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atacolor 600 超高精度台式分光光度测色仪

Datacolor 600 超高精度台式分光光度测色仪

Datacolor 600 超高精度台式分光光度测色仪
Datacolor 600 超高精度台式分光光度测色仪

广州金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Datacolor 600-出众的反射率测量设备

这部广为推荐的高精度, 低允差的测色仪器, 对处理萤光物质有独到之处:

自动变焦镜头与镜面光泽板;

自动UV控制;

出色的仪器间交换性;

多孔径测色与自动检测孔径尺寸;

自动光泽度补偿。

Datacolor 测色仪的共同特点:

一、完全的交换性

Datacolor全系列积分球式分光测色仪提供完全的信息兼容性。

二、出色的稳定性

极低的线性漂移意味著出色的稳定性,因此您可以减低校正的频率,提高效率。

三、友好的界面

全新的设计易於了解状态栏,减少仪器设置和操作错误的机会。

四、易于维护

Datacolor仪器几乎不用维修,由于零组件的精简和完全的数据兼容,使得必要的维修也变得更快而容易,我们先进的科技,确保您可重现维修前的相同测色结果。

整个光学部分的核心 SP2000分析器,已是第二代微型化及模块化的产品,加上20年以上的光纤技术,使整个架构都易于现场维护而不失精确。

五、软件兼容性

Datacolor分光测色仪是为Datacolor多次获奖的软件而设计,基本上与所有颜色管理系统兼容,因此您可以获得各种灵活性,准确度和高效能的组合

六、卓越的性能

1、优越的分析器科技,可输出5nm或10nm间隔的数据

2、Datacolor分光测色仪提供高分辨率的颜色测量和绝佳的短期/长期重现性

3、3.0mm孔径可准确测量极小色样

4、30mm超大孔径可让您测量最大的色样面积,对含有组织纹理的色样最为理想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目习题色色届1 3 测配复一.名词解释单色光:单一 波长的光(物理学),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1. 看成是单色光(颜色测量学定义)。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2. 颜色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物体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3. 4.颜色的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颜色的色相: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5.条件等色:两种颜色的本质(分光反射率分布)本来就不同,而将这两种颜色6. 判断为等色的现象就是条件等色,也叫同色异谱(俗称跳灯)。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7.色温: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用8.同色异谱指数:当某一条件变化后,原来匹配的两个样品之间的色差大小,表示。M提升力好的染料具有较9.提升力:是指染色深度随染料用量增加而递增的性能。提升力差的染料则达到好的染深性,可以通过增加染料用量获得深色染色效果;一定深度后,得色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 二.填空题色光的三原色是指10.红、绿、蓝,也称加法三原色。黄、品红、青。 11.色料的三原色是指年正式推荐了四种测色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包括1971于12.CIE. 。/漫射;漫射垂直°;45°/垂直;垂直/ /45垂直、“45/0” d/0 、(“0/45”“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13.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为“”)d/0”、“0/d 、2个) CIEL*a*b* 14.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名称包括(至少写出 ISO 。 CMC、 CIE94 、c):(l c= 1 。中,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CMC l= 2 ,15.)L-c(或“反向”)。反向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光路设计是16.(填写“正向”。分光测色仪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是光栅17.。光源、单色器、积分球、检测器分光测色仪的结构组成包括 18.使积分球内硫酸钡,其作用是 19.分光测色仪中,积分球内所涂白色物质为 部形成高反射散射性表面。两类。和20.条件等色可分为光源条件等色固体表面色条件等色 观察者条件等色 21.物体表面色的条件等色可分为两类。照明体条件等色和 A = K C L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https://www.doczj.com/doc/829123230.html,mbert-Beer 计算机配色的方式包括 23.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 ”模式(填写“RGB24.对于户外广告电视屏幕,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 RGB

