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视网膜下膜的手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8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从眼球壁脱离的情况,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1.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用于修复视网膜的撕裂或裂口,以预防脱落的进一步发展。
激光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增强视网膜和眼球壁的粘附力来固定视网膜。
2. 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局部视网膜脱落,即覆盖冻结区域的视网膜。
通过冷冻,可以产生瘢痕组织,增加视网膜的粘附力。
3. 气体注射:气体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向眼内注射气体,将视网膜推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使用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固定视网膜。
4. 硅油注射:硅油注射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向眼内注射硅油来支撑视网膜,防止脱落。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其他方法无效或不适用时使用。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视网膜脱落,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具体方法取决于脱落的程度和原因,可能包括巩膜外围缝合、巩膜翻转或巩膜切除等。
视网膜脱落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任何可能出现视网膜脱落的症状,如突然出现的飞蚊症、闪光或黑暗的浮动物体,都应及时就医。
只有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
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视力。
请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以获得最佳的治疗建议。
第一章操作和介入,不能分类于他处(00)——补充章二、有关说明1、超声分类:非治疗性超声:血管内超声显像介入性超声循环系统治疗性超声(第1章)治疗性超声非血管治疗性超声一般诊断性诊断性超声眼特殊器官内耳非侵入性超声心内超声心动图(各系统章)超-声疗法治疗性超声白内障超声乳化(伴抽吸)泌尿系结石超声碎石2、药物制剂:一般不需分类新的肿瘤用药非肿瘤性的治疗药物和药剂和(除外,为肿瘤化学治疗性药物)3、计算机辅助外科【CAS】——附加编码4、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起搏器CRT-P、除颤器CRT-D5、支架类型: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洗脱支架第二章神经系统手术(01-05)二、神经系统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体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三、有关说明1、一般情况下:诊断性的操作——非手术操作其他——手术操作2、脑回声造影 = 脑回波图3、切开术 = 引流术 = 探查术若只是一个步骤→切开不用编码是治疗的一个方式→需要编码4、移入术——活组织植入插入/置入术——假体装置植入5、清创术可包含缝合术,缝合术不能包含清创术。
6、注射:皮下、肌内、静脉内输注:动脉、静脉、管腔内第三章内分泌系统手术(06-07)1、概述:2、切开术中,甲状腺=甲状腺区3、切除术:器官或结构的全部切除切除术(部分):器官或结构的部分切除4、07 其他内分泌腺手术包括:肾上腺、松果体、垂体腺、胸腺不包括:有内分泌功能的胰腺、性腺卵巢和睾丸第四章眼部手术(08-16)1、概述2、白内障手术:主导词→抽出术(抽出)若伴有人工晶体植入,一期→主要:不同手术方式的摘除术附加:人工晶体植入二期→只编码人工晶体植入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期→主要:(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附加:(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二期→主导词:插入主要:(人工晶状体植入)3、视网膜脱离治疗手术→若伴有植入→4、视网膜裂孔修补术:透热术冷冻术氙弧光凝固术光凝术5、视网膜脱离的再付着性修补术:透热术冷冻术氙弧光凝固术光凝术6、热灼术=烙除术=烧灼术——主导词:烧灼术7、眼内异物去除:确定具体部位、手术方式(切开、磁铁吸出-主导词:磁吸术)如:去除—异物——结膜(通过磁铁)———通过切开8、眼肌手术:数量——一条、两条、多条方式——不切断(区分:徙前术、后徙术、延长术、缩短术)部分切断、全部暂切断如:一条眼外肌的后徙术一条眼外肌的徙前术一条眼外肌的部分切除术一条眼外肌从眼球暂性脱离手术一条眼外肌的延长术一条眼外肌的缩短术第五章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17)——残余章2、腹股沟疝修补术:区分单双侧、是否有补片(假体)/移植物、直斜疝内镜下——(单侧)、(双侧)开腹手术——(单侧)、(双侧)3、计算机辅助外科【CAS】——利用计算机和影像设备定位、导航,只作附加编码机器人援助操作——医师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做主要编码4、补充心血管操作分类:其他心血管操作—心脏再同步心血管操作—非冠状血管支架附加的心血管操作—其他补充5、诱导下激光间质热疗法 = 激光导热疗法第六章耳部手术(18-20)耳缺如的建造术重建术:有,功能或形态不完善外耳道闭锁的重建术3、矫正术:对位置进行调整前突耳的手术矫正术4、撼动术5、药物注射:一般情况——编码于99类目其他非手术性操作归入不同解剖系统——空气的腹腔注射内耳注射、鼓室注射2、修补术(包括整形术):因缺损而整形→主导词:修补术成形术:通过手术形成新的形状→主导词:部位+成形术3、鼻腔内镜手术:需要强调手术的切除如:内镜下鼻中隔粘膜切除术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内镜下上颌窦根治术内镜下筛窦开放术4、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主导词:切除、鼻中隔成形术→5、上颌窦切开术=上颌窦根治术=下鼻道开窗术→主导词:窦切开术(鼻的)→第八章呼吸系统手术(30-34)1、概述2、声带麻痹手术:分类到喉的其他手术包括:I ——使声带内移 II ——使声带外展III ——使声带缩短 IV ——使声带伸长V ——女性喉结切除 VI ——男性喉结成形术VII ——混合型3、肺手术:从轻微的部分到全部肺病或组织的局部切除术、破坏术肺节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胸腔结构的根治性清扫术(包括支气管、肺叶、臂丛神经、肋间结构、肋骨、交感神经)如:肺恶性肿瘤切除术未指明手术范围,分类到病损切除术4、胸膜硬化术用于固定胸膜,注射硬化剂5、肺大疱结扎术:主导词“折叠术”-大疱(气肿性),肺——2、心脏瓣膜的修补术——心脏瓣膜的切开术——主导词:瓣膜切开术开放性(直视)经皮的球囊瓣膜成形术→独立编码于如:二尖瓣闭式扩张术二尖瓣缝合术3、开放式心血管手术伴体外循环→主要:心血管手术编码附加:(体外循环)4、旁路术=搭桥术→包含:吻合术——主导词:旁路(有时可查吻合)冠状动脉血管搭桥术:未指明对几根动脉搭桥——按一根动脉的手术处理编码5、吻合术——主导词:吻合术、分流术6、止血术——主导词:控制7、冠状溶栓——主导词:输注—溶解血栓的药物——直接冠状动脉内第十章造血和淋巴系统手术(40-41)2、淋巴结构:淋巴结、淋巴管3、单纯淋巴结构的切除,目的:活组织检查——治疗性切除——4、淋巴结构的其他切除术:防止肿瘤转移的预防性切除,多为区域性的清扫术和根治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方法是什么?
