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间包钢水温度合格率的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382.84 KB
- 文档页数:5
炼钢提高过热度的措施
炼钢过程中,过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过热度不足,会导
致钢水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裂纹等缺陷;如果过热度过高,则会造成
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
因此,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几种提高炼钢过程中过热度的措施:
1. 增加氧气流量:在转炉或电弧炉等设备中,加入适量的氧气可以增
加反应温度和反应速率,从而提高钢水温度和过热度。
2. 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例如添加铝、硅等元素可以增加钢水的温度
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过热度。
3. 调整底吹气体流量和方向:底吹气体是影响钢水温度和质量的重要
因素之一。
调整底吹气体流量和方向可以改变钢水中氧化物和还原物
质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提高温度并增加过热度。
4. 优化加料方式:在添加生铁、废钢等原料时,可以采用逐批加料、
分层加料等方式,使钢水中的热量得到更好的分布和利用,从而提高
过热度。
5. 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流: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流可以使钢水在炉内停留
的时间更长,从而增加钢水的温度和过热度。
6. 加强测量和监控:通过实时监测钢水温度、氧含量、碳含量等参数,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钢水的质量和过热度达到预
期要求。
总之,在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
只有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基
础上,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钢铁生产。
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过热钢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
过热的钢水不仅会造成钢水的质量下降,还会对炉子的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钢厂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钢水的过热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
提高钢水注入速度通过提高钢水注入速度,可以增加钢水中的动能和热量,从而将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提高注入速度时需要注意保证钢水的流速不要超过规定的范围,否则会对轧制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降低炉料温度通过在炉料前增加冷却水喷淋等装置,可以将炉料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范围内。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钢水通过炉料时受到的热量减少,从而使钢水的过热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加强钢水的搅拌在钢水中加入搅拌气体和物理搅拌设备,可以使得钢水的温度均匀分布,从而减少钢水的过热问题。
同时,加强钢水的搅拌也能够将钢水中的杂质和氧化物排除,从而保证钢水的质量。
控制钢水出钢口的高度通过控制钢水出钢口的高度,可以使得钢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落差后,降低钢水的温度和过热度。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出钢口高度过低,会对转炉内部产生剧烈的气流,降低炉子的生产稳定性。
调整炉内氧气喷射量调整炉内氧气喷射量可以实现良好的物料混合效果,从而控制钢水的过热度。
通过调整氧气喷射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合金在钢液中的熔解速度和降解速度,从而影响钢水的过热度。
控制转炉废气冷却水量通过控制转炉废气冷却水量,可以有效的降低废气温度和转炉内部的水蒸汽含量。
在转炉过程中,废气中的水蒸汽会造成钢水的过热问题,通过降低废气温度和水蒸汽含量可以消除这种问题。
结论在钢铁生产中,控制钢水过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提高钢水注入速度、降低炉料温度、加强钢水的搅拌、控制钢水出钢口的高度、调整炉内氧气喷射量、控制转炉废气冷却水量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控制钢水的过热度。
在实际生产中,钢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以保证钢水质量和生产稳定性。
炼钢提高过热度的措施炼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对于钢材的生产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在炼钢过程中,过热度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参数,能够对炼钢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也成为了很多工程师的关注点。
下面,我们将探讨提高炼钢过程中过热度的措施。
1.适当增加炉料炉料是炼钢的重要原材料,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炉料的方式来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