测色仪作业指导书

测色仪(电脑配色系统)操作标准书 一. 设备概况 1. 设备型号:Color-Eye 7000A 2. 生产厂商:Gretag Macbeth 3. 制造日期:2004-1月 4. 设备编号:DCS-Q-02 二. 设备用途 该设备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的色相数据的测色,根据测得的数据调整产品的色相,使之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 三. 开机 1. 打开主电源(ON)。 2. 再依次打开分光仪(CE-7000A),显示器,打印机,和电脑主机。 3. 预热30分钟后,鼠标点击桌面ProPalette图标启动CCM系统软件。 4. 开机时必须使用标准(黑、白两色)板来校正仪器。(必须的一个步骤,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四.建立新规格、新色号 1. 用Formulation建立新颜色配方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然后测三次标准板选择和CCM 中原始数据相近的数据,打开Formulation根据组成在D盘中建立STDN标准,并进行存储。 选择色粉时主要选择:白、黑、红、绿、黄、蓝六种颜色的色剂。 2.建立新规格:在电脑桌面上进入我的电脑,选择进入D:盘(CCM数据),建立一个以新规格命名的新 文件夹,然后保存。 3.建立新色号:在测色主界面上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规格名称,再在(File Name)栏下 输入色号名称然后点OK,程序自动进入测试界面,再测试标准色板点击保存所测数据,再点选择(Edit Database……)进行名称修改。 五.正常测色 1.先点击(Open Color Difference View)打开测试界面,选择测试光源。 再点击在下拉菜单中选择(Instrument Angle),在子菜单中选择(Mode)打开对话框,选择测试方式:Reflectance(反射)或Transmittance(透射)。(注:测透明色板时选择透射) 2.再点击(Open database)打开对话框点击(D:\)选择规格、色号,再点(Recall standard or trial data from database)打开对话框选择本次生产所需标准。 3.然后点击进行测色前校正,以保证所测数据准确无误。 4.点击(Measure Trail或按键盘F4)根据对话框提示操作。 第1页共3页 5.最后点击保存所测数据,删除不需用的数据。 六.建立Formulation

测色与配色

纺织与材料学院 --测色与配色作业 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303班 姓名: 学号:4130 完成日期:2016年7月1日

读后感 颜色科学是门重要的边缘学科,它的应用面极广,涉及到轻纺 化工、电影电视、造纸印刷、玻璃陶瓷、光源照明、颜色计量、军 工伪装、遥感技术,口腔学等许多部门,因此加强理论和应用技术 是必然的趋势。 在印染工业中测配色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测配色 主要用人工的方法,这不仅工作量大,费时耗料,而且在生产样品 与来样之间的色差,也是由丰富辨色经验的人靠视觉进行,辨色的 结果与人的心理状态、年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带有很大主观性,因而供需双方有时会产生相当大的差异,使双方发生争执。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测配色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从人工目测发 展为仪器测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色度学是研究人眼对颜色感觉规律的一门科学。颜色是一种受 物理学、视觉生理学、心理学影响的综合量,为了能够得到一致的 色度度量效果,同一色度数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一套标 准度色系统。由于不同的三原色的量(即三刺激值)能匹配各种颜色,因此可借三原色的三刺激值来表示各种颜色。CIE于1931年建立了 一个国际通用色度学系统,即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完善了色 度学的理论。用R,G和B代表颜色分量。因为1931CIE-RGB存在一 些问题,后来在此基础上以三个假想的原色光。建立起一个新的色 度学系统CIE1934XYZ表色系统。用X, Y和Z代表三原色的三刺激值。虽然CIE1931色度系统能准确表示颜色,但色品坐标x和y变 化的大小与人眼颜色视觉差别变化并不一致,就是说CIE1931色度 系统是非均匀颜色空间。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在1976年提出了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系统。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是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的非线性变换,它将X, Y, Z直角坐标颜 色空间转换为柱而极坐标,分别对应与眼睛视觉相一致的明度L*和 色度a*, b*,其中a、b*与色调、饱和度的感觉相一致。L*为明度,表示黑一白轴;色度a*表示红一绿轴,色度b*表示黄一蓝轴。L*为100时,表示对光完全散射的漫射体;L*为0时表示对光完全吸收的 黑体,a*值越大样品的色调越红;b*值越大色调就越黄。只要测量出 样品三刺激值,就可以按公式计算出L*, a*, b*的值。公式中X, Y, Z为完全反射漫射体的三刺激值两样品的颜色不同就存在着色差,则根据色差公式计算出即可。色差在颜色测量和生产质量控制 方而有广泛的应用。两样品的色差△E*和目视色差感觉关系如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P2-O 一、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二、判断题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论文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论文 题目: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13级轻化01班 学生姓名:卢聪 学号:41301030107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系统的发展状况 自古以来,每一个人都能用语言或实物来表示颜色。然而,颜色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起来仅仅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事。颜色科学是一门仍在发展中的学科,现已取得许多成就,并且在工业界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突出的是现代颜色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它给颜色科学在工业界的实际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并提供了普及的条件。在先进国家中,与着色有关的行业如:纺织印染、染料、颜料制造、涂料、塑料着色加工及油墨等行业普遍采用这类系统作为有色产品的开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的有力工具,普及率很高。它给使用者带来了生产科学化,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六十年代一些生产着色剂的跨国公司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测色配色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确立了在一定程度上至今还在应用的计算机配色数学模型和算法。小型机的出现,为计算机测色六十年代一些生产着色剂的跨国公司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测色配色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确立了在一定程度上至今还在应用的计算机配色数学模型和算法。小型机的出现,为计算机测色配色在工业界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七十年代小型机测色配色系统使这项技术在与着色有关的工业界掀起了一个电子配色的热潮。可是价格昂贵的小型计算机和光谱光度计加上并非万能的配色系统还是使绝大多数人停留在传统的手工