导语:视网膜裂孔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没有能够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很可能会引起长时间的失明,并且同时也会给眼睛带来一些不适,最好是
视网膜裂孔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没有能够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很可能会引起长时间的失明,并且同时也会给眼睛带来一些不适,最好是能够尽快的使用激光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关于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等一些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
视网膜脱落的术前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角膜知觉,泪道检查,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B超检查,OCT检查(黄斑及视盘),视觉电生理,三面镜检查,如合并白内障需测定人工晶体度数,三大常规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治疗方式。
如果是裂孔导致视网膜脱落(外路),只需外路裂孔封闭:采用巩膜外冷凝裂孔周围,局部垫压或赤道部环扎;如果是玻璃体病(内路)导致视网膜脱落,则需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手术。
具体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冷冻疗法
冷冻视网膜破损处,会刺激疤痕的形成及封住破损处之边缘,其反应和眼部雷射手术类似。
冷冻术也可在门诊施行,但需要做眼部的局部麻醉。
2、射光凝法
当新而小的视网膜破损发生,而尚未有视网膜剥离时,破损处通常以雷射光线来修补。
雷射光线烧补裂痕的边沿。
这些疤痕封住了裂痕边缘及阻止了液体流经和聚集于视网膜。
3、激光治疗。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分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裂孔形成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特征。
病人视力突然受到影响,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飘浮物,某一方位有“闪光”感。
如脱离累及黄斑区,视力明显减退且视物变形。
【特殊检查】散瞳后,用间接检眼镜、巩膜压迫或用三面镜仔细检查,多可找到视网膜裂孔。
裂孔最多见于颜上象限。
【治疗要点】治疗目的是封闭裂孔、促进视网膜复位,防止玻璃体动荡和减少玻璃体条带对视网膜的牵引。
手术方式有光凝、电凝或冷凝、巩膜外垫压术、巩膜环扎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术等。
二、术前护理1、按眼部手术术前护理。
2、体位与活动(1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转动眼球,必要时包盖双眼,限制眼球活动,防止脱离范围扩大。
(2)根据视网膜脱离部位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使视网膜脱离处位于最低位,如裂孔在视网膜下方取半坐卧位,裂孔在视网膜上方取低枕平卧位,裂孔在鼻侧时头偏向裂孔侧,裂孔在后极部取仰卧位。
3、饮食护理术日进少量饮食,避免术中牵拉眼球导致呕吐。
4、避免诱因嘱病人避免一切可致视网膜震动的因素,如咳嗽、便秘。
5、术前用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前1小时用托品酰胺、新福林散疃。
6、心理护理因人而异作好解释,强调术后特殊体位和适当固定头部对玻璃体注气、注硅油等手术的重要性。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潜在的并发症:眼压升高。
(二)护理措施1、按眼部手术术后护理。
2、卧位与休息(1)卧床休息,保持头部少活动,避免低头、持重及头部震动。
(2)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一般手术当日向术眼对侧卧或平卧,次日可坐起,术后2天可自行入厕,病情许可下床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防晕倒。
(3)注气或注硅术后均需俯卧位,直至气体完全吸收,开始应保持严格俯卧位,2周后可适当采用间隙俯卧位,坐、卧交替的体位,适当活动肢体。
加强巡视,指导保持正确的体位。
玻璃体切割术步骤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
1.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评估病情和手术可行性。
同时,医生会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以便患者做出知情的决策。
2.手术操作:玻璃体切割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清醒。
医生会使
用特殊的手术器械,通过微小的切口进入眼内,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的牵拉。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还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如视网膜复位、异物取出等。
3.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确保手术效果。
患者需要在医院
住院一段时间,以便医生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
在此期间,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眼部情况,确保手术效果稳定。
同时,医生还会向患者提供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以促进眼部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玻璃体切割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策。
同时,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促进眼部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手术步骤可能因医院和医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玻璃体切割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玻璃体浑浊。