增加炉料的方式可以是增加炉内的炉料量,也可以是增加炉料中的含碳量。
这样可以增加炉料的反应活性,促进炼钢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
2.控制炉温炉温是影响炼钢过程中过热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炉温来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般来说,提高炉温可以促进炼钢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过热度。
但是过高的炉温也会对炼钢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3.加入过热剂过热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炼钢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过热度的化学物质。
在炼钢过程中加入过热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
目前常用的过热剂有硅铝钙和铝铁合金等,这些过热剂在炼钢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钢水的熔点和粘度,从而促进炼钢反应的进行,提高过热度。
4.增加气体流量在炼钢过程中,通过增加气体流量来提高过热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气体流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促进炉内气体的流动,从而抑制钢水的凝固,提高过热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气体流量会导致钢水的氧化,降低炼钢的质量。
5.增加钢水的搅拌强度钢水的搅拌强度也是影响炼钢过程中过热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增加钢水的搅拌强度来提高过热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搅拌强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抑制钢水的凝固,促进炼钢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过热度。
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
通过增加炉料、控制炉温、加入过热剂、增加气体流量和增加钢水的搅拌强度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炼钢过程中的过热度,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钢材。
钢水温度过程控制优化
姬健营;梁世勇;元伏勇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文摘》
【年(卷),期】2009(023)004
【摘要】针对安钢第一炼轧厂钢水控制中出现的精炼电耗炉次差别大、连铸中包温度合格率偏低等情况,在炼钢、精炼、连铸、生产组织、钢包、中间包等影响温度的各个控制环节进行了优化,精炼电耗比原来降低8KW·h/t左右,钢水中包温度控制合格率由85%左右提高到97%以上.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姬健营;梁世勇;元伏勇
【作者单位】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连铸过程钢水温度预测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J], 樊俊飞;任三兵;方园;周坚刚;秦波
2.钢水温度过程控制优化 [J], 姬健营;梁世勇;元伏勇
3.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预报模型 [J], 孙学刚
4.精炼钢水温度过程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J], 唐前进
5.钢包加盖对冶炼过程中钢水温度的影响 [J], 韦泽;郝于平;王向文;熊云松;刘永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全技术/冶金安全
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
一般而言,过热度太小,钢水易被夹杂物污染,同时易使水口发生堵塞甚至冻结,在连铸开浇初期,中间包尚未“热透”时,此问题尤为突出;而过热度太大,则使铸坯中心偏析加重,甚至诱发拉漏事故,或者因形成的坯壳较薄而出现裂纹,同时使柱状晶得到发展。
因此,控制过热度是保证连铸产量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之一。
连铸坯对钢水温度要求特别严格,因而必须精确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
一般钢种的过热度控制在25~30℃。
中间包过热度主要通过准确地出钢温度和稳定的过程温度来实现。
为了减少过程温度损失,有效的方法是保证适当的出钢温度,最大限度减少炉后各工序的热损失,并且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升温措施,减少温度波动,使钢水过热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常用的措施有:钢包、中间包覆盖保温剂(炭火稻壳或复合型保护渣);红包出钢,烘烤温度>800℃;中间包烘烤温度>1100℃;钢包吹氩,废钢调温;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等。
中间包是短流程炼钢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再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钢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8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贝赛麦转炉和平炉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钢铁制造业的兴起,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明显加快。
