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写数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第【1】篇〗学习对象的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
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幅,你们看看,认识吗?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
队伍排得可真整齐。
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
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1、数数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②指名来数一数,③你猜对了吗?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小学电子教案模板出是11。
“一捆是十根,一捆就是一个十”再加上1根就是11根。
在这当中巩固了“10个一是一个十”的知识。
这了引入数位的概念,我说在教室里大家都有座位,在一个数中,每一个数字也有它的位置,我们把它叫做数位。
我们看,在一捆小棒的下面的一个1,它表示一个十,把它的位置起个什么名字?学生很自然会想到表示一个十就给它起名叫十位。
单个小棒下面的1,表示一个一个的单个,我们就给它起名叫个位。
认识数位后我随既摆出一些小棒让他们通过数位的帮忙学会写数。
在学生有一定的写数基础后,我再出示计数器,让他们通过计数器的帮忙学习写数,珠子就像小棒,每一档的下面就是数位。
学生写起数来得心应手。
二、数感,想说爱你不容易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教程中,我让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的数—用计数器表示的数—用数字写出的数”的过程,并在黑板上把这三种表示方法上下对齐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数位,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
对于用小棒摆出这个数,学生已有上一课时的学习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摆出规定的数。
计数器是这一节课新认识的。
写数时,我们一般是从高位写起,而拨数时一般是从低位拨起。
有些学生对计数器的个位和十位分不太清,导致有学生把个位和十位的珠子拨反或把个位上的珠子数写到十位上的现象,正确说出一个数的组成也就成未知数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于这一节课我只准备了计数器教具,没有准备计数器学具,因此只有少部分孩子获得了在计数器上动手拨数的机会,这对于学生数感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低年级的数学课堂需要“七分教三分调”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很容易分心,同伴的一举一动,书包里的零食,甚至窗外走过一个人,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老师所讲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接受。
因此,组织教学成为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永恒主题,也成为制约低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