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3《1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首师大版(北京)(共1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8
小学五年级社会课教案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古国【小学五年级社会课教案】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古国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世界上主要文明古国的名称、地理位置、主要特点和遗址等基本知识。
了解古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习社会科学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与互动交流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合作,培养其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图片资料的运用,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各古国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尊重和维护各个国家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强调古国的传承与演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
Ⅱ.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主要文明古国的名称、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古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与影响。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国的遗址和文化遗产对今天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古国的文化传承和演变。
Ⅲ.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或电子课件;2. 图片资源、地图资源和书籍、资料等。
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你听过或了解过哪些古国?- 这些古国在哪里?- 你认为它们对今天的世界有什么影响?Step 2: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古国的名称、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各学生报告自己所了解的古国,并与全班分享;- 学生通过地图或图片,指出古国的地理位置,简要介绍其特点。
Step 3:多媒体展示(1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古国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古国的特点和遗址:- 展示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各古国的典型遗址;- 讲解古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地理位置,知道文明的出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初步了解地球上的五带。
2.分析探究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的发展和今天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3.感受世界古代文明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体会人类文明与地理环境的亲密关系,初步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在图中的位置;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1.探究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2.地球的五带。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板书设计:1.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地球仪——地图——纬线、经线——地球上的五带七大洲——四大文明古国——亚洲、非洲四大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如果问你,中国在哪儿?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告诉我?预设:地球仪、地图。
(板书:地球仪、地图)2.导入:今天,我们就借助地球仪和地图来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而来了解世界灿烂的历史文明。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第一部分:关于地球仪和地图1.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指名说发现。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出颜色的变化)(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是海洋,其他部分是陆地;海洋的面积远远高于陆地)教师讲解: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不太规则的扁球体,为了方便人们观察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出行、研究地理提供了方便。
出示一组数据:地球的表面积是510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100万平方千米,有38个中国这么大,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陆地的面积是14900万平方千米,只占地表总面积的29.2%。
学生阅读。
2.教师依据地球仪讲解:为了方便研究和观察,科学家把地球仪上画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
(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比较,谈谈发现。
(预设:所有的经线都是一样长度,从一点到另一点;所有的纬线长度不等,有长有短)教师讲解:所有的经线连接的是南极和北极,所以长度相等,并指示南北方向。
第四单元:1、世界文明古国教学目标:1、了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古希腊的文明成就以及促进古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因素。
2、发现自己的生活与这些古文明的联系,意识到文明古国的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对世界其他文明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3、能在世界政区图上指认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并收集相关资料。
◆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1.教学目标知识:知道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和湿润的气候造就了古巴比伦发达的农业、丰富的农作物,为古巴比伦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知道古巴比伦之所以是古文明的代表,和它发明过楔形文字、有过宏伟的建筑和产生过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分不开的。
方法与能力:能在世界政区图上指出古巴比伦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大致地理位置。
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同伴合作交流的方法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战争摧残文明,体会和平的重要。
2、教学重点:了解古巴比伦和两大河流的地理位置。
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3、教学难点:知道古巴比伦之所以是古文明的代表,和它发明过楔形文字、有过宏伟的建筑和产生过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分不开的。
教学过程:一、了解地理位置,感知水与文明的关系1、课前谈话:师: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从今天起,老师将带着你们去探究另外的几个文明古国,去领略不同的异域文化。
那么,除中国外,另三大文明古国是哪三个国家?2、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1)看图找一找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同桌说一说,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2)完成活动作业表格的前两个空格。
3、师小结:水孕育生命水孕育文明(说明: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课的一开始我借助导入图让学生认识了四大文明古国以及他们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文明古国都集中于亚洲和非洲,而且每个国家境内都有大河流经,说明文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水,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一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教学内容分析文明就是人类完善自我,改造自然的成果。
文明是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的挑战的过程、拓荒的过程。
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在单元中的地位本单元是本册教材唯一涉及世界内容的单元,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
以历史内容为主。
知识性强,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内容设计综合性很强;远离学生的生活。
本课是单元之始,初步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及其创造的文明成就从而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及其地理位置,知道文明的出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过程和方法:分析探究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的发展和今天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世界古代文明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体会人类文明与地理环境的亲密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及其地理位置,分析探究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的发展和今天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感受世界古代文明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文明古国位置图,收集文明古国的相关资料,重点是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收集文明古国的相关资料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二世界奇迹探秘教学内容分析在初步了解世界奇迹大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创造了众多的世界奇迹,他们代表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感受各种奇迹的壮观美丽和内涵,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在单元中的地位本单元是本册教材唯一涉及世界内容的单元,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
以历史内容为主。
知识性强,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内容设计综合性很强;远离学生的生活。
本课是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的进一步深入,在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的基础上树立敢于发现敢于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