2. 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眼内炎。
3. 不能使用扣带手术获取成功的视网膜脱离。
4. 外伤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5. 合并玻璃体紊乱的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全脱位。
6. 严重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以及因存在视网膜脱离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做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者。
7. 玻璃体瞳孔阻滞。
8. 合并有玻璃体紊乱的外伤性白内障。
9. 眼内异物。
10. 角巩膜破裂伤合并玻璃体嵌塞。
11. 各种类型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黄斑水肿。
12. 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
13. 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需经玻璃体人路缓解静脉阻塞或动、静脉交叉压迫或静脉注药。
14.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
15. 玻璃体内寄生虫。
【禁忌证】1. 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引起的飞蚊症。
2. 不合并玻璃体积血和纤维组织增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
3. 活动性葡萄膜炎。
4. 严重的虹膜红变。
5. 严重的眼球萎缩。
6. 无视功能者。
【术前准备】1. 全身检査应特别注意血压、血糖和心、肺、肾功能。
2. 眼部检査包括视功能(视力、光感和光定位)、眼前后节、眼压和前房角检査。
3. 特殊检査包括眼部超声波检查、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
如怀疑眼内异物,应做眼部CT检査。
4. 术前应清洁术眼、剪短睫毛、冲洗泪道,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2-3d。
5. 散大瞳孔。
6. 术前给予镇静药。
【麻醉】1. 眼球表面麻醉。
2. 球后阻滞麻醉。
3. 强化麻醉。
4. 必要时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常规眼部消毒,铺无菌巾。
2. 开睑器或眼睑缝线开睑。
3. 根据手术范围行颞下、颞上和鼻上或360°剪开球结膜。
分离球结膜下组织,可做或不做四条直肌牵引线。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首次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马文霞,田超伟,张自峰,赵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研究所,西安710032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首次治疗时应用玻璃体切割术(PPV )、巩膜扣带术(SB )的效果,探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首次手术方案的选择。
方法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2例(2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PV 组(11例11眼)、SB 组(11例11眼)。
PPV 组第一次手术时接受PPV 治疗,SB 组第一次手术时接受SB 治疗,第一次手术后视患者情况实施二次或多次手术治疗。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手术后三个月时的最终矫正视力及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PPV 组第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81.8%(9/11)、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81.8%(9/11),SB 组第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63.6%(7/11)、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0.9%(10/11),两组相比,P 均>0.05。
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时的最终矫正视力、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 均>0.05。
结论 PPV 、SB 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效果相当。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3.33.008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 (2023)33-0036-04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efficacy of pars plana vitrectomy and scleral buckling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 MA Wenxia , TIAN Chaowei , ZHANG Zifeng , ZHAO J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 Xijing Hospital ,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 Xi'an 710032,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 and scleral buckling (SB )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 and to explore the choice of the initial surgical approach for such cases. Methods Twenty -two patients (22 eyes ) with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nd choroidal detachment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the PPV group (11 patients , 11 eyes ) and the SB group (11 patients , 11 eyes ). In the PPV group , patients received PPV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 while in the SB group , patients underwent SB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Subsequent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s' conditions. The rates