尤其是20世纪以来,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钢铁仍然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材料,钢铁材料的综合优异性能使其在主要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中仍是不可替代的材料。
钢铁以其成本的竞争力和原料的高储备量、易开采、易加工以及良好的再生利用性,仍将作为全球性的主要基础原材料。
在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其基本原理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但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技术形成以及工程的组成内涵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钢厂结构模式及制造流程发生了深刻变化。
20世纪50年代,作为钢铁工业革命标志的连铸技术发展起来,其特点是过程速度快,投资集中,技术日趋完善。
1970年全世界连铸比仅为5.6%,而到1990年全世界连铸比已达到62.4%,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连铸比超过了95%。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炼钢厂相继以全连铸生产取代了模铸生产,到1994年实现全连铸的国家已达24个。
通传统的模铸相比,连铸具有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降低能量消耗的优越性,而减少金属资源和能量的消耗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全连铸的实现使炼钢生产工序简化,流程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中间包是炼钢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而且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
中间包作为冶金反应器是提高钢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
无论对于连铸操作的顺利进行,还是对于保证钢液品质符合需要,中间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通常认为中间包起以下作用:1、分流作用。
对于多流连铸机,由多水口中间包对钢液进行分流。
2、连浇作用。
在多炉连浇时,中间包存储的钢液在换盛钢桶时起到衔接的作用。
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钢水过热度是指在冶炼过程中,钢水温度超过合理范围的情况。
出现过热现象,往往会导致钢水脱碳、烧结、裂纹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钢材的质量。
因此,控制钢水过热度是冶金加工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钢水过热度呢?1. 控制炉温炉温过高是导致钢水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通过控制炉温来降低钢水过热的可能性。
可以采用调节加热功率、增加喷水量、控制燃气流量等手段来控制炉温。
合理控制炉温不仅能够解决钢水过热问题,还可以提升冶炼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在冶金加工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铝、钒、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钢水过热度。
这是因为这些合金元素在钢水中的存在可以降低钢水的凝固点和液相线,从而减缓传热速度,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
此外,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还可以改善钢的性能指标,提高钢材的质量。
3. 喷水冷却喷水冷却是一种常用的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方法。
在持续的冶炼过程中,通过向钢水中喷水进行冷却,可以有效地控制钢水的温度。
不过需注意的是,冷却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引起钢水的急剧收缩,导致钢水分层、烧结、裂纹等质量问题。
4. 控制出钢时间出钢时间是指钢水从冶炼炉走出来到倒入连铸机的时间。
如果出钢时间过长,钢水在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发生热交换,导致钢水温度升高,从而引起钢水过热。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实际操作,控制出钢时间,降低热失衡。
总之,控制钢水过热度是保证钢材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如控制炉温、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喷水冷却、控制出钢时间等方法,来有效地控制钢水的温度,提高钢材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中间包冶金技术哎呀,说起中间包冶金技术,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我还记得之前去一家钢厂参观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中间包冶金技术的神奇之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走进了那充满钢铁气息的工厂。
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火红的钢水在流淌,仿佛是大地的血脉在奔腾。
