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针刀松解配合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光明中医2021 年1月第36 卷第 2 期CJGMCM January 2021. Vol 36. 2• 261•短杠杆复位联合四维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观察#刘特熹^林远方158李国栋2A摘要:目的研究短杠杆复位联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特 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短杠杆手法复位联合以宗四维牵引,对照组采用传 统推拿理筋正骨手法治疗。
每天1次,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角的变化,评估各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Cobb角及VA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的临床 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结论短杠杆复位联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能有效缓解疼 痛,纠正脊柱侧弯畸形,起效快,无不良反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短杠杆复位;四维牵弓I;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腰痹病do i: 10. 3969/i. issn. 1003-8914. 2021.02. 038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02^0261 名4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一个或多个节段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形成弯曲,多半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增加或减少、肋骨和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韧带肌肉的异常m。
造成脊柱侧弯的原因很多,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最常见,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发生在青春发育前期,在整个青春发育期进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
相关研究u]表明 我国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0.5%~ 3%,其中需要手术干预的多达10%。
其中11 ~ 14岁女性发病率最高[3]。
观察针刀为主配合牵引等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2-11-01T06:42:06.2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8期作者:马强[导读] 观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使用针刀为主配合牵引等治疗的临床效果马强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观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使用针刀为主配合牵引等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针刀治疗的方式,研究组使用针刀为主配合牵引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针刀为主配合牵引等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应用和推广在临床治疗之中。
【关键词】针刀配合牵引;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asep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asep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edle knif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97% in the study group and 78.79%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sep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the use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speed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Clinical efficacy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也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股骨头出现缺血问题,出现坏死现象的一种疾病。
中医中药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1.177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肩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陈斌,李金香龙岩市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肩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n=50)接受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患侧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
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患侧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而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对照组治疗后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而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能让患者肩部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让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肩部疼痛;生活质量;肩手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1(a)-0177-05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houlder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CHEN Bin, LI Jinxiang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Longyan Bo'ai Hospital, Longyan, Fujian Province, 36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houlder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 ad⁃mitted to Longyan Bo'ai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n=50)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50) receiv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VA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2.