of retinal reattachment after the first surgery , final retinal reattachment , final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three months postoperatively , and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PPV group , the retinal reattachment rate after the first surgery was 81.8% (9/11), and the final retinal reattachment rate was 81.8% (9/11). In the SB group , the retinal reattachment rate after the first surgery was 63.6% (7/11), and the final retinal reattachment rate was 90.9% (10/1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0.05). At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final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or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ll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 , PPV and SB demonstrated comparable efficacy.Key words : pars plana vitrectomy ; scleral buckling ; retinal detachment ; choroidal detachment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指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同时伴有脉络膜(或合并睫状体)与巩膜的分离,基金项目:省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SF -227);空军军医大学临床研究项目(2022LC2247);西京医院临床应用研究课题(JSYXM02)。
dl:10.16252/kb R w1004-501非021.04.021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徐兵,张委△(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眼科,重庆涪陵408000)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分子及基因治疗;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非501(2021)04非418-5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常表现眼红、眼痛、斜视、失明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等成人发病罕见,未见明显种族、地域、性别和眼别的差异,约25%-30%患儿为双眼受累,双眼患儿比单眼患儿发病稍早⑷。
目前全球年均发病率约1/15000-1/20000,年新增病例约9000例,中国年发病约1100例[5]。
有资料显示,亚非等不发达国家的RB死亡率约为40%-70%,欧美发达国家为3%-5%*6—中国RB患儿死亡率约37%,略低于亚非其他不发达国家,但高于发达国家*8非0+。
因此,在RB的诊疗及预后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
1发病机制RB1基因是最先发现的抑癌基因,位于染色体13q上,其编码的pRB是一种位于细胞核内的磷蛋白,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RB1基因发生缺失、突变、灭活等改变即可导致肿瘤的发生[11]。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染色体1q、2p、6p及16q是RB中最常见的基因畸变[12],提示这些位点的改变可能与RB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此外,表观遗传学改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如微力、RNA(mRmRNA、miRNAs)的调控异常以及DNA的异常甲基化也与RB发生有关[13-14]。
2治疗进展目前,综合治疗是国内外临床治疗RB的主流方法,单一治疗方案已经很少采用,即化疗联合局部放疗、光疗、热疗等,均较单一治疗取得了更佳的疗效)对病情难以控制或复发性RB,多采用摘除眼球方式。
目前,比较前沿的方法有眼动脉灌注化疗及局部放化疗,一些分子、基因疗法也显现出了较大的应用前景,其临床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手术治疗郭娟;董应丽;郭希让【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1(021)003【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失败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 31例31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VR手术),全部眼有脉络膜脱离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采用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剥离,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
结果 31例患者视网膜全部复位者22例(70.9%),部分复位 5例(16.1%),未复位 4例(12.9%)。
25眼视力有增进, 5眼无变化, 1眼下降。
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严重的前部 PVR有关。
结论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VR手术,可提高其手术成功率。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operative methods, effects and reasons of failure for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choroid detachment.Methods Thirty-one cases (31 eyes) with choroid detachment and 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 (PVR) were given vitreoretinal surgery, stripping of pre-membrane and injection of inert gas or silicone oil into vitreous body. Results The retina was totally reattached in 22 cases (22 eyes), partly reattached in 5 cases (5eyes),unattached in 4 cases (4 eyes),which was accounted for 70.9%,16.1% and 12.9% in 31 cases (31 eyes) respectively. Visual acuity improved in 25 eyes and no change in 5 eyes and decreased in 1 eye. The main cause of operation failure wa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severe anterior PVR.Conclusion Vitreoretinal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choroid detachment.