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们普遍地适用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相对于各种逻辑形式特有的规律(规则),它们是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

我们在思维中经常运用的各种逻辑形式,都有她各自的特点和各自特殊的规则,例如,概念的定义和划分,判断的换质、换位,以及各种推理和论证,都在遵守自己的一些特殊的规则。但是我们在思维过程中除了要遵守这些特殊的规则外,还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广泛适用的逻辑规律。这些基本规律分别贯串于所有逻辑形式之中,是思维的在的、本质的联系,是运用各种逻辑形式的总原则。各种逻辑形式的具体规则是由基本规律产生出来的,是基本规律在各种逻辑形式中的具体体现。

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有的书叫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遵守这些逻辑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思维首尾一贯,保持同一和确定,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和论证有说服力。违反这些规律的要求,我们的思维的论证就会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和无论证性,从而也就不能达到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目的。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思维规律,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事物本身并不存在是否遵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问题。但它们又不是和客观现实亳无关系的纯粹的思维规律。这些逻辑规律

虽然只在思维论证中起作用,但却都是客观事物的一定的规律、方面和关系的反映。人们能发现、认识它们,并在思维实际中加以运用,但不能改变或废除它们。一旦人们违反了这些规律的要求,思维就会发生混乱。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相对固定性的反映,而充足理由律则是事物的因果必然联系的反映。因此,它们带有强制性和规性。

一、同一律

1、同一律的基本容和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具有同一性。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如果A,那么A”。也可用符号表示为:“A→A”。

同一律的基本要: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更;第二,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概念同一,包括概念的涵和外延的同一。但是,形式逻辑把研究重点放在概念的外延的同一性上。

2、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2)、偷换概念,(3)、转移论题,(4)、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多半是由于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由于缺乏逻辑素养,不善于准确地使用概念来表

达思想所造成的。

(2)偷换概念: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是论敌经常使用的诡辩手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人上当受骗。

例子:A说:"我要去看花灯"。B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3)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

例子:-顾客:请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来,我等了已有半小时了。

-营业员: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竦酱面吗?

(4)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一些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同一律的例子: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3、同一律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 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概念、判断、推理

和论证,构成人们的知识、知识体系,进而建立科学理论。

(2) 它有助于人们正确地交流思想。在交际或交流思想过程

中,必须准确地表达思想。思想模糊,概念混乱,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

(3) 它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同一

律,运用同一律,就可以从思想的确定性方面反驳谬误、揭穿诡辩。

4、正确理解同一律

正确使用同一律,首先要清楚它与形而上学相区别;其次,同一律要求思想保持确定性,但它并不否认思想的发展变化。

二、矛盾律

1、矛盾律的基本容和要求

矛盾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就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关系而言),不能用同时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概念指称同一个对象;同时,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否则,就会出现逻辑矛盾。

2、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或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因此不能同时都加以肯定。如果同时肯定它们都是真的,那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的例子:(1)你对教学制度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意见中有些观念我是不认同的。

(2)这纸是黑色的,也是白色的。

3、矛盾律的作用:保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首尾一贯性)。

无矛盾性是正确思维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不论何时何地,对待任何问题,如果思维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出现逻辑矛盾,那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现实。

4、正确理解矛盾律

(1)矛盾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的在矛盾,它只排除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逻辑矛盾。把矛盾律解释为排斥一切矛盾,那是对矛盾律的误解或歪曲。

(2)矛盾律也不否认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思想认识上的矛盾。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起作用的,它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它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不能做出两个相反的判断。

三、排中律

1、排中律的基本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

排中律要求:就反映某对象的概念来说,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某一;同时,对反映同一事物情况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即一切不能同假的判断)不能都加否定。否则,就会违反排中律。

2、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模棱两不可”。

违反排中律的通常表现是:在鲜明的是非面前含糊其词,顾左右而方他,或寻求第三种答案,采取似是而非的态度。

违反排中律的例子:青年人有个人志向不好,没有个人志向也不好。

3、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的明确性。

思想具有明确性,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才便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把握。

排中律是揭露“骑墙居中”、“模糊两可”逻辑错误的有力武器。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玩弄含糊其辞,用“模糊两可”来回避明确回答问题的手法,都应当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运用排中律揭露其逻辑错误所在。在论证中,排中律是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

4、正确理解排中律

(1)排中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有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情况或某种中间状态。例如,在上和下,左和右之间客观存在着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中间状况或某种过渡形态。

