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课教案6—第二章(一)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秘书实务教案秘书实务电子教案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秘书实务”是我院大二学生院选课程,主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了解秘书基本知识,具有办公室工作能力,适于从事社会各类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人才二、主要内容:第一章秘书实务概述第二章秘书的接待工作第三章秘书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第四章会议组织与服务第六章秘书的日常事务工作第七章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三、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从感性的工作实践到理性的工作事理对秘书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同时,配合一定的训练,使学生的认识有较大提高。
本课程以秘书实务为主,对秘书学原理部分遵照“必须”、“够用”、“精当”、“扎实”的原则有所取舍。
四、考核方法: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五、成绩说明(说明成绩的构成、比例等) 1、课堂纪律:10% 2、作业:10%3、实训(含课堂讨论和实作):20%4、期末考试:60%课题:秘书实务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实务的内容2.了解秘书实务工作的性质与特点3.熟悉秘书应具备的能力及职业道德4.掌握秘书实务工作的规律与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秘书实务工作的规律与方法1教学难点:了解秘书实务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课时安排:2个课时课型: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授课过程:学习秘书实务的目的是什么?(一)直接目的是:熟悉秘书业务知识,掌握秘书工作的内容、规范、程序和操作方法,提高从事秘书工作的实际能力。
(二)根本目的是:增加知识总量,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及秘书职业的实际需要。
一、何谓秘书实务?其学科对象是什么?秘书实务是秘书或秘书机构所实际从事的业务活动。
秘书实务的对象是秘书业务活动,就是秘书或秘书机构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的实施所采取的专业辅助行为。
二、秘书实务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秘书实务的研究范围包括:1、秘书业务工作的一般理论2、秘书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3、秘书业务工作的工作规范4、秘书业务工作的运作程序5、秘书业务工作的具体方法。
最新文秘教案——《普通秘书学》普通秘书学教案第一讲内容:绪论和秘书活动的沿革(第一章)教学要求:一、了解秘书人员、秘书方法、领导意图、秘书环境、秘书业务、秘书工作方法、秘书办公手段、综合学科等名词的含义以及秘书学的研究领域;掌握秘书活动和他的基本要素,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秘书学的含义及特征,秘书学的研究方法等。
二、了解原始社会末期秘书活动的特征,我国古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的演变,古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清代秘书机构及其演变,国民政府的秘书活动;掌握我国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和产生标志,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主要制度和古代社会对秘书的素质要求等,近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秘书工作的主要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秘书工作经历的历史阶段和主要特点。
教学简案:绪论第一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一、秘书活动是秘书学的对象(1)学科的创立需要规定学科对象。
(2)康德:知识成为科学就要有特有的不同之点。
(3)现代秘书学界对秘书学学科对象研究众说纷纭。
(4)一般认为:秘书学的对象为秘书活动。
(秘书活动概念:秘书人员为领导者进行有效决策与管理所采取的辅助行为。
原因:能够体现出学科对象的单一特征,能够摆脱经验描述对秘书学建设的束缚,能够避免秘书学内容的芜杂和随意性,能够为秘书学体系的建构提供科学依据。
)二、秘书活动的基本要素1、秘书人员概念介绍主体要素(主导要素,统领作用)2、秘书工作概念介绍客体要素3、秘书方法概念介绍中介要素4、领导意图概念介绍潜在要素5、秘书环境概念介绍外在要素三、秘书活动的性质及特征1、秘书活动区别于其他职业活动的本质属性——辅助性依据:一是从秘书人员的地位上看;二是从秘书组织的性质上看;三是从秘书工作的作用上看。
2、辅助的直接性;辅助的全面性;辅助的非独立性。
3、秘书活动的重要特征。
(1)文牍性(2)秘密性(3)事务性(4)受动性(5)随机性(6)补偿性(7)潜隐性第二节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一、秘书史研究范围:秘书通史,国别秘书史,断代秘书史,专项秘书史,秘书思想史。
《秘书学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秘书学概述1.1 秘书学的定义1.2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秘书学的历史与发展1.4 秘书学的学科地位与作用第二章:秘书个人素质要求2.1 秘书的道德素质2.2 秘书的智能素质2.3 秘书的身体素质2.4 秘书的心理素质第三章:秘书实务3.1 秘书文书工作3.2 秘书会议组织3.3 秘书信息工作3.4 秘书档案管理第四章:秘书公关与交际4.1 秘书公关概述4.2 秘书公关策划与实施4.3 秘书交际技巧与艺术4.4 秘书礼仪与形象塑造第五章:秘书与领导关系5.1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概述5.2 秘书的服务对象与类型5.3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处理5.4 秘书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第六章:秘书的组织与管理6.1 秘书部门的组织结构与职能6.2 秘书部门的工作流程与管理6.3 秘书团队的构建与优化6.4 秘书工作的绩效评估与激励第七章:秘书的沟通协调能力7.1 沟通协调的含义与重要性7.2 秘书沟通协调的技巧与方法7.3 跨部门沟通协调的策略与应用7.4 秘书沟通协调中的心理素质培养第八章:秘书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8.1 秘书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8.2 秘书工作的伦理道德要求8.3 秘书工作中的法律风险防范8.4 秘书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第九章:现代秘书技术的运用9.1 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9.2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9.3 秘书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维护9.4 现代技术在秘书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第十章:秘书职业规划与发展10.1 秘书职业规划的意义与方法10.2 秘书职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10.3 秘书职业能力的提升与拓展10.4 秘书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秘书学的基本理论秘书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内容、历史与发展以及学科地位与作用是理解秘书学的基础。
重点讲解秘书学如何融合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重点二:秘书个人素质要求秘书的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秘书工作的关键。
高等教育出版社《秘书礼仪》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秘书与礼仪第一节礼仪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礼仪、礼貌和礼节的含义,了解之间的关系。