作坊式的配色和调色方法。普及应用的时机并未成熟。然而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已经由少数人的研究状态进入了工业实际应用的阶段。八十年代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经历了真正的变革,光谱光度计、软件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微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给这项技术的真正普及应用带来了光明的前景。进入九十年代,从欧美到港台,再到国内,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已以相当普及的价格成为工厂甚至连锁店的普通工具。它使使用者在生产活动中能以科学的方法高效地进行配色或调色,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原材料成本;以符合国际标准的测色方法和公式客观地评价产品的颜色质量;使得生产和商业活动中的产品颜色要求由实物传递过渡到数字传递,从而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可在因特网上传递。 电脑测色配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1)化验室自动试样系统 国际上纺织服装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有极其快速的应变能力,对面料的要求不仅仅是小批量多品种多色号,而且要求的颜色质量很苛刻,交货期也很短。使得印染厂往往一天内要处理上百个色号,在这种压力下,必须使用电脑配色系统,并且和自动滴料(CCK)系统组成一整套化验室自动试样系统。印染厂化验室的这种配套的自动试样系统包括:电脑配色系统,自动称料配液系统(单色染料配液),自动滴料系统(配方染液配制)和多种自动小样染色机。在港澳台地区的一些印染厂,没有这类设备已经不能应付市场的需求和竞争。 (2)电脑配色系统应用的第二个领域是和印花图案设计描稿CAD

