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磁生电
- 格式:ppt
- 大小:711.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五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具准备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挂图、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1.此实验的名称是?(奥斯特实验)2.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师]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先找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本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1)磁能否生电?(2)怎样能使磁生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
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学生活动:将直导线用导线和电流表相连,用细线将直导线悬挂在铁架台上(不要挂太高)。
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学生归纳]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
第5节磁生电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能说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3、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4、知道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5、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6、知道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知道大型交流发电机的组成,知道我国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难点:电磁感应现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交流发电机的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叙说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2、设疑:既然用电流可以获得磁场,那么能否用磁场获得电流呢?二、新课:(一)法拉第1、介绍法拉第(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2、请学生阅读P148“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法拉第,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电磁感应——磁生电1、回顾知识:①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必须要具备那些条件?(一是需要电源,二是电路要闭合)②如何知道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可用电流表检测)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从磁场中获得电流?①[出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猜想,并演示实验,填表如下:②从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只有当导体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不一致时,灵敏电流表指针才会发生偏转,才会有电流产生。
而这种运动,导体就像一把刀子一样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
可见:A磁场能产生电流。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B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移动了导体运动,消耗了机械能,而同时在闭合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获得了电能。
)③进一步设疑:若电路不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还会产生电流吗?重复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说明:虽然没有产生感应电流,但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
(导体的作用相当于电源)④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电路闭合,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