与2log y 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是( ) A .关于y 轴对称B .关于直线y = x 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x 轴对称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y x y ==B .2lg ,2lg y x y x ==C .2,y x y ==D .01,y y x ==4.设(x ,y )在映射f 下的象是(2x +y ,x -2y ),则在f 下,象(2,1)的原象是( ) A .(12,32)B .(1,0)C .(1,2)D .(3,2)5.设a =60.5,b =0.56,c =log 60.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B .b >a >c C .c >b >a D .a >c >b6.函数g (x )=2x +5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 .(0,1)B .(1,2)C .(-1,0)D .(-2,-1) 7.已知函数f 1(x )=a x ,f 2(x )=x a ,f 3(x )=log a x (其中a >0,a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中两个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8.对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a ⊗b =⎩⎪⎨⎪⎧a ,a -b ≤1b ,a -b >1,设函数f (x )=(x 2-2)⊗(x -1),x ∈R若函数y =f (x )-c 的图象与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2,+∞) B .(-∞,-2)∪(1,2] C .(-2,-1]∪(1,2]D .[-2,-1]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过点(2,22),则f (4)=________. 10.2lg 2lg 25+的值等于 .11. 已知函数22,2()2,2x x f x x x ≤⎧=⎨+>⎩,若0()8f x =,则x = .12. 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 1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若()f x 在[0,)+∞是增函数,且(2)0f =,则不等式(1)0f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14.对于定义域在R 上的函数f (x ),若实数x 0满足f (x 0)=x 0,则称x 0是函数f (x )的一个不动 点.若数f (x )=x 2+ax +1没有不动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15.(本小题满分10分)设全集为R , 集合{|3A x x =≤或}6x ≥,{}|29B x x =-<<. (1)求AB , B AC u )(;(2)已知{}|1C x a x a =<<+,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6.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f (x )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且满足f (xy )=f (x )+f (y ),f (2)=1.(1)求证:f (8)=3(2)求不等式f (x )-f (x -2)>3的解集.17.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为{|13,A x x x =-<<∈R }. (1)求a 、b 的值;(2)设函数2()lg()f x x ax b =-++, 求最小的整数m ,使得对于任意的x A ∈,都有 ()f x m ≤成立.18.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指数函数()y g x =满足:()38g =,定义域为R 的函数()()()2n g x f x m g x -=+是奇函数.(1)确定()y g x =的解析式; (2)求m 、n 的值;(3)判断f (x ) 的单调性,并证明.2014.11—、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三、解答题 15. 解:(1)A B = R………………2分16. 证明(1) 由题意得 f (8)=f (4×2)=f (4)+f (2)=f (2×2)+f (2) =f (2)+f (2)+f (2)=3f (2)又∵f (2)=1 ∴f (8)=3 ………………4分 解(2) 不等式化为f (x )>f (x -2)+3∵f (8)=3 ∴f (x )>f (x -2)+f (8)=f (8x -16)………………6分∵f (x )是(0,+∞)上的增函数∴⎩⎨⎧->>-)2(80)2(8x x x………………8分解得 2 < x < 167………………10分17. 解:(1)由题意,得10930a b a b --+=⎧⎨-++=⎩ , ………………3分解得 23a b =⎧⎨=⎩. ……………5分 (2)解:由(Ⅰ),得2()lg(23)f x x x =-++2lg[(1)4]x =--+lg 4≤. …7分所以当1x =时,()f x 取到最大值lg 4. ……………8分因为对于任意的x A ∈,都有()f x m ≤成立,所以lg 4m ≥. 故使得对于任意的x A ∈,都有()f x m ≤成立的最小整数1m =. …10分 18. 解:(1)()2xg x =……………3分(2)∵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0)=0,∴-1+n2+m =0,∴n =1. …………5分由f (-x )=-f (x ),得-2-x +12-x +1+m =2x -12x +1+m,∴-1+2x 2+m ·2x =2x -1m +2x +1,∴2+m ·2x =m +2x +1, 即m =2.…………8分 (3)函数f(x)在R 上是减函数.……………9分证明:由(1)知f (x )=-2x +12x +1+2=-(2x +1)+22(2x +1)=-12+12x +1.……………10分设任意x 1∈R ,x 2∈R ,且x 1<x 2, 则Δx =x 2-x 1>0,。
2014-2015学年北京六十六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电场强度B.电压C.电阻D.电容2.(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A.库仑B.安培C.伏特D.法拉3.(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扭秤装置进行定量研究,进而提出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库仑D.欧姆4.(3分)(2015•淄博)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磁针会发生转动.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奥斯特D.焦耳5.(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A.3倍B.6倍C.9倍D.12倍6.(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手机B.电饭锅C.笔记本电脑D.机7.(3分)(2014•青海学业考试)面积是S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A.0B.B S C.D.8.(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1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为0.1m,导线中电流为1A.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A.0.01N B.0.02N C.0.03N D.0.04N9.(3分)(2011•北京学业考试)下表为某国产空调机铭牌内容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这台空调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为()型号xxxx 额定电流7A额定电压220V 噪声48dBA.7W B.48W C.220W D.1540W10.(3分)(2011•北京学业考试)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0Ω,电源的内电阻r=1.0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I=0.5A,则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A.1.0V B.1.5V C.2.0V D.3.0V11.(3分)(2013秋•余姚市期末)关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跟电流方向垂直,跟磁场方向平行B.跟磁场方向垂直,跟电流方向平行C.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磁场方向垂直D.既不跟磁场方向垂直,又不跟电流方向垂直12.(3分)(2015•海南)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 方向的是()A.B.C.D.13.(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压图象.从图象可知电压的最大值和频率分别为()A.20V,100Hz B.20V,100Hz C .20V,50Hz D.20V,50Hz14.