测色仪设计原理

第二章测色仪设计原理 来源:发布时间:2010-7-10 23:23:57 1.为何眼睛可以给我们颜色色感 人感觉颜色的原理 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色谱,是因为这些特定的波长刺激了人眼中的视网膜。按照光的不同波长*1,色谱的顺序安排为红、橙、黄、绿、蓝、靛蓝、紫;在波长最长的区域内的光线看起来就是红色的,波长最短的区域内的光线看起来就是紫的。人眼可以看到的光区被称为可见光区。 如果我们超出可见光区以外向波长更长的一边移动,则就进入红外线区;如果我们向波长更短的一边移动,则进入紫外线区。这两个区均不能为人眼所见。 *人眼可以看到在可见范围内的光;但是,“光”和“颜色”并不是一回事。光的定义为:“刺激眼睛视网膜的辐射线,并使眼睛产生视觉”。对眼睛的刺激传送到脑,在脑子里首先产生“颜色”这一概念,作为脑对接收来自眼睛的信息的反映。 *分光测色法,使用这种方法的测色仪器用来测量光的光谱特性,然后根据CIE标准观察者函数的方程式来计算三刺激值。利用光谱光度分析法的仪器除了以各种色空间显示数字数据之外还可以直接显示光谱数据,提供有关该物体颜色的更为详细的信息。 2.常见的分光方法 *三刺激法 利用三个经过过滤的敏感器使具有与人眼相同的、、灵敏度来测量物体的反射光,从而直接测量三刺激值X,Y和Z。另外图20c中,光谱光度分析法利用复合敏感器(在柯尼卡美能达分光测色计CM-2600d内有40个)来测量物体在每一个波长或每一个窄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反射比。于是该仪器的微计算机根据光谱反射比数据通过积分来计算三刺激值。三刺激值色差计有相对价格低廉,外形小巧,出众的灵便性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它可以很方便地测得三刺激值。但是色差计却不适合用于例如反射率光谱及色强度等复杂的色彩分析中。 *光栅分光方式 分光计是用来把光源激发出来的复合光展开成光谱的一种仪器,这种仪器的主要作用使复合光色散。使之成为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叫做光的色散或叫分光。有棱镜和光栅二种,以棱镜为色散元件做成的分光仪,有水晶、玻璃、萤石等多种分光仪。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分光仪又有平面衍射光栅或凹面衍射光栅分光仪之分。由于光栅刻划技术和复制技术进一步的提高,光栅已广泛应用于光电直读光谱仪中。光栅与棱镜比较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棱镜的工作光谱区受到材料透过率的限制;在小于120nm真空紫外区和大于50微米的远红外区是不能采用的,而光栅不受材料透过率的限制,它可以在整个光谱区中应用。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十四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 2OHHCl→2Fe2++N 2 +4H++2H 2 O+2Cl-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 4) 2 Fe(SO 4 ) 2 ·12H 2 0于烧杯中, 加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 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

DATACOLOR_测色使用说明

1、目的:规范成品检验过程操作,确保QA成品检验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QA部门成品检验。 3、相关文件: 《DATACOLOR 使用说明》 4、职责:QA部门负责公司所有的出厂成品质量检验 5、作业程序 5.1准备工作所需要的,笔、剪刀、记号笔等工具。 5.2开启电脑,打开测色程序。 5.3核查物料控制人员送来的工单信息,核实采样要求,包括测试样、留样、客户样。 5.4把物料控制人员送来的小块样布,如果不能机器测色的,用目测。如果可以机器测色,用DATACOLOR测色,再用目测复核。 5.5校正分光测色仪 4.5.1点击测色仪程序jbtshade,输入密码:password1. 5.5.2启动分光测色仪最好在20到30分钟再做分光仪校正。在连续4-8个小时后,需要重新校正。

5.5.3校正前,测色孔镜必须一致,校正黑筒时,黑筒上的字要朝上且向前。5.5.4使用的白板时要小心,不能用手触摸正面,更不能刮伤。 5.5.5点击Calibrate,出现下面界面。 5.5.6开始校正,放上黑筒于分光仪上,按下Ready按钮。然后依次白板、绿板。

5.5.7校正完成 5.6测量与输入储存标准样 5.6.1点击Std:inst按钮,选择Instrument Average(多点测色)。 5.6.2输入标准样名称后,点Std:inst按钮,出现一个视窗,把标样放入孔镜中,点击Measure按钮。一般点击四次,并每点击一次移动小孔中的标样,直到按钮转换成Accept,并点击。

