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
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直译:“处在高处的宗庙、殿堂”, 意译:“在朝廷做官”
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 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剑或法律)、会猎 (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帝王死)、填沟壑 (死)、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
什么时候需要意译而不用直译呢
1、有修辞的地方:比喻、借代、互文等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 b、 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之事。 c、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1、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2、通假字换成本字, 3、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4、将古汉语词换作现代汉语词。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译译::不最是终会让游上泳官,大却夫渡在过顷了襄江王河前。诋毁屈原
通“剃”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束在颈上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缠绕颈上而受辱 。
3、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 其意思凝缩。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秦有并吞天下的雄心。
4、各类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 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可不译。但是各个 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翻译时应该注意。 用事(当权执政)、下车伊始(新官刚到任)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
33..盖盖忠忠臣臣执执义义,,无无有 有二 二心 心。 。 译:忠心的臣子坚守道义,没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