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新颖版MSDS化学品安全系统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5.03 KB
- 文档页数:8
小苏打-碳酸氢钠MSDS碳酸氢钠MSDS一、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NaHCO3分子量:214.00CAS号:144-55-8二、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含量:≧98%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化学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收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爆燃特性和消防爆燃特性:本品不燃危险特性:受热分解。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六、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理和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免责声明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格式符合我国GB/T16483和GB/T17519要求,数据来源于国际权威数据库和企业提交的数据,其它的信息是基于公司目前所掌握的知识。
我们尽量保证其中所有信息的正确
性,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本公司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本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
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者应根据使用目的,对相关信息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我们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碳酸氢钠MSDS一、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NaHCO3分子量:214.00CAS号:144-55-8二、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含量:≧98%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化学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收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爆燃特性和消防爆燃特性:本品不燃危险特性:受热分解。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六、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理和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碳酸氢钠MSDS一、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NaHCO3分子量:214.00CAS号:144-55-8二、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含量:≧98%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化学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收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爆燃特性和消防爆燃特性:本品不燃危险特性:受热分解。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六、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理和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
1.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碳酸氢钠
- 化学名称:碳酸氢钠
- 分子式:NaHCO3
- CAS号:144-55-8
2. 成分信息
-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
- 其他成分:无
3.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寻求医疗帮助。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吞食:不要催吐,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4. 灭火措施
- 灭火介质:可使用水、二氧化碳或泡沫。
- 泄漏清理:避免直接接触,穿戴适当防护设备,将泄漏物收
集到合适的中。
5. 储存和处理
- 储存条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避免的条件:避免与强酸、氧化剂、重金属或易燃物接触。
6. 泄露应急处置
- 个人防护措施:穿戴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
- 环境防护措施:切勿让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接触地下水。
- 泄漏清理:小量泄漏可用干净的工具收集,并放入合适的中。
大量泄漏应使用专业清理公司进行处理。
7. 使用控制措施
- 工程控制:提供充足的通风系统,确保安全操作。
- 个人防护设备:建议使用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 安全操作建议: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吸入、接触皮肤和眼睛。
以上是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的基本内容,详情请参考产品供应商提供的正式文档。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免责声明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格式符合我国GB/T16483和GB/T17519要求,数据来源于国际权威数据库和企业提交的数据,其它的信息是基于公司目前所掌握的知识。
我们尽量保证其中所有信息的正确性,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本公司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本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
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者应根据使用目的,对相关信息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我们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碳酸氢钠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中文名称2:酸式碳酸钠英文名称2:sodium acid carbonate2. 危险性概述2.1危险性类别:无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碳酸氢钠 144-55-8 99.54. 急救措施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 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受热分解。
无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操作处置与储存7.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7.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免责声明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格式符合我国GB/T16483和GB/T17519要求,数据来源于国际权威数据库和企业提交的数据,其它的信息是基于公司目前所掌握的知识。
我们尽量保证其中所有信息的正确性,
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本公司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本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
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者应根据使用目的,对相关信息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我们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