2、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3、了解礼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及礼仪意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教学法、总结法【教学步骤】第二节秘书礼仪工作【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礼仪工作与秘书其他工作的关系。
2、了解秘书礼仪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做好秘书礼仪工作的意义教学难点:对秘书礼仪工作任务的了解【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教学法、总结法【教学步骤】【教学目标】1、掌握秘书礼仪工作的职能2、理解秘书礼仪工作的原则并在工作中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秘书礼仪工作的原则教学难点:灵活把握秘书礼仪工作的原则来完成本职工作【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教学法、总结法【教学步骤】第四节秘书礼仪素质的培养【教学目标】掌握培养秘书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理解秘书人员应掌握的态度、语言和仪表风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秘书礼仪素质的培养教学难点:秘书应具备的礼仪素质的培养方法【教学方法】演练结合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步骤】第二章秘书服饰礼仪第一节秘书着装礼仪【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着装重要性和着装原则2、理解秘书着装的色彩搭配的方法,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
3、掌握秘书着装的具体要求,提高个人服饰搭配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秘书着装的礼仪要求教学难点:不同场合的着装技巧【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例举法、分析法【教学步骤】第二节秘书佩戴饰物礼仪【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佩饰的基本原则2、灵活掌握各种服装配件及手饰的选择及佩戴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种服装配件及手饰的选择及佩戴方法教学难点:如何选择佩戴服装配件【教学方法】举例法、选择法、总结法【教学步骤】第三节秘书化妆礼仪【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化妆的基本原则2、掌握秘书化妆的技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秘书化妆方法教学难点:灵活掌握秘书化妆的技巧【教学方法】演练结合法、例举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步骤】第三章秘书见面礼仪第一节微笑与称谓【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要理解微笑和称谓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更要明确秘书人员在与各种人接触、打交道时,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形象关系到本单位的形象。
秘书学教案第一章秘书概念及工作特点一秘书的含义:国际职业秘书组织:具有熟练的办公室工作能力,不需上级督促即能主动负责、积极进取、干练果断,能在授权范围做正确决定的经理助手。
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国家职业标准》: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
所谓秘书,是指辅助领导从管理工作的服务人员。
(一)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如何理解“秘书是水,领导是容器”的含义?(二)秘书与领导的管理工作从管理的五个基本环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看秘书工作的重要性。
二秘书工作的基本特点:一是工作作用的辅助性(宗旨是三服务,其核心是为本级领导服务);二是工作方式的被动性;三是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凡领导工作涉及的领域秘书工作均可涉及);四是工作效果的潜隐性(活动名义的假借性,活动过程的幕后性,活动成果的潜在性);五工作纪律的保密性。
三秘书工作的作用1、枢纽作用。
纵向——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横向——联系内外、沟通左右。
2、助手作用。
直接为领导服务,是领导的得力助手。
3、参谋作用。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完整、高质量的信息和决策事项的备选方案。
4、信息收集与传递作用。
是领导的耳目,把领导意图传达出去。
5、协调作用。
综合单位各方面工作情况,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协调本单位和外单位间关系,协调单位和社区间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协调决策工作。
6、门面、窗口作用。
秘书部门是领导机关的窗口,代表单位形象。
第二章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及机构的沿革一先秦秘书工作(一)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二)文书《誓》(三)太史寮机构的设置(占卜史、祭祀史、记言史、记事史)二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一)中央秘书机构1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2 丞相一职的变迁(二)文书的统一(三)三级管理体制(四)人员的选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唐宋秘书工作(一)选拔制度的改变(科举制)(二)三省并立制(中枢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翰林院机构的特点(四)信访机构——匦使院第三章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一、“三服务”——为中央服务,为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为人民服务。
《秘书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秘书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对接秘书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教授秘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秘书实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秘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文秘专业人才。
本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在向学生教授文秘工作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秘书工作的实务和多种技能;使秘书专业的学生经过学习本课程后,比较深入、熟悉地掌握秘书工作的一些基本理论,并能掌握一些简单的秘书工作技能。
2.具体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秘书实务两大部分。
整个课程设计将秘书工作理论和秘书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程前半部分先讲理论,后半部分将秘书实务,实施“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在讲实务时,在秘书实验室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模拟学习和练习,亲临其境,更能收到良好发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秘书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秘书的发展史,秘书结构的设置与改革,秘书工作的特点,性质和秘书工作的职能,秘书应该具备的素质与修养。
2.提纲学习,让学生掌握秘书工作的一些简单的技能。
如聆听,速记,沟通与协调,会场布置,做会议记录,制定接待计划,制定领导工作日程表等等。