而就在这一片热火朝天之中,中间包就像是一位默默守护的卫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咱们先来说说中间包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中间包就是钢水从钢包到结晶器的一个过渡容器。
可别小瞧了这个过渡,它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中间包冶金技术能够对钢水进行温度调节。
想象一下,钢水从钢包出来的时候,温度可能不太均匀,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
这时候中间包就像是一个智能的“温度调节器”,通过各种手段,让钢水的温度变得均匀合适,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铸造过程顺利进行。
它还能去除钢水中的杂质。
就好像是一个超级过滤器,把那些不应该存在的小颗粒、小杂质统统过滤掉,让钢水变得更加纯净。
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包里面会有各种耐火材料和控流装置,它们一起努力工作,把杂质拦住。
而且啊,中间包冶金技术还能控制钢水的流动状态。
你想啊,如果钢水在中间包里乱流,那不是乱套了嘛!所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让钢水平稳、有序地流动,就像是一条听话的小河,乖乖地流向该去的地方。
比如说,有一种叫做“控流装置”的东西,它可以改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路径和速度。
就像是给钢水规划了一条专用通道,让它们按照规定的路线前进。
还有中间包的覆盖剂,这也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就像是给钢水盖上了一层“被子”,既能保温,又能防止钢水被氧化。
再给您讲讲中间包的容量设计。
这可不能随便乱来,得根据生产的钢种、铸机的大小等等好多因素来综合考虑。
容量太小了,钢水不够用,生产容易中断;容量太大了,又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影响钢水的质量。
就像我在那家钢厂看到的,工人们时刻关注着中间包的各项参数,眼睛紧紧盯着仪表上的数字,一旦有什么异常,立刻采取措施。
他们的专注和认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严格控制钢水质量,保证铸钢件产品合格率东富义【摘要】钢水质量是铸钢件产品合格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只有严格遵守冶炼操作工艺规程,严把进料关,才能稳定铸钢件质量.【期刊名称】《大型铸锻件》【年(卷),期】2007(000)002【总页数】3页(P17-18,25)【关键词】铸钢件;钢水【作者】东富义【作者单位】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广东,512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3电弧炉炼钢时,钢水质量对铸钢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脱氧程度,非金属夹杂物,气体含量,残余量(硫、磷、铝、铜、砷),浇注温度。
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铸钢件质量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1 影响因素(1)脱氧程度钢水中的氧以[FeO]形式存在,脱氧不良对铸钢件有以下影响:1)与钢水中C反应生成CO,造成铸件产生气孔。
2)FeO的熔点比钢低,在晶界上析出大量FeO,降低钢的强度和塑性,易使铸件产生冷裂或热裂。
脱氧程度的好坏主要是由残铝量来决定。
(2)气体含量钢水中的气体主要是氢、氮。
钢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时,铸件凝固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1)氢原子变成氢分子,成为气泡;2)与析出的FeO反应,生成水蒸汽。
以上两种气孔通常称为针孔。
铸钢件气体含量一般为[CH·O]=(2~3)×10-6[1]。
(3)非金属夹杂物非金属夹杂物在高温下,或溶解于钢液中,或单独存在于钢液中。
随着温度的下降,原来溶解于钢液中的夹杂物,以独立相分离出来,在结晶过程中聚集于晶界上,或铸件的热节处以及铸件圆角位等最后凝固的地方,形成裂纹的最初源头,从而形成了裂纹的潜在隐患。
金相组织夹杂物在二级以下。
(4)CaC2微粒还原期一般关闭炉门进行脱硫,出钢前十分钟需要打开炉门转化成白渣。
但这种转化往往不完全,仍有部分CaC2 弥散在钢液中,在钢水凝固过程中CaC2微粒逐渐向厚实部分偏聚,造成最后凝固的部分产生渣气孔或者碳偏析。
(5)残余元素(硫磷、铝、铜、砷)1)硫在钢水中是以硫化铁形态存在,硫化铁的熔点(1 200 ℃)比钢低,冷却后被排挤到晶粒间,降低钢的强度和塑性,易使铸件产生冷裂或热裂。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工艺优化2010-07-26 08:50 来源:我的钢铁试用手机平台连铸坯最终被污染的程度取决于钢水二次氧化程度。
提高连铸坯洁净度,就是要减少内生和外来夹杂物,尤其是大颗粒夹杂物的数量。
关键就是防止钢水在连续浇注过程中的二次氧化。
保护浇注是连铸机浇注过程中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的工艺技术,它对铸坯质量和连铸机生产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没有采取良好的保护浇注措施,钢水就不可避免地与空气接触,造成二次氧化,降低了钢中溶解铝的含量。
同时,对生产的稳定顺行也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生产SPHC等含Al钢种时,极易出现“套眼”(水口结瘤)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跟踪试验,对保护浇注措施进行了优化改进。
1连铸过程钢水二次氧化的主要环节•钢包到中间包的钢水注流与空气接触氧化;•第一炉中间包开浇初期钢水裸露氧化;•中间包钢水冲击区;•中间包注流浇注过程二次氧化。
2钢包注流保护浇注的优化为了防止钢包到中间包的钢流与空气接触,设计了带吹氩沟槽的铝碳质钢包长水口,使钢包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呈啮合连接。