5.6.3点击Store:Std,保存标准样测色信息。 5.7测量与输入储存批次样。 5.7.1点击Bat:inst旁的下箭头按钮,选择Instrument Average(多点测色)。 5.7.2在Batch name 框中输入批次样的名称。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 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0.149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1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需提供烘干基含量,则应测定土壤水分,并进行折算。(答案:正确 11.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时,若铁粉中含有大量的碳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铁粉含有大量的氮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1 3 届测色配色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物理学),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看成是单色光(颜色测量学定义)。 2.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 3.颜色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物体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 4.颜色的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5.颜色的色相: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 6.条件等色:两种颜色的本质(分光反射率分布)本来就不同,而将这两种颜色判断为等色的现象就是条件等色,也叫同色异谱(俗称跳灯)。 7.色温: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8.同色异谱指数:当某一条件变化后,原来匹配的两个样品之间的色差大小,用M表示。 9.提升力:是指染色深度随染料用量增加而递增的性能。提升力好的染料具有较好的染深性,可以通过增加染料用量获得深色染色效果;提升力差的染料则达到一定深度后,得色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 二.填空题 10.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也称加法三原色。 11.色料的三原色是指黄、品红、青。 12.CIE于1971年正式推荐了四种测色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包括 垂直/45°;45°/垂直;垂直/漫射;漫射/垂直。 13.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为 d/0 (“45/0”、“0/45”、“d/0”、“0/d”) 14.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名称包括(至少写出2个) CIEL*a*b* 、 、 CIE94 、 ISO 。 CMC (l:c) 中, l= 2 ,c= 1 。 15.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CMC (L-c)

测色仪器的种类及操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测色仪器的种类及操作 在做色彩管理的时候如果不知如何去使用仪器,在对色彩在做修正是一种障碍,所以色彩测量仪器(Color Measuring Instrument)是被设 计用来测量物体的反射率(Reflectance),透射率(Transmittance),CIE 色度值(如XYZ三刺激值)或可见光谱(380nm-730nm)或辐射亮度(Spectral Radiance)等色彩亮度的各种光学仪器。测色仪器模式有被设计用来测量光源色(Self-Luminance or Emission),如Monitor。测量反射稿(Surface Color),如印刷品、Printer。测量透射稿(Transmitted Color)如Film。 测量仪器的种类: 色温表(Color Temperature meter)、 测光表(Exposure meter)、 浓度计(Densitometer)、 色度计(Colorimeter)、 光_光度计(Sectrophotometer)、 光谱辐射计(Spectroradiometer)它是非接触性的一种测量仪器,如 PR650。 测色仪器操作: 单点量测(Single-point measurement):X-rite DTP22、528、GretagMachbeth SpectroEye Strip Scanning:X-Rite DTP41、GretagMacbeth EyeOne Automated XY Table:X-rite DTP70、GretagMacbeth SpectroScan、iCColor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 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分光测色仪测量液体的颜色

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可以分为无色液体以及有色溶液,各种液体的颜色也是产品质量的体现。比如菜汤、茶汤、饮料不同的色泽,往往其风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评定液体的颜色,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来检测。 液体的颜色怎么测量? 透明液体的颜色如何评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液体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度,所谓液体的色度,指的就是溶剂中的溶解性物质或胶状物质呈现的不同的颜色程度。常见的液体颜色检测方法有目视比色法、仪器比色法两种。 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从而评定液体的颜色。不过在目视比色时,光线环境、试样溶液的背景颜色以及观察者自身条件都可能造成液体颜色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就可以利用仪器来测量液体的颜色。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高精度的分光测色仪在一定的光源条件下,分光测色仪通过光照射到液体样品上,经过反射再到光栅分光,然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终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对液体透过率、吸光度、浓度、色度等参数进行评定,通过对比试样溶液和标准色阶的颜色参数差异,就可以判断出试样溶液与标准色阶的颜色差异程度。 分光测色仪检测液体颜色的步骤: 为了准确的评定液体颜色,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来进行检定,检定的步骤如下: 1、开机 接通分光测色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待灯绿灯常亮,仪器正常开机。开机状态长时间未进行任何操作,仪器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此时按测量键,唤醒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2、校正 黑白校正作为色度测量的基准,务必要准确进行,否则将影响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当次黑白校正环境和当前样品测试环境相差较大(比如温度剧烈波动)时,需要及时对仪器重新进行黑白校正。距离上次成功黑白板校正时间超过设置时间,在进行样品测量前,需要重新做黑白板校正。白板要定期清洁工作面,并且在避光、防尘、干燥的条件下妥善保管。 注意:待测试样品为液体时,可以选择装满去离子水或者蒸馏水的比色皿作为白校正参照物。 3、测量 仪器校正完成后,就可以设定测量时的光源条件。然后进入标样测量,将被测标准样品放置于测试口,短按测量键开启测量。就可以得到标样的颜色参数。 将测量的标样数据保存后,就可以切换至试样测量。把待测的液体装入比色皿中,然后放在分光测色仪测量口,进行试样测量。 说明:当被测液体色度相对不均匀时候,通过测量有代表性的多个测试点,得到多点平均反射率,然后计算出来的色度数据更能代表被测样品的真实色度数据。 试样测量完成后,仪器就会显示测量结果:当前标样和试样相比的颜色偏向。并且通过标样的容差和指定的色差公式判定,当色差超过容差将红色显示“不合格”,否则绿色显示“合格”。

