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第2单元-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32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反应速率快的一定是自发进行的2.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它适用的条件是()A.温度、压强一定 B.压强一定C.温度、体积一定 D.体系中物质的状态一定3.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石墨)+12O2(g)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D.MgCO3(s)===MgO(s)+CO2(g)4.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
9 kJ·mol-1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面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6.有A、B、C、D四个反应: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________K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K时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
能力提升7.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减小的过程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8.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9.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10.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ΔH>011.已知100 kPa、298。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标要求]1.了解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的含义 。
2.了解熵的基本含义及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基本内容。
3.能依据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然界变化的方向性(1)自然界的变化具有方向性。
(2)实例①室温下,冰会融化成水,而水不能结成冰;②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而不会自动从低处流向高处。
2.化学反应的方向性自动进无法进行,而其逆反应自动(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行。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能自动进行: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特别提醒](1)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例如: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之为自发反应。
2.同种同量物质的熵值:S (g)>S (l)>S (s)。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固体溶于水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
3.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大多数熵增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4.焓减(ΔH <0)、熵增(ΔS >0)反应在所有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焓增(ΔH >0)、熵减(ΔS <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焓减、熵减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焓增、熵增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自然界变化的方向性与化学反应的方向性①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 ②锌与CuSO 4溶液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2)非自发反应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
例如: ①通电将水分解成H 2和O 2;②植物在光照下,能将CO 2和H 2O 转化成C 6H 12O 6和O 2。
1.下列过程非自发进行的是(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 .天然气的燃烧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 .室温下水结成冰解析:选D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天然气的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均属自发过程;室温下,水结冰属非自发过程。
(2)△H—T△S判断依据指出的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反应自发的可能性,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讨论:体系总是向降低自身能量的方向进行变化,那么,△H<0的反应为何不能全部自发进行。
注意:△H—T△S计算时要特别注意统一单位!!!新课精讲之知识板块二:重点解析知识板块二:1、自发反应特别提醒:(1)自发仅是一种变化的趋势,即变化的可能性,能否自发进行还涉及很多问题,如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
(2)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低,熵值越小,有序变为无序是熵增过程。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H和△S共同决定的,利用△H—T△S的符号可以判断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进行方向。
当焓变和熵变相差不大时,温度可能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估算反应发生逆转的温度(转向温度):T=△H/△S。
化学反应体系焓变减少(△H<0)和熵变增加(△S>0)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可以用下列象限法进行判断(如下图)特别提醒:(1)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化学反应的方向,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增加的反应的熵变大于零,都对△H—T△S<0有所贡献,因此放热和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2)利用△H—T△S<0进行反应的自发性判断时,实际上不管△H和△S的具体值是多少,关键是看△H—T△S 的值与0的相对大小。
典型例题:例一(题型一):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例:以下自发过程可用焓判断依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固体自发的溶于水B.2N2O5(g)====4NO2(g)+O2(g) △H=+56.7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例分析新课程倡导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作为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清晰化、条理化、生动化,学生能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下面结合《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具体实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教材: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内容:第二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教材分析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熵变及化学反应方向问题具有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及利用的价值。
应首先认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后面似乎”枯燥”的内容受到学生的重视,去认真对待。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化学反应存在方向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明确提出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通过分析最常见的等温、等压条件下决定反应方向的因素,介绍判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解读课时目标:学生能说出熵变与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并能根据关系式△H-T△S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
通过分析关系式△H-T△S ,学生能够根据反应焓变的吸热或放热、反应熵变的熵增或熵减定性分析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不在”自发反应”、”熵”等概念上纠缠,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化学反应和数据,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获得感性认识。
六、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七、教学环节及评析【图片导入】师:播放公路上成群结队汽车的图片。
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2NO+2CO=N2+2CO2来处理,这一方案是否可行?评析:从学生十分熟悉的汽车尾气的治理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化学反应的方向这一主线索,体会到研究化学反应方向的意义。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学案编撰人:陈修峰审核:董玉红孙宝玲教学目标1、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2、能联合运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自主学习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1. 自发过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特征:具有方向性,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逆向方向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自发。
多数但不是所有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H 不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__________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反应方向。
【牛刀小试】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 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 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 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D. 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 熵(1)定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3)单位:J。
mol-1.K-1(4)大小判据:①物质的混乱度:混乱度越大,体系越无序,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②物质的存在状态:对于同一种物质S m(g)> S m(1) > S m(s) 。
③物质组成的复杂程度:一般组成物质原子种类相同时,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其混乱度就越大,熵值也越大。
2. 熵变(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___(3)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负判断的一般依据: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体参与反应时气体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是熵增大的反应;反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
第二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2课时
枣庄二中
一.教材分析:
这节重点介绍熵的判据,是对上节课讲的焓变对自发反应影响进一步的深化.在本节学完之后对自发反应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知识支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熵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存在熵变。
2.了解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能利用熵变判断反应方向。
3.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熵变判断反应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
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因素:体系的混乱度。
与温度有关: S(高温)>S(低温品红在水中扩散
熵值最小 【结论】同一物质的熵值:气态>液态>固态
A.此过程为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的方向的变化
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掌握情况良好。
结合。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微观本质,掌握熵增原理及其应用。
2. 学会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与可能性大小。
3. 培养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熵增原理,掌握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熵增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案例等。
2. 准备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演示。
3. 准备相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4.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准备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掌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方向的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步骤:1. 引入课题: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对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方向并不是唯一的,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化学反应方向的概念: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方向的概念,包括焓变、熵变等概念。
通过讲解这些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方向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 讲解熵变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熵是衡量混乱度的物理量,而熵变则是衡量物质系统混乱度变化的物理量。
我将通过实例讲解熵变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熵增加的反应更容易进行。
4. 课堂讨论与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方向,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实验。
讨论部分,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分析它们进行的方向。
实验部分,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溶解、结晶等,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方向。
5. 总结与反馈: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反应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本节课的疑问和收获,以便于进行反馈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