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762, P=0.029).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of the affected sid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material life, soci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overall score of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shoulder pai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oke; Shoulder pain; Quality of life; Shoulder-hand syndrome[作者简介] 陈斌(1985-),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整脊调曲复位法治疗腰椎滑脱症——121例疗效报告
潘东华;韦以宗;王秀光;田新宇;韦春德;高腾;张姗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年(卷),期】2009(010)002
【摘要】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症121例,并进行随访。
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
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
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潘东华;韦以宗;王秀光;田新宇;韦春德;高腾;张姗
【作者单位】北京光明骨伤医院,北京102200;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中医整脊调曲法联合青鹏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祝乾清;曾曼杰;王德信;朱明江
2.调曲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0例疗效报告 [J], 韦以宗;王秀光;潘东华;张盛强;
林廷章;陈东军;戴国文;吴宁;谭树生
3.整脊调曲复位法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临床观察 [J], 林廷章;韦以宗
4.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腿痛——2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报告 [J], 韦以宗;潘东华;韦春德;王秀光;韦云锋
5.整脊调曲法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J], 张虹;季有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有下腰痛病史,多见于老年人。
(2)腰腿痠楚、重着、疼痛,下肢麻木不仁、痿软无力,二便失调。
风寒痹阻者痛重着,时轻时重;气虚血瘀者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肝肾亏虚者腰腿酸痛,无力,形羸气短,肌肉瘦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
(1)有反复下腰痛病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2)可有持续的下腰痛、骶部疼痛、下肢痛,症状的轻重常与体位有关。
(3)间歇性跛行是本病最典型临床特征,90%以上患者有此症状。
直立或行走数十米至数百米后即出现腿痛无力等症状,弓腰或蹲坐后可缓解,被迫采取休息、下蹲后症状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至出现同样症状时再休息。
(4)本病的症状与体征常常不一致,一般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较轻。
主要体征:脊柱侧弯,病变节段压痛,腰椎后伸受限,腰椎后伸试验阳性。
病变节段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减弱或消失,踇趾背伸或跖屈肌力减弱,下肢肌肉萎缩,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马尾神经受压则可出现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减弱。
(5)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示左右关节突不对称,关节突肥大,椎体旋转、侧弯。
侧位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牵张性骨刺,椎体间有前后滑移,椎曲异常。
CT检查可显示椎管骨性结构形态异常改变,椎管狭窄程度。
MRI检查显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程度。
(二)分型诊断[4]1.椎间盘型:多个椎间盘退变,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
特点为X线摄片示腰椎椎曲变直或反弓,CT或MRI检查示多个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硬膜囊受压。