(3分)(2011秋•五指山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B周围某一平面内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图中O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两个不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B.这是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C.这是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D.这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15.(3分)(2015•海南)如图所示一个矩形线圈abcd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进行下列操作时,整个线圈始终处于磁场之内,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线圈沿纸面向右移动B.线圈沿纸面向下移动C.线圈垂直纸面向外移动D.线圈以ab边为轴转动二、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6.(3分)(2009秋•北京校级期末)关于电场强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B.在电场中某点不放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D.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17.(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带正电的粒子所受洛伦兹力F 方向的是()A.B.C.D.18.(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19.(3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实验中能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A.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B.磁铁静止在线圈里面C.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D.磁铁抽出线圈的过程20.(3分)(2011秋•大港区校级期末)如图用绝缘细丝线悬挂一质量为m、带电荷为q的小球,放在匀强电场中,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关于小球带的电性和电场强度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小球带负电C.E=D.E=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横线上)21.(4分)(2015春•济南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由图可知,电场强度E A E B (填“>”或“<”).将一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 A F B(填“>”或“<”).22.(4分)(2012•房山区校级模拟)一个正常发光的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6V,通过的电流是2A.这时灯泡的电阻是Ω,它消耗的电功率是W.23.(4分)(2013•亭湖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是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交流电的电流最大值是A,频率是Hz.24.(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浴室取暖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浴霸”,是给浴室加热的电器,它是由几盏特殊的灯泡完成加热工作的.如图是一台浴室取暖器的说明书,上面附有电路原理图,图中有两个相同的加热灯泡.根据这个说明书可以知道,这台取暖器的两盏灯都打开时,消耗的电功率W;当只打开一盏灯时,通过取暖器的工作电流是A.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5.(6分)(2007•北京学业考试)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2.0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2)物体在t=2.0s内通过的距离.26.(6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E=2.0×104N/C的匀强电场中,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2.0×10﹣4N.(1)请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的方向;(2)求该点电荷的电荷量q.27.(6分)(2014秋•廊坊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104N/C.一电荷量q=+1×10﹣8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W=2×10﹣5J.求:(1)点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2)A、B之间的距离d.28.(6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导线长为30cm,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1A,如图所示放在匀强磁场中,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5T,求: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并在图中标明方向.附加题:(10分).29.(10分)(2009•崇文区模拟)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45m处有一只小狗(图1),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从司机看见小狗到长途客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间隔△t=0.5s.若从司机看见小狗开始计时(t=0),该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求:(1)长途客车在△t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3)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判断小狗是否安全.如果安全,请说明你判断的依据;如果不安全,有哪些方式可以使小狗安全.。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2014.10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4页。
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3 分)1. 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行程B.加快度C.时间D.质量2. 球从3m高处沿竖直方向自由着落,被水平川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
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经过的行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 4m, 3m B. 3m, 1m C. 3m, 2m D. 4m, 2m3.女士因为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方才的车速是 100km/h,超出限速 80km/h的规定!”这位女士辩驳说:“不行能!我才开了7 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00km 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假如您持续像方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内,您将驶过100km。
”女士笑了,“这不会,因为再走20km,我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开100km。