(二)职业能力目标针对学生在政府部门、企业就业的特征,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书写能力与口头表达。
能写会说,尤其是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2.培养公关能力,协调沟通能力。
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
4.培养应急能力。
5.具有获取高级中文秘书资格证或高级涉外秘书资格证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级中文秘书资格证或高级涉外秘书资格证。
《秘书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秘书职业认知1.1 教学目标了解秘书职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职业特点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责和技能要求理解秘书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规划1.2 教学内容秘书职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责和技能要求秘书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规划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秘书职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职业特点讨论法:分组讨论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责和技能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秘书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规划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秘书职业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秘书工作基本职责和技能要求的掌握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秘书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规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二章:秘书礼仪与沟通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秘书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提高秘书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说服能力2.2 教学内容秘书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秘书沟通技巧的内涵和重要性提高沟通技巧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秘书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角色扮演法:模拟场景,练习秘书沟通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提高沟通技巧的方法和经验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秘书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秘书沟通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提高沟通技巧的方法和经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章:办公室管理和组织协调3.1 教学目标理解办公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平衡原则掌握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学会组织协调的技巧和方法3.2 教学内容办公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平衡原则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组织协调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办公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平衡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法:讨论组织协调的技巧和方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办公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平衡原则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协调的技巧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商务沟通与会议管理4.1 教学目标掌握商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会议管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提高商务沟通和会议管理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商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会议管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商务沟通和会议管理的案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商务沟通场景,练习沟通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会议管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商务沟通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议管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五章:文书写作与处理5.1 教学目标掌握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格式学会文书处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提高文书写作和处理的能力5.2 教学内容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格式文书处理的程序和组织技巧文书写作和处理的案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格式练习法:练习文书写作和处理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文书写作和处理的案例经验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格式的理解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对文书写作和处理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文书写作和处理的案例经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六章:档案管理与信息处理6.1 教学目标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技巧学会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技巧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流程实践操作法:进行档案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法:分享档案管理和信息处理的经验和技巧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档案管理流程和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信息处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商务旅行安排与管理7.1 