在连接处吹入氩气,形成氩气气幕,防止空气进入,起到了一定保护浇注作用。
同时,还设计了纤维水口密封圈,放置在钢包下水口与钢包长水口碗之间。
通过液压把持器挤压密封,更有效地防止了氩气被钢流吸入。
为了提高保护浇注效果,在长期生产操作实践中,研究了“一清、三正、快插入”操作法。
一清,是指每炉钢进入长水口前,使用氧气清理干净钢包长水口碗内的冷钢,保证水口密封圈完全放入钢包长水口碗内。
三正:一正,是指纤维水口密封圈在钢包长水口碗内放正,保证密封圈与水口良好接触;二正,是指挂钢包长水口时,钢包下水口和钢包水口对正后再对接,防止密封圈被碰坏;三正,是指钢包在浇注过程中保证长水口放正、挂直,保持长水口与中间包钢液面垂直,避免倾斜、碗部产生缝隙而吸入空气。
快插入,每炉钢包转至浇注位,开浇后迅速降落钢包,将长水口插入中间包钢液面以下开浇,防止开浇时钢水二次氧化。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优化炼钢工艺确保高效连铸的钢水质量安振亮摘要:优质稳定的钢水是高效连续生产顺利展开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冶炼中期温度波动幅度大,钢水流动性差等因素影响,连铸漏钢、堵流停浇等事故频繁出现,导致生产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
因此,提高钢水质量迫在眉睫。
鉴于此,基于高效连铸钢水质量要求,在掌握炼钢工艺优化需要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探索优化炼钢工艺确保高效连铸钢水质量的对策,包括严格控制转炉精料入炉、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控制钢水成分等。
关键词:炼钢工艺;高效连铸;钢水质量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炼钢工艺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对钢材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直接影响。
优化炼钢工艺,有助于高效连铸目标的实现。
通过合理调整转炉出钢温度、应用先进技术、严格控制钢水成分等,可以解决钢水质量不佳问题。
对此,为保证高效连铸生产能顺利推进,需要加强对炼钢工艺的优化,不断对工艺创新与完善。
1 优化炼钢工艺实现高效连铸钢水质量的要求第一,对连铸钢水的成分合格率全面提高,达到成分命中率最佳状态。
第二,加强对钢水流动性的改善,保证钢水的纯净度能整体提高,让钢水夹杂物总量减少。
第三,减少过程的系统温降,降低出钢、钢包、中包浇注温度,确保大包温度命中率能达到最佳。
第四,促进炼钢操作水平的提高,将转炉的冶炼周期缩短,促进系统生产效率、均衡性的提高。
通过对炼钢工艺优化过程的严格要求,全面提高钢水质量,可以为高效连铸生产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加强对炼钢工艺的优化,也能让炼钢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2 优化炼钢工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1)环保性。
采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的排放。
安装高效地过滤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有效净化废气,在炼钢过程中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合理管理和处理废水、固体废弃物,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
浅谈连铸工艺中的温度控制[摘要]:要想使连铸生产稳定高效地进行,并且保证铸坯质量,首先要准备好成分,温度,脱氧程度及纯净度都合格的钢水.另外,炼钢工序和连铸工序要紧密配合,步调一致.[关键词]:温度控制连铸工艺冷却控制中图分类号:f416.4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064 -01一、连铸钢水的准备浇铸温度:指钢水进入结晶器时的温度.也可以指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通常一炉钢水需在中间包内测温3次,即开浇后5min,浇铸中期和浇铸结束前5min,而这3次温度的平均值被视为平均浇铸温度.钢水的浇铸温度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温度)在尽可能高的拉速下,保证铸坯出结晶器时形成足够厚度的坯壳,使连铸过程安全的进行下去;在结晶器内,钢水将热量平稳的传导给铜板,使周边坯壳厚度能均匀的生长,保证铸坯表面质量.1、钢水温度过高的危害:①出结晶器坯壳薄,容易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降低浇铸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内在质量;④铸坯柱状晶发达;⑤中心偏析加重,易产生中心线裂纹.2、钢水温度过低的危害: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等缺陷;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质量.二、浇铸,中间包钢水温度的确定钢水过热度主要是根据铸坯的质量要求和浇铸性能来确定.钢种类别过热度非合金结构钢 10-20℃铝镇静深冲钢 15-25℃高碳,低合金钢 5-15℃三、,出钢温度的确定分析:热量损失形式:钢流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钢包吸热.影响因素:出钢时间,出钢温度及钢包的使用状况.降低热量损失的措施:①尽量降低出钢温度②减少出钢时间③维护好出钢口,使出钢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钢流的完整性④钢包预热⑤保持包底干净分析:热量损失形式: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钢包吸热.影响因素:钢流保护状况;中间包的容量,材质,烘烤温度及保温措施降低热量损失的措施:①钢流需保护,采用长水口②减少浇铸时间③充分预热中间包内衬④中间包钢液面添加保温剂⑤提高连浇炉数四出钢温度的确定t出钢 = t浇+△t总控制好出钢温度是保证目标浇铸温度的首要前提.