”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位女士没有认清哪个物理观点?()A.均匀速度 B .刹时速度 C .初速度 D .末速度()4. 对于质点的描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能够把地球当作质点B.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能够把地球当作质点C.研究运动员花式溜冰动作时,能够把运动员当作质点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能够把车轮当作质点5. 于加快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加快度是描绘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加快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就必定大C.加快度减小,速度渐渐减小D.加快度大,速度必定大6. 以下对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描绘物体地点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必定同样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能够改变的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下图,则该物体()A.先做匀加快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同样B.先做匀加快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C.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快运动,速度方向同样D.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快运动,速度方向相反8.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为2m/s2,那么()A. 物体的末速度必定比初速度大2m/s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添2m/sC. 第3 秒初的速度比第 2 秒末的速度大2m/sD. 第3 秒末的速度比第 2 秒初的速度大2m/s9.减速运动的物体(无来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 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10.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某地试飞成功。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 牛顿、卡文迪许B. 牛顿、伽利略C. 开普勒、卡文迪许D. 开普勒、伽利略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 A .周期 B .角速度 C .线速度 D .频率3.两个相距为r 的小物体,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保持质量不变,将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3r .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将变为 A .FB .3FC .3FD .9F 4. 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B .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C .功的大小只由力和位移的大小决定D .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5. 大小相等的力F 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其中力F 做功最多的是6.如图所示,一张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桌面高为h 2,一质量为m 的小球处于桌面上方h 1高处的P 点.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从P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P 点的重力势能为mg (h 1+h 2)B .小球在桌面N 处的重力势能为mgh 2C .小球从P 点下落至M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 (h 1+h 2)D .小球从P 点下落至M 点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mg (h 1+h 2)7. 质量为2kg 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2s 落地。
取g=10m/s 2。
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400WB. 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100WC. 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200WD. 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400W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B.则A.小球在B点受到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小球在AC.小球通过BD.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为9.宇宙飞船要与环绕地球运转的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只能从与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10.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阻力f保持不变。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朝阳市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4、5、6、8、9、11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3、7、10、12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和不答的得0分。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 .速度的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可能越来越小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大小为6m/s , 方向水平向右,经过1s 钟, 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大小仍为6m/s 。
则在这1s 内 (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2 m/s 2 ,方向水平向左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6 m/sD .物体的的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是x ∆,则tx∆∆等于 A .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 B .物体在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C .物体在t ∆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x ∆这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4.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
则当它下落2t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 A.2H B. 4HC. 43HD.23H5.物体第1秒内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1 m/s 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内加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秒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始终不变,那么运动1分钟时物体的位置在( )A. 原位置B. 原位置左侧0.5m处C. 原位置右侧0.5m处D. 原位置右侧30m处6.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s,重力加速度g=10 m/s2, 则AB之间的距离为( )A.80m B.40m C.20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t= t0 时位移x >0,速度v >0,加速度a >0,此后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零。