(2)排中律也并不排除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由于对事物尚未作出明确断定而采取的“二不择一”的态度。

(3)不要把所谓的“复杂问语”看成是互相矛盾的判断,不应简单地对它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5、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

第一,适用围不同。矛盾律既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又适用于互相反对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不适用于互相反

对的思想。例如,“这里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和“这里所有的人都不是老师”只适用于矛盾律。

第二,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互相反对和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肯定。

第三,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要求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错误是“模棱两可”。

四、充足理由律

1、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容与要求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容是:在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正确的真实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充足理由律对思维和论证的逻辑要:第一,理由必须真实;第二,理由必须充足,即理由与推断之间有逻辑的必然联系。

2、违反充足理由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根据充足理由律的要求,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也有两处:“虚假理由”和“推不出”。

(1)、虚假理由

(2)、推不出

违反充足理由律的例子:我爸爸读书时成绩也不好,基因条件太差,所以我成绩差,不能怪我。

3、充足理由律的作用:用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

第七章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父亲:你不是说你已经完成了作业?

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自考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普通逻辑试卷 (课程代码00024)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所有S不是P”和“有些S是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A.主、谓项都相同,但逻辑常项都不同B.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相同 C.主、谓项都不同,但逻辑常项都相同D.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北京市”和“北京市海淀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真包含关系 B. 交叉关系C.全同关系D.全异关系 3.要使得SEP、SOP都为真,但SIP为假,则概念S与概念P外延的关系为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予关系D.真包含关系 4.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A.所有S都是P B.所有S都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OP的是 A.SAP B.SIP C.并非SAP D.并非SIP 6.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人才允许上公司内网,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就不可能通过身份认证,张辉有良好的业绩,而王纬没有良好的业绩。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 B.不允许王纬上公司内网 C. 张辉通过身份认证D.有良好的业绩,就允许上公司内网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两次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 8.“张涛既是民主党派人士,又是中共党员”与“如果张涛是民主党派人士,那么他就不是中共党员”这两个判断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不可同假但可同真 C.可同真也可同假D.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第一讲绪论 L O G I C 说真话——被淹死 说假话——被砍头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易传》 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 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 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 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 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 ★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 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 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 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 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 ⑴客观规律

逻辑学期末复习意见

思维方式与方法期末复习意见(韩鹤升) 期末复习指导一、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我省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本科的学生。 (二)课程的考核依据。本课程的考核依据是文字主教材,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学》一书。 (三)课程综合成绩的记分方法。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完成三次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终结性考核按7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课程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可以获得课程学分。 (五)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期末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分。 1.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按照文字教材每章的学习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 了解:指对现代逻辑思维科学各章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表述和辨析。所对应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 理解:指对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主要对应的是推理题、问答题。 应用:指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说明、分析、和解决逻辑思维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对应的是逻辑规律题。根据考核的需要,有时三个层次会融合在一起,具体体现在某一试题中。 本课程考试的出题权、解释权、判卷权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2.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范围之内。 (2)考试复习范围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11章,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80%以上的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3. 试题类型及结构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1)单项选择题(10%)(2)判断题(10%)(3)问答题(30%)(4)论述题(15%)(3)分析题(35%) 4. 考核形式及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学生可以自带文字教材及笔记,但要严格考场纪律,不可讨论,必须独立完成,时限为90分钟。 二、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引论 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基本含义。 2.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概念 1.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些关系? 2、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 3. 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4.定义和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定义或划分的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5、定义在思维中的作用 6. 怎样对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1. 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什么? 2. 性质判断由几分部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 3. 推理由几部分组成?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的涵义及关系 4. 性质判断换位法推理的涵义与规则。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第四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1. 什么是三段论?它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DOC】普通逻辑基本规律(2课时).