具体的出钢温度要根据每个钢厂在自身温降规律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钢种所要经过的工艺路线来确定.五、钢水温度控制要点1,出钢温度控制:①提高终点温度命中率②确保从出钢到二次精炼站,钢包钢水温度处于目标范围之内2,充分发挥钢包精炼的温度与时间的协调作用3,控制和减少从钢包到中间包的温度损失采用长水口保护浇铸;钢包,中间包加保温剂3,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根据冶炼钢种严格控制出钢温度,使其在较窄的范围内变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出钢,钢包中,钢包运送途中及进入中间包的整个过程中的温降.实际生产中需采取在钢包内调整钢水温度的措施:①钢包吹氩调温.②加废钢调温.③在钢包中加热钢水技术.④钢水包的保温.六、拉速的确定和控制拉速定义:拉坯速度是以每分钟从结晶器拉出的铸坯长度来表示.拉坯速度应和钢液的浇注速度相一致.拉速控制的意义:拉速控制合理,不但可以保证连铸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提高连铸生产能力,改善铸坯的质量.现代连铸追求高拉速.1、,拉速确定确定原则: 确保铸坯出结晶器时的能承受钢水的静压力而不破裂,对于参数一定的结晶器,拉速高时,坯壳薄;反之拉速低时则形成的坯壳厚.一般,拉速应确保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为8-15mm.2,影响因素a,机身长度的限制根据凝固的平方根定律,铸坯完全凝固时达到的厚度又机身长度得到拉速b,拉坯力的限制拉速提高,铸坯中的未凝固长度变长,各相应位置上凝固壳厚度变薄,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铸坯在辊间的鼓肚量增多.拉坯时负荷增加.超过拉拔转矩就不能拉坯,所以限制了拉速的提高.c,结晶器导热能力的限制根据结晶器散热量计算出,最高浇注速度板坯为2.5米/分方坯为3-4米/分d,拉坯速度对铸坯质量的影响(1)降低拉速可以阻止或减少铸坯内部裂纹和中心偏析(2)提高拉速可以防止铸坯表面产生纵裂和横裂(3)为防止矫直裂纹,拉速应使铸坯通过矫直点时表面温度避开钢的热脆区.e,钢水过热度的影响,一般连铸规定允许最大的钢水过热度,在允许过热度下拉速随着过热度的降低而提高.f,钢种影响就含碳量而言,拉坯速度按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顺序由高到低;就钢中合金含量而言,拉速按普碳钢,优质碳素钢,合金钢顺序降低.七、铸坯冷却的控制八结语目前钢铁企业中连铸的技术日益成熟,钢水温度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鞍钢技术2018年第3期ANGANG TECHNOLOGY总第411期吕志勇,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
E-mail:swiffkiss@中间包钢水温降控制措施优化吕志勇,张立夫,殷东明,于海岐,苏小利(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辽宁营口115007)摘要:分析了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优化钢水罐分类、制定合理的精炼钢水温度控制标准、优化生产组织节奏、改善中间包的保温效果及校正测温系统等措施后,中间包钢水温降在0.5~0.9℃/min 的过程能力指数C p k 由0.46提高至0.85,因中间包钢水温度不达标造成连铸机拉速波动的频率由73罐/月降至12罐/月。
关键词: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能力中图分类号:TF7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613(2018)03-0057-04Optimization of Control Measures forTemperature Falling of Molten Steel in TundishLv Zhiyong ,Zhang Lifu ,Yin Dongming ,Yu Haiqi ,Su Xiaoli(Bayuquan Branch of Angang Steel Co.,Ltd.,Yingkou 115007,Liaoning,China )Abstrac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f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temperature of molten steel in tundish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were analyzed.After taking such measures as optimiz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dles,setting suitable control standards for refined molten steel,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routine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r procedures,improving the heat -preserving effi ⁃ciency of molten steel in tundish and adjusting the temperature-measuring system,the process ca ⁃pability index of molten steel in tundish for indicating the temperature falling in the range from 0.5to 0.9℃per minute was increased to 0.85from 0.46,and therefore the fluctuation rate of the casting speed due to the temperature of molten steel in tundish which was not up to standards was decreased to 12heats per month from 73heats per month.Key words :continuous casting;tundish;temperature of molten steel;control ability 连铸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是影响铸坯质量和生产顺行的关键指标,中间包钢水温度过高会导致铸坯鼓肚、中心偏析等多种缺陷的发生,还可能导致坯壳过薄引发漏钢事故;中间包钢水温度偏低会使钢水发粘,夹杂物不易上浮;接近钢水凝固温度会使水口冻结、浇铸中断。
