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6.1《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2)——美国的诞生1.“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
”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北伐战争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右图是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它矗立在美国一个村的中心,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的独立奠定了基石。
这个村庄是( )A. 波士顿B. 约克镇C. 来克星顿D. 萨拉托加3.“‘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
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材料中的“一个人”指的是( )A. 拿破仑B. 华盛顿C. 林肯D. 克伦威尔4.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A. 来克星顿枪声的打响B. 《独立宣言》的发表C. 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D. 1787年宪法的通过5.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转变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B.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C. 英国殖民者的剥削D. 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6.下列最能反映图示内容的主题是( )A. 中西方文明交流B. 维护民族独立C. 中西方政治制度D. 巩固国家统一7.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意义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A.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 推动了其他地区的革命D. 赢得了民族独立8.下列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来克星顿的枪声②《独立宣言》的发表③波士顿倾茶事件④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⑤萨拉托加大捷⑥英国承认美国独立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①⑤⑥②④C. ③①②⑤⑥④D. ④②①③⑥⑤9.1787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这部宪法的民主性突出体现在( )A. 三权分立B. 确立君主立宪制C. 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D. 彻底消除种族歧视10.美国独立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原因有( )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大陆军装备精良③战争具有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④华盛顿等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朕即国家”说明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 )A. 君主专制的国家B. 君主立宪制的国家C. 共和制的国家D. 帝国2.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这是为了纪念( )A. 攻占巴士底狱B. 拿破仑称帝C. 罗伯斯比尔掌政D.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3.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平等、自由、博爱。
“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A. 《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C. 《拿破仑法典》D. 1787年宪法4.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和达到顶峰的事件分别是( )A. 三级会议的召开和罗伯斯比尔掌握政权B. 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处死国王路易十六C.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D.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罗伯斯比尔掌握政权5.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思想准备的是( )A. 文艺复兴B. 宗教改革C. 新航路的开辟D. 启蒙运动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②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④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他通过政变夺权,建立了帝国;他曾一度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他远征俄国,遭遇惨败。
“他”是( )A. 克伦威尔B. 拿破仑C. 华盛顿D. 彼得大帝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 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的新时代B.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并发挥了巨大作用C. 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9.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为欧洲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A. 发动雾月政变B. 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C.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 远征俄国10.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远征俄国②罗伯斯比尔掌权③《人权宣言》的发表④三级会议的召开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D. ④③②①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纪念郑和的遗址,当地人民纪念郑和的主要原因是( )A.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早了半个世纪B.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交流C. 郑和下西洋使这些地方成为明朝的属地D. 郑和下西洋有敢于冒险的航海精神2.下列科学成果中,在郑和下西洋的船上不可能配备的有( )①航海地图②内燃机③罗盘针④电动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3.郑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亦取得了若干实质成果。
下列属于郑和下西洋的成果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长途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②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③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④郑和下西洋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4.“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一原因导致的结果是( )A. 郑和扩大了海外贸易B. 政府加大对远洋航行的资金投入C. 郑和远洋航行的结束D. 政府从民间征兵和掠夺财宝5.被称为全美洲“移民之父”的是( )A. 麦哲伦B. 达·伽马C. 哥伦布D. 迪亚士6.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相比(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都是以寻找黄金为目的④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B. 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C. 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D. 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8.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第一课时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审判国王查理一世和处死查理一世场面的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位被处死的国王是谁?身为国王的他为什么会命丧断头台?当时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认识到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出示英国议会大厦图,请学生学习阅读卡上关于国会的介绍,思考:①英国议会成立于什么时候?②成立议会的目的是什么?③议会的组成人员有哪些?④议会有哪些权利?初步了解议会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帮助学生了解议会与王权不断发生矛盾的根源。
2、情景剧表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国会大厦,一起参加在此召开的一场意义不凡的会议。
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召开议会。
要求议会同意他征收重税,继续实行对食盐、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的专卖。
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
学生表演完后讨论:国王的要求为什么会遭到议会的拒绝,反映了什么?表演完后讨论:为什么国王的要求会被国会拒绝?生回答后介绍查理一世横征暴敛,民怨四起,矛盾激化的历史事实。
让学生认识到议会和国王之间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3、(历史的真相)出示英国内战形势图和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作战图,师生共同学习英国内战的经过情况以及结果。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课程标准:2—3—1 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开辟新航路的
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史料、图片等历史资料的阅读思考,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以及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能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
教学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第五单元所学内容——一些原产于南美洲的高产且适宜性强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且逐步推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5世纪以来中国因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设问:甘薯、玉米的引进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新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阅读教材P32图文内容,认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结合图6-1和6-2,说一说,欧洲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思考:工商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多媒体出示相关图文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其他原因
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工商业的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寻金热”
3.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观察图6—3,多媒体出示材料,分析新航路的开辟需要哪些条件?
归纳: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使用;航海地图绘图技术的高超;政府支持远航;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有了动机,又具备了条件,于是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思考:最早进行探险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
多媒体出示两幅地图,想一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多媒体出示图文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深远影响。
(能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积极性:
消极性:
延伸拓展:我们应如何评价哥伦布?
小结:
板书: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