分光光度法测定氯

分光光度法测定氯 文章介绍了盐碱土壤氯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在酸性介质中,氯离子能取代硫氰酸汞中的硫氰酸根,加入铁盐,使与游离的硫氰酸根作用,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借以间接测定氯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35μg/g,精密度RSD在2.1%-5.1%之间,加标回收率99.1-101.3,通过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标签:分光光度法;氯;盐碱土壤 引言 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涉及西部地区大面积盐碱化土壤,盐碱土分布面积4403km2,集中分布于大安市、通榆县、长岭县、扶余、镇赉、农安等地。有的盐碱土氯含量较高,最高达1%。而农业地质调查中氯多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最高测至1000μg/g氯,因而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对盐碱性土壤进行氯的分析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含量氯。岩石、土壤中氯的分光光度法有报道,但盐碱土中氯分光光度分析报道很少。通过实验确定了分析方法的分析条件及操作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所用的水(不管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都需经检查确定无氯离子后方可使用。 氢氧化钠高氯酸(70%)硫氰酸汞乙醇饱和溶液:取 1.5g硫氰酸汞溶于500mL无水乙醇中,剧烈振荡后(最好放置过夜)即可使用,保存于棕色瓶中。 高氯酸铁溶液:称取硝酸铁25.0g,加入70%高氯酸50mL,缓缓加热,蒸发大量的高氯酸,直到有大量的黄色结晶析出,停止加热,冷却后即得高氯酸铁。再用500mL5mol/L高氯酸溶解,此溶液1mL含铁6.9mg。 氯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于500℃~600℃灼烧过1h的基准氯化钠0.1649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0.1mg/mL Cl-。再从中分取适量逐级稀释为10ug/mL Cl-备用。 仪器:722G分光光度计。 1.2 样品采集 根据盐碱土形成的地貌、地质环境特点,采样点布置在盐碱土分布广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样品采自20cm深度盐碱土,在采样点周围50米范围内采集3个子样组合成一个样品,以提高样品代表性。样品自然风干后,清理杂物,砸碎土

计算机测配色在印染行业的应用

电脑测配色技术及应用 摘要:简单阐述了电脑测色配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如分光仪配色系统和YP色彩应用配色系统基础资料的建立等;详细的论述了电脑测配色系统在纺织印染中测色和配色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脑测配色;原理;硬件和软件系统;应用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pectrometric color matching system, as well as database establishment of color matching system with YP colors are also given.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s in th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ory of the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are detailed. Keyword: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princip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application 0.概述 纺织品染色需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染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深联系起来。长期以来, 均由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 即先凭经验估算染色处方, 打小样, 目测核样,然后逐次逼近, 直到同标样相比, 目测色差按灰卡达 4 级以上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费料、还受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 配色重现性差[1] [2] [3]。随着新染料、染料助剂的不断涌现, 纤维原料的变化, 流行色周期的渐趋缩短, 人造光源日益丰富, 再加上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 使配色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继续依赖经验, 无疑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为此, 人们希望能有仪器协助配色。随色度学、测色仪和计算机的发展, 使这一愿望逐步实现。计算机配色适应当前纺织品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 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找到最经济的染色处方, 打样次数少, 节省了人力, 缩短了生产周期,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计算机配色可降低染色料的消耗, 减少常用染料和助剂的种类, 减少库存。它使用数据储存颜色信息, 具有不褪色, 便于查找等优点, 有助于提高印染厂的管理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正由于上述原因, 使得计算机配色的研究方兴未艾。