第五章普通逻辑基本规律(2课时)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所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和。 2、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 3、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不能;判断必须,不能。 4、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或; 或______。 5、同一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就在于。 6、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 7、矛盾律对人们的要求是。 8、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9、矛盾律的作用在于。 10、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__,其表达公式。 11、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 12、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___。 13、排中律的作用在于。 14、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为。 15、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两条:其一是;其二是。 16、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就会犯和的逻辑错误。 17、充足理由律的主要作用在于。 1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都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就不能加以反对”。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19、“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回来的”。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0、“对于小王不够团员标准的看法,我是不同意的,可是说小王已经到了团员的标准,我认为也不妥”。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1、教师问:“你能说出十七世界化学家的名字吗?”学生答:“他们都死了”。这里学生的回答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2、“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雨又下起来了”。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3、“我既不赞成形式逻辑有阶级性的观点,也不赞成形式逻辑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4、“因循守旧不一定都是错误的,例如研究中国古代的瓷器,就很有意义”。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若出现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则是违反了。()。 (1)同一律(2)矛盾律(3)排中律(4)充足理由律 2、矛盾律的基本内容表明,作为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 (1)必有一真(2)必有一假(3)必然同真(4)必然同假 3、排中律的表达公式是()。 _____ _ _ (1)A→A (2)A∧A (3)A∨A (4)A=A 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偷换论题(2)自相矛盾(3)混淆概念(4)虚假理由 5、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混淆概念(2)转移论题(3)自相矛盾(4)模棱两不可 6、排中律的基本内容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1)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2)两个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3)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4)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然同假 7、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这是()。 (1)同一律的作用(2)矛盾律的作用(3)排中律的作用 (4)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8、“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教师在辛勤劳动,所以,教师在创造物质财富”,这段话()。 (1)违反了同一律(2)违反了矛盾律(3)违反了排中律 (4)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对恋爱问题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我虽然不认为‘一见钟情’是正确的,但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误。”这段话违反了()。 (1)矛盾律(2)排中律(3)充足理由律(4)不违反逻辑规律 10、“他是数学家,但这次演算出了错”。这句话()。 (1)不违反逻辑规律(2)违反了同一律(3)违反了矛盾律 (4)违反了排中律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 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 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 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 素 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非集合概念。如未必为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集合概念。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则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16、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对象是一个个体。如仙后座)、性质 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如红、绿、落)、关系概念(反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重于、在。。之间、喜爱、尊敬)。 17、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具有某种属性)和负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不、非、无等)。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范围而言的。 18、对于A、B二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 全异关系。欧拉图:

2019年南开大学逻辑学拟录取经验分享

应舍友的强烈要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大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自行斟酌)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双非一本,报考南开大学哲学院逻辑学专业,现已被录取。我的初试成绩总分408,专业第一名。政治73,英语一7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22,形式逻辑137. 一、英语 英语是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科,而且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许多学校都加强了英语的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备考这一年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英语。我报考的南开大学哲学系英语基本分数线是60,而且许多考试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过线,所以英语很重要!!! 1、3-5月份,背英语单词,至少背过一遍之后,才可以做真题!!!我自己是拿新东方的单词书背的,没有结合视频。背到10月份,发现单词方面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会弄混,所以在背单词方面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背单词是整个考研期间一直要重复做的事情。 2、5-12月份一直持续做真题(尽量用铅笔做题,因为真题起码要做三遍。提前把最近2-3年的真题收起来,一眼都不要看,留到12月全真模拟的时候用!!) (1)5-8月底,我是每天做一篇阅读,做的时候完全不查单词。做完之后不要马上对答案。准备一个笔记本,翻译这篇阅读,翻译的时候自己划分句子结构,分析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猜单词意思,可以在卷子上勾画出不认识的单词。(注意在做题和翻译的过程中不要查单词!!!!)翻译完之后,去查不认识单词的意思,写到笔记本上。翻译完之后再去看题目,改正自己的答案。之后自己用红笔对照答案改正自己的翻译和阅读选项。自己做错的题目一定要看答案解释,回到文中找问题出处。就这样到了8月底,做完了2000年到16年的真题。 (2)9月份--10月底,第二遍开始做真题。这次做的时候不要查单词,做完之后,自己翻译全文,这次不用写下来翻译,而是用笔指着文章,一句一句在心里翻译。翻译完一段之后,对照标准答案的翻译,看看哪里翻译的不好,哪个单词不认识,再次勾画。(这次要换一个笔的颜色勾画)翻译完之后的步骤和之前第一遍的一样的。(3)10月份,我就开始了新题型和翻译的专项训练。(之前集中做阅读,新题型和翻译没有做) 新题型我看的是李玉技老师的新题型,我觉得看完对自己的新题型很有帮助。老师会告诉你做题的方法以及要看哪些重点词语进行排序,这些是自己闷头做题很难总结出来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去看下新题型的相关视频。结合视频,自己做笔记,记下重点。然后在看完视频之后,结合真题去运用这些解体方法。开始可以一边做题一边看自己的笔记,到后来做到自己做题不看自己的笔记,而把重点都记在心里。做完题后,对答案,看一下答案的解题思路和自己有没有不同,如果有的话,也可以适当地记在笔记本上。 翻译我看的是唐静的视频,大家可以去微博上搜别人分享的视频以及笔记。看视频做翻译的时候,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准备一个翻译本,自己动手翻译,每一个句子限时4分钟,遇到不会的单词不要查单词(我觉得这个真的超级有用,因为在考研的时候翻译最多用时20分钟,一个句子最多4-5分钟)。听完老师的讲解,你会发现做翻译的顺序:划分句子结构-小句子--再连接成大句子--最后检查一下是否通顺。看完视频之后,自己把老师没有涉及到的句子按照步骤自己进行翻译,一天3个左右,不要过量。每天做完新句子之后再把以前讲的句子遮住答案,自己翻译,看看哪些有问题或者自己不理解。一直重复到12月初。