2014-2015学年北京六十六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关于电场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正比B.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C.同一电荷放在电场强度大的地方受到的静电力大D.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荷的受力方向2.(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A.只要有电压加在物体的两端B.必须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C.只在导体两端瞬时加电压D.只要有大量的自由电荷3.(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越密处场强越大,电势越高B.沿电场线的方向场强减小,电势降低C.场强为0处,电势不一定为0D.在电势高处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大4.(4分)(2013•历下区校级模拟)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A、E B和φA、φB()A.E A>E B,φA>φB B.E A>E B,φA<φB C.E A<E B,φA>φB D.E A<E B,φA<φB5.(4分)(2009•龙子湖区校级模拟)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A.E a最大B.E b最大C.E c最大D.E a=E b=E c6.(4分)(2011秋•杨浦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A.1:2 B.2:1 C.2:3 D.3:27.(4分)(2014秋•九原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偏转匀强电场中,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极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大的是()A.U1变大、U2变大B.U1变小、U2变大C.U1变大、U2变小D.U1变小、U2变小8.(4分)(2013秋•永泰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用E A、E B、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A.E A一定大于E B,φA一定大于φBB.E A不一定大于E B,φA一定大于φBC.E A一定大于E B,φA不一定大于φBD.E A不一定大于E B,φA不一定大于φB9.(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细线拴一带负电的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运动.假设小球所受的电场力qE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qE=G,且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处的速率为v a,运动到最高点b处的速率为v b,则v a与v b的关系为()A.v a>v b B.v a=v bC.v a<v b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4分)(2014•锡林浩特市校级模拟)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1.(4分)(2010秋•丰台区期末)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A.粒子带正电B.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C.A点的场强大于B点场强D.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12.(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A.电路通过1库仑电量,电源把2焦耳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内电压是2VC.电源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是2VD.铅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大13.(4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欧姆定律适用于()A.电动机电路B.金属导体导电C.电解液导电D.所有电器元件14.(4分)(2011秋•温州期中)关于场强和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E=可知,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B.由U=Ed可知,匀强电场中E恒定,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D.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当它在电场中移动时,若电场力做正功,它一定从电势能大的地方移动到电势能小的地方15.(4分)(2014秋•葫芦岛期末)图中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C.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10分)(2010秋•西宁期末)一个电量q=2×10﹣10C的正点电荷放在匀强电场中的A点,它受到的电场力是10﹣7N,则:(1)此电场的场强是多大?(2)此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移动了0.4m而到达B点,到达B点时电荷的动能有多大?(3)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17.(10分)(2013春•进贤县校级期末)一个带电质点,电荷量为3×10﹣9C,逆着电场方向水平从A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6×10﹣5J,带电质点的动能增加了4.5×10﹣5J,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18.(10分)(2014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长l=5cm,两板间距d=1cm,两板间电压为U=90V,且上板带正电,一个电子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2.0×107m/s,从两板中央射入,已知电子电量为1.6×10﹣19C,质量为9×10﹣31kg.求:(1)电子偏离金属板的侧位移y0是多少;(2)电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是多少;(3)电子离开电场后,打在屏上的P点,若s=10cm,求OP的长.19.(10分)(2015春•乳山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先把球拉起至细线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至最低点的另一侧、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θ.试求小球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2015六十六中高一(上)期中物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3分)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2.(3分)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 10m B.38m 10m C.14m 6m D.38m 6m3.(3分)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4.(3分)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B.参考系就是固定不动的物体C.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D.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是最合适的参考系5.(3分)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时间 e.速率 f.加速度.A.只有acef B.只有aef C.只有af D.只有acf6.(3分)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为到达地面时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是()A.B.C.D.H7.(3分)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B.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么运动无关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而物体对地球没有吸引力8.(3分)如图,静止的弹簧秤受到大小都为4N的力F1、F2的作用,弹簧秤的示数为()A.0N B.4N C.8N D.无法确定9.(3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B.铅笔放在桌面上,铅笔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铅笔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D.铅笔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铅笔10.(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B.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C.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做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11.(3分)两个物体自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在图所列的四幅图中能描述这一过程的是()A.B.C.D.二、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2.(4分)下列关于变速运动物体的说法中,指平均速度是()A.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4m/sB.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是4m/sC.