教学目标掌握商务旅行安排的程序和方法学会商务旅行管理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商务旅行安排和管理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商务旅行安排的程序和方法商务旅行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商务旅行安排和管理的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务旅行安排的程序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商务旅行安排场景,练习安排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商务旅行管理的技巧和策略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务旅行安排程序和方法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商务旅行安排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商务旅行管理技巧和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车辆管理与交通安全8.1 教学目标理解车辆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车辆管理的流程和技巧了解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8.2 教学内容车辆管理的重要性车辆管理的流程和技巧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车辆管理的重要性和流程实践操作法:进行车辆管理的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法:分享车辆管理和交通安全的经验和技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车辆管理的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车辆管理流程和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办公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应用9.1 教学目标掌握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维护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9.2 教学内容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维护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实践操作法:进行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法:分享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技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办公设备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章:商务接待与安排掌握商务接待的程序和技巧学会商务安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商务接待和安排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商务接待的程序和技巧商务安排的方法和策略商务接待和安排的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务接待的程序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商务接待场景,练习接待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商务安排的方法和策略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务接待程序和方法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商务接待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商务安排方法和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11.1 教学目标理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危机识别和预防的技巧学会危机应对和处理的策略11.2 教学内容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识别和预防的技巧危机应对和处理的策略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危机识别和预防的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危机应对和处理的策略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危机管理重要性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危机识别和预防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危机应对和处理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二章: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12.1 教学目标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商务沟通的倾听和表达能力的技巧学会商务谈判和沟通的案例分析12.2 教学内容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商务沟通的倾听和表达技巧商务谈判和沟通的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角色扮演法:模拟商务谈判场景,练习谈判技巧小组讨论法:分享商务沟通的倾听和表达技巧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务谈判基本原则和技巧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商务谈判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商务沟通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三章:市场营销与推广13.1 教学目标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市场分析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的策略13.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市场分析的技巧和方法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的策略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分析的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的策略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市场营销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市场分析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四章:企业文化建设与秘书角色14.1 教学目标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技巧和方法了解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14.2 教学内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技巧和方法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企业文化建设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角色和职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五章:秘书职业发展与规划15.1 教学目标理解秘书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机会掌握秘书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如何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15.2 教学内容秘书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机会秘书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的策略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秘书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机会个人作业法:指导学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小组讨论法:分享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的经验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秘书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的理解个人作业报告:评估学生对秘书职业规划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秘书基础教案的五个章节,分别是秘书职业认知、秘书礼仪与沟通技巧、办公室管理和组织协调、商务沟通与会议管理以及文书写作与处理。