2.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腰椎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椎体滑移,导致椎管狭窄。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观察王伟;刘华辉;王莹;邢德冰;陈贵全【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小针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VA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且近期复发率低.【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3【总页数】2页(P240-241)【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小针刀;手法;对照治疗观察【作者】王伟;刘华辉;王莹;邢德冰;陈贵全【作者单位】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000;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000;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000;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泸州646000;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9.815.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the 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我们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共76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骨伤,康复科诊治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
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4~60岁,平均31.5岁;病程7天~10年。
对照组男28例,女8例;年龄24~60岁,平均30.7岁;病程10天~9年。
针刀松解配合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40例陈斌1, 马兰存2, 王雷空3, 陈兆茹1, 杨小康1, 王杨新1( 1. 汉中市勉县风湿疼痛病医院中医整脊科陕西勉县 724200;2.通化市北方现代中医微创医学培训中心吉林通化; 134003;3. 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汉冢村陈松卫生室河南南阳 473123 )【摘要】目的:观察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针刀松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将40例腰椎管狭窄症用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针刀松解治疗。
方法为以宗四维牵引法调曲法、整脊骨法、练功法等整脊综合疗法使骨正,针刀松解椎间孔外口软组织使筋柔;针刀松解组松解椎周软组织和椎间孔外口,1周1次,8次一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针刀松解治愈率60%,总有效率95%。
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是节段性、动态的狭窄,通过以宗四维牵引调曲加针刀松解椎间孔外口软组织为主治疗是可以治愈本病的,此方法安全科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以宗四维悬吊牵引法调曲法整脊骨法针刀松解技术腰椎管狭窄症笔者自2009年1月至今,住院收治腰椎管狭窄症40例,用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针刀松解技术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全部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
年龄最小2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9.5岁,为住院2个月治疗者。
以中老年为多见。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整脊学》、《整脊学教材》。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整脊学》[1]系列教材[2]。
1.2.1纳入标准:(1).症状体征患者有持续性下腰痛和腿痛;间歇性跛行,行走不到300米即有症状;严重者出现不全性驰缓性截瘫,双下肢不能站立步行,鞍区麻木,排便无力或癃闭;腰部活动受限,过伸试验阳性;小腿和足可有触觉和痛觉减退而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或弱阳性,无病理反射[3](2)影像学检查① X线片:正位片见腰椎侧弯,椎弓根粗大,椎弓根间距小,椎间关节肥大且向中线偏移,下关节突间距小,椎板间隙狭窄;侧位片见椎曲紊乱,椎体曲度变直,反弓或上弓下曲,或椎体间有滑移或曲度加大;斜位片见椎弓根切迹小,椎间孔狭窄和峡部不连等[3]。
② CT:CT扫描可观察骨性结构的形态,也可显示椎间盘、黄韧带、神经根的轮廓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发育性的椎管狭窄需在轴位断层片上测量,在椎板头侧缘水平椎管矢状径小于或等于13mm时被认为是发育性椎管狭窄。
骨性椎管狭窄不仅表现为矢状径狭小,而且常常有关节突向中线靠拢,肥大,或椎弓根间距减小(小于20mm)。
发育性椎管狭窄常发生在第2、3、4腰椎水平;退变性狭窄常发生在第4、5腰椎和第1骶椎水平。
腰椎间盘纤维环膨出,上关节突肥大,增生,黄韧带肥厚等,是神经根管狭窄的原因。
③ MRI: MRI显示腰椎有多个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椎管径小于12mm[3]。
1.2.2剔除标准:全部病例均排除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骨髓炎及骨肿瘤;排除骨髓空洞症和其他先天性骨关节病。
1.3诊断要点以临床表现为诊断基础,没有临床症状或体征为根据的任何影像学阳性发现都没有诊断意义。
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法,做出精确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3]。
1.3.1诊断分型《中国整脊学》从临床出发分为以下四型[3],情况如下:(1)椎间盘型:多个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入椎管内,引起椎管狭窄。
X线片示:腰曲变平直;MRI见多个椎间盘膨出,压迫硬膜囊,有24例,占60%。
(2)滑脱型:腰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
也有外伤性骨折未复位,骨性椎体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
X线片有双侧峡部裂,一个椎体滑脱Ⅱ级以上或多个椎体滑脱。
如外伤性骨折,有骨折病史;X线片显示椎体楔形改变,椎体突入椎管,有4例,占10%。
(3)骨质疏松型:因多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塌陷,椎曲紊乱,导致椎管狭窄,有8例,占20%。
(4)混合型: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颈椎椎管狭窄,有4例,占10%。
1.3.2临床分级(1)Ⅰ级为下腰痛,间歇性跛行,行走100米出现症状加重,大小便正常,下肢肌力Ⅲ级、Ⅳ级者;(2)Ⅱ级为下腰痛,间歇性跛行50米,症状加重,或伴有尿频、尿失控者;(3)Ⅲ级为下腰痛,不能行走或需拄拐行走,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肌力Ⅱ级;(4)Ⅳ级为患者出现不完全性瘫痪,大小便障碍,下肢肌力Ⅱ级以下。
1.4治疗方法:1.4.1按照《中国整脊学》原理,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
(1)理筋在椎周和椎间孔外口用针刀松解技术[1][6] [7]一周1次,8次为一疗程。
方法如下:①体位:患者俯卧位。
腰部垫15~20cm高枕,使腰椎间孔处于扩张状态。