物体通过某点的速度是4m/sD.物体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m/s13.(4分)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14.(4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让一轻一重的两个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重的下落快D.让一轻一重的两个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在落地前任一时刻,两石块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15.(4分)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t=0时,A在B前面B.B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D.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t2秒后才大于A的速度16.(4分)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D.第1.0s末,第1.5s末,第2.0s末的速度之比为2:3:417.(4分)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点到斜面中点的时间和从顶点滑到底端的时间比为1:三、实验题(每空2分,满分14分)18.(10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隔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四个点未画出),如图所示,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表计数点 A B C D E速度/(m/s)0.358 0.400 0.440 0.485 0.530(1)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上重作出小车的V﹣t图线(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2)根据V﹣t图象可判断小车做运动.(3)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19.(4分)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间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如图所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可求得计数点2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四、计算题:(共6题,共29分,要求写出必要文字叙述和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20.(5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4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m/s2求:(1)汽车刹车开始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x1;(2)静止前2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x2.21.(5分)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是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是从多高的地方落下的吗?计算时,石子在照片中0.02s速度的变化比起它此时的瞬时速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把这极短时间内石子的运动当成匀速运动来处理.(g取10m/s2)22.(5分)弹力F的大小与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伸长0.10m时,弹力的大小.23.(5分)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探测器升到某一高度,发动机关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升空后8秒、24秒、32秒时的探测器运动速度大小及方向?(2)探测器哪一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4.(4分)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的位移差是个定值.25.(5分)高速公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因此交通部门规定在大雾天气关闭高速公路.汽车在广深高速公路正常行驶的速度为120km/h,汽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约为36m,为行驶安全,避免追尾连续相撞,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解答】小汽车上被红线划过,表示禁止,旁边的40是表示40km/h,即该段路上瞬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故选:C.2.【解答】如图所示可以知道路程为12m+20m+6m=38m,位移大小为虚线长度=10m.故选:B.3.【解答】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减小至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不变,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始终增加.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4.【解答】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汽车作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B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不一定选择静止的,要以研究问题简单为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故BD错误;C、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故C正确;故选:C5.【解答】a位移、c瞬时速度、f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而b路程、e速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时矢量的是acf.故选:D.6.【解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知:v2=2gH()2=2gh联立两式解得:h=故选:B.7.【解答】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A错误B、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么运动无关,B正确C、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篮球的重心在球心,C错误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D错误故选:B8.【解答】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故选:B.9.【解答】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所以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有弹力,选项A错误.B、铅笔放在桌面上,铅笔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铅笔,是铅笔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选项B正确.C、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所以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例如两个带异种电荷的金属球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库伦力,但是两个带电体间并不存在弹力,选项C错误.D、铅笔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铅笔,受力物体是桌面,选项D错误.故选:B10.【解答】A、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B、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时刻在变,故B正确;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故CD正确;因选不正确的,故选:A11.【解答】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相同,所以图线的斜率相等,同时落地,知在同一时刻落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2.