第一章绪论秘书、秘书部门、秘书工作均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作为新兴应用学科的秘书学,亦是在秘书工作实践中产生的。
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者和公务服务者,是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活动的领导者、决策者的参谋助手。
秘书和秘书机构为领导工作服务,处理机关日常办公事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为领导分忧代劳,促进领导提高效率的综合辅助性、服务性工作,就是秘书工作。
秘书综合辅助领导者、主事者的实践活动即秘书工作源远流长,它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管理和领导活动,连绵不断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一、秘书学的含义与学科特征(一)秘书学的含义秘书学就是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职能与环境、性质与作用、规律与特征、原则与要求、程序与环节、方法与艺术、机构与人员,以及秘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以促进秘书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秘书学的学科特征秘书学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其研究成果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其应用价值也回馈于秘书工作实践。
1.实践中的应用性。
这是秘书学最为显著的特征。
提高秘书工作的效率,优化秘书工作的效果,是秘书学研究的目的;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是秘书学存在及发展的土壤;推动秘书工作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是秘书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秘书学的发展活力,源于社会实践;秘书学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也决定于其是否符合秘书工作实践的客观规律,是否能促进秘书工作实践的发展。
因此,不管是研究秘书学还是学习秘书学,都应该立足于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际运用及探索相结合。
注重秘书学实践的应用性特征,是学习及研究秘书学的灵魂。
2.理论上的兼容性。
秘书工作是与领导和管理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社会实践领域里的管理和领导活动所涉及到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都与秘书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的成果,都对秘书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使得秘书学具有理论上的兼容性。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秘书学》教案第一章:秘书学基础1.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秘书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1.2 教学目标掌握秘书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理解秘书的工作职责和职业要求。
1.3 教学内容秘书学的起源和发展秘书的职责和角色秘书的工作原则和方法1.4 教学活动讲座:秘书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小组讨论:秘书的职责和角色案例分析:秘书工作的实际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小组讨论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章:秘书沟通技巧2.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在组织中的沟通重要作用。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2.2 教学目标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2.3 教学内容沟通的重要性和目的倾听技巧和提问技巧表达和说服技巧2.4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沟通场景小组讨论:倾听和提问技巧演讲练习:表达和说服技巧2.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演讲练习评估第三章:秘书组织管理3.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在组织管理中的职责和能力。
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和组织计划。
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3.3 教学内容组织管理的原则和流程计划制定和执行的技巧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3.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组织管理的原则和流程案例分析:计划制定和执行的技巧小组实践活动: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3.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实践活动报告第四章:秘书文件管理4.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在文件管理中的职责和能力。
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2 教学目标学会文件的分类和整理。
能够正确处理和保存文件。
4.3 教学内容文件管理的原则和流程文件的分类和整理技巧文件的保存和处理4.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文件管理的原则和流程实践操作:文件的分类和整理案例分析:文件的保存和处理4.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实践操作评估案例分析报告第五章:秘书会议组织5.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在会议组织中的职责和能力。
秘书工作教案第一章秘书工作概述教学目的了解秘书的含义、职业特色、类别和秘书部门的特征,掌握秘书工作的原则和特点,理解秘书工作的作用。
了解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你会对秘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后续内容,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秘书的概念2、秘书的职业特点3、秘书工作的原则与作用4、秘书机构的设置教学难点1、秘书的来由与定义2、秘书工作作用的技能3、案例分析1.1秘书的含义和职业特征1.1.1 “秘书”词义的演变1、宫中秘藏之书:最初是指具有秘密性质或神秘色彩的图书。
2、行政职位: 秘书工作人员,被看作是行政人员。
政府秘书属国家公务员3、社会职业:秘书已被看作是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它属于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
1.1.2 秘书的定义所谓秘书,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1.1.3 秘书的分类和层次横向分类1、按单位性质不同:机关秘书,企业秘书,私人秘书,商业秘书,涉外秘书。
2、按工作内容不同:行政秘书、机要秘书,文字秘书,教学秘书,信访秘书、通讯秘书、医学秘书,法律秘书等。
3、按服务对象不同:公务秘书、私人秘书。
纵向分类(层次)1、高级(省厅级)——动脑2、中级(处科级)——动手3、初级(科级以下)——动腿儿1.1.4 秘书的职业特征1、直接性一是秘书工作的内容与领导工作是一致的,即领导做什么秘书也做什么;二是秘书做工作几乎都是领导亲自指派、直接安排的,秘书也是直接向领导请示、汇报的;三是秘书做工作是直接对领导负责的,其结果的成败与领导有直接的关系。