②定点:平行于患椎棘突中点间旁开正中线4~5cm,在棘上、棘间、横突、关节突等部位定点,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洞巾。
③麻醉药量:2%利多卡因2.5ml+曲安奈德5mg+生理盐水30ml。
④注射药物:在定位定点消毒好后,把麻醉药用9号注射长针头(10cm长)与人体矢状面呈45。
角刺入,直达腰椎横突根部上缘,即小关节外侧缘,针尖稍向前下方深入有突破感,即进入椎间孔外口,此时再稍向内进针0.5 ~1cm,回抽无血无液即可注入药液10ml然后退回横突中部骨面,稍向横突骨面上1cm注入2ml药液,再稍向横突骨面下1cm注入2ml药液,再稍向外在横突尖部骨缘注入2ml药液退回出针(此即一针五点注射法),其余定点注药2~5ml。
⑤针刀松解[8]:先在棘上、棘间、关节突等定点处局麻后松解;再在横突处刺入,用“一针五松”方法,在上述五个方面寻找有异常改变的软组织进行松解,每方向1~3下,对没有异常改变的软组织,只针刺不松解即出针。
⑥松筋针神经触激术[8]:用松筋针在原针孔处刺入到椎间孔外口,触到腰4或腰5神经根时,下肢有触电感、酸、困、胀、麻到小腿、踝、足趾,1~2下即可出针。
(2)调曲①四维悬吊牵引法:选用以宗四维整脊仪用俯卧位过伸悬吊牵引,四维牵引胸腰椎,每天1次,每次40min,取除牵引后立即卧床休息40min方可离开[3]。
②整脊手法:用整脊调曲手法,隔天1次。
先拿、捏、滚、揉手法,牵引2周,椎曲出现后,选择使用胸腰枢纽解锁法,腰骶枢纽旋转复位法,或骨盆斜扳法,使偏歪的棘突复位[3]。
(3)练功治疗方案一开始即教会患者自主功能锻炼。
主要是以宗强身健脊十八式和少林八段锦,其中腰椎曲度变小即平直或反弓的多是椎间盘型,采取过伸练功法,例如:俯卧撑,卧位挺腹,飞燕式并配合跨步锻炼;对腰椎曲度加大的多是腰椎滑脱型,多采用屈曲式练功法,例如:点头哈腰式,床上起坐式(不倒翁)等。
每天练功在上午和下午,每次不少于1h,次数不少于50下,动作要柔缓。
出院后嘱患者继续锻炼半年以上,巩固病情和防止复发[3]。
(4)药物治疗急性期配合静滴脱水剂(如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3d。
中药辩证选用腰管扩容汤Ⅰ号(药用:天麻、钩藤、鹿角片、鹿寿草、狗脊、土鳖、广三七、盘龙七、纽子七等专治腰椎间盘型);腰管扩容汤Ⅱ号(药用:土鳖、三七、红花、龙骨、骨碎补、制乳香、制马钱、朱砂七、灯台七等专治腰椎滑脱型);腰管扩容汤Ⅲ号(药用:动物骨、龙骨、牡蛎、然铜、鹿角片、姜虫、狗脊、巴戟天、肉苁蓉、雪山七、长春七等专治骨质疏松型);腰管扩容汤Ⅳ号(药用:葛根、姜黄、鸡血藤、丹参、红花、杜仲、熟地、鹿角片、制马钱、地龙、竹根七、背梁七等专治混合型)[4]。
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治疗效果以症状、体征、功能恢复和椎曲恢复程度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显效、无效4级。
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步行1km以内无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5级,椎曲恢复和功能恢复Ⅱ级以上者。
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步行500m~1k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级,椎曲和功能恢复在Ⅲ级者。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步行300~500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3级,椎曲恢复到Ⅲ—Ⅳ级,功能恢复Ⅳ级者。
无效:经一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椎曲及功能均无恢复者[3]。
2.2治疗结果(见表)一个疗程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见表1。
治愈率60%,总效率95%,提示:针刀松解配合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非常满意。
表1 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对比情况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40 24(60.0) 10(25.0) 4(10.0) 2(5.0) 38(95%)3、讨论3.1 椎管狭窄的病因病理是动态的、节段性的狭窄,不是静态的椎管狭窄症。
韦以宗教授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多个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导致椎间隙变窄,椎曲紊乱,脊柱侧弯,椎体位移,继发椎管狭窄症,压迫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多个椎间盘退变,椎体排列紊乱,从X线片可以看到其正常生理曲度几乎消失甚至反弓,多个椎体位移,退变的椎间盘压迫后纵韧带,造成椎管前缘变窄,而椎管后缘的黄韧带相继出现皱折、肥大、增厚而突入椎管。
从而形成椎管内“前后夹击”硬膜囊,造成椎管狭窄症。
椎曲的力学紊乱是发生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
由椎体位移,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椎管狭窄症是节段部位即椎间盘部位段的狭窄,而不是骨性的椎管狭窄症。
因此,这种狭窄是“动态的”(椎体关节的活动状态),而不是静态的(不是骨性的),这也是临床上病人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病因病理[5] [6]。
3.2 重视理筋,认为筋柔才能骨正。
韦教授认为,做推拿者重视“筋”,行正骨者重视“骨”。
脊柱劳损并不是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期的单侧某肌群损伤导致脊柱骨关节错位,骨折复位要求对位对线,所谓对线是指恢复原来的解剖生理的力线。
整脊对骨关节的复位同样要求恢复力线。
这个力线主要是“椎曲”,特别是腰曲和颈曲。
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脊柱劳损病都源自于椎曲紊乱,椎曲紊乱的病因病理基础是椎体关节三角力学结构位移后出现“骨牌效应”所致。
椎曲紊乱起源于维持椎曲的四维肌力不平衡,所以要正骨调曲,就必须先理筋。
理筋的方法是骨空针和特异针具调压疗法、整脊骨法。
骨空针和特异针具是以针刺骨膜、骨孔、筋结和神经为主的针刺法,可以调压松筋,松解粘连;整脊和推拿按摩为主的手法可使多经得气,激发多经气血运行,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这些理筋疗法都是增强竖脊肌为主的背后肌群和中枢神经的兴奋和肌力,缓解肌痉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5] [6]。
3.3 调曲是关键,脊椎损伤的病理核心是椎体位移,椎曲改变,并发椎间孔和椎管变形。
椎曲的力学改变是产生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所以整脊调椎曲使椎曲恢复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关键。
韦教授指出理筋后,运用自行研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的“以宗四维整脊仪”,用过伸悬吊牵引法(是以牵引双下肢为主的过伸牵引法)充分调动腰大肌对脊椎的伸展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