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螺旋传动
- 格式:ppt
- 大小:755.50 KB
- 文档页数:20
螺旋传动知识点总结一、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旋副的工作原理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之间的传递。
螺旋副由蜗杆和蜗轮两部分组成,蜗杆是一种外表面具有螺旋槽的圆柱体,蜗轮则是与蜗杆啮合的齿轮。
当蜗杆旋转时,蜗轮因为蜗杆的螺旋副作用产生轴向推力,这个推力同时也被传递到蜗轮上,从而使蜗轮转动。
因此,螺旋传动可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之间的有效传递。
二、螺旋传动的结构特点1.扭矩大螺旋传动的扭矩传递能力较大,因为蜗杆的螺旋副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大扭矩的传递。
因此,螺旋传动常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的场合,比如提升装置、输送设备等。
2.速比大螺旋传动的速比通常较大,因为蜗杆的螺旋副可以实现较大的速比,所以螺旋传动通常被应用于需要较大速比的场合,比如搅拌机、压缩机等。
3.传动平稳螺旋传动的传动过程中因为摩擦力的作用,所以传动平稳性较好,噪音小,由于传动中的相对滑动效应,使它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这一点是齿轮传动的优势所在,而且摩擦力在功效中发挥等作用,使动力系统得到很好的控制。
4.结构紧凑螺旋传动的结构紧凑,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的工作原理,螺旋传动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同时需要较小的空间,这使得螺旋传动在机械设计中拥有广泛应用。
5.使用寿命长螺旋传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使用寿命较长,相比较于其他传动方式,比如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螺旋传动的使用寿命更长一些。
三、螺旋传动的优缺点1.优点(1)传动平稳:蜗杆与蜗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螺旋传动的传动过程平稳,噪音小,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传动效率高:螺旋传动的传动效率通常较高,因为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作用,摩擦力很小,能够有效减小传动损耗。
(3)扭矩大:螺旋传动的蜗杆蜗轮结构能够传递较大的扭矩,适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的场合。
(4)速比大:螺旋传动的蜗杆蜗轮结构能够实现大的速比,适用于需要大速比的场合。
(5)结构紧凑:螺旋传动的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同时需要较小的空间。
机械基础第二章螺旋传动单元测试题机械基础第二章螺旋传动单元练习姓名_1、螺纹按照其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2、按螺纹牙型不同,常用螺纹分为___螺纹、___螺纹、__螺纹和锯齿形螺纹。
3.螺距是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________距离。
4.用于螺纹密封的管螺纹的特征代码为__________字母表示,其中RP代表螺纹,R代表螺纹。
5.连接螺纹要求:螺纹应具有准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同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比细牙普通螺纹的强度要____________,自锁性要__________。
7.与梯形螺纹相比,矩形螺纹的传动效率为_____,中心_;。
8.车床刀架系统中使用的螺旋传动,其特点是螺杆__________________。
9、m16×1表示公称直径为mm,螺距为mm,螺纹为普通螺纹。
10.螺旋传动通常将驱动部件的均匀旋转转化为从动部件的运动。
11.滚珠丝杠传动的内外螺纹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摩擦。
2、多项选择题(在括号中填写正确选项)1、加工工艺性、强度和对中性都好的传动螺纹是()a、矩形螺纹B.锯齿螺纹C.梯形螺纹D.三角形螺纹2。
管螺纹的齿廓角为()a.50°b.55°c.60°d.30°3、单向受力的螺旋传动机构广泛采用()a、三角螺纹B.梯形螺纹C.矩形螺纹D.锯齿螺纹4。
高温、高压、高密封要求的管道连接常用螺纹为()A.锥管螺纹B.梯形螺纹C.普通螺纹D.圆柱管螺纹5。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a.大径b.小径c.中径d.顶径6、逆时针方向旋人的用于联接的螺纹应是()。
a.梯形左旋螺纹b.普通左旋螺纹c.梯形右旋螺纹d.普通右旋螺纹7.多螺纹的导程s、螺距P和螺纹数n之间的关系为()。
a、 ph=p/nb.ph=zpc。
p=ph/z8、常用于传动的螺纹截面形状(牙型)为()。
绪论一.选择1.()是用来减轻人的劳动,完成做功或者转换能量的装置。
A.机器B。
机构C。
构件2.下列装置中,属于机器的有()A.内燃机B。
台虎钳C。
自行车3.在内燃机曲轴滑块机构中,连杆是由连杆盖,连杆体,螺栓以及螺母等组成。
其中,连杆属于( ),连杆体,连杆盖属于( )A.零件B。
机构C。
构件4.下列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高副的是()A.火车车轮与铁轨之间的运动副B.螺旋千斤顶中连杆与螺母之间的运动副C.车床床鞍与导轨之间的运动副5.()是用来变换物料的机器A.电动机B。
手机 C 。
缝纫机6.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属于机器的()部分A.执行B。
传动C。
动力7.我们通常用()一词作为机构和机器的总称A.机构B.机器C。
机械8.电动机属于机器的()部分A.执行B。
传动C。
动力9.机构和机器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否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二.判断1.机构可以用于做功或转换能量。
()2.高副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的接触属于低副。
()4.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属于低副()5.构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6.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7.高副比低副的承载能力大。
()8.机构就是具有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9.车床的床鞍与导轨之间组成转动副。
()三.术语解释1.机械2.机器3.机构4.运动副5.机械传动装置四.简答1.概述机器和机构的区别2.概述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3.概述低副与高副的区别4.概述构件与零件的区别5.机器的组成。
绪论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A 4A 5C 6A 7C 8C 9A二.判断1× 2√ 3× 4√ 5× 6√ 7× 8√ 9×三.术语解释1.机械:是机构与机器的总称。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其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螺旋传动说课稿螺旋传动说课稿范文篇一:螺纹说课稿机电组:王海红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螺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螺纹这节内容是选自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职业教育教材《机械基础》第二章“螺旋传动”的第一节。
第二章对螺旋传动作了详细地介绍,是学生提高识对传动理解能力的重要章节,全面地掌握这一节对以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螺纹这一节是一个基础内容,主要学习螺纹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法,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螺纹这类零件。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带传动等内容,这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螺纹这节内容可分三节课,本次课是第一节课,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明确螺纹的形成过程,了解螺纹的加工法;②理解螺纹五要素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于生产实际的能力;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的浓厚兴趣,增加其求知欲,培养专业兴趣。
(三)、教学重点在全面分析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螺纹五要素的含义难点:螺距和导程的区别和联系。
二、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来展现既获取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1.多媒体教学法:使教学更直观,清晰,明了。
2.分析讲解法:详细介绍螺纹的形成和螺纹五要素的含义,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3.图示对比法:通过对比将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4.提问引导法: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5.实物教学法:结合实物,创设教学情境,从物到图,从图到物,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