2、稳定性秘书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有相对的固定性,短至数月,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3、知识化秘书的工作性质要求秘书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属知识分子、“白领阶层”、文官范畴4、年轻化发达国家的秘书人员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一般为20~35岁。
他们把秘书岗位看做是由操作层通向管理层的最好阶梯。
《秘书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秘书学概述1.1 秘书学的定义解释秘书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强调秘书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1.2 秘书的角色与职责描述秘书在不同组织机构中的角色详细介绍秘书的常见职责和任务1.3 秘书的历史发展回顾秘书职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析现代秘书与传统秘书的差异第二章:秘书技能与素质2.1 秘书基本技能强调文字处理、文件管理、日程安排等基本技能提供相关技巧和工具的建议2.2 秘书专业技能探讨秘书在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提供提升专业技能的方法和途径2.3 秘书素质要求分析秘书所需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强调秘书的保密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第三章:秘书日常工作3.1 文件管理介绍文件管理的流程和规范提供文件整理、归档和保密的方法3.2 日程安排与管理讲解日程安排的原则和方法提供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定的技巧3.3 会议组织与协调分析会议的目的和组织流程强调会议协调和沟通的重要性第四章:商务沟通与协调4.1 商务沟通技巧讲解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提供商务洽谈、演讲和报告的技巧4.2 协调与谈判探讨协调内外部关系和解决冲突的策略介绍基本谈判技巧和策略4.3 商务礼仪与形象强调商务场合的礼仪规范和个人形象的重要性提供商务着装、言行举止的建议第五章:秘书职业规划与发展5.1 秘书职业规划讲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提供秘书职业发展的建议和途径5.2 秘书继续教育与培训强调继续教育和培训对秘书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秘书培训的内容和方式5.3 秘书职业前景与挑战分析秘书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提出面对职业挑战的建议和策略《秘书学电子教案》课件第六章:秘书法律知识与伦理道德6.1 秘书法律知识介绍秘书工作中涉及到的基本法律知识强调秘书在处理文件、合同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6.2 秘书伦理道德探讨秘书在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强调秘书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责任第七章:秘书文书写作与处理7.1 文书写作技巧讲解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格式提供商务文书、报告和提案的写作技巧7.2 文书处理与管理介绍文书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强调文书归档、保密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第八章:商务旅行与接待礼仪8.1 商务旅行安排讲解商务旅行的原则和流程提供旅行预订、行程安排和应急处理的技巧8.2 商务接待礼仪强调商务接待中应注意的礼仪规范介绍接待客户、合作伙伴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九章:办公室管理与设施9.1 办公室环境管理讲解办公室环境布置和维护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办公室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性9.2 办公设施与技术应用介绍常用办公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强调信息化办公和技术工具的应用第十章:秘书心理素质与自我提升10.1 秘书心理素质探讨秘书在工作中所需的心理素质强调应对压力、保持专注和积极态度的重要性10.2 自我提升策略讲解自我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提供秘书个人发展的建议和资源10.3 秘书职业案例分析分析秘书职业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强调秘书在工作中应灵活应对和不断学习的态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秘书的角色与职责:理解秘书在不同组织机构中的角色,以及他们的职责和任务是多样化的。
秘书学教案(使用)第一章:秘书学基础1.1 课程介绍了解秘书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秘书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1.2 秘书的职责和技能掌握秘书的基本职责,如文件管理、日程安排、会议组织等。
了解秘书所需的沟通、组织、协调和时间管理技能。
1.3 秘书的职业发展探讨秘书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
了解秘书所需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
第二章:商务沟通与写作2.1 商务沟通的基本原则学习有效的商务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
理解商务沟通的重要性,提高沟通效果。
2.2 商务写作技巧掌握商务写作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
2.3 秘书在商务沟通中的角色了解秘书在商务沟通中的角色和职责。
掌握秘书所需的专业写作技巧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文件管理与档案维护3.1 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学习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法。
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
3.2 档案维护的基本方法学习档案维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档案分类、归档和检索的要点。
3.3 电子文件管理了解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工具。
掌握电子文件的存储、共享和安全保护方法。
第四章:日程安排与会议组织4.1 日程安排的基本原则学习日程安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4.2 会议组织的步骤与技巧了解会议组织的步骤和要点。
掌握会议筹备、主持和总结的技巧。
4.3 秘书在会议组织中的角色了解秘书在会议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掌握秘书所需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5.1 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学习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5.2 商务场合的着装与仪态了解商务场合的着装要求和仪态规范。
掌握正确的商务礼仪表现方式。
5.3 商务接待与拜访学习商务接待和拜访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提高秘书在商务场合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六章:办公室管理6.1 办公室环境管理学习办公室环境布置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了解如何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
6.2 办公设备与技术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现代职业秘书实务》教案第六章、沟通交流第一篇:《现代职业秘书实务》教案第六章、沟通交流λ引入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控制功能。