【解答】A、1s内的速度指1s的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2s末是时刻,故其速度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C、物体通过某点的速度为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D、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故其速度为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AD.13.【解答】A、速度变化很大,但所用时间也很长,加速度也可以很小,故A正确;B、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故B错误;C、速度变化很小,但所用时间也很小,加速度也可以很大,故C正确;D、速度减小只说明速度和加速度反向,不能说明加速度的大小,此时加速度可以越来越大,例如弹簧振子远离平衡位置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ACD.14.【解答】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初速度为零,故B正确.C、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加速度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得,从同一高度下落,任一时刻,两石块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ABD.15.【解答】A、t=0时,A物体的位置坐标为x1,B的位置坐标为0,所以A物体在B物体的前面,故A正确.B、B在t2秒末之前任意时刻位置坐标均小于A物体的位置坐标,直到t2秒末与A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即两物体相遇,在此之后B物体的位置坐标大于A物体的位置坐标,即B物体跑在前面,故B正确.C、由于位移﹣时间图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在0﹣t1时间内A物体的斜率大于B物体的斜率即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C错误.D、由于位移﹣时间图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由图可以看出t1s之前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即A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但是在此之后A的斜率为零,即A物体速度为零,B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从t1s后B物体的速度大于A物体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AB16.【解答】A、根据△v=at得,△v=0.8×1m/s=0.8m/s.知任意1s内速度的变化量是0.8m/s.故A正确,B错误.C、在任意1s内初始时刻与前1s内的末时刻处于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C错误.D、根据v=at得,第1.0s末,第1.5s末,第2.0s末的速度之比为2:3:4.故D正确.故选:AD.17.【解答】A、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故AB正确.C、设末速度为v,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有===v=,故C错误;D、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x=at2,则t=t′=.物体从顶点到斜面中点的时间和从顶点滑到底端的时间比为1:,故D正确.故选:ABD.三、实验题(每空2分,满分14分)18.【解答】(1)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所示:(2)图象为一倾斜直线,因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此可知:a=k===0.400m/s2每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因此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v0+at,v0=v A﹣at=(0.358﹣0.400×0.1)=0.318m/s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匀加速直线,(3)0.318,0.400.19.【解答】从0点开始每间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2===0.19m/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0.20m/s2.故答案为:0.19,0.20四、计算题:(共6题,共29分,要求写出必要文字叙述和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20.【解答】解:(1)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则前20s内的位移等于10s内的位移,所以.(2)采用逆向思维,静止前2s内的位移.答:(1)汽车刹车开始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为20m;(2)静止前2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0.8m.21.【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1.6××10﹣2m=0.4mv==m/s=20m/s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得到:v2=2gh得:h=20m答:石子开始下落处离开始曝光时所在位置的高度为20m.22.【解答】解:(1)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则原长为10 cm.(2)F=10 N时,x=5 cm=0.05 m,根据F=kx,得:k==N/m=200 N/m.(3)根据胡克定律得:F=kx=200×0.1 N=20 N.答:(1)弹簧的原长为10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3)弹簧伸长0.10m时,弹力的大小为20N.23.【解答】解:(1)由图象可读出升空后8秒,24秒,32秒时的探测器运动速度分别是64 m/s、0、﹣32 m/s.(2)探测器24s时刻到达最大高度,由v﹣t图面积可求出最大高度是 h=×64×24=768(m)答:(1)升空后8秒、24秒、32秒时的探测器运动速度分别是64 m/s、0、﹣32 m/s.(2)探测器24s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768m.24.【解答】解:设做匀加速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均为T,则第一段位移为x1=v0T+aT2①第二段位移为x2=(v0+aT)T aT2②由①②知两段位移差△x=x2﹣x1=aT2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x为定值,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的位移差是个定值.答: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的位移差是个定值,即△x=x2﹣x1=aT2 25.【解答】解:依题意,运动学公式可得s反=v0t反,为了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则应满足s反+s刹≤s0即s反+s刹≤s0,解得v0=18m/s=64.8km/h答: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4.8km/h11 / 11。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2014.11
一﹑单选题(共11题,每题3分,共33分)
1、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如图1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
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分别是:( )
A .2m 10m ; B.38m 10m ; C.14m 6m ; D.38m 6m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 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位移达到最小值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 作为参考系的
B. 参考系就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C. 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D. 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是最合适的参考系
5、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时间 e.速率 f.加速度 A. 只有acef B. 只有aef C. 只有af D. 只有acf
6、一物体从高H 处自由下落,当速度为到达地面时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是: ( )
A .H/2
B .H/4
C .3H/4
D .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么运动无关
C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而物体对地球没有吸引力