电脑测色仪数值含义

电脑测色仪就是可以连接电脑的色差检测仪器,根据CIE标准色度系统,将测量的颜色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字,让用户可以准确的评定产品的颜色差异程度。本文就为大家带来电脑测色仪测量数值的含义。 什么是电脑测色仪? 电脑测色仪是支持连接PC端的精密色差仪或分光测色仪。色差仪是颜色测量的很常用仪器,它按照人眼的视觉特性,把光分为红、绿、蓝三个组成部分,测量每个组成部分中的青、品红、黄的密度值,然后再换算成CIE Lab或CIE xyz色彩空间中的数值。色差仪有三个经过特殊匹配的光电探测器(通常安置了特制的滤光片),它们的光谱灵敏度与人眼的三种锥体细胞十分相似,光谱响应特性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X、Y、Z光谱三刺激曲线,一次测量经运算、转换可以得到色坐标或色温等参数。 分光测色仪是基于每一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的光谱组成的色相混合而成的原理而制作的测量仪器。在测量时,将可见光谱区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区域,各自的不同光强被分配到每个波长段上进行测量,完成颜色的光谱分布曲线图。光谱分布曲线图是一种完整的、便于分析的颜色特性描述方式。 电脑测色仪怎样看数据? 物体的颜色定量亮度是很复杂的,它涉及观察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照明条件以及观察条件许多问题,为了能够得到一致的度量效果,CIE就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在电脑测色过程中,就会常用到以下名称、符号和量: 颜色空间——即色度系统,包含了一系列的量(构造一个三维的空间)和算法来对颜色进行标定,如CIE1931颜色空间(是一种不均匀的颜色空间)、CIE1976颜色空间(对前者进行了改进,是一种均匀的颜色空间)。 色差公式——以某种颜色空间为基础来计算两个颜色之间的差异,如:CIELab、CMC等。不同的色差公式使用的领域及同人眼之间的相关性有所不同。 L——明亮度或深浅度,其值越大则颜色越浅,在比较色差时ΔL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样比标准样浅,负值则相反。 a——红、绿色相轴,正方向为红,负方向为绿。在比较色差时Δa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样比标样红,负值则绿。 b——黄、蓝色相轴,正方向为黄,负方向为蓝。在比较色差时Δb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样比标样黄,负值则蓝。 C——Chroma(彩度、纯度或饱和度,表示光谱色的含量,值越大则光谱色含量越高、色彩越纯;标准的灰色由于不含光谱色,所以其值为0)。 H——Hue(色相,其值用来对红、黄、蓝等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电脑测色仪色差读数的含义: 电脑测色仪往往支持多种色差公式,选择的色差公式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会有所区别。常用的色差公式(在CIE系统中包含的L、C、H、a、b,通常表示为L*C*H*a*b*); 1、CIELab色差公式:△E*=[(△L*)2+(△a*)2+(△b*)2]1/2 该计算公式中的ΔL*、Δa*、Δb*分别表示标准样与待测样之间L*、a*、b*的差值。CIELab 色差公式(基于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多用于纺织品的色差计算。 2、CMC(I:c)色差公式: 该计算公式中的ΔL*、ΔC*、ΔH*表示由CIELab色差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样与待测样之间的亮度差、饱和度差和色相差;式中I和C是为调节明亮度和饱和度相对宽容量的两个系数,对色差可接受性样品评价时,取I=2,C=1,公式也相应的表示为CMC(2:1),而塑胶、油漆、油墨的L则为1.4。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1邻二氮菲 一、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phen)和Fe2+ 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Fe(phen) 32+ ,其lgK=21.3,κ 508=1.1×104 L·mol-1 ·cm-1 ,铁含量在0.1~6μg·mL-1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 全部还原为Fe2+ ,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有关反应如下: 2Fe3+ +2NH 2OH·HC1=2Fe2+ +N 2↑+2H 2O+4H+ +2C1-