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动作。
就其影响力来说,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方法占38%,居于两者之间。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λ授新课第六章交流沟通第一节提高沟通能力的意义一、沟通是种基本技能秘书是上司通往各部门的桥梁,她需要把上司的指令和意见传达给各部门。
作为一座桥梁,秘书应能消除公司内部各种沟通屏障,让上司与各部门之间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更和谐。
因此,沟通能力是秘书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交流沟通与人际关系有很大关联作用,如果你与同事的关系不错,那你们的沟通就会比较顺利;而这种良好的沟通又能让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反,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很别扭,那沟通起来就会更加困难。
因此,如果你的沟通能力不是很强的话,那你就要注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用它来弥补自己沟通能力的欠缺。
第二节沟通的基本原则一、为人谦逊二、说话委婉三、看人说话四、观言察色五、第一句话谨慎第三节沟通的方式一、“听”的学问与“说”相比,“听”难就难在不仅要熟悉对方“说”的习惯,而且要能听出对方说话的言外之意。
所以说,要想“听”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声附和2、看着对方的眼睛3、让对方说完4、不能问得太急5、重复要点6、集中精神二、“说”的艺术秘书说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通俗易懂2、看对方的眼睛3、掌握节奏4、不问“你找我有什么事”三、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运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秘书学》课程教案制定单位:中文系制定人:凌智勇编写时间:2015年9月一、课程信息使用班级:中文五年制12级、三年制14级每周2学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及要求:结合师专学生特点,教学中要注重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对实务技能的支撑作用,避免纯理论化或学科化的倾向。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耐心、细心和尽心的课内外辅导及模拟实务训练。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自学式、多媒体式等。
教学组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教学、课堂及课外练习、情景模拟等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秘书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评估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应是办文、办会、办事方面的事例分析与技能操作,难点应是文书写作与处理、会议管理等秘书技能的运用与实践。
三、教学进度表次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课时备注1 第一章第一节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2 第二节秘书机构简介 23 第二章第一节秘书工作的内容 24 第二节秘书工作的性质和要求25 第三节秘书工作的规律、原则和作用22 6 第三章第一、二节秘书职业道德秘书修养7 第三节秘书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意识28 第四章第一节秘书必备的知识和能力29 第二节秘书的心理和职业性格210 第五章第一节秘书的角色意识22 11 第五章第二、三节秘书人际关系秘书工作的环境2 12 第六章第一、二节秘书职业资格标准秘书职业生涯规划13 第三节秘书职业谋求214 复习第一、二章215 复习第三、四章216 复习第五、六章217 考试2四、教学设计第一章秘书职业概述第一节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教学目标:(1)了解秘书的起源、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2)学生初具对秘书职业及秘书工作的正确认识。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3、授课过程:(1)课堂讨论:“秘书”的其他称谓;对“秘书”工作的认识;什么人适合做秘书?(2)秘书角色定位:花瓶论、家奴论、首长论、助手论;(3)秘书的含义;(4)引导学生找出中国各阶段秘书的名称,了解历史发展演变过程;(5)介绍国外秘书工作,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国内外秘书工作的差异;(6)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7)秘书的层次和类别,介绍不同角度划分下的秘书类别;(8)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讨论“秘书现象”,增强秘书职业认识。
普通秘书学教案第一讲内容:绪论和秘书活动的沿革(第一章)教学要求:一、了解秘书人员、秘书方法、领导意图、秘书环境、秘书业务、秘书工作方法、秘书办公手段、综合学科等名词的含义以及秘书学的研究领域;掌握秘书活动和他的基本要素,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秘书学的含义及特征,秘书学的研究方法等。
二、了解原始社会末期秘书活动的特征,我国古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的演变,古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清代秘书机构及其演变,国民政府的秘书活动;掌握我国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和产生标志,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主要制度和古代社会对秘书的素质要求等,近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秘书工作的主要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秘书工作经历的历史阶段和主要特点。
教学简案:绪论第一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一、秘书活动是秘书学的对象(1)学科的创立需要规定学科对象。
(2)康德:知识成为科学就要有特有的不同之点。
(3)现代秘书学界对秘书学学科对象研究众说纷纭。
4)一般认为:秘书学的对象为秘书活动。
(秘书活动概念:秘书人员为领导者进行有效决策与管理所采取的辅助行为。
原因:能够体现出学科对象的单一特征,能够摆脱经验描述对秘书学建设的束缚,能够避免秘书学内容的芜杂和随意性,能够为秘书学体系的建构提供科学依据。
)二、秘书活动的基本要素1、秘书人员概念介绍主体要素(主导要素,统领作用)2、秘书工作概念介绍客体要素3、秘书方法概念介绍中介要素4、领导意图概念介绍潜在要素5、秘书环境概念介绍外在要素三、秘书活动的性质及特征1、秘书活动区别于其他职业活动的本质属性——辅助性依据:一是从秘书人员的地位上看;二是从秘书组织的性质上看;三是从秘书工作的作用上看。
2、辅助的直接性;辅助的全面性;辅助的非独立性。
3、秘书活动的重要特征。
(1)文牍性(2)秘密性(3)事务性(4)受动性(5)随机性(6)补偿性(7)潜隐性第二节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一、秘书史研究范围:秘书通史,国别秘书史,断代秘书史,专项秘书史,秘书思想史二、秘书理论内容:基础秘书理论,应用秘书理论,交叉秘书理论、秘书业务内容:文字工作,文书工作,信息工作,协调工作等。
教学过程第二章事务管理内容概述:本章介绍涉外接待、办公室环境管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办公用品和设备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知识,使学习者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四级秘书的日常性办公室事务工作的内容,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秘书办事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技巧。
第一节接待一、制定接待工作计划(一)相关知识1.接待规格(1)高规格接待。
即主要陪同人员比主要来宾的职位要高的接待。
(2)对等接待。
即主要陪同人员与主要来宾的职位相当的接待。
最常用的接待规格。
(3)低规格接待。
即主要陪同人员比主要来宾的职位要低的接待。