8、如图2所示,静止的弹簧秤的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 N 的力F 1、F 2的作用,则弹簧 秤的示数为( ) A .4 N B .0 C .8 N D .无法确定 9、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 .铅笔放在桌面上,铅笔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铅笔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
D .铅笔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铅笔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B.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C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 瞬时速度可看做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11、两个物体自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在图3下面所列的四幅图中能描述这一
过程的是( )
二﹑多选题:(共6题,每小题4分,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共24分) 12、下列关于变速运动物体的说法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物体在第1s 内的速度是4m/s
B .物体在第2s 末的速度是4m/s
C .物体通过某点的速度是4m/s
D .物体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m/s 13、 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 D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1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 .让一轻一重的两个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重的下落快
D .让一轻一重的两个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在落地前任一时刻,两 石块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
15、如图4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 A .t=0时,A 在B 前面
B .B 物体在t 2秒末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
C .在0-t 1时间内B 的运动速度比A 大
D .B 物体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 小,t 2秒后才大于A 的 速度 16、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 2
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 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
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
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
D .第1.0s 末,第1.5s 末,第2.0s 末的速度之比为2:3:4。
17、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 经历的时间为t ,则(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L/t
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L/ t
D .物体从顶点到斜面中点的时间和从顶点滑到底端的时间比为1:2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8、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 点开始,每隔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四个点未画出),如图5所示,计数点分别为A.B.C.D.E,
(1)
)(4
分)
(2) 根据V-t 图象可判断小车做 运动。
(3) 计数点O 对应的速度为 m/s ,加速度为 m/s 2
19、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所用交流 电的频率为50Hz. 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间隔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
图4
别记为1、2、3、4,如图6所示. 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可求得打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 m/s ,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2
.
四、计算题:(共6题,共29分,要求写出必要文字叙述和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 20、汽车刹车前速度为4m/s ,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2
求: (1)汽车刹车开始后 20秒内滑行的距离x 1; (2)静止前2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x 2
21、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小石子摄在照片中。
已知
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 ,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 ,实际长度为100cm 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是4.0cm ,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是从多高的地方落下的吗?计算时,石子在照片中0.02s 速度的变化比起它此时的瞬时速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把这极短时间内石子的运动当成匀速运动来处理。
(g 取10m/s 2
)
22、弹力F 的大小与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的关系如图7所示。
试
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0.10 m 时,弹力的大小
23、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探测器升到某一高度,发动机关
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8所示,(1)升空后8秒、24秒、32秒时的探测器运动速度大小及方向 ?
(2)探测器哪一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图 6
图7
图8
24、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的位移差是个定值。
25、高速公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
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因此交通部门规定在大雾天气关闭高速公路。
汽车
km h,汽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在广深高速公路正常行驶的速度为120/
2
m s。
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约为36m,为行驶安全,避免追尾连续相撞,汽车行6/
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
2014.11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3 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 4分,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共 24分)
三、实验题(14分)
18、图像(略) 4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 6分 19、0.19 m/s 0.20 m/s 2 4分 四、计算题(共29分)
20、运动学公式v t =v o +at 可得停止时间t=10s 1分 X= v o t+1/2 at 2 X=20米 2分
X= 1/2 at 2 X=0.8米 2分
23、(1)64m/s 0 -32m/s 2分 (2)24s 768m 3分 24、证明略 4分 25、依题意,运动学公式可得
0s v t =反反 20
2v s a
=刹 2分
为了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则应满足0s s s +≤反刹 即0s s s +≤反刹
20
00.53626
v v +≤⨯ 解得018/64.8/v m s km h ==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