【总页数】2页(P193-194)【作者】郭娟;董应丽;郭希让【作者单位】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眼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52;河南省眼科研究所450003;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R773.4【相关文献】1.曲安奈德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J], 杨华鹏;张智敏;崔瑞2.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J], 周恩亮;柯根杰3.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J], 程扬;曾水清;徐莉莉4.16例复杂性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J], 董凯; 闫原野; 王一塞; 李金平; 柯根杰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J], 张玮;柳林;刘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耳鼻喉口腔眼一、二章:概述,总论纤维膜:角膜+巩膜1:眼球壁解剖: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黄斑与视神经盘)2:房水循环: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网集液管、房水静脉巩膜上的睫状前静脉血液循环。
4:测远视力:a.距视力表5m(可用平面反光镜代替),先右眼后左眼,由上而下指示目标,要求5s内说出方向b.若5m处看不清最大目标,则向前走至看清(视力=d/5*0.1)c.若0.5m仍看不清,则用辨认指数,指距=指宽(例如:指数/40cm)d.近距离不能辨认,则晃动手掌(手动/眼前)e.若否晃动,则暗室辨光感,手电筒“米”字形光源定位测试。
5:手术前后护理常规6:滴眼药法注意事项:a.不直接滴到角膜b.距离1-2cm,防污染瓶口c.d.每次1-2滴,防浪费e.毒药液应按压泪囊2-3min。
f.不压迫眼球g.两种药液,间隔5min;先药液后眼膏h.散瞳剂与缩瞳剂分开放置。
7:泪道冲洗结果判断:从下泪小点进针、需表麻、泪道冲洗液通畅: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狭窄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三章:眼睑、泪器病:1:睑腺炎:又称“麦粒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肿未成熟时用热敷促进成熟热敷三种方法(汽热;干性;湿性)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泪液滞留囊内,引发(肺炎球菌、白念珠菌)繁殖感染;多为绝经期妇女;多为单侧感染,2:慢性泪囊炎:溢泪为主症;常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急性泪囊炎常发生在慢性的基础上五章:结膜病:1:淋病奈瑟菌:(生殖器—眼传播、脓漏眼)潜伏期短、超急性:24h 内;进展急剧、脑膜炎奈瑟菌:传染性极强(血行播散、呼吸道分泌物)○1结膜炎:肺炎球菌(细菌性)急性/亚急性:<3w ;金葡菌(“红眼病”、春秋季节)流感嗜血杆菌慢性:>3w;沙眼衣原体(角膜血管翳、瘢痕)眼痒、烧灼、干涩、疲劳○2病毒性结膜炎:潜伏1w 与细菌性区别:水样分泌物、常侵犯角膜。
○3翼状胬肉:多见于鼻侧、双眼患病可遗传、头部位于角膜、颈部位于角巩膜缘、体部位于球结膜手术去除、易复发○4干眼病:泪液渗透压升高为核心机制;泪膜;多数人皆患治疗与护理(针对结膜炎):○1局部滴抗生素眼药:可作菌培(取分泌物前不可用药);儿童一般用眼膏;一人一瓶,先健后患、防交叉感染、必要时隔离○2冲洗结膜囊:生理盐水、3%硼酸aq、(若有假膜、需先去除),○3防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睡前涂眼膏;全身用抗生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研究张思睿,王玉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其病程复杂、治疗难度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现阶段较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阐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进行梳理,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前景,旨在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展[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190-05Study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ZHANG Sirui, WANG Yuqi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4000 China[Abstract]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With its complex course and difficult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a serious blinding eye diseas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visu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medical technology, the treatment means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combs through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o discus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aiming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therapeutic risk, and maximiz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apeutic approach; Progress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持续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