2.接待规格的确定秘书首先要了解客人的身份和来访的目的,据此确定由谁来出面接待最合适,然后提供给上司参考。
之后秘书要把我方主要陪同人员的姓名、身份及日程安排告知对方,征求对方意见,得到对方认可。
影响到接待规格的其他因素:(1)对方与我方的关系;(2)突发性变化;(3)以前接待过的客人,接待规格最好参照上一次的标准3.接待计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接待规格。
即确定本次接待应由哪位高层管理者出面(主陪)、其他陪同者、住宿、用车、餐饮的规格等。
(2)日程安排。
包括来访的起止时间、每天活动内容等。
(3)经费预算。
工作经费(租借会议室、打印资料等费用)、住宿费、餐饮费、劳务费(讲课、演讲、加班等费用)、交通费、参观游览娱乐费用、礼品费、宣传公关费用、其他费用。
(4)工作人员。
根据接待规格和活动内容确定工作人员的构成和数量。
(二)工作程序1.了解掌握背景资料(1)了解来访目的。
一般秘书应该向上司或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取得信息。
(2)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单位全称、业务范围、发展态势、来访人数、姓名、性别、身份、民主(国籍)、宗教信仰;其他更多信息如个人爱好、性格、特长等。
2.草拟接待计划与来访一方协商,并征得上司的同意后,制定出详细的接待计划。
具体计划内容如下:(1)主要陪同人员(2)主要工作人员(接待小组成员)(3)住宿地点、标准、房间数量。
(4)宴请地点、标准、人数。
(5)会见、会谈地点、参与人员。
(6)参观游览地点、陪同人员。
3.与本单位相关部门沟通情况秘书与接待计划所涉部门事先商量沟通,确定接待时间、涉及内容、地点、人员等事项。
4.与来访者沟通情况日程安排初步定好后,报与来访一方以取得认可。
有困难要向对方解释清楚案例分析:P95(三)注意事项1.本单位有接待制度的,一定要严格遵照制定执行,不能擅自更改。
2.注意了解来宾习惯(饮食、起居、信仰)。
3.接待中注意保密工作,重要的文件资料要保管好,不能让客人参观的地方决不安排,要内外有别,严守机密。
4.销:对用后回收的多余的会议文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销毁,确保会议文件安全。
二、安排迎送来访团体(一)相关知识1.用车的礼节常识(1)乘小轿车的礼节:1)驾驶者是主人:双排五座轿车的最上座是司机旁边那个(副驾驶座),其他依次为后排右、左、中座,主宾坐在前排副驾位置,与主人并排,表示了对于主人的尊重;三排七座轿车时,上座也是副驾驶座,其他依次为后排右、左、中座,中排右、左座。
2)驾驶者是专职司机:双排五座的小轿车上座依次为后排右、左、中,前排副驾;三排七座轿车次序为后排右、左、中,中排右、左、前排副驾。
说明:副驾驶座实际上安全系数最低,一般为秘书、翻译、警卫等人坐,又称随员座。
案例分析:P98(2)乘车的次序:本着尊者先行的原则,应该让主宾先上车,接待一方的秘书等随行人员为他拉开车门,等他坐好为他关上车门,并等其余人也都齰了车,秘书才能最后上车。
下车时,如果车外无人帮助开车门,则秘书先下车为主宾拉开车门。
如果有门童、警卫帮助开门,则可让主宾先下。
2.团体见面礼节常识一般在机场或车站迎接来访团体时,主人一方应先自我介绍,由主人方的秘书或主陪人来为客人介绍自己方面的人,从身份最高者开始依次介绍;然后客人一方的秘书或主宾把自己一方的人介绍给主人。
见到客人后,主人一方应该主动伸手握手,向客人表示欢迎,主人一方的司机或秘书应该马上接过客人的行李放在车上,当然,客人随身携带的皮包除外。
(二)工作程序1.迎接来访团体的方法对来访者陌生的,事先制作牌子,还可准备鲜花(不可用黄色和白色菊花,因为这两类花人们习惯用在葬礼上)。
迎接人员的安排有两种方法:(1)主陪人在宾馆等候,派副职或办公室主任带人到机场、车站迎接;(2)主陪人亲自到机场或车站迎接,这对来访者表示了非常的重视。
2.送别来访团体的方法团体离开时间是上午:在前一天晚上,主人一方全体陪同人员要到客人下塌的宾馆去话别,时间半小时内为好,有礼物此时送上,可方便客人把礼物放进行李里面。
团体离开时间是下午或晚上:可在当天上午到宾馆话别,告诉客人送行的人员、车辆及时间方面的安排,让客人心里有数。
主陪人如果工作忙,可以请副职代替到机场、车站送行。
三、安排来访者食宿、交通、行程(一)相关知识1.中餐礼节常识(个人参加宴请的礼节)(1)使用餐具的礼仪使用筷子的礼节:1)夹菜时,不可用筷子在盘子里挑挑拣拣,只应该在靠近自己的一边夹。
2)夹菜时,筷子上不可粘有饭粒,更不得用嘴吸吮筷子。
3)不要把菜从盘子里直接夹入口中,应先放入自己的盘或碗里,然后再送入口中。
4)不要把筷子架在公用的菜盘上,可架在筷架或自己的盘子上。
5)不要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
6)谈话时,不要拿筷子比比划划。
使用汤匙的礼节:1)用公用匙盛滑溜、切得比较细小的菜肴,自己的匙只有没进过嘴的才可用来盛菜。
2)用公用匙盛汤、调料,自己的汤匙只用来喝汤。
3)用汤匙的时候,筷子就应该放下来。
不应该“左右开弓”。
(2)席间礼节1)“主不动,客不食。
”在餐桌前坐下后,手要放于大腿上,客人不可先于主人拿起筷子。
要看第一主人的动作行事。
不论男女,在餐桌旁不能梳理头发。
2)进餐时,不拿餐具的那只手不要垂下去,要扶着自己的碗或盘子。
吃米饭及喝汤时要端起碗。
身体略向前倾,胳膊肘不能上桌,不要趴在桌上。
3)用公筷夹菜,或者请服务员分菜。
4)吃馒头时最好不要整个地咬,可以用手掰下约一口大小的一块,放入口中。
5)吃面条、喝汤都不能发出吸吮的声音。
不论吃什么,都要闭嘴咀嚼,不能出声。
6)如果汤太烫,不要用口吹或用勺搅,放在一边凉一凉再喝。
7)不可站起来夹菜。
放在远处的菜要等转到自己面前再夹。
8)尽量不在餐桌上剔牙或用手伸到嘴里去掏。
剔牙时要用一只手或餐巾遮挡一下。
有人把牙签插在牙缝里却还对别人说话,这是非常粗俗无礼的。
9)在席间要控制自己不要打嗝、咳嗽,不要发出异常的声响。
如果忍不住,就赶快用餐巾捂住嘴,头转向一边,事后对旁边人说声“对不起。
10)餐桌中间的转盘要顺时针转,每道菜上过之后,要先转到主宾面前。
看到有人夹菜时就先等一等再转。
(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发言你唠嗑,领导上听你自摸,领导没醉你先多,领导开门你上车,领导喝水你刹车,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年轻你当哥,领导洗澡你先脱,领导隐私你乱说,领导小蜜你敢摸,领导泡妞你唱歌,……)11)谈话声音不要过高,两边的人能听清就够了。
宴请外宾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12)与两旁人谈话时,要把嘴里饭菜咽下再说,不要边嚼边说。
看别人正在进食,就等一等,先别和他讲话。
13)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如果酒杯、饮料杯被碰翻,别惊慌,用餐巾擦拭。
(3)敬酒的礼仪可参考一下西方礼仪中的饮酒礼节:不勉强客人喝酒,尊重每一个人的习惯和意愿。
你到别处,应该是“入乡随俗”。
案例分析:P1022.交通安全保障常识一是根据接待规格和客人的人数制定用车方案。
与车辆调度人员商量确定司机、行车路线等。
二是让司机明确团队来访的重要性,每一次的服务对象是谁,加强安全教育。
要派技术熟练对路线熟悉的司机,用车况良好的车。
三是如果路线较长,还应配副驾驶员,两位司机可以轮流开车,避免疲劳驾驶,确保安全。
(二)工作程序1.了解情况了解来访团体的情况:客人中有否特别的信仰,饮食方面是否有特别忌讳,客人的身份、性别、年龄、是否带家属等。
2.确定餐饮、住宿、用车标准根据接待规格和公司规定确定餐饮、住宿、用车标准,秘书不可擅改,如客人有特别要求,可在规定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一旦超标,秘书必须向上司汇报,由上司作出决定。
3.预订餐厅、住宿房间(1)接待来访团体,接风和送行需要正式的宴请,需要注意:1)时间、地点事先确定。
2)宴请的人员事先确定。
3)宴请的桌次、座次事先确定。
4)菜单事先确定。
5)发请柬。
(2)预订住宿房间4.根据对方要求调整方案四、安排来访者的参观、娱乐活动(一)相关知识1.明确参观目的:要与来访目的相一致。
2.明了参观内容,注意:(1)有代表性的内容,能够满足来访者的基本要求。
(2)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产。
(3)不会泄露核心机密。
3.不同活动的特点与适应对象(1)游览活动:游览地方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或二者相结合。
具体安排:1)了解客人的身体、年龄、兴趣等相关情况。
2)秘书要熟悉将要游览的地方。
(2)娱乐活动:包括观看项目(音乐会、话剧、京剧、芭蕾舞居、博物馆)、参与项目(高尔夫球、台球、卡拉OK、跳舞)。
具体安排:1)了解客人的特长和兴趣。
2)观看项目水准要高,有地方特色最好;参与项目选择的地点要合适、高雅。
4.参观、的相关礼节(1)观看文艺节目,不迟到,也不要提前退场。
(贵宾也一样)(2)参观或游览都不宜大声喧哗议论。
(3)参观、游览、娱乐,根据不同场合调整适当的着装。
(二)工作程序1.初步确定内容2.征求对方意见3.修改、确定方案(先报告给上司,不违反组织的规章制度)4.实施方案:(1)人员安排(2)参观地点检查(3)提前预订门票(4)可选择旅行社。
案例分析:P106作业题:根据本节知识,制定一份来访者安排计划。
(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接待其他兄弟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为期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