形式逻辑笔记-考试必备

1、逻辑:表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处理问题时特殊的理论、观点或方法 人类思维的规律、规则;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学问(逻辑学)。 2、普通逻辑:传统的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人们认识现实时所 使用的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的逻辑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 定对象及其属性叫做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 式或形式结构,叫做思维的逻辑形式。 概念 4、概念:反映特定事物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分类 7、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外延为一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过一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类 9、集合概念:外延为集合体。集合体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 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某一个体所具有。 10、非集合概念:外延为非集合体。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分类 11、正概念:内涵具有某种属性。 12、负概念:内涵不具有某种属性 根据概念外延是否为零分类 13、实概念:外延为非零 14、虚概念:外延为零 15、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少;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 16、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是 缩小概念外延的方法,即由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限制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 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 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 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 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 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性质命题 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二、理解:性质命题根据质和量的不同结合分为六种基本形式。 三、掌握:A、E、I、O四种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四、掌握: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掌握: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二、掌握: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第一节三段论 一、理解:三段论及其结构

逻辑学

逻辑学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分理由律 原因 质料因,目的因,动力因,形式因 主要原因和工具原因 有效沟通的原则: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说完整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命题的定义:一个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语言表述。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将定义的术语放在最相近的类别当中; 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的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一个普通命题成立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他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 (2)适用于整个类别 普通命题有两种形式: 全程命题和特称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 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是对立的。 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每个论证都是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做简单明了的结论。 逻辑指示词, 对于前提 有因为,既然,由于等 对于结论 有因此,所以,从而等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的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用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用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要避免以偏概全。 要对比任何两个事物,特别是庞大复杂的事物像历史事件之类,要谨记不能仅仅因为在比较时我们注意到了很多相似之处,就鲁莽地得出诸如“这两个事件很相似”之类的结论。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相似特征的多少,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