文件编号:TP-AR-L5733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正式样本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般而言,过热度太小,钢水易被夹杂物污染,同时易使水口发生堵塞甚至冻结,在连铸开浇初期,中间包尚未“热透”时,此问题尤为突出;而过热度太大,则使铸坯中心偏析加重,甚至诱发拉漏事故,或者因形成的坯壳较薄而出现裂纹,同时使柱状晶得到发展。
因此,控制过热度是保证连铸产量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之一。
连铸坯对钢水温度要求特别严格,因而必须精确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
一般钢种的过热度控制在25~30℃。
中间包过热度主要通过准确地出钢温度和稳定的过程温度来实现。
为了减少过程温度损失,有效的方法是保证适当的出钢温度,最大限度减少炉后各工序的热损失,并且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升温措施,减少温度波动,使钢水过热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常用的措施有:钢包、中间包覆盖保温剂(炭火稻壳或复合型保护渣);红包出钢,烘烤温度>800℃;中间包烘烤温度>1100℃;钢包吹氩,废钢调温;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等。
控制钢水过热度的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般而言,过热度太小,钢水易被夹杂物污染,同时易使水口发生堵塞甚至冻结,在连铸开浇初期,中间包尚未“热透”时,此问题尤为突出;而过热度太大,则使铸坯中心偏析加重,甚至诱发拉漏事故,或者因形成的坯壳较薄而出现裂纹,同时使柱状晶得到发展。
因此,控制过热度是保证连铸产量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之一。
连铸坯对钢水温度要求特别严格,因而必须精确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
一般钢种的过热度控制在25~30℃。
中间包过热度主要通过准确地出钢温度和稳定的过程温度来实现。
为了减少过程温度损失,有效的方法是保证适当的出钢温度,最大限度减少炉后各工序的热损失,并且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升温措施,减少温度波动,使钢水过热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常用的措施有:钢包、中间包覆盖保温剂(炭火稻壳或复合型保护渣);红包出钢,烘烤温度>800℃;中间包烘烤温度>1100℃;钢包吹氩,废钢调温;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等。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
CSP中间包钢水温降控制措施优化摘要:CSP(CompactStripProduction)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控制有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如果应用过程中不能够细致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情况,就很难精细化的控制这一降温过程,因而文章就此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CSP;水温控制;控制措施1 前言连铸中间包中钢水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到铸坯具体的生产质量合后续的应用效果,是一个至关捉弄噶哟的生产指标,如果其温度过高就会导致中心偏析,甚至导致漏钢之类的问题,而如果过低的话就会导致夹杂物难以上浮的问题。
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2 连铸中间包的缸水温度问题连铸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是影响铸坯质量和生产顺行的关键指标,中间包钢水温度过高会导致铸坯鼓肚、中心偏析等多种缺陷的发生,还可能导致坯壳过薄引发漏钢事故;中间包钢水温度偏低会使钢水发粘,夹杂物不易上浮;接近钢水凝固温度会使水口冻结、浇铸中断。
精炼炉的搬出温度对中间包钢水温度影响很大,关于精炼炉钢水温度控制,已有许多冶金工作者做过相关研究。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现有3台连铸机,原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精度较低,曾经长达3个月因中间包钢水温度不达标,造成连铸机拉速波动的频率为73罐/月,既影响铸坯质量,又带来发生生产事故的风险。
因此,根据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采取了优化钢水罐分类、制定合理的精炼钢水温度控制标准等措施,最终提高了中间包钢水温降的控制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生产稳定。
3 原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情况中间包钢水温降指精炼结束的搬出温度与中间包钢水温度的差与两点测温时间差的比值。
使用测温枪人工测量精炼结束的搬出温度,在线连续测量中间包钢水温度,中间包钢水温度取钢水浇下2/3时刻的温度。
受精炼工艺和钢种影响,鞍钢鲅鱼圈每罐中间包钢水温降各有差异,平均值为0.74℃/min。
以产量较大的采用RH精炼工艺的低硅铝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间包钢水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