图1-1邻二氮菲一铁(Ⅱ)的吸收曲线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1 mg·L-1 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702 0 g NH 4Fe(S0 4) 2·6H 20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 mL 1:1H 2S0 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3 moL-1 铁标准溶液可用铁储备液稀释配制。 (3)100 g·L-1 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现配。

(4)1.5 g·L-1 邻二氮菲水溶液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 (5)1.0 mol·L-1 叫乙酸钠溶液。 (6)0.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显色标准溶液的配制在序号为1~6的6只50 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1.0 mL铁标准溶液(含铁0.1 g·L-1 ),分别加入1 mL 100 g·L-1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再各加入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5 mL 1.0 mol·L-1 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的绘制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1号)为参比,在440~560 nm之间,每隔10 nm测定一次待测溶液(5号)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最大吸收波长。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7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g·L-1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分别加入0.2, 0.4,0.6,0.8,1.0,2.0,4.0 mL 1.5 g·L-1 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5.0 mL 1.0 mol·L-1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介绍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简答 一.问:运用本系统是否需要特定的染料? 答:不需要。ORINTEX公司只提供配色软件。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是工厂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染料。利用工厂现有的染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二.问:如何建立数据库? 答:配色所需的数据库是利用本厂的染料和工艺亲自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如下: ①确定浓度梯度点:每一染料可选5-8个不同的浓度点(浓度梯度), 如: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②按照工厂现行的染色工艺,将选择的每一浓度点打出小样。 打出的浓度梯度样品如下图所示: 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在打小样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保证此八个浓度梯度小样染色工艺的一致性。小样的染色工艺和条件的控制应尽可能和大生产一致。 ③染好的样品要用烘箱烘干或自然晾干,切记勿用熨斗熨烫。将此八 个浓度点的颜色样由浅到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色头)读取,储存在计算机里。

计算机将浓度点和该浓度点的实际颜色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颜色深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的关系曲线(K/S值与浓度C的关系曲线),有了这条关系曲线后,计算机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三.问:电脑配色具有哪些优势? 答:电脑配色与传统人工配色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降低成本等。本系统在给出配方的同时,能得到如下信息:配方与标样的色差、同色异谱值、成本、牢度等。能够预测配方与标样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差值。另外,该软件能够与自动配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使配色、配液一体化。 四.问: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基布),对配色结果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但是该软件能够自动修正由于基底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该软件只要求在建数据库时,保证基布的一致性即可。染色时,由于基布的变化,使得第一次配方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但通过配方修正功能,自动消除基布变化带来的影响,使配方的颜色与标样一致;对于不同批次的基布在配色前,系统可将基布读入计算机中,来抵消由于基布的不同而带来的第一次配色时颜色的差异。 五.问:电脑配色系统配色时,多长时间能配出一个颜色? 答:本系统配色效率及高,一般通过打样1-2次就能达到标样的颜色。 六.问:如果染料的力份变了(染化料不稳定),如何处理? 答:首先,本系统具有力份自动计算功能,该功能可自动计算不同批次染化料的差异。配色时,计算机根据力份自动调整染料的用量。本软件对染料没有选择性,对于国内染料不稳定的现象,有一定的调整功能。 七.问:购买此软件后,是否需要购买相应的配套染色设备? 答:不需要。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化验室,它的唯一要求是在建立数据库时,准确称量染化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染色设备就用目前车间或化验室现有的设备就可以了。 八.问:电脑配色系统是如何配色的? 答:配色的基本过程为: 数据库的准备与建立→计算机读取来样(标样)→选择可能的染料及个数→计算机自动配色,给出配方→根据配方打样(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