形式逻辑最全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叫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与语言有不可分类的联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借助于语言(语词、句子和句群)来实现和表达的。 3、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有具体内容,也有逻辑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叫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既与思维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其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一是变项。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它们的逻辑常项的不同。 4、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指: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等。相对于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上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个别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其中既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有非特有属性或非本质属性;概念舍支了对象的非特有或非本质的忏悔,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牲,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7、单独概念:是反映唯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9、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叫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叫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组成的统一的总体,一人集合体所具有的忏悔,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体所具有。非集合体则不同。 10、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负概念。从语言方面说,在表达负概念的语词中,常常含有“无”、“不”、“非”等否定词。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范围,逻辑上叫做论域。 11、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12、真包含于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不是,那么与之间的关系说是真包含于关系,即真包含于。 13、真包含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即a真包含b。 在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中,都有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和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这两种关系叫属种关系。 14、交叉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生命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15、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我们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一.教学重点: 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二. 教学难点: 逻辑规律的运用三.教学基本内容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们普遍地适应于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遵守这些逻辑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思维首尾一贯,保持同一和确定。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和论证有说服力。违反这些规律的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论证就会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和无论证性,从而也就不能达到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中,每个概念和判断要始终保持自身同一,即保持确定性。A是A,不能任意变更。 2.要求:(1)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2)我们所作用的判断,也必须有确定的、同一的含义,是个什么判断就是个什么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 (1). 混淆概念无意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用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常常是由于把二个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严格区别开来而造成的逻辑错误。如: 1.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等,就不应该反对. 2.这种油,每斤售价125元,价值高。 3.甲:”昨晚我得到了双重休息.”乙:”这是怎么回事?”甲:”我梦见我在睡觉.” 4、汤姆:“你能用这个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每一样东西吗?”天文学家:“是的,我的孩子。”汤姆:“那么,我早上飞走的气球在什么地方呢?” 5、甲:“听说你经常失眠,是吗?”乙:“是的。”甲:“那你睡觉时试着数数,也许能帮你入睡。”乙:“我已数过了,一数到九,我就无论也要爬起来。”甲:“为什么?”乙:“唉,一提酒,我就想喝两口。” 6.有人说:“抗拒从严政策与我国刑法中的被告人有为自己犯罪事实辩护的权利的规定也是直接相违背的。”(2)偷换概念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如: 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人,何必出去看。” 2.老师在讲课,一个学生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在听收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 真,都必须拿出充分 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容来研究思 维的逻辑形式及其 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 人们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识,但 是它能够为人们进 行正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思想, 提供必要的逻辑手 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 认识事物,获取新知 识,2、有助于人们 准确地表达思想,严 格论证思想,3、有 助于人们识别、驳斥 谬误与诡辩,4、有 助于人们学习和掌 握其他各门科学知 识,5、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 国、印度、希腊。古 希腊是逻辑学的主 要诞生地。17世纪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 斯.培根提出科学归 纳法,奠定了归纳逻 辑的基础,提出三表 法(存在和具有表、 差异表、程度表), 培根后,英国哲学家 约翰.穆勒继承并 发展了培根的归纳 逻辑,形成五种归纳 法(契合法、差异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 穆勒五法。17世纪 末,德国哲学家莱布 尼兹提出用数学方 法处理演绎逻辑、把 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的光辉思想,成为数 学逻辑(即现代形式 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 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过程,一般是通过比 较、分析、综合、抽 象、概括等逻辑方法 完成的,最重要的是 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 的起点,是人们进行 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是思维形式的最 基本单位,由概念组 成判断,由判断组成 推理,没有概念,就 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 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 联系起来,把不同类 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 本单位,它的语言表 达形式是语词,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 概念是思维形式,语 词是语言形式,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 反映形式,只用来表 达概念,2、任何概念 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 表达,但不是所有语 词都能表达概念,3、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 的语词来表达,4、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 征:涵和外延。 7、概念的涵:是反映在 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通 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 对象。 9、概念涵外延的灵活性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 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 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 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 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 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 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 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涵和外延的反 变关系:外延越大、 涵越小,外延越小、 涵越多,涵越少、外 延越大,涵越多、外 延越小。这种反变关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共16页)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本质 (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 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八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 逻辑思维规律作为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逻辑形式的特有规律,二是普遍适用于各种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就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而言,主要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或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①。 一、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作用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人类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的根本准则和基本依据。正确的逻辑思维必须具备同一性、无矛盾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②必须是确定的,自身同一的;矛盾律要求概念、判断必须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排中律规定了不能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以及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同时加以否定;充足理由律要求我们进行推理时,所依据的理由(前提)要正确,推论(结论)和理由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总之,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表现了正确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只有遵守这些基本规律,才可能保证逻辑思维活动的确定性、合逻辑性。 二、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性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认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但是,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普遍联系性的反映。 列宁曾经指出: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这就是说,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们是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最一般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可见,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但是,它们同时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这种相对稳定性是客观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处于量变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它使客观事物仍然保持其原有的质的规定性,使这一事物仍然是该事物,而不是其他的事物。另外,客观事物之间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任何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客观世界的这些性质以及联系反映到人的意识活动中,就表现为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也可以表述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如果它反映了某个客观对象,那么它就反映了这个客观对象。 同一律的逻辑表达式:A是A,或者A→A。 表达式中,“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A是A”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A反映什么,那么它就反映什么。“A→A”表示如果A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A 是假的,那么它就是假的。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或判断所反映或所断定的内容始终如一,其性质始终不变。 ①关于充足理由律是否属于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逻辑界历来有争议。本章对充足理由律也作一介绍,供学习时参考。 ②“概念和判断”是与“词项和命题”对应的,考虑到日常思维中对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进行命名的语言习惯,我们在本章中使用“概念和判断”这一称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